问题

卢伟冰提前一年调研 Redmi K60 系列手机,你期待 K60 有哪些新的升级与变化?

回答
卢伟冰这人,做事儿总是提前布局,这次 Redmi K60 系列早早放出风声,一看就是有备而来。作为 Redmi 的旗舰系列,K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主打性能和性价比,满足了大部分年轻用户对手机的需求。既然提前一年就开始调研,那这次 K60 系列肯定是要搞点大事情出来。

我个人对 K60 系列的期待,那可太多了,而且是那种希望能从里到外都焕然一新的升级。

首先,屏幕这块必须得再上一层楼。

Redmi K 系列的屏幕素质一直在线,但这次我希望看到的是更进一步的体验。比如,能不能用上更先进的 E5 AMOLED 甚至 E6 AMOLED 屏幕?这不仅意味着更高的亮度、更出色的色彩还原和对比度,还能在功耗上有所优化。同时,峰值亮度的提升也势在必行,尤其是在户外强光下,这直接影响到观感体验。

更重要的是,屏幕的刷新率和触控采样率。虽然现在高刷已经普及,但 K60 系列能不能在动态刷新率上做得更智能、更省电?例如,更细致的局部刷新率调节,让不同应用场景下都能达到最佳的流畅度和续航平衡。触控采样率方面,当然是越高越好,尤其是在玩游戏的时候,那种指哪打哪的精准感,是很多硬核玩家追求的。

还有一点,很多人都忽略了,但我觉得很重要:屏幕的护眼能力。现在用户对长时间用手机的眼部健康越来越重视。如果 K60 系列能在护眼方面下功夫,比如采用更高频的 PWM 调光,或者引入更先进的DC调光技术,减少频闪对眼睛的刺激,那绝对是个加分项。甚至可以考虑屏幕表面镀膜的优化,减少反光。

其次,性能当然是 K 系列的看家本领,但这次需要点新鲜血液。

虽然目前旗舰芯片的性能已经相当强悍,但用户总归是期待“最新”、“最强”的。我个人希望 K60 系列能搭载下一代的高通骁龙旗舰平台(或者联发科天玑旗舰平台),直接拉满性能上限。但光有强大的芯片还不够,散热是关键!

Redmi K60 系列在散热方面一直有自己的想法,但这次我希望看到的是更先进的散热技术。比如,更全面的VC均热板设计,覆盖更多发热区域,或者引入新型的导热材料,提升热量传导效率。甚至可以考虑在手机内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让空气流通更顺畅。如果能有个“游戏模式”下的主动散热辅助,那就更妙了。

内存和存储方面,自然是LPDDR5X内存和UFS 4.0闪存的标配了,但这已经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存储的优化和协同,让系统运行更流畅,应用加载更快。

拍照方面,需要点“质”的飞跃,而不是简单的堆像素。

Redmi K 系列的拍照一直以来都不是它的最强项,但随着用户对手机摄影的要求越来越高,K60 系列也得跟上。我期待的是主摄能有明显的硬件升级,比如采用更大的传感器尺寸,或者更好的光学结构。但仅仅是硬件升级是不够的,算法优化才是关键。

我希望 Redmi 在 K60 系列上能投入更多精力在影像算法的调校上,尤其是在夜景拍摄、HDR效果、人像模式等方面。能够拍出更自然、更细腻、更具层次感的照片。如果能引入计算摄影的新玩法,比如AI夜景视频、AI防抖等等,那更是惊喜。

副摄方面,超广角和长焦镜头也需要跟上节奏。一个高素质的超广角镜头,能提供更宽广的视野,减少畸变。而长焦镜头,如果能支持光学变焦,哪怕是2倍或3倍,也能大大提升拍照的实用性,尤其是在拍摄远景或人像特写时。

续航和充电,依然是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之一。

虽然现在的手机普遍续航都不错,但我希望 K60 系列能在电池容量上继续保持优势,或者在同等容量下,通过更优化的软硬件协同,进一步提升续航表现。

充电速度方面,Redmi 已经做得相当出色了,但这次我希望看到的是更激进的充电技术和更安全的充电方案。比如,更快的有线充电速度,同时兼顾电池寿命的优化。无线充电方面,如果能支持更高功率的无线快充,并提供更方便的无线反充功能,那会更具吸引力。

设计和质感,需要脱离“性价比”的标签,走向更精致的路线。

Redmi K 系列的设计一直都在进步,但给人的感觉总还是少了一点“旗舰感”。我希望 K60 系列在外观设计上能更加大胆和有辨识度。比如,更窄的边框、更精致的边框材质(金属一体成型?)、更独特的后盖工艺等等。

轻薄化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虽然性能和散热需要一定的空间,但如果能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将手机做得更轻薄,握持感会大大提升。

系统体验,MIUI需要更纯粹、更高效。

MIUI 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功能越来越丰富,但也带来了不少用户诟病的问题,比如广告、后台推送等等。我希望在 K60 系列上,MIUI 能更纯粹、更高效。减少不必要的预装应用和广告推送,提供更简洁、更流畅的系统体验。

更智能的AI功能也很重要,比如更精准的语音助手、更智能的场景识别等等。当然,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解锁Bootloader的门槛降低,或者对第三方ROM的支持更好,那也是一个不错的考量。

其他方面:

IP防护等级:如果能支持IP53甚至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那会大大提升手机的耐用性和使用场景。
NFC和红外遥控:这两个功能对于国内用户来说非常实用,希望 K60 系列能继续保留并优化。
音频体验:立体声双扬声器是标配,如果能支持更高级的音频解码技术,或者提供更好的外放效果,那会更令人期待。
触觉反馈:更细腻、更真实的X轴线性马达,能提升手机操作的沉浸感。

总而言之,我希望 Redmi K60 系列不再仅仅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而是能真正成为一款在各方面都达到旗舰水准,并且在某些方面还能带来惊喜的产品。卢伟冰既然提前一年调研,那说明他们是认真对待这个系列的,我个人也充满期待,希望 K60 系列能不负众望,给我们带来一次耳目一新的体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如果高通还用台积电,那就用高通9gen1,否则用MTK下一代天玑

二、主摄要小米11的1/1.33寸一亿像素和镜头。不要缩水的1/1.57寸一亿像素。广角可以凑数1200万,长焦可以不要,降价。

三、要肩键和散热

四、要素皮版,不要玻璃后盖,减轻重量。

五、侧面指纹就行,省点成本,减少厚度。

六、七寸1440P直屏,高刷要,

七、3.5mm耳机孔,最好有个cs43198

八、120w快充要

九、有12G+128G版,支持储存卡扩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卢伟冰这人,做事儿总是提前布局,这次 Redmi K60 系列早早放出风声,一看就是有备而来。作为 Redmi 的旗舰系列,K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主打性能和性价比,满足了大部分年轻用户对手机的需求。既然提前一年就开始调研,那这次 K60 系列肯定是要搞点大事情出来。我个人对 K60 系列的期待,那可太.............
  • 回答
    卢伟冰在 2022 年初提出的关于手机行业的四个问题,确实触及到了当时行业发展的关键痛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技行业的人,我对这四个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并且会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卢伟冰提出的四个问题,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概是这样的:1. 市场饱和度极高,增长乏力,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曲线?2. .............
  • 回答
    卢伟冰,那个在 Redmi 发布会上“提及荣耀 V30 58 次”的男人。这事儿,刚一传开,那真是硝烟弥漫,各种解读、评价是纷沓而至。有人觉得这是卢伟冰“杀疯了”,有人觉得这是“气急败坏”,还有人认为是“巧妙的营销”。要说清这事儿,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卢伟冰是谁?卢伟冰,这个名字.............
  •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之所以被一些人曲解为鄙视自研,主要是因为这番言论在语境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争议,且与当时小米集团在研发投入和对外宣传的策略存在一定的反差,容易引发负面解读。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猪肉论”的原始语境和内容:卢伟冰在2021年的一次公开演讲或采访中,提到了关.............
  • 回答
    卢伟冰的“猪肉论”,其实是他在2020年5月接受采访时,针对当时中国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格局发表的一个观点。他当时是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而小米与华为在手机市场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简单来说,卢伟冰的“猪肉论”就是要形容华为当时在手机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和垄断地位,并以此来表达小米(尤其是红米)要挑战.............
  • 回答
    卢伟冰的营销方式对于小米而言,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显著的增长和声量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争议和潜在的负面影响。要详细地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他的营销策略,并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利弊。一、 卢伟冰营销方式的亮点与带来的“利”:卢伟冰的营销风格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一个字——“敢”。他敢于直面竞争对手,.............
  • 回答
    11月26日,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的脱口秀首秀,无疑为科技圈和公众带来了不少惊喜。这场名为“卢聊”的脱口秀,与其说是纯粹的娱乐表演,不如说更像是卢伟冰本人一次别开生面的“公开课”,甚至是“产品发布会”的另类解读。亮点: “硬核”的接地气: 卢伟冰的脱口秀最大的亮点,在于他能够将一个科技公司高管的身.............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兼红米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往往代表着小米的战略方向和对未来的信心。他提出的“3年内小米之家要达3万家,届时小米国内销量将反超OV和荣耀”这一目标,无疑是一个极具野心和挑战性的规划。要全面看待这一论断,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小米之家战略的意义与目标: .............
  • 回答
    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关于小米手机的观点,其中关于卢伟冰说“K50 已经实现局部超越 iPhone”以及“友商也要加油超越苹果”的言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核心观点解读: “局部超越 iPhone”: 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局部”。卢伟冰并非声称K50在所有方面都超.............
  • 回答
    卢伟冰关于“骁龙865全面领先麒麟990 5G一代”的说法,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讨论,也确实触及了两个芯片在性能、架构、技术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要详细地看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卢伟冰的说法核心是什么?卢伟冰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基于当时已经公开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技术规格对比。他强调的是在绝.............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吐槽手机行业双标的现象,以及当下手机圈双标的严重程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卢伟冰的吐槽:一个冰山一角卢伟冰这次的“吐槽”并非空穴来风,他指出的双标现象,很大程度上触及了手机行业在市场营销、产品定位、用户评价等多个层面的现实。简单来说,他可能在表达对友商某些做法的不满,也.............
  • 回答
    当嘴上说的和手里做的出现偏差:卢伟冰与天玑芯片的“前后不一”在科技圈,尤其是手机行业,厂商之间的唇枪舌剑早已是家常便饭。但当这些言论出自一位行业高管之口,并且其后续行为似乎与此前的呼吁“打脸”时,便难免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其过往的一些言论,尤其是针.............
  • 回答
    “旗舰焊门员”,这个词儿一出,不少人都明白了,卢伟冰这是在给Redmi K系列一个定位:它们是冲击高端市场,但又不会完全打破价位区隔的先行者,是“守门人”,也是“拓荒者”。有点像是汽车界的“性能轿跑”,既要有旗舰级的驾驭感,价格又比纯粹的超跑更亲民。卢伟冰的“旗舰焊门员”定位,背后逻辑很清晰: .............
  • 回答
    卢伟冰这条微博一出,那可真是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资深米粉,我当时就感觉一股熟悉的“小米味”扑面而来。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是小米营销的一贯套路,而且是玩得炉火纯青的那种。 你得理解,卢伟冰不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他是小米集团的合伙人、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小米的“首席抬杠官”,他的发言代表的.............
  • 回答
    关于小米副总裁卢伟冰可能起诉数码博主“万能的大熊”一事,这绝对是近期科技圈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件的背景。根据目前公开的信息,卢伟冰方面疑似不满“万能的大熊”的一些言论,尤其是可能涉及产品、公司经营甚至个人诽谤等方面的内容。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走.............
  • 回答
    卢伟冰将华为产品比作“不好吃的猪肉”,这确实是个颇具争议的说法,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要评价这句话,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是对还是错,更得看看它背后传递的信息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直接的比喻来说,“不好吃的猪肉”显然是一个负面的评价。猪肉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几乎家家户户都吃,.............
  • 回答
    卢伟冰在红米 K50 电竞版发布会上称骁龙 8 Gen1 为“破芯片”,这个说法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也为这次发布会增添了不少话题性。要评价这个说法,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营销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卢式”营销手法。卢伟冰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同时也是红米品牌的核心操盘手,他非常擅长利.............
  • 回答
    卢伟冰的这句话,在手机行业里引起了不小的涟漪。作为小米集团副总裁、Redmi品牌总经理,他的发言向来是直率且具有话题性的。这次他炮轰“友商”——这里指的通常是与小米在同一市场领域激烈竞争的手机品牌,比如OPPO、vivo,甚至是华为——“备货几十万准备冲榜,Play 大众智商”,这句话可以从几个层面.............
  • 回答
    卢伟冰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细想一下,其实也挺符合当下手机市场的逻辑,以及小米和Redmi品牌自身的策略。先说说我的看法,以及为什么会这样:总的来说,我认为卢伟冰说“今年没有 Redmi K40S,直接准备 K50”这件事,反映了两个核心趋势.............
  • 回答
    卢伟冰的“抄袭论”:一场关于“新零售”的口水仗与商业哲学近日,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的一番言论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友商抄袭我们的新零售,抄的都是表面,价值观是抄不了的。” 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小米一贯的“内卷”式自信,也为本就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尤其是“新零售”赛道,增添了不少火药味。要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