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明清古建脊兽前面是否一定要有骑凤仙人?

回答
明清古建筑的屋脊上,那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脊兽,无疑是古建筑重要的装饰和象征。很多人都会好奇,在这些脊兽队伍的“领头羊”——骑凤仙人之后,是否必须紧跟着其他脊兽?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明清古建筑的屋脊上,确实普遍存在骑凤仙人,且其后面通常会跟着一系列的脊兽。 至于“一定”要跟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

骑凤仙人的作用与象征意义:

骑凤仙人,顾名思义,是一位骑着凤凰的仙人。它在屋脊上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通常位于正脊的两端,也就是房屋屋顶最高点的那条脊线上。它的存在并非仅仅是装饰,更承载着深刻的寓意:

镇宅辟邪: 凤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能带来好运和吉祥。骑着凤凰的仙人,被认为具有强大的镇宅能力,能够驱除邪魅、保护房屋平安。
等级象征: 骑凤仙人的出现,与建筑物的等级息息相关。一般来说,只有皇家建筑、宫殿、王府、庙宇以及最高等级的官衙才有资格使用骑凤仙人。普通民居是不能僭越使用这一等级标志的。
祈福纳祥: 仙人本身就带有超脱凡俗、通达天意的意味,骑凤仙人更是将这种寓意进一步升华,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国泰民安的期盼。

脊兽的构成与排列顺序:

在明清时期,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的正脊上,骑凤仙人后面紧跟着的脊兽,其种类和数量都有严格的规制。这套脊兽的组合,就像是一支庄严的仪仗队,沿着屋脊绵延向前。

经典的脊兽组合,通常以“龙、凤、狮、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等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在紫禁城太和殿这样的最高等级建筑上,正脊共有十个脊兽,顺序是:骑凤仙人—龙—凤—狮子—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那么,“一定”要跟着吗?

从严格的规制和等级来看,对于拥有骑凤仙人的建筑,后面“一定”要跟着一系列按照等级和规制排列的脊兽。 这种组合是其作为最高等级建筑标识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规制上的“一定”: 这种“一定”体现在明清的建筑制度和礼仪规范中。骑凤仙人是最高规格的脊兽,它身后跟随的脊兽是构成这套高级别脊兽组合的必要组成部分。就像皇帝的车驾,不可能只有一个引领的卫士,而后面空无一物。
象征意义上的“一定”: 脊兽的排列并非随意,而是按照其各自的寓意和象征来组合的。每一种脊兽都有其独特的职能,共同构成了守护建筑、彰显威仪的整体。去掉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整体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效果。
历史遗存的“一定”: 从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实例来看,但凡有骑凤仙人的建筑,其后面的脊兽组合都是完整的。这从侧面印证了规制上的“一定”。

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和细微差别:

建筑等级的不同: 并不是所有有脊兽的建筑都必须有骑凤仙人。只有最高等级的建筑才有资格使用骑凤仙人。次一级的建筑,比如一些王府、高等级的寺庙,也可能使用脊兽,但可能就没有骑凤仙人,而是以其他脊兽作为起始。
建筑部位的差异: 骑凤仙人和随后的脊兽主要出现在正脊上。而歇山顶、硬山顶等建筑的垂脊(也就是屋檐两侧的斜脊)上,可能也会有脊兽,但其种类和数量与正脊的组合是不同的,并且通常不会出现骑凤仙人。例如,垂脊上常见的有吻兽(如鸱吻)、蹲兽等,其数量根据垂脊的长度和等级来确定,但基本不涉及骑凤仙人之后那一套组合。
时代变迁与修缮: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古建筑可能经历过损毁、重修。在某些历史时期,由于战乱、经济原因或者技术限制,可能会出现脊兽缺失、更换,或者按照当时的条件简化的情况。但这不代表最初的规制就是如此。
民间流传的演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民间建筑在模仿官式建筑时,可能会在脊兽的使用上有所“变通”或“创新”,但这些通常与严格的规制有区别。

总结来说:

对于明清时期那些最高等级的建筑(如皇家宫殿、重要寺庙等),在它们的正脊上,骑凤仙人出现时,其后面几乎总是跟着一套完整的、按照规制排列的脊兽。 这种搭配是构成其身份和象征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约定俗成”和“规制使然”的“一定”。

如果说“一定”是指“没有例外”,那在历史的漫长河流中,总会有一些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非典型”情况。但从明清建筑的基本规制和设计初衷来看,骑凤仙人与其身后的一整套脊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守护着这片天空,也彰显着建筑的尊贵与庄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 、斗牛、行什。

只有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用到了十个,其他地方大多是一、三、五、七等单数。

仙人是固定檐角的瓦钉修饰物演化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明清古建筑的屋脊上,那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脊兽,无疑是古建筑重要的装饰和象征。很多人都会好奇,在这些脊兽队伍的“领头羊”——骑凤仙人之后,是否必须紧跟着其他脊兽?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明清古建筑的屋脊上,确实普遍存在骑凤仙人,且其后面通常会跟着一系列的脊兽。 至于“一定”要跟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忍不住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把现代美女写真,那种经过精心打扮、滤镜加持、角度刁钻的“视觉盛宴”,突然呈现在明清时期的古人面前,他们的反应,我觉得会是复杂而多层次的,绝不会是简单的“惊为天人”或“嫌弃脚大”。首先,让我们试着代入一位明清时期的普通百姓,比如一位来自江南丝绸之府的富家公子,或.............
  • 回答
    我国古代社会,确实如你所言,等级观念的阴影如影随形,即便在明清时期,一些思想的火花虽然闪耀,却未能彻底点燃焚毁那盘根错节的旧制度。要说“一直未破除”,这个“一直”需要细细品味。等级制度并非铁板一块,它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层面,其表现形式和坚固程度都有所差异。但从宏观上看,从周朝的宗法制,到秦汉的.............
  • 回答
    穿越这事儿,想想就刺激,但也得冷静,毕竟咱脑子里那点东西,扔到古代那得跟变戏法似的,弄不好还得被当妖怪烧了。不过,既然是“改造”,那就得有点章法,不能瞎折腾。我盘算着,如果真有机会回到明末清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我的首要任务是确保自己能活下去,并且不引起怀疑。所以,一开始不能张扬,得像个不起眼的小.............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历史、文化、审美以及保存状况等多重因素,很难一概而论地说中国明清建筑不如日本各个时期的建筑典雅脱俗。事实上,两者各有千秋,在不同的维度下,人们的感受也会不同。要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典雅脱俗”的定义与感知: “典雅” 往往与庄重、大气、规整、有秩序感相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它触及了中国古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明明看起来穷困潦倒,但却依然拥有仆人的现象,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一、 身份与等级的象征,而非单纯的经济能力: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奉行“士农工商”的等级制度,读书人(士)虽然不.............
  • 回答
    古代黄金之所以能成为通用货币,并非因为它在当时毫无“实用价值”,而是这种“价值”的定义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不同。如果说今天我们看重的是商品的消费属性、使用功能,那么在古代,黄金的“实用价值”更多体现在其内在属性和社会共识上,这些共同作用,使其成为了一种理想的交换媒介。我们得先抛开“黄金没有实用价值.............
  • 回答
    《古明地恋的心跳大冒险》:一场令人沉醉的妖怪乡日常聊起《古董恋的地下室》的二次创作,很少有作品能像《古明地恋的心跳大冒险》(以下简称“恋心大冒险”)这样,在粉丝群体中激起如此广泛且持久的讨论。这部手书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法和极具感染力的叙事,成功地将古明地恋这个角色从原作的阴影中拉出,赋予.............
  • 回答
    在讨论“何新们”提出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证明古埃及古希腊造假”的说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点,并梳理一下这种说法的来源和逻辑。首先,需要了解“何新”是谁。何新是一位中国学者,以其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的独特观点而闻名。他的很多观点都具有争议性,并且常常挑战主流学术界的认知。他本人并非历史学或.............
  • 回答
    明朝,一个在很多人心中占据特殊位置的朝代,它不像汉唐那样在疆域和对外影响力上达到巅峰,军事上也有不少软肋,为何却能在无数人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赢得如此多的“粉丝”呢?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更为复杂和动人的历史叙事。首先,我们得承认,明朝的“强盛”维度是多元的,并非单一的军事或版图扩张。如果将目光投向社.............
  • 回答
    明朝是否是中国古代最残暴的朝代?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要直接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涵盖历史的复杂性。但我可以试着从几个方面来详细剖析,以便大家能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从中判断。首先,我们得明白“残暴”这个词的含义。在历史上,统治者的残酷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严.............
  • 回答
    明朝在中国古代王朝的“国际形势”算不算最好的,这个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要说“最好”,这个词儿太绝对了,古代中国跟现在不一样,哪有什么绝对的“好”或者“不好”?更多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甚至是危机四伏。不过,跟一些其他朝代比起来,明朝在很多方面确实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实力和地位,也经历了一些特别的阶段.............
  • 回答
    古代官宦人家,尤其是宫廷和侯门贵胄,虽然女性自己可以哺乳,但依然会请奶娘,这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仅仅是“能力”问题,而是与社会制度、家族利益、个人身体乃至对婴儿健康的考量息息相关。一、 阶级与身份的象征:在古代,等级森严是社会的基本特征。对于官宦家庭来说,聘请奶娘不仅仅是为了喂养孩子,更是一种.............
  • 回答
    “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这句话,乍听之下,似乎有些悖论。明代文风鼎盛,藏书家众多,刻书业也十分发达,为何反而会导致“古书亡”?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明代刻书的特点、动机以及它对古书命运产生的复杂影响。一、 明代刻书的繁荣景象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明代确实是中华文化史上一个刻书的黄金时代。这一点.............
  • 回答
    谈论中国具有古典美的明星,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古典美”这三个字,它不仅仅是长相,更是一种气质,一种韵味,一种仿佛穿越了时光的沉淀。它不是流水线上的复制品,而是带着历史的温度,能让你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并且久久不能忘怀。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能真正称得上拥有这种古典美的明星,在我看来,并不是数量众.............
  • 回答
    这个问题,我仔细琢磨了好多回,也跟不少人讨论过。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话听起来挺绝对,其实细想一下,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关于文明发展方向的问题。为什么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又为什么这个印象如此顽固,至今我们还在争论?首先,得承认,中国古代的文明确实辉煌,我们有很多了不起的成就,四大发明、历法.............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到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习惯。说实话,把外国诗歌和中国古诗直接拿来比较“朦胧美”其实有点像用尺子去量月亮,不是一个维度上的。中国古诗的“朦胧美”之所以独具魅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思想的影响,讲究“意境”、“留白”,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但外国诗歌,.............
  • 回答
    原神里的璃月,大家都能看出那是照着咱们古中国来的。从山水风光到建筑风格,再到很多角色的名字和传说,都透着一股浓浓的中国味儿。可仔细瞧瞧璃月人的衣裳,你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点:怎么很少见那种我们印象中特别经典的、像是汉服那样的交领设计呢?这事儿吧,其实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聊聊。这里面有好几个原因,不.............
  • 回答
    古代成为一名“明君”之所以如此困难,是一个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个人特质等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复杂问题。这不仅仅是个人努力就能达成,更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一、 信息不对称与决策失误的风险: 信息来源的局限性: 古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极慢,而且高度依赖人工传递。皇帝.............
  • 回答
    要论明末农民战争和太平天国哪个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巅峰,这实在是个让人难以抉择的问题,就像面对两座巍峨的高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不过,如果一定要在这个问题上较个真,我倒是觉得,从影响力、组织程度和对历史进程的颠覆性来看,太平天国运动更像是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一次集大成式的爆发,其某些层面确实达到了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