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关注 @跳舞 ,还得经常性忍受他在那跳着脚鼓吹网文。我可以理解卖快餐的鼓吹快餐文化,但是吹个没完,得了便宜还骂娘就过了。既然如此,我也简单骂几句。
把问题类比置换,如果有人提问说想吃正经美食,但满大街都是苍蝇馆子大排挡,重油重盐、食材不新鲜营养不均衡,还抱怨人民群众品位太低,那我们肯定要教育他一句,人民群众喜欢,你算老几。但我们心里都知道,他说的其实也没错,老是吃这些对身体确实不好。口腹也是人生大事,要不嫌累就自己挑拣了买来做,要不嫌贵就去有口皆碑的餐厅去吃,健康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确。
文学领域之所以天天聒噪没完,就是因为没有公认的政治正确标准,好在也没有,要不然以正能量为准绳,人民日报就是唯一的文学。你说文学的功用是什么?记录?传播?教化?愉悦身心?都有,又不全是,文学就是人学,太过于广博。甭管她是严肃文学快餐文学,那无论作者还是读者,最通行的标准就一条:能否打动人心。可是人心这东西又不可测,有些人看看琼瑶就感动得不行,读一篇林清玄就觉得掌握人生真谛,就不需要曹雪芹或者加缪了,也行。
但你别觉得搞文学的就真没个高下了。为了赚钱搜肠刮肚抠屁眼凑货,和十数年呕心沥血的咬文嚼字,能一样?
人家题主就是想谈个恋爱,结果上街一看都是些红粉青楼,抱怨也是常情。但人一抱怨,就攻击人歧视性工作者,这个态度就很龟公了。文学界不是只有你们这帮出来卖的。你们写网文的是个什么操性,心里真没点B数么?这圈子靠水平吗?靠才华吗?不能说完全不靠,也需要基本的文字驾驭能力,但更需要的难道不是玩套路的水平和吸流量的才华么?知乎上是没什么正经作家入驻,给了尔等三流货色为自己正名的机会,现在看你们真是狂过头了,就差把自己写的那些东西捧成传世名著,和经典文学平起平坐了。你们不配。给陀思妥耶夫斯基、福克纳、黑塞提鞋都不配。借着网络文学的东风着运发了点小财,就鄙薄人去读像样的文学,呸。
我看不起网文不是概念性的,不是说这个东西通过网络传播它就带原罪,而是次品率太高。这也合乎逻辑啊,没有门槛,写的人多,那总体来说肯定是粗制滥造的。100篇网文发给你看过去,那肯定是垃圾、垃圾、垃圾、垃圾、宇宙无敌的垃圾、垃圾、这个还行有点意思、垃圾、垃圾……
换100篇经典,就民间评议那种,豆瓣读书排行榜top多少之类,读过去是优秀、优秀、优秀但是不符合我胃口、读开头弃了、优秀是否很难讲、没看懂、半懂不懂、看懂了而且被吓尿……
选择后一种体验,难道不是理性人的必然选择么?前者大行其道,就是把文学当自慰器啊,又懒又想快活啊,这样的人肯定是多数派啊。
多数派堵少数派的路子,就别怪少数派揭你们的短。
你一个以文字为生的人,和一学生比阅读量,真好意思要脸。照这么说,我的阅读量也可以把你跳舞按地上摩擦个满脸花,有意思么。可是我不敢啊,因为你成名了,你有钱了,你有一个“搞文学还能赚钱”的幸运人设,和一帮屎吃多了吃口饭就想谢天谢地的读者拥趸,话语权越来越重,放个屁也有人捧着嗅,不消解消解文学,都对不起你那么大张脸。
消解文学的意义一度是非常有必要的,消解的同时,文学上有了印象派,意识流,现代主义和文论。我们这时代已经不需要再解构文学了,已经解构的很到位了,或者说解构的同时要建立新的范式,这事儿网络文学还没有能干成的气象。事实上对读书的表面推崇和实质远离,对经典的意义否定和戏仿复制,现代人都玩得很自觉了,都已经毫无敬畏和克制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我不能确认题主是否如跳舞所言在那里装逼,但我知道有些人依然需要真正的文学,需要那些字字句句读到心里,酸甜苦辣的涌动,对文字的精妙控制和结构设计,对人复杂的情感阐幽发微,对世界深刻清醒的认知。他们需要的载体可不是贴着华丽标签带着昂贵溢价的宾利劳斯莱斯,对这些作者和读者来说,文学就是一根独行的拐杖。你坐你的公交地铁,别来侮辱这根拐杖,必要时也可以拿来打狗的。
不想撕大V,免得说我碰瓷,所以匿了。不服的话,来好了。
谢邀
能理解题主的心情,我想你说的快餐文学不包括优秀的通俗小说,而是指大部分网络小说、微信软文一类的文章。
首先,我认为,无论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哲学作品,书籍本身都是生活的副产品。有的人将书籍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如高尔基;也有人认为任何文学本质上都是一种消遣,如毛姆。
这两种说法截然不同,但都有各自的道理。你不能强求别人对书籍的态度跟你一样。对书,本来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快餐式文学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还是因为有庞大的受众。因为网络、手机,使得原本神圣的文学跌落神坛,成了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种平民活动。对大部分人而言,看点东西无非是为了消磨时间,地铁上,等餐时。
其次,书籍与市场化并不冲突,只有市场化才能使作品传播。明清小说飞跃式的发展就是因为明末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因为市场,这些作品得以流通,传播。我觉得,题主不必悲观,如今出版行业繁荣(包括电子出版),其作品必定良莠不齐,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优秀的作品定会留下来的。就像民国,在那样一个强调文章千古事的时代,一样有人在写烂俗的小说赚取稿费,但最终留下来的,仍是那些真正优秀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