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传》中林冲真的窝囊吗?

回答
要说林冲窝囊,那可真是冤枉了他。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

首先,咱们得承认,林冲在故事开场的时候,确实是挺“忍气吞声”的。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娘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毛。但林冲呢?他怎么做的?他先是顾及自己的前程,害怕被陷害,想息事宁人。他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可也正是这身官皮,让他顾虑太多。他不是没血性,而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加上他自身背负的责任,让他选择了一种相对“委婉”的处理方式。

你想啊,在那种官场上,得罪了权贵,那日子可就没法过了。林冲不是草莽出身,他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职业,有自己的社会关系。他不像鲁智深那样,一言不合就拳头说话,也不像武松那样,被逼到绝路就开杀戒。他有自己的考量,有自己的底线,只是他的底线,在当时那个昏暗的社会里,显得有点“低”。

但是,这就能说他窝囊吗?我倒不这么认为。

首先,林冲的“忍”,是一种智慧,而非懦弱。 他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什么。高俅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后台硬着呢。林冲要是真跟高衙内硬碰硬,很可能一开始就被按个“扰乱治安”的罪名给发配了,到时候他的娘子怎么办?他自己又能做什么?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自己的关系,试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去求柴进,说明他也在积极想办法,只不过这些办法,在绝对的权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其次,林冲的“倒霉”,更多是时运不济,而非个人能力不足。 他被陷害,被误解,一步步被逼上梁山,这每一步都充满了阴谋和陷阱。从误入白虎堂,到被刺配沧州,再到野猪林差点被杀,最后火烧草料场,这些经历,哪个不是别人设计好的?在这些过程中,他有没有奋起反抗过?有!在野猪林,如果不是鲁智深及时出现,他差点就交代在那里了。但即便如此,他有没有像武松那样,直接反杀?没有。为什么?因为他知道,他要活下去,他要为自己的娘子报仇,他需要等待时机,他需要积蓄力量。

再者,林冲并非没有血性,他的血性体现在关键时刻。 尤其是到了梁山之后,他并没有因为之前的遭遇而消沉,反而成了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战功赫赫。在战场上,他勇猛无比,敢打敢拼,冲锋陷阵,斩杀了不少敌人。他对梁山兄弟也忠心耿耿,几次重大战役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他能在强敌环伺下,带领一众弟兄冲杀,这份勇气和胆识,绝不是窝囊能形容的。

还有一点,就是林冲的“隐忍”,其实是成全了另一种“大义”。 他一步步被逼上梁山,其实也是顺应了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逼良为娼。很多好汉,都是被腐朽的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上了梁山。林冲的经历,正是这种残酷现实的最好证明。他作为一个正直的官员,却被奸臣陷害,这本身就是对当时政治黑暗的控诉。

最后,我们再想想,林冲如果真的“不窝囊”,按照鲁智深或者武松的方式去处理,会怎么样?

如果像鲁智深那样,一脚踹翻了高衙内。 那他可能会直接被砍头,或者像鲁智深一样,因为打死人被发配,更别提他的娘子了。
如果像武松那样,直接在街上杀了高衙内。 那他肯定是要被捕,然后逃亡,甚至可能还没来得及上梁山,就已经被官府抓住了。

林冲的选择,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策略。他不是没有能力反抗,而是他的反抗方式,更注重隐忍和策略,等待合适的时机。他不像其他一些好汉那样,一被逼就情绪爆发,而是像一条潜伏的龙,在等待时机,等待能够一飞冲天的机会。

所以,说林冲窝囊,是对他的一种误解。他有他的无奈,有他的隐忍,但更有他的智慧,他的血性,和他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非凡能力。他只是被时代和环境所迫,不得不选择了一条更为曲折的道路,而这条道路,最终让他成为了一代英雄。他不是窝囊,他只是在那个充满黑暗的时代,活成了一个懂得隐忍和等待的明白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林冲的窝囊不是体现在某些答主所说的方向。

林冲的主要问题是念头不通达。

王教头得罪上司,立刻就跑了。

林冲得罪了高衙内,高俅要求看刀,他心底一点念头都没转过,这简直是人格缺陷了。

说林冲不知道白虎堂什么地方?

这事儿已经挺扯了。

林冲得罪了高衙内,还敢带刀去看高俅,这真的是很叫人费解,他直接把刀送高俅都是正常的职场行为……


其他事件表现就不说了。

林冲一身武艺,随便哪里不能占山为王?

鲁智深就占了二龙山,林冲凭啥不能?

何苦去受王伦的窝囊气?

林冲表现的不是窝囊,是念头不通达,明明有光明大路,他视而不见。

user avatar

林冲窝囊废一个,这难道不是客观事实吗?

水浒传的大背景下,应该是高俅怕林冲才对。如果我是高俅,那我必然是拉拢、重用林冲。

林冲有家有业,我高俅家业比他还大啊。

堂堂高太尉,高官当着,骏马骑着,小弟成群,想害谁就一句话的事儿。

这时候他最怕什么?

怕武艺高强的独狼,独狼可能一时间杀不死太尉,但杀他的家人朋友,烧他的店铺产业,让他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能耐不但有,而且很大。

更不要说独狼千日做贼,太尉却不能千日防贼,一旦某日吃醉了酒,又被人抓到了行踪,可能这大宋朝就得换个太尉了。

孟州道那位张都监害人的手段比高俅强百倍,还不是搭上了一家老小15条人命?

user avatar

去年读过押沙龙写林冲的一篇,个人认为写的极好:


用现在的话来说,林冲属于典型的中产阶层。
他父亲是提辖,岳父是教头,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职位听上去很酷炫,其实就是个中下级武官,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林冲在单位里混的还可以,这主要是因为他专业水平好。陆虞侯跟他喝酒的时候,就说:“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可见领导挺器重他。后来高太尉让人请他到府里比刀,林冲也没有怀疑,这说明他跟领导平时也有来往。
体制内,领导器重,工作清闲,待遇又高。林冲就跟现在的中产阶层一样,觉得天下太平,岁月静好,只想这么一天天过下去。
谁知道出事了。
中产阶层就是这样。不出事的时候,整个世界看上去都是很友善的。可一旦出事,生活瞬间就会天塌地陷,友善的世界顿成幻象。他们会发现自己就像草芥一样,对灾难毫无抵抗能力。
林冲出事,是因为高衙内看上了他媳妇。
而林冲的态度呢,始终就是息事宁人。看见高衙内,“先自手软了”,高衙内把他媳妇骗进陆虞侯家里,他也第一反应也不是踹门,而是“立在胡梯上叫”。
当然,林冲也不想表现得太窝囊,也想做出勇敢的姿态。所以他把气出在陆虞侯身上,先是把他家打得稀烂,然后拿着一把“解腕尖刀”去堵陆虞侯。陆虞侯躲进了太尉府,林冲又拿着刀在太尉府门口堵了三天。
但这就是个姿态,表演给别人,也表演给自己,可能更主要的还是表演给自己看。
他真想杀陆虞侯么?当然不想。真想杀陆虞侯的话,就该不动声色地等着,找准机会一刀攮死算了。武松杀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时候,就是这样。那是真想杀人。
林冲提把刀满世界转悠,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也告诉自己:我很生气!我要杀人了!陆虞侯你要躲远点!
就是个姿态。
他要是真碰见陆虞侯怎么办?估计也不会上去把人一刀捅了,多半还是戟指大骂:你这泼贼!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来骗我!今番看你这厮却哪里走?
然后,等着别人拉架,或者等陆虞侯逃走。


其实林冲这也是人情之常。我们碰到这种情况,很可能也会做出这种反应。

如果毫无反应,先不说别人怎么想,自己心里这个坎儿就过不去。但真要杀人,以后的日子怎么办?想想实在又不敢。那最好的办法就是作势要打要杀,但又寻人不着。
所以,三天寻不着陆虞侯,林冲就算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每日与智深上街吃酒,把这件事都放慢了”。
看着是有点窝囊,可是中产阶层的小人物多半也只能这样。总不能真去杀人吧?
……
最后林冲在山神庙被逼上了绝路。这个时候再没有一点侥幸的余地了。林冲才第一次施展武功,杀了陆虞侯他们三个人,当了逃犯。
事实上,林冲就是无数普通人的影子。他们有道德,心眼不坏,对人厚道,也有爱别人的能力。但是面对压力的时候,他们可以一步步后退。只要能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会把自己珍贵的东西一点点都舍弃掉。
这个世界只要不把刀赤裸裸地架到他脖子上,他就会假装岁月静好。
但是刀会不会架到他脖子上,那就是碰运气的事情。


原文链接(个人很喜欢押沙龙的文章)

user avatar

林教头啊

按照阶级分析,他就是有特殊专长的国家级技术专家,而且最关键,小有身家,属于中产阶级上层,差不多够一够就能混入真正的国家管理层和有产阶层了

你看他随随便便花几千贯买把刀就为了讨好高太尉,说明至少在东京城里外也是有产业的

这种高级小资啊,属于是最软弱的,不是说能力问题 性格问题,而是它的这个社会属性,属于最软弱那个类别,很靠近权力 很靠近财富,但是又差了那么一线的,整个人整天都会处于做梦状态

所以你看林教头不到最后一步,生死存亡 一切念想破灭,它都不会反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林冲窝囊,那可真是冤枉了他。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能看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林冲在故事开场的时候,确实是挺“忍气吞声”的。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娘子,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得炸毛。但林冲呢?他怎么做的?他先是顾及自己的前程,害怕被陷害,想息事宁人。他是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可也正是这身官皮,让他.............
  • 回答
    关于《水浒传》中林冲的结局,是不是“太草率”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读者心中的一个疑问。在梁山泊众好汉中,林冲可以说是命运最为坎坷,也最令人唏嘘的一位。他从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堂堂正正的军官,一步步被高俅父子逼上梁山,最终却落得一个客死他乡的结局,这其中的“草率”之感,我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林冲休妻一节,确实是许多读者心中的一个重要谜团和痛点。对于林冲休妻的原因,究竟是他懦弱讨好高俅,还是害怕妻子受到牵连,或者两者皆有,又或是更深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林冲休妻的原因: “害怕妻子受到牵连”的解读: 高俅的权势与威胁: 高俅是当朝太尉,.............
  • 回答
    关于央视版《水浒传》中林冲的选角,这绝对是一个津津乐道、引发观众热议的话题。要说“准”还是“不准”,这背后牵扯到太多东西:原著的描绘、观众的期待、演员本身的特质,以及时代背景下的解读。咱们先聊聊原著里对林冲的描绘。林冲,号称“豹子头”,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劲儿。原著写他“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
  • 回答
    理解《水浒传》中的林冲,是一个非常深入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他绝非一个简单的脸谱化人物,而是复杂人性、时代背景和社会压力的集大成者。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解读林冲,并重点回答“他有没有出卖鲁智深”这一问题。 一、 林冲的人物性格与精神内核林冲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他的命运与那个黑暗的北宋末年紧密相.............
  • 回答
    施耐庵先生在《水浒传》这部伟大的章回体小说中,为我们塑造了无数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鲁智深与林冲的遭遇,更是令人扼腕叹息,也暗藏着人心叵测的深意。关于“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救了林冲,林冲为什么反手就把鲁智深的信息告诉了差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首先,得澄清一个概念:林冲并没有主.............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武松、林冲、鲁智深三人之中,林冲的官职是最高的。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他们各自的官职以及原因,并进行对比。 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 官职名称: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官职品级: 虽然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八十万禁军教头”对应古代官职的具体品级,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重要性和地位: .............
  • 回答
    高衙内这厮,仗着他叔叔高俅的权势,横行霸道惯了,这回看上了林冲娘子,又要我陆谦去使绊子,真是岂有此理!我陆谦虽然也算个人物,但也不愿做这等昧良心的事情,去毁了一个好人家的夫妻。可高衙内这人,油滑得很,你若不顺着他,他定然会把你往死里得罪,到时侯,我陆谦一家老小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思来想去,我陆谦虽然.............
  • 回答
    《水浒传》中,林冲和卢俊义作为梁山好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被发配的经历确实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这种相似并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在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以及主题表达上精心安排的结果,旨在通过这种对比和呼应,深化人物的悲剧性,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并为他们最终走上梁山埋下伏笔。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
  • 回答
    哎哟,这个问题问到我心坎儿上了!真要是摊上林冲这么个遭遇,我这心里头,那还得了?这可不是小事,这是要把人往绝路上逼啊!首先,我得先冷静下来。虽然心里头火烧火燎的,但林冲这人,我知道,他不是那种见了血就发疯的莽夫。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少见过点世面,脑子是清楚的。第一步:私下里安抚娘子,摸清情况。这事.............
  • 回答
    《水浒传》中的各位好汉,虽然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义薄云天、替天行道的英雄,但若放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审视,他们的行为无疑触犯了多项法律条文。以下将选取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四位具有代表性的主角,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详细分析他们可能面临的罪名和刑罚。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理论性的法律分析,基于小说情节进行.............
  • 回答
    在《水浒传》梁山泊好汉的排名中,关胜位列第五,而林冲则位列第六。这个排名顺序确实引发了很多读者的讨论和疑问,毕竟林冲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无论是武艺、战功还是在梁山的重要性,似乎都不亚于甚至超过关胜。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关胜会排在林冲前面,我们需要从《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所设定的逻辑、书中人物的背.............
  • 回答
    在《水浒传》中,晁盖与宋江之间的权力关系复杂,其根本原因在于两人性格、政治智慧、权力结构以及历史背景的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晁盖为何无法驾驭宋江: 一、性格与价值观的冲突1. 晁盖的理想主义与宋江的现实主义 晁盖作为梁山泊的早期领袖,性格正直、重义气,追求“替天行道”的理想主义。他重视.............
  • 回答
    《水浒传》中晁盖的“被架空”是一个复杂的政治斗争过程,涉及权力转移、人物性格差异以及梁山内部派系斗争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这一过程的详细分析: 一、晁盖的崛起与初始权威1. 智取生辰纲的功勋 晁盖作为《水浒传》中“聚义”的核心人物,最初以“七星聚义”劫夺生辰纲的壮举闻名。这一事件不仅让梁山从草莽.............
  • 回答
    《水浒传》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了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梁山好汉之外,那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也功不可没。他们或推动情节发展,或展现人性百态,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以下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位我认为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配角:一、 孙立——治军严谨,深藏不露的“军师”孙立,人称“病尉迟”,是.............
  • 回答
    《水浒传》中对人物饮食的夸张描写,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精心设计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用意。这些惊人的食量和豪放的吃喝场面,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趣味性和传奇色彩,更重要的是,它们承载着作者对人物性格、社会现实以及时代精神的深刻洞察和表达。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作者为何要这样写:一、.............
  • 回答
    《水浒传》作为一部以“逼上梁山”为主题的古典小说,着重刻画了一群被逼无奈、有血有肉的梁山好汉,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是故事的主线。然而,仔细审视小说内容,确实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水浒传》中的好汉,基本上都是由社会上的某些特定阶层或群体涌现出来的,很少有我们通常理解的、在底层辛苦劳作的小喽啰(例如普通农.............
  • 回答
    关于阎婆惜为何不珍惜宋江,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阎婆惜“不识好歹”。宋江给她的钱财固然不少,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远不止是金钱可以衡量和维系的。咱们一层层地掰扯掰扯。首先,得看宋江给了阎婆惜多少钱财,以及这些钱财对阎婆惜来说意味着什么。宋江那时候在郓城县也算是个.............
  • 回答
    关于晁盖在临死前为何不将头领之位让给宋江,反而把“梁山泊主”的重担托付给捉住射死自己的英雄(也就是吴用),这确实是《水浒传》中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情节。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晁盖当时的心境和临终遗言的真实意图。晁盖在射箭那一刻,受了致命伤,生命垂危。这个时候,一个.............
  • 回答
    在《水浒传》这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宋江的形象,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焦点。要断言他是绝对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恐怕难下定论,更像是一个披着侠义外衣的复杂个体。从他初登场时的“孝义黑三郎”,我们就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梁山好汉。他对父亲的孝顺,对朋友的仗义疏财,这些无疑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品质。尤其是在江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