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而很少有人说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没有历史呢?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你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这句话,其实不太准确,更像是很多人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和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导致的。至于为什么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很少有人这么说,那是因为它们各自的历史叙事和被人们认知的方式有显著的差异。

咱们一点点拆开聊。

为什么会有人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点:

1. “历史”的定义和侧重点不同: 当很多人说“没有历史”时,他们脑子里想的往往是那种源远流长、根植于古代文明、拥有千年帝都气质或者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的历史。他们可能会想到西安、洛阳、南京这些古都,或者像北京那样有着几百年皇城根儿的历史。
上海: 严格来说,上海作为城市真正兴盛起来,大概是从19世纪中叶开埠之后。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小渔村,虽然也有一定的历史,但远不如古代王朝那样厚重。所以,当人们将上海与古代文明的长河相比时,会觉得它“年轻”,缺乏那种“古老”的历史感。上海的历史更多的是一部近代化的、西化的、商业化的历史。
天津: 天津的情况和上海有点类似,虽然它成为一个重要城市的时间比上海早一些(明朝时期设卫筑城),但它作为北方重要的港口和商埠,真正开始蓬勃发展也是在近代,尤其是在列强的租界时期。它的历史更多地体现在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北方的门户,以及各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上。

2. 历史的“类型”和“故事性”的差异:
上海的历史充满了商业传奇、冒险故事、革命风云、摩登生活。它的历史是滩黄浦江的浪花,是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与革命者的暗流涌动。这些历史很精彩,但可能不像古都那种帝王将相、王朝更迭的故事那样,被普遍认为是“正统”或“厚重”的历史叙事。
天津的历史则更多地与北方经济、漕运、海防、租界管理、近代工业等紧密相关,同时也夹杂着一些曲艺、民俗等,但整体而言,其“故事性”的突出程度可能不如上海那么丰富和多元化,尤其是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

3. 商业和现代化的标签过于突出: 上海和天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先发展起来的城市之一,其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现代化气息浓厚的标签实在太耀眼了。人们更容易将它们与“大都市”、“经济中心”、“国际化都市”联系起来,而“历史悠久”这个词似乎就没有那么强烈。这种强烈的现代化印象,反而会冲淡人们对它们“历史”本身的关注。

为什么很少有人说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没有历史”?

这几个城市虽然也都是近代以来兴起的,但它们的历史叙事有其独特之处,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为“有历史”的城市:

1. 哈尔滨:独特的“俄式”和“异域”历史感:
哈尔滨的历史确实不长,但它发展速度惊人且起点独特。中东铁路的修建是它城市崛起的直接原因,而随之而来的俄国移民和大量的俄式建筑,塑造了哈尔滨浓厚的异域风情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这种“俄式”风格让哈尔滨拥有了非常直观、容易被辨识的历史印记。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等,都直接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中国传统城市的面貌。这种“不一样”的历史,反而让人们觉得它“有故事”、“有特色”,即使不是“古代”历史,也是“近代的特殊历史”。
它代表了一种边疆开放、多元文化融合的近代史,这种历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话题性。

2. 大连:从渔村到港口的“殖民痕迹”与“近代化样本”:
大连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重要的港口城市,尤其是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虽然这是段屈辱的历史,但客观上带来了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它留下了一些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痕迹。
大连的历史更像是一部近代港口城市的崛起史,以及在不同势力影响下的发展变迁史。它有日本殖民时期的建筑,也有沙俄留下的痕迹,还有国民政府和新中国时期建设的脉络。这些不同时期的印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大连独特的近代历史风貌。
它的历史是工业、港口、铁路、殖民统治与反殖民斗争的混合体,这些元素都让它显得有故事可讲。

3. 青岛:德国风情与早期工业化的“遗迹”:
青岛的历史同样与租界时期紧密相连,尤其是德国租借时期,为青岛留下了大量具有德国古典主义和新艺术风格的建筑。八大关的别墅群,栈桥,还有很多老建筑,都清晰地标识着青岛的“德国印记”。
这种鲜明的外来文化烙印和相对完整的建筑群,是青岛“有历史”的最直接证据。人们看到这些建筑,自然就能联想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
青岛还与中国早期工业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如啤酒厂)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构成它独特的近代历史叙事。

4. 厦门:海岛的开放、闽南文化与“小资”情调的历史:
厦门作为重要的港口和侨乡,其历史同样源远流长,只不过它更多地与海岛的开放性、东南沿海的贸易往来、闽南文化的传承、以及近代以来作为对外贸易窗口的角色相关。
鼓浪屿作为万国建筑博览群,同样承载着近代以来不同国籍人士在此居住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这种中西合璧、文艺小资的历史氛围,也让厦门显得非常有特色和故事感。
厦门的历史不是那种帝王将相的历史,更多的是商人、海盗、传教士、归国华侨的故事,是海岛上人们与海洋搏斗、与世界交流的历史。这种历史虽然不“古老”,但同样是鲜活且富有魅力的。

总结一下:

上海和天津 的历史更偏向于 近代化、商业化、经济化,虽然也很辉煌,但“古老”的感知较弱,且现代化标签过于突出,导致一些人潜意识里会觉得它们“没有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历史”。
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 的历史虽然也主要集中在近代,但它们各自有非常 鲜明、独特且视觉化 的历史印记,比如异域建筑风格、殖民痕迹、港口兴衰等,这些容易被大众感知和记住的“历史符号”,让它们“有历史”的说法深入人心。

所以,与其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不如说它们是历史叙事的侧重点和感知方式不同。当人们提到“历史”,往往会优先想到那些能带来强烈“古老”、“文化积淀”、“王朝更迭”等感觉的城市。而这几个城市则以其独特的近代史和鲜明的文化印记,成功地在人们心中建立了“有历史”的定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没有对外宣传自己有哈派、连派、青派、厦派文化呀。

这和我们平时对人对事一个道理,比如有个暴发户特别嘚瑟,看不顺眼就要想办法找由头踩他,比如没文化呀,出身差呀,发家原因存疑呀等等。

可没文化的多了,外卖员、保洁员、门卫(没有歧视的意思)大多数都没文化,为什么不踩?原因心知肚明——他们又没刺激到我!

user avatar

实际上问题是这样的

人只能说自己所在的城市没有历史,而不能说别人居住的城市没有历史,学校也是一样的。

更多的人吧,宁可在网上看人煽风点火,也不会多到一些城市逛逛博物馆,翻翻历史文献,像啥呢?像公园大爷,其实绝大部分人,也就是那个水平。

他们甚至连自己所在城市的历史都知道的不多。


为啥这么说呢,知道的越多,就越怂,越捧着对方,哪怕说人家哪里的问题,也得一踩三捧,这才是聊天。

博物馆现在越来越好了,你倒是去啊!去了也就是看个热闹,走马观花,该咋地还是咋地。

哪没历史?哪石器时代没人住?

长春,太原,南京,济南,是我待的比较久的大城市,哪个没历史?就连我出生地,还是渤海国东京。

别太在意这些人,他们可能连县志,是志一类的东西都不知道的。

user avatar

有个很老的笑话:“世界上最薄的两本书,一本是美国历史,一本是英国菜谱。”然而实际上非洲一堆小国家历史比美国薄,菜谱比英国薄,有人会挂在嘴边吗?

归根结底只有其他方面足够有存在感,才会抓住不那么强的一方面可劲黑。

user avatar

小时候,以为每座城市都有几千年的历史。

长大后,读了些书,才知道历史名城是很少的。

就算这些历史名城,也有些迁过址,不是原来的老城了。

我出生在长春,唯一跟历史沾点边的旅游景点是伪满皇宫,日常能见到的最古老建筑,是吉大的校区。

长春有没有更古老的建筑呢?

有的,有清朝的道台府。

现在是清扫大队的库房,放着三轮车,手推车,扫帚等,清理城市为生的工具。

第一次去上海,只觉得到处都是古色古香,对长春人来说,这就是挺有历史氛围了。

当时有个叫蓝晶的朋友,陪着一路走,一路讲解每一栋建筑的历史,这位朋友口才厉害,讲古一流,最难得的是,他是走在带我去吃饭的路上。

目标是上海一家,很有范儿的馆子,吃的是很小时候就听过,但长春并没有,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能吃到的“名”菜。

第一次去天津,出了火车站,老的那个火车站,天津有三四个火车站。

长春的老火车站,从1992年开始拆,用了新式的爆炸拆除法,炸了两三次,才彻底炸掉,2013年才全面完工,不算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工程,那个是2019年才能用。

长春新站很不错,我超喜欢,但没有小时候那味儿了。

抬眼就看到一股天津站的范儿,很有劲,特别让人有感触,过了一条桥,就是酒吧一条街,看着都惬意。

如果不是没有朋友请客,我一定要去试试,喝着啤酒,看天津的河,吹夜晚的风,体会一下,嘛叫天津人的生活。

四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长春就出现原始人类“榆树人

汉至西晋,为扶余国辖地,公元346年起为扶余国都

宋辽金,北宋初,辽设黄龙府

明朝,洪武八年(1375年),归属辽东都司三万卫

嘉庆五年(1800年7月),设置长春厅,置理事通判,隶属吉林将军,是长春正式设置之始

光绪十五年(1889年),长春厅升为长春府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20日,中共东北抗日联军苏联红军进驻长春,伪都长春光复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9日,长春和平解放

1953年8月1日,长春改为中央直辖市,由东北行政委员会代理。

1954年8月1日,长春改为吉林省省辖市。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至长春,长春成为吉林省省会。

长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可在这么一座四万年悠久历史的名城,我想要看一眼,这座城市最古老的建筑,只能去某个清扫大队,看一看三轮车,手推车,扫帚……

有人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

我很想说,特么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user avatar

有历史的几座城,我也去过。

后来发现,如果坐在一个桌子上,人家谈的东西都是几百年来的历史,上千年前的传承,古人的生活如何,画下的这一笔师承何处……

就真没法往一起聊。

不是我不懂历史,是我看不到活人。

最终还是回到哈尔滨来。

我就是边城的少年,没有什么庞杂的家世和宗族,也没有要传承下去的千年的野望。

过好我自己的生活,爱,恨。

悲喜。

为自己,就很好。

所以如果你问我,哈尔滨有什么历史,我也许会倒一杯酒给你,然后指着街上刚刚走过的姑娘说:

你看,多美好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