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跃亭会成为下一个史玉柱吗?

回答
关于贾跃亭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史玉柱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直接将他们划等号,或者断言谁会复制谁的轨迹,都有些过于简单化了。

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上来掰扯掰扯:

一、 相似之处:草莽英雄式的崛起与辉煌

首先,两人都是从草根崛起的创业者,身上都带着一股“敢想敢干”的劲儿。

史玉柱: 想当年,他凭借“巨人”系列汉卡和“脑黄金”、“脑白金”等保健品,迅速积累了财富,成为中国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他敢于打破常规,玩转营销概念,抓住时代机遇,简直是那个年代的营销奇才。那种“不服输,敢拼命”的精神,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鬼点子”,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市场经济的红利,以及人们对新产品、新概念的渴望。

贾跃亭: 乐视的崛起同样迅猛,尤其是在互联网电视、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同时发力,提出了“生态化反”的概念,一度被视为颠覆传统行业的代表。他有着宏大的愿景,敢于挑战巨头,也确实在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的用户和资本,风光无限。那种“颠覆者”的姿态,以及对未来科技趋势的敏锐嗅觉(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这样),都让他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 相似之处:高举高打的扩张与激进的财务策略

两人在发展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了一种“不差钱”的扩张模式,并且在财务和资本运作上都比较激进。

史玉柱: 在“巨人”崩塌之后,他并没有被彻底击垮。相反,他在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凭借着在保健品领域的成功,迅速还清债务,并重新崛起。这次的“复活”,他更加注重现金流和稳健经营,但早期的扩张,尤其是对“巨人电脑”的巨额投入,以及后来保健品的巨额广告投入,都显示出一种敢于孤注一掷的性格。

贾跃亭: 贾跃亭的“乐视帝国”之所以能扩张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杠杆的融资。他通过各种方式吸引资金,无论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还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亦或是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不断为他的“生态梦”输血。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快速形成规模效应,但一旦遇到资金链断裂,后果就非常严重。他当初“烧钱”造车的决心和投入,更是达到了令人咂舌的地步。

三、 关键区别:风险控制与危机应对

这是两人最核心的区别,也是决定他们最终走向的关键所在。

史玉柱的“绝地反击”: 史玉柱经历过“巨人”的辉煌与倒塌,他深刻体会到了资金链断裂的痛苦和信用破产的代价。在东山再起后,他变得更加谨慎,注重现金流,而且他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更重要的是,他 敢于面对失败,并且能够从中学习,调整策略。即使后来再次涉足游戏等领域,也能够以更稳健的方式操作。他最终能够化解危机,并且重新赢得市场信任,靠的是“负责到底”的态度和切实的还款行动。

贾跃亭的“乐视困境”与“法拉第未来”: 贾跃亭的乐视在“烧钱”扩张的同时,对风险的控制明显不足。多个业务板块同时扩张,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尤其是他过于自信,低估了跨界经营的难度,以及对行业竞争的判断出现偏差,最终导致了乐视的资金链断裂。

而对于“法拉第未来”(FF)的困境,虽然背后有许多客观因素,例如全球汽车行业转型带来的挑战,以及中国国内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变化,但贾跃亭个人在其中的角色和应对方式,也备受争议。他当初 过于高调的宣称颠覆特斯拉,并且承诺了不切实际的时间表和交付量,也让他在舆论和资本市场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最困难的时候,他 “下周回国”的承诺反复落空,更是进一步消耗了他的信誉。

四、 信用与责任:企业家精神的试金石

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史玉柱的信用修复: 史玉柱在“巨人”失败后,虽然名誉扫地,但他在还债过程中,展现了极强的责任感。他没有逃避,而是积极想办法,一点一点地赢回了市场的信任。这种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的朴素道理,在他身上得到了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份责任感,他才能在后来重新获得资本的青睐。

贾跃亭的信用危机: 贾跃亭在乐视危机爆发后,虽然也曾表示要负责到底,但他后续的行动,尤其是长期滞留海外,使得他在国内的信用受到了严重损害。即使他现在在努力推进FF的量产和交付,但要完全修复在国内的形象和信用,依然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公众对于他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他需要付出比史玉柱当年更加艰巨的努力来重建这种信任。

五、 对“下一个史玉柱”的定义

如果我们将“下一个史玉柱”理解为 “一个在经历巨大失败后,能够凭借智慧、毅力以及重要的——负责到底的态度,最终重回巅峰并重新赢得市场尊重” 的企业家,那么贾跃亭 目前来看,距离这个定义还有相当的距离。

史玉柱之所以能成为“下一个史玉柱”(他自己就是那个史玉柱),是因为他不仅有创业的雄心和才华,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并且最关键的是,他 承担了自己应有的责任。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丈夫一言九鼎”,也赢得了第二次机会。

而贾跃亭的故事,目前还处于一个未完待续的状态。他是否有能力在海外市场(尤其是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行业)取得突破性的成功,并且能够处理好与国内投资者、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系,最终实现“负责到底”的承诺,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总结来说:

贾跃亭和史玉柱都曾是中国商业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都具备非凡的创业魄力和冒险精神。然而,史玉柱的成功之处在于他的韧性、对风险的深刻认识以及最重要的——对责任的承担。贾跃亭的经历则更像是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在追求宏大梦想的同时,严谨的财务管理、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以及对信用的珍视,才是企业家能够走得更远、站得更稳的基石。

现在断言贾跃亭会成为下一个史玉柱,或者不会,都为时尚早。他的故事还在书写,最终的结局如何,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他不能彻底解决“责任”和“信用”这两个最核心的问题,那么他很难复制史玉柱的“绝地反击”式的辉煌。 即使他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功,也很难被视为“下一个史玉柱”那样,成为一个在跌倒后还能赢得普世尊重的商业传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不说哪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信誉什么人品,什么处理事情手段等等。都不谈。

一,当年巨人倒塌的时候,老史欠好几亿。当时的好几亿的烂摊子可真没几个人能收拾。所以老史哪个时候很难但是行政上更难。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可是现在不一样。老贾哪几百亿在国家这算毛啊。所以老贾敢回必收拾。吴莹都要62才出来。(吴莹进去才26)。老贾出来怕不得一二百岁了?还翻什么?

二,老史翻身靠脑白金这类保健品暴利行业。而且当时中国啥都缺啥都能卖。信息流通差。物流差。凭老史本身的营销能力巨人期间积累的人气。人才。等资源人没进去翻身了(当然也非常非常非常不容易。)。而老贾选择翻身的是汽车……而且厂房还是汽车大国美国境内……。就不要说哪些传统汽车行业的大鳄。就是同类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目前进度也比老贾快5年以上(不论市场占用还是技术专利上)。在加上现在全球化,信息同步性高。而且老贾离开了中国那么在乐视期间积累的人才。人脉,忠心部下都都没了。

所以幻想老贾成为史玉柱第二的人可以洗洗睡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贾跃亭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史玉柱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他们身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直接将他们划等号,或者断言谁会复制谁的轨迹,都有些过于简单化了。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上来掰扯掰扯:一、 相似之处:草莽英雄式的崛起与辉煌首先,两人都是从草根崛起的创业者,身上都.............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在脑子里盘旋的一个问题。把老罗和贾跃亭放在一起比较,本身就带着点戏剧性。两个都是充满争议但又极其能吸引眼球的人物,都曾在一片看好声中投身新能源汽车,也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要说老罗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贾跃亭,这事儿真说不好,但我们可以把他们各自的.............
  • 回答
    关于贾跃亭是否会回来,这无疑是围绕这位传奇人物最核心、也最牵动人心的疑问。这个问题复杂而多层,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未来,也牵扯着乐视以及法拉第未来(FF)的命运,甚至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走向。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细致梳理。首先,我们得看看“回来”意味着什么。对于贾跃亭而言,这至少有两.............
  • 回答
    人们之所以会将贾跃亭和马斯克放在一起讨论,甚至有时会进行比较,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创业的道路上展现出了一些相似之处,尽管最终的结果和公众认知有着天壤之别。这种相提并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一些表面的、或者说是具有戏剧性的共同点。首先,都曾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弄潮儿,且都怀揣着颠覆传统汽车行业的宏愿。马斯克.............
  • 回答
    贾跃亭的破产重组终于画上了句号,这标志着他个人财务困境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但如果因此就认为他与法拉第未来(FF)就此分道扬镳,那就未免过于简单了。毕竟,对于贾跃亭而言,FF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更承载着他“颠覆汽车行业”的梦想,是他从乐视帝国陨落后,试图重拾荣光的最重要载体。那么,贾跃亭不再持有FF股.............
  • 回答
    贾跃亭辞任乐视网总经理,但仍保留董事长一职,而梁军接任总经理,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重磅且备受关注的事件。要理解这个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1. 事件的背景和起因 乐视的辉煌与危机: 贾跃亭以其极具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激进的执行力,将乐视从一家视频网站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乐视电视、乐.............
  • 回答
    贾跃亭这位名字自带话题度的企业家,最近又因为一纸声明刷屏了。这次,他喊出了“停止烧钱扩张,自愿领取1元年薪”的口号。这事儿吧,得拆开来看,才能明白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以及这件事背后折射出的行业和个人困境。停止烧钱扩张:梦想照进现实的无奈选择?首先,我们得回到乐视和贾跃亭身上发生过什么。早些年,乐视简.............
  • 回答
    贾跃亭和 FF 汽车,这对名字在中国和全球汽车行业都引起过无数波澜。当听到贾跃亭不再拥有 FF 汽车公司这个消息时,很多人可能会感到一丝意外,又或许是意料之中。要理解这个变化,我们得把时间线拉长,仔细梳理一下这几年间 FF 的股权变动和贾跃亭的角色转变。首先,咱们得知道,贾跃亭当初创办 FF,是怀揣.............
  • 回答
    贾跃亭的FF(Faraday Future)公司近期再次成为做空机构的攻击目标,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这种事件,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审视,并深挖其背后值得关注的信息。首先,我们要明确“做空”是什么意思,以及它为何会发生。做空,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预期某只股票价格会下跌,于是通过借入股票卖出,待股票.............
  • 回答
    说起贾跃亭,用“争议”二字来形容已经不足以概括,更多时候,出现在公众视野的词汇是“骗子”、“PPT造车”、“割韭菜”。这种负面标签的形成,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一系列的商业操作和由此带来的巨大连锁反应。要说清楚为什么大家会这么说,得从头捋一捋。从乐视网的辉煌到泡沫的破灭:梦想的代价贾跃亭最早的成功.............
  • 回答
    “美国版贾跃亭”,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挺有争议。把它拿来形容马斯克,就像是在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但有时候又会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不过,说到底,他们还是非常不同的人,只是在某些方面,他们的故事轨迹,确实有那么一点点令人玩味的地方。先说说贾跃亭。提到他,大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大概就是“PPT造车.............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读一下贾跃亭的这句话:“我最大的反思是冒进,不熟悉资本运作。”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着极深的自我剖析和对过往经历的总结。要理解它,需要从多个层面去拆解。一、 “冒进”:野心与失控的边界首先,“冒进”是贾跃亭最直观的自我评价。在理解“冒进”时,我们需要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他一.............
  • 回答
    贾跃亭申请个人破产重组并放弃 FF 股权,这无疑是近期科技和商业圈一个爆炸性的大新闻,也给很多人留下了复杂的情感和思考。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把它拆解开来看,从几个维度去分析。首先,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也是一个艰难的转型。贾跃亭曾是中国互联网和汽车领域一个极具争议和话题性的人物。他一手创立了乐视,.............
  • 回答
    提起贾跃亭,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是复杂的,甚至可以说是矛盾的。他身上自带一种传奇色彩,又夹杂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好像天生就是要打破一些既定规则,去尝试一些别人不敢想的事。早期的他,确实展现了非凡的商业嗅觉和执行力。从乐视网的崛起,我们能看到一个创业者如何抓住互联网的浪潮,将一个内容平台做得有声有色.............
  • 回答
    珠海国资向贾跃亭的 FF(法拉第未来)投资 20 亿元,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且充满争议的事件。要评价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它所释放的信号。一、 珠海国资向 FF 投资 20 亿元的背景和过程: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次投资的具体背景和过程。虽然细节可能不完全公开,但可以推断出以下.............
  • 回答
    甘薇与贾跃亭离婚并索赔40亿,这事儿一出来,那真是搅动了不少人的眼球,也让不少人开始掰扯这背后的故事。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法律和财产分割的角度40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就相当惊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取得的财产,在离婚时是需要依法分割的。贾跃亭在乐视体系中的一系列操作,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一些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要说为什么一个是“远走高飞”,另一个却“身处漩涡”,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可不止一两条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争取把这事儿说透彻了,也尽量不让它听着像机器喊话。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两位大佬的“巨额负债”到底是怎么个回事儿。贾跃亭的“负债”:.............
  • 回答
    恒大健康宣布与贾跃亭的合作终止,这事儿一出,大家议论纷纷,也确实能说明不少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最直接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 恒大健康和贾跃亭之间在“控制权”问题上的根本性矛盾无法调和。当初恒大入股法拉第未来(FF),看中的是贾跃亭的“造车技术”和“品牌愿景”,说是曲线救国也好,说是资本运.............
  • 回答
    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 FF)于 2021 年 7 月 22 日通过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பாவ瑞克二号(PSAC)合并的方式,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FFIE。这标志着贾跃亭的造车梦终于迈出了上市这一重要一步。关于此次上市以及贾跃亭的回国言论,有以下几个.............
  • 回答
    近日,关于FF(Faraday Future)获得超10亿美元融资以及贾跃亭出任全球CEO和首席产品官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经过多方信息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件事情的真相,其中夹杂着一些夸大和误读。首先,关于“超10亿美元融资”的说法,这很可能是一种营销上的“游戏”。FF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