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这个“疾控专家” 陶黎纳听着耳熟?
查了一下没错就是他。随便搜了一下:
教育背景 1995.9~2000.7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科
工作经历 2000.8~ 未知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首先根据网上资料看起来这个专家他最高学历是本科,顶多有个在职硕士证。在上海疾控中心工作,或者工作过。但是因为造谣国家疫苗计划工程而被举报了。上海疾控中心曾专门表态,他已经不从事疫苗规划工作了。不知道是不是开除了,不确定。
其次,他有个微博账号“疫苗与科学”。然后支持吃狗肉抗疫。
再然后,他支持刘鑫。
然后,卖假口罩。
总之,这个所谓专家骚活儿一堆,随便搜搜就:
19年底,篡改国歌,被拘留15天
教唆群众投异烟肼毒狗
最骚的来了:污蔑国产新冠疫苗全球最不安全,被外媒争相报道。
在网络上被称为陶黎纳事件,应该就是他。
以上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不实,欢迎留言指正。
全国人民认为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买办、是傲慢、是崇洋媚外、是阳性绿码、是婴幼儿被迫离开父母、是纸上雕花快过小区送菜。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买办,买办为了卖药就要搞病毒共存,把全国拉下水。现在发现老百姓不愿意和病毒共存,就通过各种离谱操作逼老百姓反对防疫,昨天已经无耻到通过虐待婴幼儿来逼老百姓对抗防疫政策了。
从防疫的角度你很难理解爱丁堡的一系列操作,打死不设高风险区不进行普筛,确诊阳性仍然绿码,各种封控形同虚设。搞个方舱医院还非要另外起个名字。全国各省市发过来的物质放烂了都不发给群众。总结下来爱丁堡这波就是反对一切过往用实践和牺牲得来的宝贵经验,怎么有利于病毒传播怎么来。
线下打着redflag反redflag,线上控评买水军。现在又开始搞虐待婴幼儿要挟老百姓对抗防疫政策,还在线下组织了敢死队对抗防疫政策,血淋淋的现实告诉我们居家隔离会导致整栋楼都感染,这帮人就是铁了心要这样搞。
怼病毒爱好者合订本,欢迎大家进一步修改完善,随便转载。
1.和流感对比
过去的十年里,美国流感平均每年有2800万人感染,3.3万人死亡,死亡率1.21‰。
2022年1月-3月,美国新冠总计确诊数(奥密克戎占主体)共计约2465万人,总计死亡数约15.1万人,死亡率约为6.1‰。
这个死亡率是在美国已经接种了5.6亿剂次“先进的”mRNA疫苗,还有号称能大大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神药”Paxlovid之下取得的。
详情请见池龙大佬: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3282158/answer/2407026891
2.是否温和
现在病毒爱好者的总是说奥密克戎温和,以前的死亡率才高,现在的很温和。
那看看2022年的超额死亡率(2022年多死的人/往年正常死亡的人)。对比同一个地方2022年开始头几周的死亡人数和新冠大流行以前同期的正常死亡人数,2022年后的新冠基是奥密克戎了吧,看看是否温和。
法国,15%超额死亡率 前1-6周
意大利,12.75%超额死亡率 前1-4周
西班牙,14.39%超额死亡率 前1-8周
芬兰,15.4%超额死亡率 前1-8周
大韩民国,15.23%超额死亡率 前1-4周
新西兰,17%超额死亡率 前1-10周
波兰,22%超额死亡率 前1-10周
智利,51%超额死亡率 前1-11周
美国,31%超额死亡率 前1-6周
以色列,35%超额死亡率 前1-9周
为了防止有人看不懂,我再以美国的例子说一下。
美国2015-2019年,平均下来,每年前1-6周死了356057人;
美国2022年前1-6周,死了467558人;
那2022年前1-6周,美国比大流行之前,多死了111501人;
那么超额死亡率=【多死的111501人】÷【正常死掉的356057人】=31.32%
上面提的这些地方,有的疫苗接种率高,有的医疗条件好,有的被新冠肆虐了几轮,有的三种都有,然后还这个鬼样,我国的医疗条件很好吗?我国前几轮可没怎么传播,大家都没感染过,容易被新冠弄死的人还活得好好的,可不像有些地方容易死的都死得差不多了。这样我国放开了会怎么样???还温和吗???你是什么立场???
详情见三个老爸实验室:https://mp.weixin.qq.com/s/FrOf41mJnub5wWow7M5Yrg
3.放开后果
最近香港这波,不是棺材不够用吗???
香港之前抗疫一直不错,但是这波奥密克戎的死亡率却是世界最高。
根据Our World in Data过去7天的平均数据(3月7日-13日),香港每天每100万人就有约35人染疫死亡。 而英国、美国、韩国及新加坡,每100万人只有不到10人染疫死亡。(https://zhuanlan.zhihu.com/p/482149187)
国外死亡率比香港低是因为经过几轮感染,感染新冠容易死的已经死得差不多了,而香港之前一直没有大范围感染过,所以这次被一波带走的就多了。
国内的医疗条件可没香港好,而且老人也多,也同样没大范围感染过,放开了得死多少人???
如果认为死的都是老人,本来就该死。
那我不和你争辩,我怜悯你,毕竟是个没父没母的可怜人。
所以,病毒爱好者不是蠢,就是坏!
蠢的人就不要再被带节奏了,多独立思考一下,想想放开的后果。
如果是坏的,我建议直接捉起来,每天打一针高端疫苗,断电,只能吃菠萝和莱猪。
英国那个鼓吹“群体免疫”的卫生大臣还知道从后门逃跑……
其他的不说了,网友们骂到现在针对的也就是上海市政府的崇洋媚外,抗疫拉胯,公信力崩塌。真的把上海市民单独拉出来吊打的,少见。
除非是那种依旧在那里秀着自己上海人高人一等的。
那不骂你骂谁啊?
同样是新冠疫情几万例感染的,大家说的是什么?
“武汉加油!”
如果每家人家都有下面视频里那么好的居家隔离条件,那么就居家隔离吧,没毛病。
理想的居家隔离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3949443255209984终于承认了,上海的无症状,是违反国家规定的划分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上海会有大量的轻症确诊。而这又直接影响到风险区的划分。实际上风险区划分还有一个对于传播的考虑。上海改了无症状的认定标准,但是在风险区域划定上却没有跟进,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外溢如此严重,和其他城市无症状比例相差巨大的原因。
有一种很有竞争力的观点《得新冠会死,因为清零政策赚不到钱也会死人》
这个可以看一个数据,叫超额死亡率。
就是一个国家在新冠流行期间,和以往未流行期间的死亡数据相比,
欧美因为他们的社会状态,没有清零政策的执行可能,所以几乎都选择了开放。
欧美各国的超额死亡率都在15%~。最多达30%
也就是说选择开放,比选择清零,整个社会会多死15%,考虑到中国医疗资源不够发达,15%是不够的。
————
包藏祸心。
第一,文中说,社会上污名化得了新冠的人。
事实上,现在喷上海,喷的不是上海老百姓。我没见到有人喷得了新冠的老百姓,莆田那个不算,明知自己阳了还跑去莆田,
他这么说的理由,我知道,就是为了分化群众。把一部分群众与现行的清零政策对立起来
第二,
他说这是流感。连大号这个前缀也没有了。
妙啊
美国2022年1到3月的数据CDC有,见下图,红线是每10万人口因新冠而死亡7日数据回归值。
自1月1日起,奥密克戎已经占据美国90%以上的病例。最后那个波峰就是奥密克戎的,倒数第二个是德尔塔
看起来,奥密克戎就死亡数据甚至比德尔塔更厉害一点点。
美国可是有5岁以上人群mRNA疫苗80%+接种率啊,还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爆发过灰脊所以非常重视呼吸科,他们的呼吸科医疗资源可比中国强的多的多了。
第三,“反对清零,理由是清零成本高”。这是真的吗?
我举例杭州,新年那次疫情,因为某些那个啥原因,居家隔离升级成集中隔离,我印象里3天就社会面清零,5天就没新增了。
受到隔离管控的人,很大一批走完7日集中隔离就回家了。
影响大吗?
上海到这个局面,恰恰是因为在早期优柔寡断,没有使用霹雳手段,导致了疫情扩散。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故事。年轻人向国王要报酬,不多,棋盘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以此类推,国王一看,才这么几粒,给了,等到第64格时候就是,2^63,那就是差不多1的后面跟19个0那么多粒米。
如果严格实施清零,成本根本不高,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现在造成这个局面的,不是因为清零政策,而是因为要清零却没有去清零。
有一种恐慌叫做张爸认为你很恐慌
比对于病毒的恐慌更可怕的是对于恐慌的恐慌,以恐慌之名掩盖自己对人民的生命健康不负责任
允许充分辩护
毕竟
这是既成事实的;
面向全中国人民有组织投毒的刑事案件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明明是二了吧唧的放任政策。没有放任,你问问重庆成都南京郑州的人平常恐惧么?
你防住别人没防住叫精准防控。你没防住别人防住叫必须共存?
按某些人的理解,合着我们还冤枉病毒了是吧。
因为致死率低,开放随便感染,到时候有人得病,不幸。我猜这帮病毒爱好者,一定又摇身一变,出来声讨,哪怕这个致死率低于他们之前给出的数据。
就算这玩意是流感,但每年因为流感干掉多少人?真把它当感冒啊。
你们要是果断点甭一天天的要共存,也就没有人现在对于上海有误解和恐慌了。
现在类似无保姆托儿所,以及吃鸡抢菜的乱像也不会出现。
我现在都搞不懂,你们这些专家倒是为了保护病毒,丰富病毒多样性在工作,还是为了普通人的生命安全在发声了。一个在全球带走数百万人命的'病毒,大家到底怎么误解它了?
求求你们了,让我们乡下人过几天安生日子吧。也让一线的工作人员消停点吧。
等上海死大几千的时候,这位姓汪的估计还能把帽子扣在国家的防疫政策上。
本条回答最初是4月3日中午写下的,后面随着评论的人变多,我又针对其中几个问题补充了一些说明。但还有一些人的评论我没有一个个去反驳,不代表我认同你们,我就统一补充几点。
1.我不认同加速主义,因为加速主义在我看来实际上啥也没说,情绪之外没有实质,不构成主张。
2.军队为什么是最适合解决目前这个困境的?
因为军队是一个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民政和卫生系统的独立系统。在上海目前显然出现指挥混乱、口径不一、互相掣肘的情况下,需要一股完全独立又忠于中央的强大力量来贯彻执行最应该做的事,那就是核酸检测和收治病患。
3.军队的到来不是简单的对上海本地系统的补充。简单来说,任何人没法轻易指挥军医去双重标准判断病人病情,也不能要求检测阳性的不反显。再多的我没法说了。
————————
我永远相信人民军队!辛苦你们了!最可爱的人!
———————
原回答:
我建议解放军进入上海,先把疾控中心管控起来。
————————
看到这么多人点赞我非常惶恐,在这里多写几句吧。
我今天看了一上午上海疫情相关的消息,感觉整个事情扑朔迷离,有点罗生门的味道了。越看越气。
总结下来,到今天为止我终于搞明白两件事。
1.上海市所谓的无症状指的是没有肺部CT的阳性病例。但因为医疗资源挤兑,实际上很多人连病床都安排不了,更甭提CT了。
2.上海市的核酸检测结果就算是阳性,也不反显给被检测者,而是电话通知。
基于这两件事,我认为上海的疾控部门已经有很大问题了,不值得信任。
而人民军队爱人民,这种危难关头,我选择相信军队。
——————
看到有一个造谣我是核酸检测公司的,笑死了。
辉瑞现在新冠口服药什么价钱你们心里有点数么?
2300一盒药,你们任何敢说新冠是流感的,你们难道要给全国人民报销这笔医药费吗?!
我懂,反正你们也会跟这个头条号一样,感恩人家在中国的价格还不是最贵的。
——————
很多人听信了一些鬼扯,以为新冠的各种后遗症没什么了不起,我建议你们自己找个梯子去看看什么叫#Longcovid。
汪精卫:“比日军更可怕的是对日军的误解和恐慌。”
上海病了,不是生理上的病,是思想上的病。
自大,排外(市外),媚外(国外)。
越来越香港化,越来越联想化。
要记住,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而不是世界的上海。不是中国没上海不行,而是上海没中国不行。
让上海先富起来,是为了让先富带动后富,不是让上海富起来之后嘲笑其他兄弟的。
上海部分领导似乎忘了本,急需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教育。
反扑是如此明目张胆的
面对疫情
全国人民都怕上海疾控专家
就病毒不怕这些专家
你说这话负责吗?负多大责?
凡事不怕你有意见,就怕问一句“然后呢?”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
那上海不查了,躺平开放了。
然后呢?
不知阴阳的出沪者,让病例以盲盒形式流入各地。
在然后呢?
全国必须强制躺平。要么对上海永久熔断。
这些你负责吗?
你的观点如果得以实践,中国的防疫就从“动态清零”变成“群体免疫”了。
你这相当于和中央的说法唱对台戏,完全否定现行政策,你承认吗?
你承认,你觉得你就是要群体免疫,那你就搞全国性的论证。来,试着说服一个国家。人若死了更多,命你赔不赔。GDP若不如去年,差价你补不补。
你不承认,你不觉得你在要求全国推广。那就是不把上海以外的地方当人,不把上海漏掉的传染病例当回事,你的建议根本不计后果,脑子里只有自己。
退一万步讲,你们说的一切都正确。那我现在就一个要求。有什么点子,你们自己试,代价自己吃。
当然该检测检测,阳性的不许出城,其余随便。
你们说这病不是没事嘛,行,别去医院,随便到处走动,该上班上班,该玩玩,我一概不管,可千万别给我们扣什么影响你们自由的帽子。
就是不许出城。
我再问一句:然后呢?
然后被永久孤立?我可没那么说。
想出城?好啊,专家们,你们说服一个城,就对你开放一个。同样的,被你攻下的城市也不再被我们接纳。
攻城掠地,多好玩!
你们不是专家多么,不是共存派渗透到各行各业么,你们尽管公关游说,看你们本事了。
克尔苏加德差不多得了
如果我把上海疾控专家这些相关字眼遮住了以后再去看这篇文章,我会错误的认为,我好像看了一篇外媒采访美国疾控专家或者政客的新闻报道。
不能说这位专家和美国某些专家政客的口风如出一辙吧,最少也算是一模一样了。
就在昨天,我哥们儿还给他上海的朋友聊微信打电话,他朋友的姐姐确诊了,作为密接人员他在隔离,通电话也不像平时一样吹牛逼大谈几千万上亿的生意了,直接就是半句不离病毒,怕得要死,甚至感觉自己好像嗅觉都有点出现问题了。
他错了?怕感染生病也有错?他怕生病以后留下后遗症甚至可能一命呜呼也有错?
所以说,上海疫情闹到今天这个地步,有效措施全国人民没看到多少,倒是新闻丑闻天天看个不停。
不是今天创造个新词汇,就是明天出台个新标准,要么就是后天服务个洋大人。
正八经抗击疫情的事情没做多少,幺蛾子出的比谁都多。
人民群众对病毒对死亡的恐惧是凭你几句话就可以消除的?
一群崇洋媚外疯狂迷信西方的皿煮信徒按照西方的抗疫方法把上海弄得病毒肆虐以后,反而责怪起老百姓来了?
今天这个局面难道不是某些人奴性深重,认为西方就是真理就是天理,认为西方做法无论如何都是对的,然后放松了自己的神经,不服从国家大政方针所导致的?
哪怕就算洋大人的国家已经有几百万人推进了火葬场埋进了乱葬岗却仍然认为洋大人才是真正的文明,洋大人是不会出错的,这么喜欢做内地的香港是吧?
爹妈告诉你狼很危险你就是不听,你偏要信一个被狼咬死过家人的说狼一点都不危险,然后就把狼放到自己家里来,最后看着惊慌失措的家人还得说“比狼更可怕的是对狼的误解和恐慌”。
到底是谁出了问题?
我有关注新华社的公众号。
新华社最近已经连续发了好几篇文章来告诉大家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不动摇。
然而有些皿煮病毒入脑的人,到现在也不肯正视面临的问题。
一遇到问题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是什么意思呢?国家说的话是耳旁风对吗?相信文明的西方与病毒共存的真理一定可以战胜落后国家的清零政策是吧。
真不知道上海这座城市到底有多少这样的掌握着资源权力的人。我估计为数不少,要不这个病毒也不会发展成这个模样,更不会硬生生弄出一些明显会遭至不满情绪的事情来。
说句实在的,不行就换人吧。
最近“共存论”“过度防疫”的论调又在魔都这一系列的神操作之下变得甚嚣尘上,其实疫情从现在来算也还不到三年,互联网还好有记忆,让我们看看这短短的两年多,我们被扣上了多少帽子,毁灭了多少回,西方又做对了多少事, 有多少全新的概念和定义被创造出来。创造概念比抗疫情做的出色多了。
这个概念用了大概两个月吧,突然西方也开始出现疫情苗头了,似乎没办法一下子掐死苗头了,很快与时俱进的新概念就出来了:
结果到了2020年三四月份,中国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生产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可是高贵的民族性和牛逼的CDC却没有像概念中说的那样保护他们,疫情开始大规模蔓延,这时候提出概念一才不到半年的时间,西方真正认真抗击疫情才不到一个月,概念一概念二似乎就当没发生过一样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桶,然后新一轮的概念轰炸又来了。
从此之后群体免疫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是所谓专业人士提出的群体免疫概念也已经两年了,有谁真的群体免疫了么?一波又一波的情况倒是屡见不鲜,随便给大家看看德国的图吧。
接着各式各样的的变种病毒因为国外的躺平政策接踵而至,一个人多次感染新冠的情况屡见不鲜,死亡人数不断创新高,这时候发现只靠群体免疫这个概念忽悠不住人了,然后新的概念就又来了:
从之前的Delta到现在的Ormicron 这个概念也快流行一年了吧,为什么不断被打脸却依然不断有人信呢?接着随着疫苗的不断普及,新的概念又结合着这个概念开始一起服用了:
最最最神奇的是疫苗接种优等生以色列都承认仅靠疫苗不能解决问题之后,中文互联网上依然一堆人哭着喊着说不让打mRNA就是没人权,可是这些人依然不说打了mRNA的那群人已经死了超过百万了。
被一个个概念打脸之后,为了配合自己精神信仰之地已经躺平任病毒蹂躏的局面,这伙人直接脸都不要了开始推出一系列更多的概念:
前两年中国经济在世界范围是个什么情况就不用说了吧,说前两年可能算是欺负人,那我们看看今年放开的美国经济好了么?
我知道说这些宏大的数字有些人会说你国数据都是造假的,我现在封锁没工作,没工资怎么说,如果真的完全放开,真的所有人消费和需求就能反弹?所有人就能找到工作?那我们再看看真实的情况。
很多人已经把这个概念都做真理和前提当作为之后开放提供的依据在不断的说了,问题是这个真理真的正确么?如果前提都是有疑问的,那推导出的结论能对么?
还有一个现在被某些当作前提和真理的概念在最近也是被人炒的火热,我们也来一起看一看吧:
其实这个概念真的很拉,批驳过他的人也已经很多很多了, 我只说几个现有的结论:
最后一个概念, 也是最近很多人用来搅混水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看起来没毛病,但是似乎忘记了我们尼玛面对的是一个传染病啊,开放了,大家互相传播,病人传给医生,医生再传给病人,这时候请问有基础疾病本来就容易被新冠影响的人怎么办?去看个病结果被新冠伏击了。这种情况请问算不算次生灾害呢?
更不要说当指数级传播开始后医疗系统会面对多大的压力,医疗资源是否会面对挤兑,其实这个实验号称全球最好的医疗系统NHS已经做过了,我这里就直接引用一下拍老师 @拍照稀烂帮帮主 的数据看看,看看到时候会出现多少类似像现在发生的这类惨剧。
请问到那个时候,连菜都没人送的你我能按时等来医生的问诊么?
现在很多人要开始鼓吹共存,张口第一句话就是病毒传播无法控制,只能最终共存这个是科学,是常识,每次看到这个话我TM血压就升高......我去,两年前你们说高贵的西方人根本不会让疫情蔓延,先进的制度会让病毒只要一出现就会被杀死,现在我们把病毒一遍遍的从各个城市消灭之后你又说共存才是科学???
欧美社会防控拉跨了你们说人家是“小政府”管不了疫情这种事,不能干涉民众的兹有。两年前也是你们说昂撒平凡的民族性会让大家关心自己的社区,不会让人道灾难出现在自己的社区。合着正正话反话全都被你们说了呗?
其实时间仅仅过去了两年多,就是为了批评自己的国家,这帮人与时俱进的创造了多少概念,我提炼出来的也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是事实是什么呢,概念一次次被打脸,自己主子死的人越来越多,经济依然在拉跨。那么不断想让我们和他们步调一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是高级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文温度?
既然这帮人提出的概念前后矛盾,极不靠谱,我们能不能不要每次都被这些概念一点就着,能不能在等等,再看看事件是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发展在行动呢?毕竟真的乱了,受伤害的也不会是这些提出概念的人。他们不知道到时候会在哪创造出更多的概念说你国要崩溃呢。
最后说一说我对轻症居家隔离 的看法我就以一个外行的身份和提几个问题:
这其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那么上海的疫情将绵绵无绝期,这些隐患这些专家们应该更懂吧,不然当年武汉也不会提出应收尽收了。
最后的最后希望上海能真正的以科学而不是政治的态度去面对这次疫情吧,很多支援队也从各地出发了,相信春天还是会来的!像一线工作者致敬!
有个男的,总找妹子玩。
想爽不戴套,玩体外。
原来每次都没事,他就老是在外面吹自己本事大,玩的好,你们戴套的不会玩,土老帽。
但是,有次玩脱了,搞怀孕了。
现在妹子找他要钱去正规医院打胎。他说吃点药就行了。妹子说不行,要去正规医院做。
他说,你当初不也共爽了,为什么打胎的钱要我一个人出。
妹子说你是不是不想出打胎的钱。
他说,你不要误解。我有的是钱,这点小钱算什么。
妹子说,等不了了。
他说,你急什么急。月份还小。这段时间忙,有个外国大老板有生意跟我谈,等过段时间款收回来再带你去打。
某些防疫爱好者是素质真是堪忧…就事论事,何必如此极端?
各位防疫爱好者,我就说一个数字,知道肠癌手术后延误一个月化疗的死亡率增加多少吗?
统计过有多少肿瘤病人因为封医院被撵出去而延误治疗吗?
这些得癌症的老人不是老人吗?
你们说0.1%的重症率很高,增加13%的死亡率不高吗?
————————原文————————
必须抗疫到底,坚持封城,坚持清零。
谁如果有不同意见,就是汉奸、药代、五十万、带节奏、三无小号。
一提上海重症率、死亡率就提香港,罔顾香港注射疫苗比率低的事实。
一提上海无死亡病例就说数据造假,罔顾以今天的信息发达程度,因为新冠死亡的病例根本瞒不住。家属不上网吗?不能说吗?
一遇到任何科普,看都不用看,就是药代、美国代言人。
试问在这国家有谁不想清零吗?如果封城、封高速、封医院急诊对于普通人没有影响,谁又会反对清零呢?
此时还有万全之策吗?无非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张文宏不过说这次上海新冠重症率0.1%,没有危重和死亡,就被扣上各种大帽子,恨不得啖其肉、食其骨。一口一个“张网红”。难道这些人就那么害怕事实和数据?
以目前上海的情况,举全国之力未必能清零成功,就算成功了又如何呢?
清零是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清零呢?
在大是大非面前可能讲不了科学,但是如果在病毒面前依然不讲科学,只能自食其果。
拭目以待…
一贯的洗脑的结果嘛,我是丝毫不奇怪。
先不说国外几个亿的新冠阳痿男这种说法了,太弱智,信得人我是不想争,再怎么解释也没用。
值得讨论的是国内公布的国外新冠死亡人数。3月19号,吉林公布了两例得了新冠死亡的,但是没有统计进新冠死亡人口,因为一个肾衰竭,一个脑梗,有并发症所以不能算进新冠的死亡。
请数据党,暂时放下新华社的真理通稿,随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思考下,吉林这两个要是死在国外的,在国内公布的国外新冠数据里,会不会算进新冠死亡人口?
后来我才想明白,顺民们不但知道BBC会双标,还知道内宣者人均孔子,道德楷模,圣人再世。
感恩(比心)。
某地误解自己可以精准防疫,然后导致疫情四处蔓延后引发全国各地区恐慌。
这位专家说话几乎没啥道理,全篇逻辑混乱,连微博高中水平小作文都达不到。
逐条的来说。
第一,国内外奥密克戎的数据已经大把了,为何就上海的数据特殊?而且上海卫健系统被证实自创了无症状标准,那么你们的数据还有什么信任可参考的吗?
第二,我是不到60岁的健康中年,可我老妈呢?我岳父岳母呢?楼上经常找老妈唱歌的张大妈呢?楼下那位经常主动清洁楼道的王大爷呢?他们任何一个感染了,我都怕。这不是正常人该有的态度吗?
第三,居家隔离,那同住的老妈呢?一个小区里的岳父岳母呢?楼上楼下的老人呢?一个感染者在家,这些人的危险有多大?无数案例说明过了。而且老百姓上哪判断是不是肺炎症状去?
第四,后遗症小这个我相信,但明明可以不得病没有任何后遗症,为啥非要冒着得后遗症的险去?难道百姓冒险不是你们这些专家松懈导致的吗?你们松懈我们冒险,这是什么道理?
第五,自创标准,还迟迟不公布这个标准,就这点让别人怎么相信你们?更别提一系列早就实锤的乱象了。把健康码,风险区等一系列有效手段全推翻的不就是你们发明的各种新标准吗?
第六,让无症状感染者不打扰你们,那就只能继续在家或者溜达出去感染更多人。最后造成普遍感染,这个情况在各国无数次发生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医疗资源分类,发热和新冠治疗资源团队独立出来。其他医院在防护到位的情况下没有能力治疗上海的急诊病人?明明是自己管理严重不到位。
说实话,我是觉得上海医疗卫健体系,现在已经从卫健委主导变成医联体主导了。
其根基不是健康而是治疗,因为健康没有钱挣,而治疗是真金白银呀。
因为从言行来看,上海这段时间和美国医疗集团太像了,只有基础思维一样的集团才能这样像。
如果大家还有记忆的话,上一个鼓吹“病毒不可怕、居家隔离好”并真正予以实施的国内城市,正是2020年初医疗资源已被挤爆了的武汉。
当时负责鼓吹的专家是华中医科大学协和医院的张劲农教授,这位老先生还建议大家要在居家隔离多喝鸡汤呢。
讽刺的是,对张劲农的意见第一个予以公开不认同的恰恰是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感染病科的胡必杰教授。
你们要清零,我们就扩大化。
你们要防“疫”,我们就防“人”。
你们说管控不力,我们就搞形式主义。
你们骂不封,我们就让被封的持续出不来。
你们嫌封控不够精准,我们就让评论区变得精准。
你们嫌我们没有高风险,我们就让你们一起高风险。
你们说贫富差距,我们就说你过于仇富。
你们说上海拉胯,我们就抹黑其他省份志愿者。
你们说医疗资源挤兑太混乱,我们就吹居家隔离能自愈。
你们说官僚买办缺乏党性,我们就让你们底层斗底层。
你们说新冠死亡人数多不允许放开,我们就把防疫本身搞成次生灾害。
这是吹哨吗?这分明是独走。
把医疗资源枯竭的原因归咎于“大量在病房玩手机的无症状感染者”,认为他们“居家隔离即可”,却不愿意承认,如果管控及时,需要隔离的感染者可能只有现有数字的1/10,1%,根本不会造成医疗资源枯竭。更何况国家并没有规定所有感染者必须被收治到正规医院去挤占其他病患的医疗资源,在武汉时期就已经有过若干个方舱医院。
至于任何支持共存的人,认为对病毒不需要有恐惧,认为新冠后遗症可以忽略不计的人,认为这种病不过是另一种流感的人,认为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干扰了他们养家糊口的人,我有一个想法:
不如由政府组织这些人去封控区配送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同时不发放防护用品,而是给与一定的薪酬,这样既满足了这些人赚钱养家糊口的需求,又解决了封控区基层运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这些人也得到了近距离接触“流感”的机会以证明自己的勇气。
——————————————
或者来我们这种第三方检测公司也行,要求检验专业毕业,年薪最高能到12-30个。
就是每天12小时~16小时,全年无休,疫情就是动员令,不是在疫区,就是在前往疫区的路上,没啥技术含量,都是体力劳动,天天喷别人是“防疫爱好者”,不如跟我一起做防疫的“既得利益者”。
——————————————
毒力下降意味着大部分感染者没有生命危险,可以更快痊愈,重症率几乎为0,意味着不需要呼吸机,不需要三级以上护理,意味着搭设方舱医院需要的人力物力降低。
传播力增强则意味着应检尽检和应收尽收的窗口期缩短,所以需要在各地常设方舱医院,统筹规划检测力量(比如北京会每日要求各大检测机构上传物资库存和在京检验人员数量)。
这些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躺平。
——————————————
关于我在商业检测机构工作的利益相关介绍在我之前的答案中都有写过。
而且,这篇回答主要是作为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生对所谓“躺在医院玩手机的无症状感染者挤占了医疗资源”的驳斥,总不能说,不检测,这些人就不会挤占医疗资源,大家都可以当无事发生了吧。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防疫不力导致出现大量感染者,同时不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建设方舱医院应收尽收,反而让这些人去正规医院挤占其他病患的医疗资源,甚至寄希望于这些人依靠自觉自己居家隔离,也完全没有考虑居家隔离对社区其他居民的影响,实在是过于无耻。
——————————————
病毒的每一次传播都有可能发生突变产生疫苗逃离(已经发生过),这个病毒目前来看并没有稳定的特异性免疫(多次感染者,以及南美洲的抗体半衰期104天的研究结论),所以寄希望于疫苗我是不看好的,即便是2020年不在第三方检测机构工作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人类真正通过疫苗消灭的病毒目前只有天花,在不停的传播以及变异中发生ADE效应则更是灾难性的,所以我们除了提高疫苗接种率,也要控制疫情的蔓延传播。
至于特效药,一是相应的研究并没有因为防疫政策而停止,两者并不冲突,二是目前没有可见的成果,我们也要做好数年年没有可靠成果的准备,辉瑞的特效药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从美国目前的死亡数据来看并不乐观,价格也并不亲民,与其指望感染后花2300元吃药,还不如封控后给每个人发2300实在,并且辉瑞这样的医药巨企目前的成果都比较有限,国内药企的前景我也不是很看好。
——————————————
质疑我因为利益相关不希望疫情结束的,就像我之前回答关于所谓郑州金域故意传播疫情的言论一样,制约我们这个行业盈利的是利润率而不是检测量,按这逻辑,难道人类会生病都是当大夫的盼出来的?
如果你非说我盼点什么,我盼的是少干多拿不劳而获,疫情前,流感的核酸检测单次120,结核杆菌耐药基因定型的核酸检测要1000多,现在新冠核酸十混的已经降到不超过8元/人次了,单采的不超过35元/人次。
疫情前我一个月6000,5天8小时,最多一天做500+管,疫情后我一个月1万,7天12小时起步,做不够4000管不能下班,你不能光对比月收入6k和1w吧。
——————————————
更进一步,封闭和全员检测有什么必然联系吗?上海现在封闭了,做到全员检测了吗?年前天津第一波奥密克戎,天津全员检测,难道全城封闭了?封闭是为了防止疫情蔓延扩散,全员检测的前提是基层对所在辖区的摸排了解。
上海无数个社区封了解封再封,本来封2周可以解决的问题,结果是饱受封闭之苦却没有起到封闭应有的效果,这就是公共卫生专家们的成果?到现在还没有安排清楚全市的检测力量,送样收样一片混乱,有的社区核酸检测报告超过24小时才上传,这就是公共卫生专家们的成果?
那通20分钟录音听完了,内容是否真实不做评价几点想说 1、呼叫中心客服 是未经培训的菜鸟,遇到这种投诉 客服能做的先稳定用户情绪 然后告知尽快核实情况回复,就算线上无法挂断 也是HOLD线请示 一般是不会领导接听 2、这么快领导接听 无缝衔接 是准备自己实时应对 对呼叫中心来说是及其反常的操作 3、120急救比较容易打通 4、962120转运电话非常难打 5、12345 可以打通但无人接听超时挂断 6、三甲医院可以做单管核酸有纸质报告 7、男声说话条理及语调音色百里挑一
比新冠更可怕的是骨子里的奴性。
建国73年了,有些人铮铮铁骨,百折不挠,站了73年。
而有些人跪在地上,比舔狗还要舔狗,跪舔了73年。
一奶同胞,省出紧缺的医疗资源来支持自己的是“乡下人”。
过去奸淫掳掠,现在肆意破坏防疫规则的是“洋大人”。
世界上最可怕的是鬼神,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出卖民族利益甚至同胞生命的买办
比新冠更可怕的是带路党、公知和洋买办,他们无视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种给人民添堵使绊子,为的就是给洋大人的利益服务。
跟中央政策对着干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值得警惕。
不对,比新冠病毒更可怕,是外行领导内行,是政治化防疫
江宇 来源:共和国经济史公众号
4月2日,网上传播一段录音,自称是上海市疾控中心某工作人员与群众的电话录音(共22分钟)。鉴于该录音已经传播很广,且多个自媒体声称是上海市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某负责人。(见“上海疾控电话录音事件”原贴之一)
如果这段录音是真的,那么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十分危险的。如果是其他人编造的上海疾控中心的电话录音,那么制造该谣言的目的就是借着该“上海市疾控中心人员”之口,宣传“与病毒共存”论,放弃现行的“动态清零”政策。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上海市有关方面都应该尽快表明态度,反对这种观点。如果是谣言就辟谣。
如果不是谣言而是真实的录音,特别是如果这种“共存”“躺平”的观点能够代表上海市疾控系统一部分干部的观点,那么问题就更大,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纠正。现在的上海是战场,是前线,是必须令行禁止的地方,任何不遵守中央战略部署、散布和传播消极言论的行为都是要反对的。特别是,从网上传播的情况看,这个录音短时间在大量公众号传播,不太可能是个别人的偶然行为。
这段录音中,该“疾控中心负责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三点:
1、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吗?我告诉他,轻症无症的,你不要把人家转走了,就在家里隔离,我都提了n次了,有人听过啦?没有人听的啊!你现在还来指责我。
2、要被逼疯了知道吧?我们专业机构也要被逼疯了,知道吧?专业人员说的话根本就没人听。现在全部把这个病变成了政治性的一个疾病。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做一个防流感的,你看到现在哪个国家防流感这么防吗?
3、该吃吃该喝喝,然后好好休息,关键是要好好休息,好好休息了,免疫力上去了,过了几天病毒该排的排出去了呀,就阴性了呀。
这三点观点的共同基础是认为奥密克戎是“流感”,认为当前防疫是“政治性”的,认为应该放弃现在的防疫措施,向其他国家学习“躺平(“你看到现在哪个国家防流感这么防吗?”)
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危险的。是和中央确定的防疫方针背道而驰的。如果这些观点影响了上海疾控系统的医务人员,就会造成严更加严重的后果。
关于第一个观点:主张轻症无症在家隔离×
这个观点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一部分人能够在家自愈,和总体上采取集中隔离收治的办法,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一部分人能够在家自愈,并不说明所有人都不会变成重症、都不会传染。从前期武汉和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看,一旦放弃集中收治,患者导致社区传播的风险就要大得多。目前完全不能够放弃集中收治。
确实,方舱医院不如家里舒服,一些群众也对上海市集中隔离点的条件提出了意见。但要看到,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集中收治这个做法,而是因为前期耽误了集中检测和收治的宝贵时间。要反思也要从这个角度反思。疫情常态化防控之后,包括这次奥密克戎变种毒株流行之后,全国内地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部采取的都是集中收治的办法,是被事实证明成功的。
要强调的是,上海目前防疫中出现的种种乱象,根源在于应对疫情的迟缓、拖延和动摇,而不是“动态清零”政策本身。除了上海之外,其他实行“动态清零”的地方,包括经济总量、国际地位和上海相当、人均GDP还要高于上海、又临近香港的深圳市,通过果断的措施,在一个传播周期内就实现了新增病例清零、全市低风险。因为出手及时、措施果断,并没有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等乱象。
上海的现象再次说明,只要“动态清零”的方针有丝毫动摇、贻误时机,导致病毒扩散,就必然导致医疗资源挤兑,那时候无论是新冠患者,还是其他疾病的患者,都是救治不过来的。
一个专业的隔离酒店,尚且因漏洞造成大规模疫情扩散,所谓“居家隔离”其实跟“共存论”是等价的,而且在抗击武汉疫情的实践中“居家隔离”已经被证实是失败的,必须旗帜鲜明予以反对。
上海有足够的能力建设更多的放舱,也有足够能力让放舱更舒适。现在的问题是思想上要坚定,不能滑坡和动摇。
有人用“只有新冠是病,其他的病不是病吗”这种具有煽动性的语言来攻击“动态清零”,主张放弃“动态清零”,躺平、共存。但是,放弃“动态清零”只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那时候就不仅仅是疫情爆发时占用医疗资源了,而是进行核酸检测、治疗成为常态。如果按照美国的死亡率计算,中国如果放弃动态清零,每年因新冠死亡的人口就将达到400万以上,而常态下我国每年死亡人口是1000万左右。这还没有考虑到我国人口密度和社会交往频率比美国大得多的因素。
请问,让一个国家的死亡人数比正常状况下增加40%的疾病,是“流感”吗?这么多死亡病例的背后,又该有多少重症、多少中度症状呢?如果放任这一切变成现实,就会导致严重的医疗资源挤兑问题。
关于第二个观点:“花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在做一个防流感的,你看到现在哪个国家防流感这么防吗?”×
第二个观点就是所谓“大号流感”的观点,这位女领导连“大号”都不说了,干脆就把新冠变成了“流感”。
目前,一切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的观点,都停留在个别自媒体、“网红”的口里,而没有任何实践和研究的依据。笔者想问这位自诩“专业人员”的女士,是根据什么依据判断新冠是“大号流感”,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
目前的奥密克戎变体,远远不能同“流感”相提并论。这是因为,起码有三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第一,病毒溯源还不清楚。人类认识流感已经有上百年历史了,即使这样也还是出现过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实际上是美国大流感)那样的恶性传染,约四分之一的人口(5亿)感染,夺去1700万至5000万条无辜生命。当时世界上只有17亿人口,相当于3个人就有一个感染,100个人就有1-3名死亡。人类是经过长期的经验,才判断出今天的流感危害性不大的。
而新冠疫情刚刚在地球上出现两年多,病毒源头到底来自哪里,是自然产生的吗?病毒到底有哪些特性,目前掌握的还很不够。特别是俄乌战争中,俄军发现美国在乌克兰以及世界很多地方的实验室,这同新冠病毒是否有关?这些问题都还有待回答。
关系生命安全、国家兴衰的事情,必须要有底线思维,必须防止出现最坏的结果。我国之所以一些人认为新冠是“大号流感”,是因为我们防疫做得太好了,人们感受不到病毒的可怕,只能感受到防疫带来的不方便,所以会产生这是“大号流感”的错觉。但是在目前的客观证据还远远无法证明新冠就是流感的情况下,主动放弃武装,就是主动放弃了安全的底线。这是绝对不可取的。
第二,病毒变异的前景还不清楚。两年多来,奥密克戎一直在变异中。目前,一些人假设病毒一定会向毒性越来越小的方向变异,这是没有充分依据的。如果我们放弃“动态清零”,一旦病毒大面积感染,在短期“共存”之后又出现严重的新型变异,那时候岂不是会出现像2020年初那样灾难性的后果?
另一种病毒可能的来源是人工干预的变异,甚至刻意的投放。如果我们“放开”“躺平”,对方再精准投放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的病毒,到时候如何收场呢?如果走到这一步,就是历史性错误。
所以,在病毒变异前景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贸然放弃“清零”措施,就蕴含着严重后果。这种时候就必须坚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万无”。
第三,新冠疾病的后遗症还不清楚。
感冒的后遗症有,但是是轻微、可控的。但新冠是一种新病毒,有哪些后遗症,今天还不能完全暴露出来。就目前公开报道的新闻和研究来看,新冠导致的后遗症遍布人体各个系统。从侵入大脑、影响睡眠、导致精神障碍,到影响生育功能,等等。
作为一种新型传染病,其后遗症要多年之后才能被人们比较充分地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轻率断定为“流感”也是没有依据的。
另外,奥密克戎的传染性远高于流感,导致的绝对死亡规模也远大于流感。
目前主张新冠是“流感”的,只是看到了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相对较低,但是病死率并不是判断一个传染病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影响更大的是绝对死亡人数。事实是,奥密克戎的绝对死亡人数高于德尔塔。
正如这篇《奥密克戎的真正威力藏在超额死亡里》指出的那样:同疫情之前的正常年份相比,新冠流行带来的超额死亡(比正常年份平均值增加的死亡人数),美国2020年和2021年是120万,而2022年前六周就是11.15万。其他国家:
德国、瑞士、比利时,超额死亡5%;
法国 15%
意大利12.75%
西班牙14.39%
芬兰 多死了15.4%
新西兰,17%
爱沙尼亚15%,斯洛文尼亚17%
保加利亚 37.39%
美国31%
接种率奇高无比的以色列,35%。
这些国家都是“躺平”“共存”的典范。
既是按其中最低的一档,10%计算,就相当于每年全国多死100万人,上海每年多死1.33万人(根据上海2019年死亡13.3万计算)。
如果按上述国家平均水平,20%计算,相当于每年全国多死200万人,上海每年多死2.66万人。
如果按美国的35%比例计算,相当于全国每年多死350万人,上海每年多死4.65万人。
上海每年超额死亡4.65万人是个什么概念呢?
一架飞机失事,132名同胞不幸罹难(抱歉我使用这个不恰当的比方)。而如果放弃“清零”,就相当于上海每年多摔352架飞机!
上海的面积是6340平方公里,如果放弃“清零”,就相当于上海每平方公里多死7.3人。
这么惨痛的结果,怎么还能大言不惭说是“流感”呢?这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吗?!
关于第三个观点,把政治和科学对立起来,自榜“专业人士”,把“动态清零”看成是“政治”。×
这种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非常危险的。这位女士关于“专业人员说的话根本就没人听。现在全部把这个病变成了政治性的一个疾病”“世界上哪个国家这样防流感”的表达,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
任何专业人员,都不应该把自己的专业看的高于一切。防疫当然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防范疫情,是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现代医学分工很细,即使在医学内部,也没有哪个医生敢说自己包治百病,即使是临床医生,也常常通过多学科会诊才能诊断疑难杂症,有很多疑难杂症现有知识还解决不了。那就更遑论公共卫生和疾控专业呢?病毒传播不仅是一个生物学事件,更是有重大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影响的事件,仅凭公共卫生专业,无法给出完整的、相对科学的防控措施。更不必说,我国多年来医学界存在着一种唯西方马首是瞻的空气,他们认为西方“躺平”我们只能“躺平”,而瞎着眼睛装看不到我国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至今最有活力的经济发展成果,实现了世界上最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我国的历史证明,成功的公共卫生措施,无不是“党的领导+群众路线+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结果。没有专业知识固然不行,但是如果只有“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公共卫生的专业知识),没有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只靠专业知识,就什么也干不成,美国和欧洲死亡上百万人,难道是因为没有公共卫生专家吗?
在上海疫情肆虐的浦东,就居住着一位可敬的老人。她的名字叫王桂珍,身份是新中国第一位赤脚医生。不知道上海疾控去年有没有参加党史教育。当年赤脚医生专业知识远远不如今天的“网红”们,但是首要的要求是政治挂帅,什么叫“政治挂帅”?政治挂帅就是把人民的健康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做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做个好人。如果所有的医生都做到这一点,那么关于抗疫的噪音就会小很多。
在武汉暴发疫情早期,上海网红专家不是说武汉不应、也无法全民核酸吗?他说满打满算一天就只能做单位数的万人吗?这就是典型的书呆子思维。结果,武汉“三结合”一来,速度、效率那是书呆子专家能够想象得到的呢?当年抗击血吸虫,也是上海的专家说,这个困难那个困难,总之,就是不行。电影《古木逢春》中的那个专家形象,据说,原型就是上海的某位专家。上海有过十里洋行的历史,有“洋气”,这是历史的痕迹,这个痕迹使许多人总有文明程度高人一等的感觉,因此,对于新中国经验,用觉得它“土”,不够西方的文明、人性。个人有这种看法,无所谓,但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怎么能对新中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的经验也那么无感、那么漠视呢?
参见《防疫当然是政治问题》一文。
最后,再说说关于经济的影响。
事实证明,实行“清零”政策不仅不会影响对外开放和人民生活,而且是能够保障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顺利进行的成本最小的方式。
西方一些媒体鼓吹中国“和病毒共存”,拿出来的说辞是:实行严格的防疫措施会影响经济增长和对外开放。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其制度决定了人的生命健康不会被纳入统治阶级考虑的重点目标,因为即使没有疫情,人民大众也只是资本增值的工具。所以西方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抗疫对经济的影响的。去年年初,之所以美国不愿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一个主要考虑就是担心影响经济增长。但事与愿违,一旦疫情到难以扑灭的程度,整个社会生活在对疫情的恐惧当中,不仅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而且新冠疫情给国民健康带来的伤害将在根本上损害未来的经济竞争力。
在国际疫情严重反弹的情况下,我国必须坚持对入境人员实施严格的监测、隔离等防控措施,这不是切断与世界的联系,而是对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高度负责的表现。
我们采取的“清零”政策,丝毫没有影响对外开放。2021年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3.4%、24.5%和22%……我国第一世界贸易大国的地位更加巩固。这一切数据继续展示着中国对外贸易增长快于GDP增长的格局。
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恰恰是因为我们实行了“清零”政策,广大工厂企业可以正常开工,人民可以正常消费。如果放弃“清零”,造成病毒流行,结果不可能是“有利于对外开放”,只能是破坏对外开放的大好形势。
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斗争形势下,这只会导致亲者痛、仇者快。
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是在国内外各种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下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表面上看起来的技术问题,背后都涉及全局。必须把技术思维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结合起来。
面对世界变局,面对周边动荡的局势,如果疫情防控出现任何闪失,后果都将是严重的。一些外部势力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对我们的抗疫方针有各种议论和误导。国内有些地方也或多或少接受了一些“网红”的误导,导致了今天疫情外溢其他省份的局面。越是这样,我们越是要在党的领导下自觉和坚定地坚持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方针。
我对新冠没什么误解和恐慌,我只是对自己的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定位更清晰。
我和我老婆都是30左右青壮年,我爸妈50左右,也不算年纪大。
但是我岳父前几年得了黑素瘤。我爷爷,外公都有心脏问题。我老婆爷爷更是得了偏瘫。
我二女儿才三岁,没有打新冠疫苗。大女儿自闭症,一直也没敢给她打。
现在偶尔封控,大不了就是不乱走,但是整体环境是安全的,出门玩,不用担心感染。
但是如果听了你们的,我自己感染后可以扛。小孩呢?她们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我是在家里赌,还是送医呢?我住的离医院很近,但是只是个二甲镇医院,平时看个普通感冒发烧没问题,肺炎啥的,以为在这边这么多次看病经历,它不靠谱,最近的三甲都在二三十公里以外。就这,还是建立在有位置给我排的前提下。如果人太多,以我这种平头老百姓的身份,我肯定是排不到的。到时候怎么办呢?
说在最后,如果我只有自己,我不怕,但是我不只有我自己,我不想陪你们赌。
比新冠病毒更可怕的是对病毒的误解,“新冠就是大号流感”那种误解。
恕我小人之心,录音听了两遍,感觉很不正常:男方的提问过于刁钻,而且充满诱导性,从接电话开始录音,说明他早就有了预案,就是奔着搞个大新闻来的。
女专家也太容易联系上了吧?
我因为上海的鸳鸯锅封禁,前几天一直没饭吃,饿的不行,打电话求助官方,每次都是占线。
好不容易打通了,对面也是不耐烦的敷衍,但这才是现状:工作人员每天不知道接多少求助和抱怨的电话,是个人都会暴躁,而且资源不足他们也解决不了,除了敷衍也没别的办法。
而录音中就很奇怪,第一个是普通的工作人员,解决不了问题后,直接推给专家领导,领导也耐心的解答。
奇怪在哪里: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人员敢随便把矛盾甩给领导吗?
我偶尔也会做一些客服工作,遇到客户的刁钻问题,都是拖延时间,询问boss口径,根据他的口径方向回复,但绝不敢直接交给boss,否则不用混了。
boss代表公司,不能轻易表态,表态了就没有回旋余地。
疾控中心的道理,也差不多吧?基层员工怎么会把领导推到具体矛盾的第一线?
其次,该领导在录音中,格外强调轻症要居家隔离,可以自愈的,但这不是之前强烈反对的吗?
轻症和无症也有传播风险,也可能转为重症,必须集中隔离,这也是方舱医院的意义。
现在居然说居家自愈?那之前建方舱医院岂不是浪费资源?
总之事情很诡异,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等待后续结果。
公众号:特例的猫
相关文章链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