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发布以后,NOKIA的工程师买了几台iPhone进行了仔细地研究,他们研究后写了几百页的报告,最后得出一个结论:iPhone不经摔。
这是一个段子,但这个段子告诉我们,站在什么视角就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如果NOKIA的标准是砸核桃,不能砸核桃的手机都是垃圾。
很多人说特斯拉很差,可能站在的视角无非是传统汽车的做工、内饰等可见的质量好。当年大众为了向消费者演示其质量好,还搞出了四个壮汉站车门的闹剧。
车是用来开的,是用来坐的,四个壮汉上车门是几个意思?但就是有人吃这一套,比如他们看汽车外壳是用铁还是塑料,来决定汽车的安全性;完全不知道决定汽车安全的是车架的强度;他们用关门的声音来判断车辆的厚道程度……
所以他们看特斯拉,用的是二手车商的无敌时间轴视角,二手车商可以凭借什么喷漆、螺丝等细节判断车辆是否出过事故,泡过水。而他们看了特斯拉的车漆,就能联想到车辆电泳做的不好,看到拼缝就知道,车间装配差。
在他们的眼里,特斯拉是不折不扣的工业垃圾,他们不惑于这种质量怎么能出厂。
但是买特斯拉的则看的是这台车的科技和智能,用过特斯拉的空调,真没法接受传统汽车上那种转来转去,用过AP才知道环路堵车也很爽。
世界上不缺少分歧,没有充电条件,又喜欢燃油汽车的人,总要给特斯拉挑点刺吧。但是对于在一线限号城市,特斯拉免费送号牌,品牌逼格满,动力爽,AP爽,智能爽,这种车才27万,你说香不香。
所以买特斯拉销量在一线城市爆发一点也不奇怪。毕竟特斯拉是一个新物种,买新物种的根本看不到老司机的声音。
谢邀,对于这个问题,首先你要有一个客观的基础认知,特斯拉真的很差么?
显然不是,至少现阶段特斯拉在全球还没有能打的对手,这是特斯拉销量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那么,问题的核心就集中在了前半句,为什么网上有很多人说特斯拉很差?
笔者曾在汽车媒体混迹多年,现在已经上岸,之前不敢说的,现在可以好好聊聊了。
简单统计了一下,近半年,仅微博、头条、知乎这三个平台,特斯拉相关热搜就超过200个,大多是负面。
不得不承认,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关注度的确很高,但在综合类社交平台上,个人认为还不至于随便一件小事都能上热搜。
1、谁把特斯拉送上了热搜?
从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起,有意从特斯拉身上赚点银子的媒体和平台数不胜数,但直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听说谁成功了,这也是为何各大媒体发布特斯拉的负面消息时毫无顾忌。
马斯克的观念简单且理想,在他眼里,只要产品力足够强,所有营销的投入都是不被理解的。这种观念被完整的传达到了中国。
那么问题来了,公众关注度没有高到那个程度,特斯拉又没钱做营销,为什么特斯拉这么多无关紧要的负面消息能够冲上热搜第一呢?
答案很明显了——有人花了这个钱。
国内想让特斯拉万劫不复的车企比比皆是,牵头的几家相信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是谁。
笔者虽然没有完整的证据链,不过,有些事件只要联系起来看,真相往往会自己浮出来。
拿特斯拉最近一次冲上微博热搜第一来说,当时的热搜标题是“特斯拉断网致车主被锁车外”,听起来像个大事,而实际上却只是手机解锁功能系统维护罢了,并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消息本身也来自海外。
但,也上了热搜,而且是第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检索)。
2、为什么一件小事儿能冲上热搜第一的位置?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条热搜出现的时间是11月23日凌晨3点多,就在这条热搜出现的前几个小时,具体来说是11月22日晚9点左右,某国产新能源老大哥品牌车型在北京一地库炸了。
没错,是炸了!相比特斯拉系统维护,这件事怎么看都更加值得关注。然而与这声“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微博上的鸦雀无声。
特斯拉系统维护的事真正出现的时间是11月21号,相关消息其实没什么关注度,为何会在两天后的半夜突然上了热搜第一?
两件事之间是否有联系?笔者不做评判,您自己悟。
如果这是一招“祸水东引”,有人需要特斯拉当“靶子”,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至于为什么是半夜3点,大概是想让大家一睁眼关注点就被吸引,另一方面,半夜的热搜好上。
同时间段发生的还有一件事——某造车新势力的车展维权事件,这起事件声量不高,相比当初特斯拉车展维权,平静得令人生畏。目前大部分报道已经被删除,仅剩的几条媒体内容,字里行间透露着明显的站队。这种能量,你感受一下。
说起车展维权,笔者记得今年上海车展时护送那位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并站上车顶的女车主的,是某造车新势力的汽车。
几个新势力品牌加上国产新能源老大哥,互相之间关系一直不错,倒也不是什么英雄惜英雄,大抵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联合抵制特斯拉倒也不足为奇,只是抹黑终究是假象,不然那位站在特斯拉车顶“维权”的张女士何至于如此漏洞百出,其他的“刹车失灵”车主,要么道歉,要么“装死”。
3、说完动机,再来聊聊“买热搜”这件事到底可不可行?
平台方直接从后台控制热搜显然是不合规的,有关监管部门也有明文规定。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只是想要个热搜而已,总有办法绕过规定。
在各平台上热搜通常需要几个先决条件,首先要在1-3小时内有数十个账号发布同一事件内容,媒体账号权重更高;其次需要这些内容有一定“热度”,所谓“热度”指的也就是浏览量、互动量等数据,通常要超过100万;最后需要有一个热搜“主持人”,也就是点开热搜第出现的第一个内容账号,主持人需要有一定的行业影响力,主持人发布的内容将成为网友互动的主阵地。
这些条件要怎么实现呢?
其实很简单,特斯拉这种毫无营销预算的车企毕是个例,一家车企维护着几十上百家媒体是常事,这里的“维护”,自然是花了真金白银的。想要做到多账号同时发布,或是一个大号做主持人,并非难事。
至于热度,除了各大媒体自带的流量以外,还有个组织叫作水军。水军这个组织很神奇,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自己的水军,大多数企业都是共用一个“池子”,所以经常可以看到针对一个事件,发表两种极端论调的人格分裂账号。
当然,除了车企自己维护外,还有更省事的办法。
笔者在从事媒体行业时曾接触过一些做“舆情管理”的所谓“供应商”,这些供应商能够提供上述所有条件。只要舍得花钱,无论是热搜,还是删稿,都能全权包办。
从他们口中,笔者也听说过不少花钱“敞亮”的老板,其中不乏国内某些头部新能源车企。
拿前几天某头部造车新势力爆出的“阴阳价骗补”事件为例,于法规、于消费者都如此强相关的事件,却鲜有报道,仅有的几家媒体在报道后不久,也大都删除了消息。要说没有人为干涉,怕是有些许牵强。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国内新能源车企想要掩盖自身负面,同时以竞争对手的负面热搜吸引舆论”火力“,从操作上是行的通的。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针对了特斯拉,自行脑补就好。
4、今年特斯拉的负面异常的多,原因是什么?
总体来说可以归结为四个字——翅膀硬了。
这里的“翅膀硬了”并非特斯拉翅膀硬了,而是说国内造车新势力翅膀硬了。
特斯拉开放专利以后,减少了全球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的试错成本,国内新能源车企也搭上了顺风车,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早些年,特斯拉作为先行者改变全球出行市场格局的时,外界的声音一直很积极。2018年开始,国内政策和资本都开始大幅向新能源倾斜,一个个造车新势力像是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
彼时国内的舆论环境对特斯拉并没有恶意,毕竟新势力有的骗补,有的圈钱,和特斯拉从本质上谋的不是一个营生。
到了2019年,车市整体下行,补贴退坡加剧,新势力扛不住了。
几乎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处于生死边缘,在那个阶段,他们不会去选择排挤特斯拉,相反,他们需要这样一个领头羊去教育市场,也需要一个可以对标的对象。
当时的新势力有一个通用战略——对标特斯拉。
那年,笔者作为媒体执行过某造车新势力三方稿件,当问到稿件需求是什么,该新势力公关部只给了笔者一句话——“没什么要求,往特斯拉上靠就行”,震惊之余,笔者净是对国内造车现状的感慨。
到了2020年,那些动机不纯的造车新势力基本已经退场,剩下几家相继有了自己量产的车型,也证明了自己造车的决心。
从最近公布的11月销量数据也能看出,如今几家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月销量均已过万。对他们来说,生存已经不再是问题,现在要做的,是抢占市场。
如今特斯拉对于这些国产新势力来说无疑是个地主,“打土豪,分田地”,他们有着统一的立场,此外,在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整体出现信任危机时,特斯拉也是他们最好的“挡箭牌”。
努力证明自己比特斯拉“强”,成了现如今各大车企的新战略。
大众、极狐相继拉上特斯拉做所谓“碰撞试验”,以证明自己“产品过硬”。大众甚至通发邮件,将“碰撞试验结果”作为销售培训内容。这无异于掩耳盗铃的营销手段,确实难言高明。
虽然国产新能源品牌联手对抗外资品牌无可厚非,我们也都希望看到国内的品牌的产品力能够远超欧美。但扪心自问,如果是通过控制舆论的手段来左右消费者,着实不太光彩。消费者需要的,永远都是真相。
所以啊,下次再看到特斯拉的负面热搜时,不妨先去看看几家新势力的后院,是否已经失了火。
因为,买特斯拉汽车和买苹果手机的人是一批人。
当年乔布斯发明智能手机以后,横扫世界。当时国内就出现了很多厂商做手机。并且在2016年左右的时候达到顶峰。当年一加手机,蔚蓝手机,锤子手机的想法是这样的。就是追赶苹果手机。既然苹果手机卖的这么好,我做一个和它差不多的手机,之后利用国内完整的供应链,卖的比他便宜。这样不就好了吗?说说俗话就是,山鸡想在尾巴上插彩条装廉价凤凰。
但是这些手机厂商开始做的时候,才发现苹果的强大是全方位的。就好像不管华为和小米怎么堆参数。都没法击败苹果手机。因为苹果手机的研发方向不是击败其他手机。而是代替纸和其他整个消费电子产品。丢掉你的MP3吧,丢掉你的DVD吧,丢掉你的纽约时报吧。苹果手机都可以代替他们。
因此上,苹果手机构造了一个光环。那就是美国公司,尤其是行销世界的美国公司都是非常在意品质的,而且愿意花功夫提高品质。而且都是要脸的。毕竟一旦遇到产品质量问题,影响的是全世界的销售。
而国内手机企业的问题在于就会堆参数,和苹果对比。看起来总是急功近利的样子。按照这种腔调,万一出现产品质量问题,估计也是花钱请公关公司的。
打个比方,要是苹果手机现在的售价除以4,原来一万的手机卖2500。在那个平行世界里面,是没有国产手机这种东西。你觉得这种平行世界不存在吗??请看电动汽车市场吧!!
说到特斯拉。特斯拉从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人类殖民火星的时候,能够在火星表面开车。为此特斯拉非常注重品质。因为他对标的是手机产业的苹果。他研发电动汽车的目的是替代燃油车。而这些国内电动汽车企业的想法和当年一加手机,蔚蓝手机,锤子手机的想法是一样的。就是追赶特斯拉。既然特斯拉卖的这么好,我做一个和它差不多的汽车,之后利用国内完整的供应链,卖的比他便宜。这样不就好了吗?这种想法完美的体现了人类就是复读机的本质。
可是,汽车选购和手机选购不一样。
第一:对于一个人来说,花一万元买个手机的确有点贵。可是买车的人一般都是家境不错的。花几十万买个车,一点也不贵。
第二:手机死机响应慢,可以重启。汽车死机响应慢就是阳间销号了。
因此上,电动汽车领域没有出现混战。大家从一开始就是上顶配。
爱马仕做工也不好,耐克阿迪彪马做工也不怎么好。
以至于你的包和鞋如果太耐用了,大家都会怀疑是假货。
福建货、广东货比他们做工好得多。但是不值钱。
然后看价格呢?特斯拉那个价格,买到一个逼格不输BBA的货,真不贵。
比爱马仕阿迪什么良心多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