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游戏《全面战争:三国》是否是最差的一代全面战争游戏?

回答
关于《全面战争:三国》是否是“最差”的全面战争游戏,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而且“差”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款游戏,看看它究竟好在哪儿,又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让你自己来判断它在整个系列中的位置。

首先,我们得承认,《全面战争:三国》在很多方面确实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也吸引了大量新玩家和三国爱好者。

《全面战争:三国》的亮点:

三国历史题材的深度挖掘: 这是《全面战争:三国》最大的卖点之一。曹操、刘备、孙权等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被赋予了鲜活的个性和独特的背景故事。游戏不仅是简单的地图征服,更融入了大量角色扮演的元素。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起家故事、忠诚度系统、人际关系网,甚至还有“义兄弟”、“岳父”这样的社交机制。这些都让玩家感觉自己在扮演一个真正的历史人物,而非一个抽象的国君。
强烈的角色驱动力: 《全面战争:三国》的角色扮演和叙事性远超系列以往的作品。人物事件层出不穷,从政治联姻、密谋暗杀到收养义子、政治斗争,这些事件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可玩性,也让整个三国故事更加生动。你可以看着自己的将领从无名小卒成长为名震天下的将领,也可以体验到背叛、忠诚、友情、爱情交织的戏剧性场面。这种对角色塑造的重视,是许多老玩家喜爱它的重要原因。
创新的派系机制: 不同的派系设计了独特的机制,比如董卓的“暴政值”、袁绍的“家族影响力”、刘备的“仁德值”等。这些机制让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玩法侧重点和挑战,增加了游戏的策略深度和重玩价值。
精美的画面表现: 无论是在城市场景还是战场上,《全面战争:三国》的画面都达到了系列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物建模细腻,光影效果出色,尤其是在战场上,大量的士兵单位和爆炸特效,带来了震撼的视觉冲击力。
优秀的音乐和配音: 游戏的音乐充满了中国古典韵味,极大地增强了沉浸感。各个配音演员对角色的演绎也相当到位,让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然而,正是这些亮点也伴随着一些让部分玩家感到失望的方面,导致《全面战争:三国》在一些人心目中评价不高:

后期内容和DLC的争议: 这是《全面战争:三国》最常被诟病的地方。游戏本体发售时内容相对单薄,尤其是后期游戏体验,许多玩家反映后期缺乏足够的新鲜感和挑战。随后的DLC,例如“八王之乱”和“五世名门”,虽然增加了新的时代和派系,但定价较高,且对核心玩法的影响有限,并未能完全满足玩家对游戏深度的期待。许多人认为这些DLC并没有解决游戏本体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反而像是“分割式销售”。
游戏后期疲软: 不少玩家反映,游戏进行到后期,当一个派系已经基本统一并占据优势后,游戏就变得相当枯燥。AI的挑战性不足,缺乏有效的后期目标和事件来保持玩家的兴趣。大规模的合战虽然宏伟,但缺乏战术上的深度变化,容易陷入重复的战斗模式。
AI的表现问题: 虽然AI在外交和战略层面上有所进步,但在战场AI方面,仍然存在不少令人费解的地方。例如,电脑军队会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行军路线,或者在面对玩家的战术时反应迟钝。这些问题在关键战役中会极大地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部分玩法的简化和缺失: 相较于系列的一些经典作品,比如《罗马II:全面战争》或《战锤:全面战争》系列,《三国》在某些方面的复杂性和深度上有所取舍。例如,派系内部的政治运作,虽然有角色扮演的成分,但在一些玩家看来,并没有达到系列前作在帝国管理和政治模拟上的那种深度。一些老玩家怀念那些更侧重于帝国管理和细致外交的玩法。
汉化问题和Bug: 游戏发售后,初期存在一些汉化不准确和BUG的问题,虽然后续得到了修复,但早期的负面体验也影响了一部分玩家的评价。

那么,《全面战争:三国》是否是“最差”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比一下其他作品。

与早期作品对比: 像《罗马:全面战争》、《中世纪II:全面战争》这样的作品,虽然画面粗糙,但它们在玩法机制的创新和深度上奠定了系列的基础,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奉为经典。与它们相比,《三国》在画面和角色扮演上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在某些核心的战略和战术深度上,一些玩家可能会觉得有所不如。
与系列其他优秀作品对比: 《战锤:全面战争》系列以其丰富的种族、独特的魔法和激烈的战场表现,赢得了无数玩家的喜爱,它在奇幻题材上的成功使得其在玩家群体中的评价普遍很高。《罗马II:全面战争》在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更新后,也变得相当成熟和耐玩。《中世纪II:全面战争:王国》等扩展包也带来了大量的优质内容。
与系列中的某些“争议之作”对比: 比如《全面战争:将军》在发售初期,因为优化问题和内容的不完整,受到了广泛批评。后来经过不断更新才有所改善。如果以此为参照,《三国》的许多核心玩法是扎实的,只是在后期内容和持续更新上表现不佳。

总结来说:

《全面战争:三国》绝非“最差”的全面战争游戏。它在题材的驾驭、角色塑造、画面表现和音乐音效等方面,都达到了系列的一个新高度,并且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新玩家。特别是其浓厚的中国历史氛围和角色扮演元素,让它在系列中独树一帜。

然而,它也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特别是后期内容不足、AI表现不佳以及DLC的定价和内容策略未能完全打动所有核心玩家。这些问题使得一部分老玩家感到失望,认为它没有达到系列某些作品的高度,或者是在某些方面有所妥协。

所以,如果你喜欢三国历史,或者对角色驱动的游戏体验感兴趣,那么《全面战争:三国》很可能是一款让你沉迷其中的佳作。但如果你更看重系列在战略深度、战役自由度或后期内容丰富度方面的表现,那么你可能会觉得它有一些令人遗憾的地方。

最终,“最差”还是“最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个人对“全面战争”这个系列看重的点在哪里。它是一款优缺点都非常鲜明的作品,值得你去亲自体验,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不是。

很有意思的一个问题,之前有人问《全面战争:三国》是不是最好的全面战争的时候,我回答的是:还不是,但是有成为最好全面战争的资质。

现在看到这个问题,再回头想一想我玩过的所有全面战争系列游戏。(除了上古的罗马1、幕府1、中世纪1,以及后来的罗马2、不列颠,我都玩过——阿提拉不到3小时,也当没玩过吧。)我乍一想,似乎我玩过的其他全面战争也真的很优秀,目前而言很难说有哪一作比三国要差。

玩得时间最长的依次是中世纪2全面战争、帝国全面战争(包括拿破仑)、战锤全面战争(1+2)、幕府2全面战争。也基本覆盖了全战系列冷、热兵器和魔幻背景题材,我想我还是有点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总结一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全战三国饱受诟病的地方。

1.地名与人名

农庄、工具铺、畜牧场……直到现在我看着这些地名还是十分来气。没有许都,没有荆州,没有合肥,没有樊城,没有任何一个关卡。

我们来看一看同样有行省设计的《全面战争:战锤》是怎么为行省中非主城的地名命名的。

行省伊泰恩分别由主城洛瑟恩、安格瑞尔、阿苏焉圣殿和莱森之塔组成。

每一个地点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名字,而且有关卡设计。这毫无疑问会对玩家游玩过程中产生的代入感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

来势汹汹的大批混沌军团在纳迦瑞斯行省的凯恩圣殿登陆,仅仅率领着一支1000名高等精灵和2条龙的精灵公主埃文·洛瑞萨斯死守凯恩圣殿,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进攻。

或者:

混沌大军已经攻破的漩涡之眼外环的第一道防线,直逼凤凰门,内环各高等精灵王国同仇敌忾,合师凤凰门,誓死保卫漩涡之眼。

到三国这里呢?


育敏香和袁安洋组成的联军已经攻到了武陵郡的工具铺,如果此地失守,那么苍梧郡的畜牧场和零陵郡的稻田便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了。我方君主孙仁派出大将治安宝前去抗敌。

人名这种情况可能只有中国人才会觉得很可笑,毕竟对于外国人来说,“Liu”和“Yu”就像我们看“William”和“Charles”一样。

但是地名绝对是全战三国的最大败笔,给各个非主城的加一个地名能死么?你连侯官、苍梧这种较为冷门的地名都能找出来,许都、樊城、合肥呢?下邳、小沛、新野呢?虎牢、汜水、剑阁呢?遍地的农庄稻田畜牧场,茶馆铜矿工具铺

(经评论指出,没有徐州城,已经改正了)

无力吐槽。

2.兵种同质化严重以及令人出戏的五龙军和天地卫队

五龙军和天地卫队这七种最高级的大陆货毫无疑问会导致玩家游戏进行到后期,除了少数派系——马腾和孔融,大部分派系的特色兵种都没有一丁点儿卵用!

甚至于,较为鸡肋的黄龙军、白龙军、青龙军都不需要。骑兵一律玉龙军,弓箭一律黑龙军和坤地掷弹手(什么,你说弩兵?弩兵是干什么的?),步兵就用乾天大刀队,又能抗线又有输出。再配上几队投石车。成了。

其他的兵种,根本不需要。

虽然全面战争其他系列游戏也或多或少存在兵种同质化的问题。但是都找到了比全战三国更好的解决办法:

帝战所有国家都用线列步兵,但是主要国家的线列步兵能力不同。法国俄国肉搏强,英国精准,普鲁士射速快,奥地利人多。你用同样经验的同样科技的一队法国列兵和普鲁士列兵对射,是肯定射不过的,但是你A上去肉搏就能打得过。

幕府2说来说去也就那几个兵种,弓足轻、枪足轻、僧兵、武士。但是各个派系后期的顶梁柱兵种还是有所侧重,不会让玩家产生:这武田家和岛津家TMD有什么区别的感受。

中世纪2全面战争是除战锤外兵种同质化问题最轻的一作,每个国家的特色真就完全不同。苏格兰的长枪、英国的长弓、法国后期极为立体、全面的步弓骑炮体系、神罗的步兵、意大利的弩和精锐民兵、波兰海量的远程骑兵、俄罗斯极为强悍的肉搏骑兵、丹麦的斧兵、土耳其弓骑兵、埃及的马穆鲁克骑兵、摩尔人的骆驼火、两牙的火枪和征服者……每个国家都能给玩家独一无二的游戏体验。

战锤全战:什么叫兵种同质化?

如果说人名、地名是全战三国影响玩家游玩代入感的最大败笔,那么单一简单无脑兵种系统就是全战三国影响玩家游戏体验的最大败笔。

3.优秀人才在内政上的影响

君主、储君、丞相会有一些特殊加成,但是除了这些特殊加成,诸葛亮做丞相和潘凤做丞相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影响。尚书令、司空、太傅、太尉、司徒这五个职位更是毫无差别,谁做都一样。变化最大的反而是太守,几乎每个武将担任太守都会有不同的属性。

全战三国如此强调内政,却在内政系统上如此敷衍,着实让我失望。

在我个人的游戏过程中,主要对这三点最为不满,其他小细节就先不讨论了。


分割线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全战三国的最主要的优点。

1.外交系统

全战系列的外交,是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一代一代复杂起来的。而这种复杂,在三国这一作达到了顶峰。

谈判时候开始采用点数,只有点数在+0.0以上,这项方案才会被通过,而且更多的物品可以用作谈判筹码:武器、护甲、随从、马匹、物件以及很关键的资源——粮食。不再是以往的金钱、贸易权、军事通行权和联盟。

至少我玩过三国之后,再回过头去玩前几作,感觉前几作的外交都有点简陋。

这一作在中立和联盟之间又添加了一个联军系统,实际上联军就相当于前几作的联盟,而全战三国中的联盟具有更多的作用:开启联盟战争——真正的全面战争。

几个大国各自带着小弟和另几个带着小弟的大国全面开战,战线从胶东半岛一直绵延到四川盆地。这种只有在全战三国中才很容易营造出的局面能带给玩家那种最为大气磅礴的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感觉。

2.部曲系统

这不仅是对于三国时期部曲制度的还原,也是对玩家游戏体验的一大提升:部曲解散后重新招募保留等级。而且后期很容易做到重新招募费用为0。这回合解散,下回合空降,再下下回合满员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而如果这支部队要从原位置急行军到前线,按照游戏里的时间估计要走个几年。

3.更优秀的画面表现和优化

相比于在画面上较为能打的战锤,三国无论是画面还是优化都全面优于战锤,更加能打,操作流畅度也更高。

4.较快的过场速度

策论游戏本就很杀时间,而且能吸引玩家全身心投入。每回合之间的过场阶段也可以观察一下其他派系的动向。

但是过场时间一长,难免会让玩家在这个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变得无聊,去干会儿别的玩玩手机。(说你呢!战锤凡世帝国!)虽然三国的派系远不如战锤2多,而且随着游戏的进行会越来越少。但是战锤2凡世帝国的过场时间至少在三国的5倍以上,导致我现在每次打开战锤之前都会考虑很久要不要玩几回合。

5.人物关系系统

现在的人物关系系统还很稚嫩,但是CA迈出的这一步深得我心。和志同道合的人共事干劲儿更足,和为自己所不齿的人共事则互相掣肘。

虽然现在人物关系系统仅仅在战斗中较多得体现出来,而内政影响不多。但是难保未来不会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丰富,譬如君主和丞相相合会增加丞相忠诚度、提升丞相功能。反之则减少。其他各个职位之间也会受到人物关系的影响。

不过目前人物关系多半是根据人物特性和战斗决定,而人物特性随机性较高,过了一回合蹦出来一个使二人不合的特性出来真的很难受。如果能引入战锤的武将培养系统就好了。

中世纪2中的将领,屠城杀战俘加残暴,不屠城放战俘加美德,多打胜仗加忠诚,只要打仗就加统率。在城市里待久了变宅男,有各种内政加成但是也会变得奢靡淫乱。在部队待久了会性格刚烈更有男子气概,但是守在家里的老婆会给你戴绿帽。公主会有贴身忠仆或者贞操带,刺客、间谍甚至牧师还会有娈童。私以为实在是极为经典。

6.游玩的舒适性

全面战争到现在已经开发了超过十款游戏。我们挑选几部典型的(我玩的比较多的)作品从多个角度横向对比一下所谓的舒适性。

部队爆兵:

中世纪2:城市城堡出产不同兵种,一般而言城堡部队更强力一些,但是每个城市每回合3个征兵格,想爆出一队满编,要么得等个好几回合,要么好几个挨着的城市/城堡一块儿爆兵再聚到一起。除了攻城器所有兵种1回合出来。

帝国:同中世纪2,只不过淡化了城市和城堡的区别。大致就是内政城兵种少且低级,军政城兵种多且高级。部分强力兵种要多个回合,部分强力炮兵要多个回合。

战锤:招募的兵种数量和质量仍然由所在地区的建筑决定。但是添加了全局招募系统,花费更多,耗时更久。每回合招募部队数量有限,爆一队满编要多个回合(Waaaaagh除外!)

三国:征兵无地点、数量限制。只要将领在本国境内就能征兵。但是新兵无法立刻满员,需要等几个回合才能补满。

部队补员:

中世纪2:只能在城市或城堡中进行,而且只有在该城市/城堡能够招募这种兵种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补员,但是只要能补就一回合补齐。补员要钱。

帝国:只要花钱,在哪里都能补。

战锤:不用花钱,自己境内自动补,急行军也能补,但是补员时间要根据伤亡情况和补员速度而定。

三国:除了急行军不能补兵和战锤完全一样。

事务官:

中世纪2:有事务官(外交官,商人,公主,间谍,刺客以及牧师)。相关的任务只能由事务官完成,例如外交只能通过外交官或公主接触对方城市、军队、营寨或公主、外交官开启。贸易点只能通过商人开发。间谍能探路、打探军情、在敌方城市中引发骚动甚至在你围城的时候打开城门,当然了,也可以抓间谍。刺客顾名思义,杀人用的,上到将领,下到事务官全能杀,还能破坏敌方建筑。牧师顾名思义,用来传教和烧烤异教徒,维持本土秩序,降低敌方秩序都很好用。

帝国:取消了外交官,外交可以在ui界面直接进行。取消了商人,改为陆地上的资源建筑和四大贸易区。取消了公主。将刺客和间谍合并为痞子(the♂deep♂dark♂fantasies),但是功能不再像中世纪2一样丰富。保留牧师。增加绅士用于加快研究速度。

战锤:几乎取消事务官,以一种其他形式代替——事务官既可以当将领,也可以去完成其他任务。通用任务基本就是击伤敌方将领,使敌方部队减员等等……根据种族不同还有很多较为特殊的暂且不提(鼠人出来挨打!)

三国:只保留了间谍,而且还和中世纪2的间谍完全不同。完成任务需要长时间潜伏,但是能做的工作也更多——根据其在对方派系中的任职而定。

暂时想起来这么多。


总而言之,全战三国的开发,是建立在全面战争十几代的开发经验之上的。虽然前一作不列颠风评不佳——我没有玩过就不多说了。

但是无论是游戏开发的成本、理念,游戏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远远超过以前任何作品的。我们现在觉得它没有那么好玩,是因为它只是一个半成品。给它一两年时间把现在挖下的许多坑填一填一定能够成为一款极为优秀的全战系列作品,甚至于能够争一争最好的全战。

目前全战三国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制作组在里面添加的极为丰富的内容,但是没时间一一把它们充实起来,每一项都是个皮囊,都是个半成品。所以玩起来有些空洞。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CA才能把全战三国一点一点充实起来呢?

按照CA的尿性,计数单位要用年。


那么问题又来了:谁才是最差的全面战争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难去回答,全面战争系列开发历史有20年,第一代幕府将军全面战争简陋得现在玩家真的很难玩下去,我们能说它是最差的全战吗?

显然不能,因为没有幕府全面战争,就没有后来的罗马全面战争、中世纪全面战争,就没有后来的中世纪2全面战争、帝国全面战争,更没有后来的罗马2全面战争、战锤全面战争姐妹、阿提拉全面战争。也不会有现在的三国全面战争。

评价一个游戏,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

只论游戏性,我认为2005年的中世纪2全面战争是CA的巅峰之作,之后都在走下坡路。可是我玩起后来的作品,也觉得很好玩啊。

全战系列游戏,其实就是大家基本差不多,有个别几作超过了平均水平,被封为最好的全面战争之一,偶尔有一作低于了平均水平,被大家踩在了脚底下(不列颠出来挨打!)

你要问除了不列颠谁最差,我的答案是:没有。

user avatar

你肯定没玩过不列颠凉凉。

CA都算放弃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全面战争:三国》是否是“最差”的全面战争游戏,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而且“差”的定义本身就非常主观。不过,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款游戏,看看它究竟好在哪儿,又存在哪些不足,从而让你自己来判断它在整个系列中的位置。首先,我们得承认,《全面战争:三国》在很多方面确实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 回答
    在世嘉发行的《全面战争:三国》中,关于游戏人物建模是否存在歧视中国人的说法,经过许多玩家、历史爱好者和评论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普遍的结论是:不存在针对中国人的歧视性建模。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审视这款游戏的人物设计:1. 历史背景的尊重与还原:《全面战争:三国》是一款基于中国三.............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发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不少各位老哥肯定已经沉迷其中,肝得昏天黑地了吧?作为一个从系列早期作品一路走过来的玩家,说实话,这次的《三国》我真是期待了好久好久。终于等到它面世,一股脑儿地扎进去,也玩了差不多百来小时了,算是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和大家掰扯掰扯。初上手:惊喜与一点点不适应一.............
  • 回答
    话说这《全面战争:三国》的“黄巾之乱”DLC,把何仪、龚都、黄邵这仨哥们儿端上台面,让你能领着他们造反,这事儿吧,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从历史真实性上讲,这仨人算是黄巾军里的“骨干力量”了。 虽说张角、张宝、张梁是这起义的头号大将,但历史记载里,何仪、龚都、黄邵也都是重要的渠帅,在不同地区.............
  • 回答
    一款融合了P社(Paradox Interactive)、全面战争(Total War)、光荣三国志(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以及文明(Civilization)系列的策略游戏,将是一部野心勃勃、内容极其丰富、深度和广度都达到史诗级别的作品。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一个.............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Total War: Three Kingdoms)是一款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策略战争游戏,结合了历史、策略和沉浸式玩法。以下是关于该游戏的有趣视频类型及其详细内容分析,涵盖游戏攻略、实况、评论、MOD等内容: 1. 游戏攻略类视频这类视频主要帮助玩家快速掌握游戏机制,适合新手或对.............
  • 回答
    这问题问得相当到位,不少玩家在我那圈子里也经常提起,都说这俩三国题材的策略游戏,各有千秋,也各有让人抓狂的地方。我这人玩游戏也算得上是老炮了,这俩都摸过不少,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唠唠,这《全面战争:三国》(简称全战三国)和光荣的《三国志》系列(我主要拿最近几作来说,比如《三国志13》和《三国志14》)到.............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Total War: Three Kingdoms)这款游戏以中国三国时期为背景,虽然其核心玩法是即时战略和回合制大地图,但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魔幻”的元素。这种“魔幻”并非是指龙、法师、妖魔鬼怪等传统意义上的西式奇幻,而是基于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加工.............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对我来说,不只是一个策略游戏,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引发了不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最先被吸引的,当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从小读三国故事长大,刘备的仁德、关羽的忠义、张飞的勇猛,曹操的雄才大略,孙权的隐忍蛰伏,吕布的骁勇善战……这些人物的形象早已根深.............
  • 回答
    作为一款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策略游戏,《全面战争:三国》在还原历史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也难免会有一些为了游戏性而进行的改编或简化,其中一些地方确实存在不符合史实或者值得商榷之处。下面就来聊聊其中一些比较突出的例子:1. 过于突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和能力塑造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游戏中,诸葛亮往往被塑造.............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在发行多年后,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活跃的Mod社区。这些Mod不仅修复了游戏中的一些不足,更重要的是,它们极大地拓展了游戏的可玩性,提供了无数新奇的体验。要说“有趣优秀”的Mod,那可就多了去了,而且每个玩家的口味也不同,但我可以给你推荐几个我认为.............
  • 回答
    “八王之乱”这个DLC,说实话,刚公布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打鼓的。毕竟《全面战争:三国》之前几个DLC,虽然说不上差,但总感觉在“惊喜”这方面没能完全戳中我。特别是那个价格,确实是让我犹豫了好一阵子。不过,架不住对三国史的好奇心,以及想看看这次创意总监又要整什么新活,最终还是掏了腰包。整体印象:一股清.............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玩起来真叫一个妙不可言,策略和操作的结合,既要运筹帷幄,又要决胜千里。要说有什么技巧和战术,那可就多了去了,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争取让你看了感觉像老朋友聊天一样,而不是什么AI生硬的输出。首先,咱们得从宏观战略说起。 选对主公和势力: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每.............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发售在即,哪个势力才能第一个在我的屏幕上打出“汉”的旗号,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过,如果要我第一个选择,我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答案,并且理由也挺充分。我大概率会选择刘备。说起来,我选择刘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种情怀,以及他对“仁德”的追求。在三国群雄并起的乱世,曹操的雄才大略,孙.............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一下《全面战争:三国》中的女性势力“郑姜”。郑姜在《全面战争:三国》中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DLC派系,她的出现打破了游戏初期男性为主导的格局,为玩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玩法。总的来说,郑姜是一个独特、有挑战性、且能带来别样体验的势力。一、 历史原型与游戏设定的魅力 历史原型: .............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在司马懿的简介中将诸葛亮评价为“臭名昭著”,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具有争议性的表述,也引发了许多玩家和历史爱好者的讨论。要评价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一、游戏内的设定与历史叙事的平衡:首先,《全面战争:三国》作为一款游戏,它需要在历史的宏大背景下,加入游戏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游戏.............
  • 回答
    谈及《全面战争:三国》的战场表现,尤其是那标志性的“混乱”,我觉得这真是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 有些人视之为糟粕,也有人从中看到了某种程度的“写实”。 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但也得承认,这混乱有时候确实会让人有点抓狂。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混乱”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如果你玩过早期的一些三国志或者更老.............
  • 回答
    《全面战争:三国》这游戏,说实话,我一直以来都没怎么把它放下过。毕竟,这年头能做到它这个份上,在历史策略类游戏里,真不多见。一开始接触它,最吸引我的就是那股子“三国”劲儿。你想啊,咱们从小就听三国故事,对那些风云人物、波澜壮阔的战役,心里头都有那么点情结。而《全面战争:三国》把这些东西搬到了游戏里,.............
  • 回答
    “匡扶汉室”这梗最近在《全面战争:三国》玩家圈子里突然又火起来了,其实仔细想想,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这次的火爆程度,可能比以往都要更甚,而且有那么点“破圈”的意思。为什么会火?那得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游戏本身特有的“慢热”和“情怀”加成。 《全面战争:三国》这款游戏,虽然说发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回答
    嘿,各位三国迷们,是不是还在纠结《全面战争:三国》这款出了有些日子(开玩笑啦,也就两天!),到底值不值得掏钱买?我刚玩了两天,感觉脑子里的三国魂都被点燃了,迫不及待想跟大家唠唠我的真实体验。首先,咱们得聊聊这游戏最核心的东西:三国群英荟萃的魅力。讲实话,我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它能不能把三国那种波澜壮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