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说民俗学死亡率最高?

回答
“民俗学死亡率最高”这句话之所以流传甚广,并被许多人(尤其是学界内部)提及,通常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物理死亡率,而是隐喻了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学术界、社会认知和学科发展层面所面临的困境、挑战,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衰落”或“边缘化”。

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

1. 学科定位的模糊与边缘化:

与其他学科的界限不清: 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往往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学、艺术学、考古学等学科高度重叠。例如,节日习俗可以研究历史学,民间故事可以研究文学,民间技艺可以研究艺术史,民间信仰可以研究宗教社会学。这导致民俗学在某些时期被视为这些学科的“附属”或“补充”,难以确立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和研究范式。
“土掉渣”的刻板印象: 传统上,民俗学研究的对象多是“民间”的、非精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如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节日、仪式、服饰、饮食等。这些内容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容易被贴上“过时”、“落后”、“不登大雅之堂”的标签,缺乏吸引力和前沿性,从而影响了其在学术界的声望。
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尽管民俗学有其自身的理论发展(如功能主义、结构主义、解释学等),但相比于一些拥有强大理论体系和方法论支撑的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民俗学的理论创新和整合能力相对较弱,容易给人一种碎片化、描述性的印象。

2. 研究对象的变迁与挑战:

传统民俗的衰退: 随着社会变迁,许多传统的民间习俗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或发生巨大改变。这使得民俗学研究的“原材料”越来越少,尤其是在一些快速发展的地区。
研究对象的转移: 当传统民俗衰退时,民俗学研究需要寻找新的对象。一些学者将研究方向转向现代都市民俗、流行文化、网络文化、青年亚文化等,但这又会面临新的挑战:如何界定“民俗”的边界?如何运用传统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释这些新兴现象?这需要学科进行自我革新。
“民俗”的商业化与同质化: 许多地方政府或旅游产业为了发展经济,会大力推广所谓的“民俗文化”,但这往往是经过商业化包装和改造的,失去了原有的根源和意义,甚至出现同质化现象。民俗学研究者在面对这种被改造的“民俗”时,常常感到无力,其批判性和学术价值受到挑战。

3. 学术界内部的争议与支持的薄弱:

“非主流”学科的困境: 在很多大学的学科设置中,民俗学往往不被列为一级学科,而是隶属于中文系、历史系、社会学系或人类学系。这意味着民俗学在争取学术资源、设置专业、培养人才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研究成果的传播与影响力有限: 相较于一些热门学科,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往往更偏向于田野调查、口述史、文化解读等,其研究结论可能更具地方性或针对性,难以形成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研究。
研究者的职业发展困难: 由于学科定位不明确,就业面相对较窄,民俗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可能不如一些热门专业宽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新人进入该领域的热情。

4. “死亡率高”的比喻含义:

“死亡率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

学科的“生存危机”: 缺乏足够的关注度、研究经费、学术支持和清晰的发展方向,导致学科难以健康发展,有“被边缘化”甚至“消亡”的风险。
研究对象的“死亡”: 指传统民俗的消逝,使得民俗学失去了大量的研究对象,如同它的研究对象在“死亡”。
研究者的“心力交瘁”: 一些研究民俗的学者,在面对传统民俗的衰退、研究对象的枯竭、学术界的忽视、社会的不理解等问题时,会感到心力交瘁,对学科的未来感到担忧,仿佛在“哀悼”一个正在走向衰落的领域。
学术传统与方法论的断裂: 如果学科不能有效地传承其研究传统和方法论,并且进行创新性的发展,那么它就可能面临“技术断层”,最终导致学术上的“死亡”。

然而,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有“死亡率最高”的说法,但民俗学并非真的走向“死亡”。

学科的韧性与创新: 很多民俗学研究者正在积极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如数字民俗学、流行文化研究),并尝试与其他学科融合,为学科注入新的活力。
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民间文化本身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使形式变化,其核心精神依然存在,并且在新的载体中得以延续。
社会对文化认同的需求: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感和追寻感也在增强,这为民俗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社会基础。

因此,“民俗学死亡率最高”更像是一种对学科现状的警示和反思,是对其所面临的挑战和危机的形象化表达,提醒学界和社会需要关注并支持这个重要的人文领域,使其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勉强回答一下:

因为在部分电影、恐怖游戏、悬疑小说以及部分综艺节目中,总是疯狂地把“民俗学者”刻画为“当代驱魔师”、“当代道士”这种形象,使得民俗学者在大众心中,成为研究“圆梦/捉鬼/跳大神”甚至与鬼魅在一线作战的人物。而实际上,这种形象很多时候都是对“民俗学家”的一种曲解,娱乐化扭曲后的形象。

首先,应该承认都市传说、民间怪谈以及乡野奇闻一类的事情在当代学科分类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民俗学的研究范畴,这成为了部分节目、小说、游戏中,民俗学家成为专门研究“怪力乱神”的群体的设定来源。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各种“灵异”、“恐怖”、“未知怪物”类的节目、伪纪录片甚至电影、小说、游戏中,一旦需要给玩家/观众进行“科普”的时候,总是拿“民俗学家”出来“背书”,增加自己的可信度进而给予自身作品更强的“真实感”,属于典型的“扯虎皮做大旗”。

原先工业时代之前的各类传说,并没有人系统研究,即使起步较早的西方,也都是19世纪中期才开始有民俗学这个学科,之前各类光怪陆离的传说,不登大雅之堂。于是乎,在当代每当娱乐媒体,需要标榜故事真实性的时候,就开始拉“民俗学家”(Folklore)做背书,进行所谓的“科普”,体现自己的“玄幻故事”得到了权威的认可。

这一点中外没有什么区别,中国大陆还算表现比较好的地区了,毕竟经历过“破四旧”,而且坚持唯物辩证的主流思想,这些“牛鬼蛇神”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残留的比较多:

其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联系,所以各大“灵异”、“怪谈”类节目,总是找一些所谓的“民俗专家”,久而久之,大众印象中民俗学家就是专门搞“灵异”的研究人员了。这种联系在大众中逐渐巩固,所以产生了一些扭曲的“刻板印象”。

也因为这样,为了迎合大众中的娱乐形象,游戏中开始产生“民俗学大师研究灵异”这一类情节,最后,形成了“民俗学家”等于“捉鬼大师”,在与灵异、禁忌、鬼魅一线作战之中,自然在游戏中“伤亡惨重”:

游戏中,大量的神秘仪式、民间禁忌,都是由“民俗学家”担任旁白、解说、研究者,自然属于“高死亡率”的“高危职业”,这些所谓“民俗学家”成为与鬼魅作战的“专业人士”,还有一些主角,甚至接触民俗学之后,获得了一堆“怪力乱神”的知识,从此走上“驱鬼”的道路。

于是乎,在恐怖游戏圈,形成了类似于“珍爱生命,原理民俗学”的一些梗。这些内容都是带有“调侃”和“吐槽”性质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游戏中这一类设定,民俗学者大多因为“知道得太多”或者“常在河边走”,所以经常会卷入各种怪谈之中,甚至死亡。

当然,大众、游戏爱好者们也没有义务了解这些内容,大家“玩玩梗”,笑一笑就好,但是也需要明确这些在咱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没有任何根据。

至于现实中,民俗学相关学者完全没有“死亡率高”的说法,可比如北京文艺界有“四老”的说法,其中三人都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领域有过建树,其中钟敬文先生还是中国的“民俗学创始人”,他们都没有因为各种鬼魅相关的事情死去,反而都很长寿,

钟敬文先生,中国的“民俗学之父”,是民俗学学科在中国重要奠基人之一,钟敬文先生生于1903年,逝世于2002年,享年99岁,绝对算长寿的学者,不限于人文领域;另外,中国民俗学领域还有一位代表性人物顾颉刚先生,也是87岁高龄去世,日本“民俗学之父”(也是妖怪学研究重要人物)柳田国男也是87岁高龄去世。近期,都市传说/民俗学研究者中,好像只有美国阿兰邓迪斯先生算早逝,但也是71岁高龄,谈不上民俗学者死亡率很高。

所以,现实中根本没有所谓“民俗学死亡率”高的说法,完全是游戏、小说等娱乐作品中带来的误解。玩梗归玩梗,乐一乐就好,千万不要当真,游戏归游戏,现实归现实,消遣之余,切莫当真,否则就要闹笑话。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民俗学死亡率最高”这句话之所以流传甚广,并被许多人(尤其是学界内部)提及,通常并非指字面意义上的物理死亡率,而是隐喻了民俗学作为一个学科在学术界、社会认知和学科发展层面所面临的困境、挑战,甚至某种程度上的“衰落”或“边缘化”。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1. 学科定位的模糊与边缘化.............
  • 回答
    “能歌善舞”是很多关于少数民族的常见说法,它既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浪漫化和标签化的成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能歌善舞”的来源和事实依据:1. 历史文化传承的积淀: 日常生活与仪式紧密结合: 在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中,歌舞不仅仅是娱乐,更是日常生活.............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购车时会反复琢磨的。简单来说,这背后涉及到几个核心因素:动力输出的“感知”、车身重量和尺寸的影响、变速箱的匹配,以及消费者对车辆定位和期望的不同。咱们一个一个掰开了聊。1. 动力输出的“感知”:不止是匹数这么简单你说的没错,ES200是173马力,A6L 40TFSI是1.............
  • 回答
    黄蓉被很多人誉为金庸小说中的“第一女主角”,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她多方面的优秀特质和在整个金庸武侠体系中无可替代的地位。她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作者金庸先生精心塑造的艺术结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解读:一、 超凡的智慧与机敏:智慧担当,玩转乾坤 “女诸葛”的称号当之无愧: 黄蓉最鲜明的.............
  • 回答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一样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保持着好奇心和热切的求知欲”这样的说法,确实在一些场合被提及,但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其背后可能的原因,以及这种说法的局限性。首先,理解这种说法的核心在于:中国人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这种转折深刻地影响了国民的视野和价值观,从而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普遍存在的现象,很多人对特斯拉的看法两极分化,但其销量却居高不下。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特斯拉“很差”?这些负面评价通常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质量控制问题/做工粗糙 (Quality Control/Build Quality): .............
  • 回答
    关于《对马岛之魂》(Ghost of Tsushima)“辱华”的说法,确实存在,并且在游戏发售前后引起了相当大的争议。理解这种争议,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核心争议点:对马岛的设定与历史背景的扭曲“辱华”的说法主要源于《对马岛之魂》将抵御元朝入侵的战争,即“元寇袭来”的背景设定在了日本对马岛上,.............
  • 回答
    关于很多人说自己的山地车能达到35公里/小时的速度,这其实是一个挺普遍但又容易引起一些误解的说法。我们得把它拆解开来,仔细看看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首先,35公里/小时,对于一辆山地车来说,确实不算什么特别夸张的数字,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松达到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而且听起来好像很多人都能做到?.............
  • 回答
    “综艺在影视行业鄙视链底端”这话说出来,很多人都会点头,好像这已经是默认的潜规则。但仔细想想,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精确的描述吗?综艺真的就比电影电视剧“含金量”低到一无是处吗?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为什么会有“鄙视链底端”的说法?这说法背后,其实藏着很多大家约定俗成的观念,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1..............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古代政治史和称号演变的一些重要方面。孙十万(孙权)和刘邦,虽然都经历过“先称王再称帝”的过程,但称王时的背景、意义和对后世的影响却有很大的不同,这导致了人们对他们称王时称号的认知和强调程度也不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一、 孙权称王(吴王)的背景与意义:1. 曹操的.............
  • 回答
    喜剧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是“最难演绎的”,是因为它触及了表演的许多微妙之处,需要演员具备非凡的技巧、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一、 节奏与时机(Timing is Everything):这是喜剧表演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最难把握的要素。 精准的停顿: 一个笑话的成功与.............
  • 回答
    关于亚历山大以及文艺复兴前许多历史事件被认为是“虚构”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的谣言,而是源于对历史叙事、史料来源和传播方式的深刻质疑和批判性思考。但简单地说这些是“虚构”的,是对复杂历史学问题的过度简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 一、 亚历山大其人及其历史叙事中的“虚构”争议亚历山.............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起争论的。你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这句话,其实不太准确,更像是很多人一种相对而言的感知和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导致的。至于为什么哈尔滨、大连、青岛、厦门很少有人这么说,那是因为它们各自的历史叙事和被人们认知的方式有显著的差异。咱们一点点拆开聊。为什么会有人说上海天津“没有历史”.............
  • 回答
    聊到《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里的男主角菜月昴,你问为什么很多人说他是“蠢货”,这可真是个能引起不少讨论的话题。说他“蠢货”的人,往往是从某个角度切入,觉得他做的某些事、想的某些事,在他们看来是幼稚、不成熟、甚至有些愚蠢的。但同时,也有很多人非常喜欢昴,甚至认为他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才显得真实.............
  • 回答
    提起《CLANNAD》,很多观众都会不自觉地鼻头一酸,眼眶湿润。它之所以能触动这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说它“感人”,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标签,而是因为它用近乎白描的手法,一点点渗透进你的生活,然后用最真实、最细腻的方式,在你生命中的某个瞬间,狠狠地击中你。它感人的地方,绝不仅仅是“催泪弹”式的剧情,而.............
  • 回答
    关于小布什智商不高这个说法,其实流传甚广,而且往往伴随着一些具体的例子和观察。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公众对领导人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媒体塑造的。 特别是美国总统,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被放大检视。小布什的总统任期内,恰逢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兴起的早期,这让他的“口误”、“失言”或.............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焦点。一方面,确实能听到不少关于特斯拉的批评声音,比如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甚至是一些营销策略上的争议。但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承认,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一直都非常亮眼,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电动车品牌。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
  • 回答
    关于“中医是骗人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一个复杂且由来已久的问题,里面掺杂了历史、文化、科学认知、个体经历以及一些恶意传播等多种因素。要详细讲清楚,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承认,确实存在打着中医旗号的骗局和不负责任的从业者。 这是任何一个行业都难以避免的,中医也不例外。 虚假宣传和夸大疗效.............
  • 回答
    江浙沪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外来人口红利,这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看法,并且背后有着相当扎实的逻辑支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拆解:1. 历史的延续与时代的驱动首先,江浙沪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重镇,其经济起飞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持续的积累和发展。从早期劳动密集型产业.............
  • 回答
    这句话,在期货圈里流传甚广,听起来有点“凡尔赛”,但仔细琢磨一下,还真有几分道理。与其说是“经验之谈”,不如说是对期货市场残酷本质的一种高度概括。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先明白什么是“爆仓”。简单来说,爆仓就是你账户里的钱,不足以覆盖你交易亏损时,经纪商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