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林冲结局是不是太草率了?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林冲的结局,是不是“太草率”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在梁山泊众好汉中,林冲可以说是命运最为坎坷,也最令人唏嘘的一位。他从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的军官,一步步被高俅父子逼上梁山,最终却落得一个客死他乡的结局,这其中的“草率”之感,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林冲的整个遭遇,从被陷害到上梁山,可以说是步步为营,层层铺垫,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妻子被高衙内看中,他为了避嫌不得不忍耐;但高俅父子并没有就此罢休,设计让他去守备边疆,实则是为了陷害他;误入白虎堂,遭受屈打成招,发配沧州。这一系列的遭遇,足以让任何人绝望。他在沧州风雪山神庙的怒火爆发,杀死陆谦、富安,算是彻底与朝廷决裂。

然后,林冲上梁山后,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能够在这片江湖之中找到安宁。虽然他武艺高强,屡立战功,是梁山最得力的战将之一,但骨子里他依然是一个有着军人荣誉感和对朝廷残余忠诚的人。这份“不彻底”的忠诚,也注定了他不会在梁山成为一个“快乐的土匪”。

那么,为什么说他的结局“太草率”呢?

一、结局的安排缺乏情节的铺垫和个人情感的呼应。

在征讨方腊的战役中,梁山好汉损失惨重,林冲也是其中之一。然而,与许多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的兄弟不同,林冲的结局是病故。书上是这样写的:“到了杭州,宋江见众兄弟杀得疲倦,便留在此地休息。林冲病倒在床上,宋江亲自照料。一日,林冲对宋江说:“我这一生,除了被高俅陷害之外,其余皆无所憾。今日得与兄长在此,也算圆了我一个心愿。”话音刚落,便咽了气。”

你看,这个结局来得非常突然。在之前,并没有太多关于林冲身体状况的描写,也没有他因为之前的种种遭遇而产生严重的心理阴影或疾病的伏笔。他只是“病倒在床上”,然后就“咽了气”。相比于其他一些战死的兄弟,比如鲁智深、武松,他们都有更为波澜壮阔的结局,或者在战争中拼杀到最后一刻,或者功成身退,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林冲的病故,显得有些“安静”和“仓促”。

二、他的“冤屈”并未得到真正的洗刷。

林冲上梁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报仇,洗刷自己的冤屈。然而,在征讨方腊胜利之后,朝廷并没有因此对林冲有所“追认”或者“昭雪”。他依旧是被视为“贼寇”,只是因为宋江的功劳,才得以“招安”。但这种招安,对于林冲而言,并没有能够让他重新获得曾经的荣耀和地位。他依然是那个被朝廷通缉过的叛逆。

最让人觉得遗憾的是,林冲在生命最后时刻,依然挂念的是高俅的迫害。他没有因为在梁山立下赫赫战功而感到足够的满足,也没有因为“招安”而获得真正的心理释然。他最后的遗言是“我这一生,除了被高俅陷害之外,其余皆无所憾。”这句话,虽然体现了他的坚韧,但也暴露了他心中那份未曾完全愈合的伤口。而这个伤口,并没有在梁山泊找到一个彻底的出口。

三、缺乏对“人生价值”的体现。

林冲是一个有才华、有能力的人。他曾是禁军教头,武艺超群,在梁山也是屡次冲锋陷阵的猛将。他应该有机会在平定方腊之后,重新回到军队,发挥自己的余热,甚至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他的结局却是病故,而且是在杭州这样一个远离他曾经荣耀之地的地方。这让人觉得,他的才华和能力,在梁山事业完成后,并没有得到一个更具价值的体现。他的生命,就如同他的遭遇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悲凉。

四、与“水浒”的主题可能存在一定的张力。

《水浒传》的主题之一是“官逼民反”。林冲无疑是“官逼民反”最典型的代表。然而,他的结局却不是在反抗中获得新生,也不是在复仇后获得荣耀,而是在一个相对平淡的病故中结束。这与许多读者期待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的梁山好汉结局,似乎有些不符。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个结局。从某种角度来说,林冲的病故,也符合他长期以来身心俱疲的状态。他经历了太多的磨难,身体和精神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能够在征讨方腊后,在兄弟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也算是一种“幸运”。

但是,从叙事的完整性和人物弧光的塑造来看,林冲的结局确实显得有些“仓促”和“不尽如人意”。他是一个如此有故事、有魅力的角色,他的落幕,本可以有更深刻、更具震撼力的安排。比如,如果在最后一场大战中,他为了救宋江而牺牲,那将是一种更为壮烈的英雄主义结局。或者,如果能在“招安”后,他能有某种形式的“复出”,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也会让他的命运多一丝光明。

总而言之,林冲的结局之所以让人觉得“太草率”,是因为它缺乏足够的铺垫、个人情感的呼应,也未能充分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和冤屈的洗刷。他的离去,虽然在情理之中,却未能满足读者对这位“豹子头”英雄一个更完整、更令人慰藉的告别。这份遗憾,也正是《水浒传》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以及命运的无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水浒传》故事的源头中,只是提到过林冲。《宋江三十六人赞》中,直接就没有林冲。这就导致了在《水浒传》成书之前,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林冲的描写,杂剧里面也没有,导致林冲这一角色几乎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林冲是施耐庵原创的人物。

林冲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很能忍,长相儒雅,文质彬彬,一个富有知识分子气质的军事将领和武林高手。

而这一形象的定型,来自于清末的舞台戏剧形象设计,已经和《水浒传》里面的样子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而这一形象的最终完成,导致了我们对于林冲悲剧命运的认识又出现了分叉,以至于看不清林冲这个人物的创作意图。

施耐庵非常好的利用了史进这个人物的内涵,每一个人物都要推动故事的前进历程,然后又结合了《史记》的写法,搞出了类似“本纪、列传、志、表、世家”的故事套路。水浒人物各自在书中的地位,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套。

要知道《水浒传》最初都是单独的故事,并不连贯,归拢包堆到最后,就是逼上梁山,英雄大聚义。这就完事了。

但是《水浒传》之所以是名著,就因为这本书的结局是悲剧。

作者就是要表现出那个时代的悲剧。因为紧接着的《水浒传》故事的历史事实就是靖康之乱。如果宋朝依然拥有这样一批勇敢的战士,那么该怎么去解释靖康之乱?正是因为宋朝内耗将这些人都耗光了,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才导致历史悲剧发生。

梁山好汉的散场,意味着宋朝的失败。

林冲这个时候不死,那该什么时候去死?

历史上和流传的故事中都没有这个人物的描写,而最初施耐庵创作这个人物的时候,肯定是为了给鲁智深入大相国寺以及推动故事发展而进行开发的。

林冲这个人物实在是太成功了。深入人心,对于揭露宋朝高层腐败简直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还带活了高俅、高衙内、陆虞侯这一干人等,纳投名状、带出杨志,火拼王伦等,而林冲风雪山神庙这一段,更是神来之笔。

《夜奔》这个戏剧节目经过多少人的演绎,夜奔、投名状就是专属林冲。

而林冲病亡,人是死在床上的。这样的英雄人物没有死在沙场,算是得了个善终。

因此关注林冲,就要注意到林冲始终不得志,而他从一开始就一直不想成为一个英雄。

你要想一下,林冲最开始的生活是多么让人羡慕。

宋朝武学的军事科目教授,部队干部,有文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家庭和睦,生活幸福美满,平时上班,闲时练武交友,去郊外游玩,带着妻子逛庙会。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好到自己根本没有什么贪欲,过好日子就可以了。

然而,腐败堕落的宋朝政府和高级官僚,却一步步将他逼上了绝路。

他奋斗一生,却什么也没有找回来,连大仇都没有得报。

他既不想当匪,在家破人亡后,也不想在宋朝当官。

他就是跟着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最后不知道自己该往哪里去。

他为什么活着?

施耐庵也想不出理由。

林冲必然要留给大家以遗憾。

好人该有好报,但是一本伟大的书中,好人总是最无奈的。

林冲死在了病榻之上,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林冲的结局,是不是“太草率”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在梁山泊众好汉中,林冲可以说是命运最为坎坷,也最令人唏嘘的一位。他从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的军官,一步步被高俅父子逼上梁山,最终却落得一个客死他乡的结局,这其中的“草率”之感,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 回答
    要说林冲窝囊,那可真是冤枉了他。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林冲在故事开场的时候,确实是挺“忍气吞声”的。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娘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毛。但林冲呢?他怎么做的?他先是顾及自己的前程,害怕被陷害,想息事宁人。他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可也正是这身官皮,让他.............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林冲休妻一节,确实是许多读者心中的一个重要谜团和痛点。对于林冲休妻的原因,究竟是他懦弱讨好高俅,还是害怕妻子受到牵连,或者两者皆有,又或是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林冲休妻的原因: “害怕妻子受到牵连”的解读: 高俅的权势与威胁: 高俅是当朝太尉,.............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中林冲的选角,这绝对是一个津津乐道、引发观众热议的话题。要说“准”还是“不准”,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原著的描绘、观众的期待、演员本身的特质,以及时代背景下的解读。咱们先聊聊原著里对林冲的描绘。林冲,号称“豹子头”,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劲儿。原著写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
  • 回答
    理解《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一个非常深入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他绝非一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复杂人性、时代背景和社会压力的集大成者。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读林冲,并重点回答“他有没有出卖鲁智深”这一问题。 一、 林冲的人物性格与精神内核林冲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命运与那个黑暗的北宋末年紧密相.............
  • 回答
    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这部伟大的章回体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与林冲的遭遇,更是令人扼腕叹息,也暗藏着人心叵测的深意。关于“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林冲并没有主.............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之中,林冲的官职是最高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他们各自的官职以及原因,并进行对比。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官职名称: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官职品级: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八十万禁军教头”对应古代官职的具体品级,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重要性和地位: .............
  • 回答
    高衙内这厮,仗着他叔叔高俅的权势,横行霸道惯了,这回看上了林冲娘子,又要我陆谦去使绊子,真是岂有此理!我陆谦虽然也算个人物,但也不愿做这等昧良心的事情,去毁了一个好人家的夫妻。可高衙内这人,油滑得很,你若不顺着他,他定然会把你往死里得罪,到时侯,我陆谦一家老小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思来想去,我陆谦虽然.............
  • 回答
    《水浒传》中,林冲和卢俊义作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被发配的经历确实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主题表达上精心安排的结果,旨在通过这种对比和呼应,深化人物的悲剧性,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并为他们最终走上梁山埋下伏笔。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 回答
    哎哟,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儿上了!真要是摊上林冲这么个遭遇,我这心里头,那还得了?这可不是小事,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首先,我得先冷静下来。虽然心里头火烧火燎的,但林冲这人,我知道,他不是那种见了血就发疯的莽夫。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少见过点世面,脑子是清楚的。第一步:私下里安抚娘子,摸清情况。这事.............
  • 回答
    《水浒传》中的各位好汉,虽然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义薄云天、替天行道的英雄,但若放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审视,他们的行为无疑触犯了多项法律条文。以下将选取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主角,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详细分析他们可能面临的罪名和刑罚。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理论性的法律分析,基于小说情节进行.............
  • 回答
    在《水浒传》梁山泊好汉的排名中,关胜位列第五,而林冲则位列第六。这个排名顺序确实引发了很多读者的讨论和疑问,毕竟林冲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无论是武艺、战功还是在梁山的重要性,似乎都不亚于甚至超过关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关胜会排在林冲前面,我们需要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所设定的逻辑、书中人物的背.............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逼上梁山”为主题的古典小说,着重刻画了一群被逼无奈、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故事的主线。然而,仔细审视小说内容,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的好汉,基本上都是由社会上的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涌现出来的,很少有我们通常理解的、在底层辛苦劳作的小喽啰(例如普通农.............
  • 回答
    关于阎婆惜为何不珍惜宋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阎婆惜“不识好歹”。宋江给她的钱财固然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远不止是金钱可以衡量和维系的。咱们一层层地掰扯掰扯。首先,得看宋江给了阎婆惜多少钱财,以及这些钱财对阎婆惜来说意味着什么。宋江那时候在郓城县也算是个.............
  • 回答
    关于晁盖在临死前为何不将头领之位让给宋江,反而把“梁山泊主”的重担托付给捉住射死自己的英雄(也就是吴用),这确实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情节。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晁盖当时的心境和临终遗言的真实意图。晁盖在射箭那一刻,受了致命伤,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一个.............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宋江的形象,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要断言他是绝对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恐怕难下定论,更像是一个披着侠义外衣的复杂个体。从他初登场时的“孝义黑三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梁山好汉。他对父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仗义疏财,这些无疑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品质。尤其是在江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