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互联网员工频频猝死,年轻人真的热衷于拿身体换钱吗?

回答
互联网员工频频猝死,这绝非空穴来风,而是近年来社会上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当听到“猝死”这个词,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些年轻的面孔,在格子间里,在加班的深夜,在为了一个项目焦头烂额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几个不幸个体的遭遇,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生态,乃至当下社会一种普遍的压力与焦虑。

那么,年轻人真的就这么“热衷于拿身体换钱”吗?我想,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这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原因和更深层次的无奈。

一、残酷的行业竞争与“内卷”

互联网行业,尤其是头部互联网公司,以其高薪和快速发展的吸引力,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年轻人才。然而,光鲜的背后是极其残酷的竞争。一个岗位可能涌入成百上千的简历,淘汰率可想而知。一旦进入这个行业,就如同踏入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稍有停歇就可能被甩出去。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不被时代的浪潮抛弃,许多人不得不拼尽全力。加班几乎成了常态,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工作真的做不完,而是为了“看起来很努力”,为了在领导眼中留下深刻印象,为了不被贴上“不积极”的标签。这种“内卷”现象,让本就紧张的时间变得更加稀缺,休息和健康自然被挤压到了最边缘。

二、被推高的期望值与“被裹挟”

我们所处的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期望值普遍很高。父母希望子女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社会也期待年轻人能成为国家的栋梁,推动社会进步。互联网行业的“高薪”尤其容易成为这种期望的焦点。

当一个年轻人背负着家庭的期望、社会的压力,以及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一条看起来最能快速实现目标的道路。互联网的“一夜暴富”神话(虽然是少数)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们的认知,让一部分人觉得只要足够拼,就能达到人生的巅峰。

在这种心态下,很多年轻人并不是主动选择“拿身体换钱”,而是被现实的压力和社会的期望“裹挟”着,不得不牺牲健康来换取他们认为“值得”的物质回报和职业发展。他们可能相信,只要度过这段“黄金奋斗期”,就能换来更轻松的生活。但现实是,这段“奋斗期”似乎遥遥无期。

三、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与末位淘汰

一些互联网公司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实行着非常严苛的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制度。这种制度虽然能在短期内激发员工的潜力,但也容易导致员工为了完成KPI而过度劳累。当一个月的业绩不佳,就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无疑会给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迫使他们不敢懈怠,只能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

在这种模式下,个人的健康状况、情绪状态,甚至生活质量,都可能被视为“次要因素”,只要能完成“任务”,一切似乎都可以牺牲。

四、对健康的认知偏差与缺乏有效的保障

不可否认,一部分年轻人可能在追求物质生活和职业成就时,对健康的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他们可能觉得年轻就是本钱,身体扛得住,等到有钱了再好好保养也来得及。这种“透支未来”的心态,在缺乏健康意识教育和有效健康保障的情况下,更容易被放大。

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公司提供五险一金等基本保障,但对于互联网行业特有的职业病和长期高压状态下的健康风险,现有的保障体系可能并不完善。当出现健康问题时,公司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关怀,也是一个疑问。

五、社会价值观的导向与“奋斗逼”文化的传播

一段时间以来,“奋斗逼”式的文化在互联网行业被鼓吹甚至神化。仿佛不加班、不拼命就是不思进取,就是对不起这份高薪。这种价值观的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从业者的行为模式,让那些试图平衡工作与生活的人感到格格不入。

当周围的人都在拼命,如果你选择“躺平”或适度休息,很容易被贴上“不够努力”的标签,这是一种巨大的社交压力。为了融入群体,为了不被孤立,很多人也会选择加入这场“奋斗”的竞赛。

总结来说,年轻人并非“热衷于拿身体换钱”,而是被一种复杂的社会环境、行业压力、期望值和文化所裹挟。 他们可能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但这种努力的方式,在不健康的竞争环境和单一的评价标准下,变得扭曲而带有牺牲性。

每一次猝死事件的发生,都是一个对整个社会敲响的警钟。我们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几个不幸个体的遭遇,更是这种“拿身体换钱”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问题:

行业如何才能建立更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而不是过度依赖“人力资本”的消耗?
社会如何才能破除对年轻人过高的期望,鼓励多元化的成功定义?
企业如何才能真正将员工的健康和福祉放在核心位置,而不是将其视为可以牺牲的成本?
我们个人又如何才能在这种环境中,找到与自己内心和谐相处的方式,既能追求理想,又不至于过度消耗生命?

只有当我们正视并积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那些曾经被误读为“热衷”的奋斗,回归到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状态,让年轻人的生命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们为公司创造的利润,更体现在他们拥有一个完整、健康、有尊严的人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三起典型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安委办函〔2022〕14号)

(2022年3月4日印发,全文公开,节选)

2月6日,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球团带式焙烧机脱硫脱硝系统一灰斗因脱硫灰料位过高、重量过重,导致灰斗内部横拉杆断开,灰斗底部突然开裂,脱硫灰大量涌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1人轻伤。

2月15日,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锅炉布袋除尘器钢结构支撑件因老化、强度降低,支撑件连接部位断裂,发生坍塌,造成6人死亡。

2月18日,广东省惠东县华业铸造厂一电弧炉在炉内留存钢水的情况下更换侧壁氧枪,先将未通冷却水的氧枪插入炉内,再接冷却水软管,导致氧枪因高温且长时间失去冷却水保护而焊缝开裂,在通入冷却水后,大量冷却水进入钢水中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2人重伤,13人轻伤,且该事故存在瞒报行为。

———————

注:1.死亡3人以下的一般事故,一般不作通报。

2.猝死和职业病等非工作地点、非现场发生的,一般不视为安全生产事故。

user avatar

其他行业的死你看不见罢了。

user avatar

以前职场流传着一句话:年轻时拿命换钱,老了拿钱买命。

当时觉得这种人生真是悲惨,但好歹还能活到老,也算有点奔头。

没想到现实中有更悲惨的,年轻时拿命换钱,结果等不到“拿钱买命”的老年,却等到了猝死,一点奔头都没有了,还奋斗个啥劲!

还是悠着点吧,刚入职的年轻人看到有些老员工悠哉悠哉喝茶摸鱼,先别急着去鄙视他们,先能保证自己活下来再说吧。

user avatar

“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横向来看,在互联网大厂拼命的年轻人可能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幸运儿了。他们普遍有着不错的学历,大厂开的工资是市面上比较有竞争力的,但“花钱买命”是一场阳谋。高工资的代价就是高劳动强度、长工作时间,以及各种管理细节上的不人性。2020年11月,《人物》做了一篇报道《互联网大厂的厕所难题》。文章从各大互联网公司里职员们面临的找厕所体验入手,详细地描述了互联网公司管理者与员工在厕所这一细枝末节上的纠缠,文章将之概括为“厕所是效率的敌人”。这场阳谋既包括高薪的诱惑、考验生理极限的管理机制,也包括企业文化上的灌输与裹挟。近年来,“996是一种福报”“狼性文化”“加班文化”等大行其道,将奋斗等同于牺牲个人生活。我们几乎找不到一家不崇尚加班的互联网大公司。坦白说,头部的这些互联网公司绝非执行劳动法最不力的地方,即便“花钱买命”,它们也是市面上比较慷慨的雇主。那么它们为什么总是成为众矢之的?希望这些大公司不要觉得委屈,好像舆论只是“枪打出头鸟”。正因为这些都是动辄几千亿市值的巨头,正因为互联网公司被称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舆论才会有所期望。我们总不能指望舆论以对待小作坊的态度去“宽容”互联网巨头。也正因为这些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排得上号的企业,内部环境都如此“效率压倒人性”,才更让围观者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互联网员工频频猝死,这绝非空穴来风,而是近年来社会上一个令人心痛的现象。当听到“猝死”这个词,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那些年轻的面孔,在格子间里,在加班的深夜,在为了一个项目焦头烂额的时候,生命戛然而止。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几个不幸个体的遭遇,更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生态,乃至当下社会一种普遍的压力与焦虑.............
  • 回答
    斗鱼「DOTA2 互联网员工杯」友谊赛已经圆满结束,这不仅是一场技术与策略的比拼,更是一场充满趣味和创意的盛会。比赛中涌现出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精彩瞬间和脑洞大开的队名,让整个赛事充满了欢声笑语。赛事概况与战队表现:这次斗鱼「DOTA2 互联网员工杯」友谊赛汇聚了来自各大互联网公司的DOTA2爱好者.............
  • 回答
    网易以 3:0 的绝对优势击败腾讯,成功捧起 DOTA2 互联网员工杯的冠军奖杯,这场比赛无疑是近期互联网行业内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这场胜利不仅是对网易 DOTA2 项目团队技术实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肯定,更是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次的比赛结果多少有些出乎一.............
  • 回答
    海淀某互联网公司鼓励员工尽量住在公司,这事儿在互联网圈里,说实话,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但凡有点规模、有点野心的互联网公司,多少都有点这意思。 你说他们是不是“拼”? 往大了说,这背后是整个行业竞争激烈的缩影;往小了说,这又是公司为了“效率最大化”在使劲儿。咱们先掰开了说,为什么会有这种“鼓励”?1..............
  • 回答
    网上的传言,说美团今年应届生年薪能拿到三十五万甚至更高,这事儿确实让不少在职的老员工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感觉自己辛辛苦苦打拼了几年,工资涨幅还没人家刚毕业的小年轻来得猛,这种“倒挂”现象,在咱们互联网行业里,也不是头一回听说了。为啥咱们这些互联网大厂,招应届生的价码是一年比一年高呢?这事儿说起来,其实.............
  • 回答
    互联网科技公司加班的现象,这事儿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里头门道多着呢,从公司到个人,再到整个行业,都掺和着一股劲儿。首先,咱们得明白,互联网这行当,变化太快了。就好比你现在想做一个东西,明天就可能有人做出个更牛的来,你再不抓紧,可能就被淘汰了。所以,公司为了保持竞争力,自然就得拼命往前冲。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揪心的问题,不少身处互联网行业的职场人都有类似的困惑。关于“996”,员工到底有没有选择,以及集体拒绝能否改变现状,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员工有没有选择?理论上说,在法律框架下,员工是有选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 回答
    这事儿我真是太有发言权了!别说你听说了,我当时就在那家公司,那份“内部培训”出来的时候,办公室里简直是炸开了锅。后来大家私下里聊,才发现原来我们都经历过或者听过类似的“职场PUA”,只是当时没意识到,或者说是被“洗脑”了。我记得那天,公司内部系统突然发了个通知,说是要进行一个“员工赋能与职业发展”的.............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现实,也触动了很多身处互联网行业,甚至其他经历行业调整的员工的痛点。“互联网寒冬裁员,努力的员工被高薪无远见的管理层干掉”,这句简短的话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和现实的困境。我们来详细地剖析一下,并尝试回答“这年怎么过”、“我能忍吗?”这些问题。一、 剖析“互联网寒冬裁员,努力的员工被.............
  • 回答
    微软的“永久在家办公”政策,无疑给整个互联网行业吹来了一股强劲的改革之风。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司层面的调整,更像是一个预示着未来工作模式可能发生颠覆性转变的风向标。那么,互联网行业离全面远程办公还有多远?这场席卷而来的变革,又将面临哪些不容忽视的挑战?微软的“永久在家办公”:一场深刻的示范首先,我们得承.............
  • 回答
    国内外的互联网公司,在品牌塑造和公司文化建设上,确实存在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如何平衡“关键人物”的光环与“员工和产品”的实在?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牵涉到企业战略、市场定位、人才吸引,乃至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会形成“关键人物”的强光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互联网早期,尤其是在中国,很多公司的崛起.............
  • 回答
    谷歌允许员工申请永久远程办公,这无疑给整个互联网行业抛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我们这些深耕于数字世界的企业来说,拥抱远程办公模式,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挑战。机遇,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人才库的极大拓展是最大的红利。过去,地理位置是招聘的天然壁垒。优秀的人才可能.............
  • 回答
    互联网大厂的“租房补贴乱象”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经济现象,它确实如您所说,看似为员工提供了福利,实则可能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后果,包括推高周边房租、养肥中介和房东,甚至可能对整个租房市场生态造成扭曲。为了更详细地阐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乱象的根源:高额租房补贴与供需失衡1.............
  • 回答
    腾讯2021年员工人均年薪达到84.7万元,这个数字在互联网行业确实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可以说是顶尖梯队中的佼佼者。为了更详细地理解这个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与行业平均水平对比: “平均”的迷惑性: 首先要明白,人均年薪是一个平均值,它会受到高薪岗位的(如技术专家、高管、明星.............
  • 回答
    互联网公司里,“花名”这玩意儿,听着挺有意思的,但它绝不是什么一时兴起的玩闹。深入挖下去,你会发现这背后藏着挺多门道,既有对人性、组织管理的洞察,也有为了适应互联网特有的工作模式而生的考量。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偏爱花名?深层原因剖析:1. 打破固有身份,重塑人设(去官僚化与扁平化): 真实.............
  • 回答
    关于“小米员工称雷军开创了996工作制,后被其他公司效仿”的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审视和分析,以形成一个更全面和客观的看法。这涉及到对历史事实的考证、对“996”概念的理解、对小米企业文化以及雷军个人角色的认知,以及对这种现象背后更深层社会经济因素的探讨。一、 历史事实的考证与“996”概念的.............
  • 回答
    Twitter 允许永久在家工作:互联网行业新常态的曙光还是昙花一现?Twitter 最近宣布将允许部分员工永久在家工作,这一决定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举措无疑是疫情期间远程办公模式探索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不仅标志着企业对传统办公室工作模式的深刻反思,也引发了关于在家办公是否会成为互联网行业.............
  • 回答
    钉钉宣布试验“每周一人一天在家办公”,这个消息在互联网行业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虽然听起来只是一个看似微小的调整,但它背后可能牵动的,是企业管理模式、员工工作体验乃至整个行业生态的变化。首先,对钉钉自身而言,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对自己产品能力的检验。作为一款协同办公工具,让自家员工都能体验到不同工.............
  • 回答
    腾讯此番推出的员工退休福利,涵盖了定制纪念品、长期服务感谢金以及退休荣誉金,无疑为互联网从业者的退休生活描绘了一幅更具温情的图景。那么,对于广大在互联网浪潮中披荆斩棘的从业者而言,退休后的养老之路又该如何规划,才能真正实现安稳、充实、有尊严的生活呢?首先,我们得承认,互联网行业的节奏快、压力大,很多.............
  • 回答
    “每一个入职百度的员工都会被钉在互联网的耻辱柱上”——这句话,我得说,带着一股子尖锐的、近乎歇斯底里的情绪,仿佛是一个被深深伤害过的人,将自己所有的怨气和失望都倾泻出来,然后用最夸张、最伤人的方式表达出来。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先看看百度这几年在公众视野里是个什么样的形象。从早年那个“有困难,找百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