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阿富汗战争,美国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

回答
阿富汗战争的结局,用“赢了”还是“输了”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来概括,其实都显得过于片面,也无法触及这场近二十年战争背后错综复杂的现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把时间拉长,看看美国最初的目标,再对照最终的结局,然后细细梳理其中的得失。

美国当初为何而战?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开始援助圣战者对抗苏联。苏联撤军后,阿富汗陷入内战,塔利班趁势崛起,在90年代后期控制了阿富汗大部分地区。

2001年9月11日,基地组织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当时,塔利班政权庇护着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美国认为塔利班是恐怖分子活动的温床,并且直接威胁到美国本土的安全。因此,发动阿富汗战争的主要目标非常明确:

1. 打击基地组织,消灭本·拉登。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目的。
2. 推翻塔利班政权,阻止其继续庇护恐怖分子。
3. 建立一个稳定、民主的阿富汗政府,防止该国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 这可以说是更长远、更理想化的目标。

从军事层面看,似乎“赢了”一些?

从短期军事打击效果来看,美国似乎是“赢了”的。

迅速推翻塔利班: 2001年10月,美国及其盟友发动“持久自由行动”,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迅速摧毁了塔利班政权,将他们赶下了台。
抓捕或击毙基地组织成员: 美国成功消灭了大量基地组织成员,并在2011年击毙了本·拉登。这是其最初目标的核心任务,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完成了。
建立过渡政府: 在美国支持下,哈米德·卡尔扎伊等领导人组建了新的阿富汗政府。

但代价呢?以及深层问题。

然而,军事上的“胜利”只是故事的开端,更严峻的挑战在于如何实现长期的稳定和安全。

塔利班的顽强生存与反扑: 尽管塔利班政权被推翻,但其基层组织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退入山区,利用当地社会结构和宗教情感,逐渐恢复力量,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游击战。他们不断袭击外国军队和阿富汗政府军,消耗着美国的资源和耐心。
“国家建设”的困境: 美国试图在阿富汗建立一个中央集权、民主化的政府,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重建基础设施、培训军队和警察、推动经济发展等等。但阿富汗有着根深蒂固的部落结构、地方势力和复杂的民族矛盾,中央政府的权力难以真正辐射到全国。腐败盛行,地方势力强大的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这使得阿富汗政府军的效率和可靠性一直受到质疑。
阿富汗社会的复杂性: 阿富汗是一个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其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民众的期望都与美国式的民主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很多时候,美国采取的策略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情况,甚至适得其反,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对外国干涉的抵制。
高昂的代价: 为了这场战争,美国付出了惊人的代价。超过2400名美军士兵阵亡,数万人受伤。经济投入更是高达数万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伤痛和巨大的国家财政负担。

最终的结局:兵败如山倒?

2020年2月,美国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签署了《多哈协议》,规定美国及其盟友在14个月内撤出所有军队,以换取塔利班承诺不为基地组织等恐怖组织提供庇护,并与阿富汗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2021年8月,拜登政府完成了美军的撤离。就在美军撤离的最后阶段,塔利班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席卷了阿富汗,迅速攻占了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所有主要城市。阿富汗政府军在几乎没有遇到顽强抵抗的情况下崩溃,总统加尼逃离国家,塔利班重新掌权。

那么,美国“赢了”还是“输了”?

从最终结果来看,美国可以说是“输了”。

战略目标未能完全实现: 尽管击毙了本·拉登,但塔利班政权最终卷土重来,并控制了全国。阿富汗是否能够真正防止再次成为恐怖主义的温床,至今仍是未知数。
美国期望的民主阿富汗未能建立: 美国投入巨资和精力想要建立的那个稳定、民主的阿富汗,并没有实现,反而是在美军撤离后,塔利班回到了权力中心。
付出了巨大代价而结局不理想: 在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经济代价后,最终的结局却是美国支持的政府垮台,塔利班重新执政,这让很多美国人感到失望和质疑这场战争的意义。

反过来说,塔利班“赢了”。

他们通过长期的游击战和政治博弈,最终迫使强大的美国撤军,重新掌控了阿富汗。从这个角度看,塔利班是战争的胜利者。

但复杂之处在于:

这场战争的复杂性远不止于此。美国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改变了阿富汗的政治版图,为女性和儿童争取到了一些权益(尽管在塔利班掌权后这些权益受到了严重威胁)。然而,这些“进步”的代价是什么?能否持续?这些都是难以简单评判的问题。

总结来说,如果以最直接的“推翻塔利班,建立稳定民主政权,防止恐怖主义回潮”作为美国战争的“目标”来看,那么美国最终是未能实现其长期战略目标的,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美国是“输了”。 美国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胜利,但没能改变阿富汗的政治走向,也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能够独立维持秩序和安全的政府。这场战争更像是一场拉锯战,美国因为厌倦了漫长的消耗和高昂的代价而选择撤退,而塔利班则因为坚韧的生存能力和对本土的熟悉而最终占据了上风。

这场战争的教训是深刻的,它提醒着人们,军事力量固然重要,但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政治、经济、文化因素往往更加关键。强行推行外部模式,而不顾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最终很可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打死本拉登就算赢了,毕竟战争的目的就是打死本拉登。

问题是打死本拉登之后没法走了,现在是骑虎难下。因为如果撤军的话,喀布尔那几百万人的下场,十有八九不会比当年柬埔寨金边那几百万人好到哪儿去。。。

哪个人敢背这个锅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阿富汗战争的结局,用“赢了”还是“输了”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来概括,其实都显得过于片面,也无法触及这场近二十年战争背后错综复杂的现实。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把时间拉长,看看美国最初的目标,再对照最终的结局,然后细细梳理其中的得失。美国当初为何而战?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开始援助圣战者对抗苏联。苏.............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战争中投入了巨量的资源,号称是其史上最漫长的战争,最终却以撤兵和塔利班的卷土重来告终。为什么实力如此雄厚的美国,在阿富汗这样一个内陆小国遭遇了如此困境?又或者说,这场战争的结局,与中国又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把时间往前推。9·11事件是导火索,美国.............
  • 回答
    美国为阿富汗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其成果却饱受争议。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开支,远超最初的预期,也未能换来阿富汗的持久和平与稳定。为什么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演变成今天的局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从战略目标模糊到地方现实的挑战,再到国际合作的困境。最初的目标与现实的差距:美国在2001年发动阿富汗战.............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常被拿来与苏联在阿富汗的遭遇相提并论,也因此引出了“为何美国没有吸取苏联的教训”的疑问。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剥开历史的层层叠叠,看看两国为何会陷入类似的困境,以及其间的关键差异和被忽视的相似之处。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美国“没有”吸取任何教训。战争初期,尤其是在“9·11”.............
  • 回答
    理解美国在这些战争中的“失败”,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军事胜利与否的框架,深入分析其战略目标、战争的性质、国内外的复杂因素以及最终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这几场战争,虽然军事上美国军队的火力、技术和训练都占据优势,但为何未能达成其最初设定的目标,甚至导致了令人沮丧的结局,其原因错综复杂。朝鲜战争(195019.............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领域,即现代战争的本质,以及军事实力与战争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美国军事实力“独步天下”是个不争的事实,体现在其无可匹敌的军费开支、先进的武器装备、强大的海军、空军和战略核力量,以及全球性的军事部署和情报网络。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所有形式的战争中都能获得压倒.............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盟友的鼎力支持,无论是在人力部署还是财政支出上,其背后的考量是复杂且多层次的,绝非简单的“被美国拉拢”可以解释。盟友们参与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国家利益、安全关切、国际责任感,以及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判断。首先,安全威胁的共同感知是盟友们参战的最直接.............
  • 回答
    美军在2021年8月30日宣布完成从阿富汗撤军,标志着这场历时近20年的战争的终结。评价这场战争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它是一场极其复杂、代价高昂且充满争议的军事行动,其影响深远而多层面。战争的缘起与目标:美国对阿富汗的军事干预始于2001年10月7日,起因是基地组织在2001年9月11日对美国发动.............
  • 回答
    美国在阿富汗的20年战略(20012021)是一场复杂的国际政治与军事行动,其成败交织着反恐、地缘政治、国际联盟、国内治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战略目标、执行过程、关键转折、国际影响和长期后果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战略目标与初衷1. 反恐与安全目标 直接目标:推翻塔利班政权,摧毁恐怖组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从头说起。指挥官卸任,美军使命就此终结?首先,美国驻阿富汗最高级别军事指挥官的卸任,并不直接等同于美国对阿富汗军事使命的彻底结束。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分点。你可以理解为,这更像是一个漫长旅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一个标志性的权力交接,但并不意味着行程就此到达终点站。 使命性质的.............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判断它是否仅仅是一个“战术引诱”,我们得深入剖析一下整个事件的背景、动机以及可能的后续影响。单纯地说“是”或“否”,可能都过于片面。咱们得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咱们得回顾一下这场长达二十年的战争。美国在“9·11”事件后出兵阿富汗,其.............
  • 回答
    寻找新的冲突中心来转移中国战略压力的想法,在国际战略界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这涉及到对地缘政治动态、地区稳定、人道主义影响以及潜在的战略得失的深入考量。如果从纯粹的“战略转移”角度来探讨,确实可以分析出一些潜在的区域,但必须认识到,任何此类举措都可能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并且其可行性和道德性都备.............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为何俄罗斯显得如此吃力?与美军阿富汗撤兵的对比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无疑是近年来地缘政治领域最牵动人心的一场冲突。然而,这场战争至今仍未尘埃落定,俄罗斯在其中表现出的举步维艰,以及与美国在阿富汗撤兵时所展现出的军事能力之间的差异,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分析。为何俄罗斯这支号称世界.............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敏感点,而且很容易被情绪化的解读。但如果我们抛开那些可能存在的偏见,冷静地分析一下,会发现它背后隐藏着一些关于军事实力、战略以及国家意志的复杂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确实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并且最终撤出了。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不仅仅是塔利班的“装备.............
  • 回答
    阿富汗战场上,英美联军在面对当地游击队装备的老式栓动步枪时,出现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情况,这确实是个发人深省的现象,背后反映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绝非简单的“武器落后就该被吊打”那样简单。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深入剖析。首先,最直观的一点是:现代战场并非只由科技优势决定,地形、战术和人员素.............
  • 回答
    要评价阿富汗战争,得先拆解开来看,这可不是一句话能说得清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纠结的线团,牵扯着太多国家、太多人的命运,而且这个线团至今还在散落。开端与目标:一场“正义”的反恐行动?一切的起点,是2001年9月11日的美国本土遭受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策划了这次袭击,而当时庇护他们的正是.............
  • 回答
    塔利班发言人宣布“阿富汗战争结束”,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分量的表态,标志着长达二十年的军事冲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这绝不意味着阿富汗问题的终结,反而开启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未知数的新篇章。“战争结束”的含义:一个复杂的信号从字面上看,塔利班的宣称意在表明他们已经掌控了全国,并结束了与先前政府及国际联军.............
  • 回答
    阿富汗战争历时近二十年,是一场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冲突,其根本原因和塔利班的实力都涉及多个维度。简单地回答“塔利班很强吗?”可能过于片面。他们有其独特的力量来源,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要理解阿富汗战争为何持续如此之久,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一、 塔利班的崛起与力量分析:塔利班并非一个单一的、.............
  • 回答
    战争之前的阿富汗,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只存在于模糊的地理概念和偶尔的新闻片段中。但对于那些曾生活在那片土地上,或者对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来说,那是一段更加复杂、多元,同时也饱含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希望与活力的岁月。一个多元而充满生机的社会在苏联入侵和随后的内战(更早以前是阿富汗王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之前.............
  • 回答
    老实说,如果阿富汗真的恢复到大家口中的“正常”,没有战乱,没有那些让人心惊胆战的恐怖袭击,我心里确实会动一动念头,想去看看。当然,这得是那种真正的、长期的稳定,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平静。我说的“正常”是,当地人民生活安宁,孩子们能安心上学,市集上充斥着叫卖声而不是警报声,人们的脸上能看到对未来的希望而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