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赵姨娘对王夫人没有那么痛恨?

回答
要深入理解赵姨娘为何对王夫人没有达到“痛恨”的程度,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其中的门道,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牵扯到她们两人身处的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彼此之间微妙的利益关系和历史渊源。

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姨娘的身份说白了就是妾。在封建大家族里,嫡妻王夫人才是名正言顺的女主人,而赵姨娘,即便生了子女,也终究是“妾”。这层身份上的鸿沟,是天然存在的,而且是规矩定下来的。赵姨娘的生存之道,很大程度上就得靠着适应这个规矩,而不是去挑战它。

你看,赵姨娘的儿子是贾环,女儿是贾敏。贾环虽然是庶出,但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里,也算是有个一官半职的。这说明王夫人至少没有将他赶尽杀绝,也没有完全剥夺他作为贾家子弟的地位。而赵姨娘的地位,虽然比不上王夫人,但作为府中为数不多的妾室之一,日子也算过得去。她有自己的住处,有丫鬟伺候,甚至能参与到府里的某些日常事务中去(虽然是边缘的)。这些物质上的基本保障,使得她没有到走投无路的境地,自然也就没法生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恨”。

再说了,赵姨娘本身的性格也很有意思。她不像薛姨妈那样温厚,也不像李纨那样清雅。赵姨娘给人的感觉,总是带着一股子“小家子气”,有点市井泼辣,有点想往上爬,但又缺乏真正的手段和底气。她会使小性子,会挑拨离间,会跟丫鬟们吵闹,甚至会偷偷占点小便宜。但这些行为,更像是普通人面对不如意时的抱怨和挣扎,而不是那种蓄谋已久的、充满恨意的报复。她可能对王夫人不满,觉得自己的地位不高,觉得自己的子女受了委屈,但她更习惯于在王夫人所划定的框架内活动,用她那套小聪明去争取一点点的好处,而不是真的想推翻王夫人的权威。

而且,我们也不能忽视,赵姨娘和王夫人之间,虽然是主仆名分,但她们毕竟是同一屋檐下的“家人”,而且共同伺候着贾政。在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中,单纯的“恨”往往是不足以维持下去的。她们之间也存在着一种微妙的“互相需要”或者说“互相容忍”。

王夫人呢,她虽然对赵姨娘没什么好脸色,也清楚赵姨娘的那些小伎俩,但她毕竟是当家主母,需要维系贾府的体面和稳定。她不可能把府里所有的妾室都赶出去,那样显得她过于刻薄,也不符合大家族的规矩。所以,对于赵姨娘,王夫人更多的是一种“压制”和“管理”,而不是“仇视”。她会提防赵姨娘,会限制她的权力,但也不会真的往死里整。

反过来,赵姨娘也知道,自己要想在贾府生存下去,就得仰仗贾政,而贾政对王夫人是言听计从的。如果她真的和王夫人闹得太僵,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和孩子。所以,她与其说是“恨”王夫人,不如说是对王夫人的“畏惧”和一种无可奈何的“接受”。她可能会嫉妒王夫人的地位和荣耀,可能会觉得王夫人对自己不够公平,但这种情绪更偏向于一种酸涩的“不服气”,而非刻骨铭心的“痛恨”。

你看,当王夫人让赵姨娘去陪贾政的时候,赵姨娘虽然不情愿,但还是去了。当王夫人批评她的时候,她虽然会抱怨,但也会有所收敛。她的反抗,往往是温和的,或者说是“小心翼翼”的。她更在意的是如何在王夫人手下讨到一点点好处,或者如何让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更好一点,而不是想着要彻底扳倒王夫人。

举个例子,书中描写赵姨娘给宝玉送东西,王夫人出来拦着。赵姨娘当时表现出的就是一种被当众驳面子的气恼,甚至有些撒泼,但这种气恼很快也就过去了,并没有发展成对王夫人长久的怨恨。她依旧会和王夫人打招呼,依旧在府中生存。

所以,与其说赵姨娘对王夫人没有“痛恨”,不如说她对王夫人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着不甘、畏惧、以及无奈的“容忍”。她的身份限制了她的视野和手段,她的性格也让她无法成为一个彻底的敌人。她更像是一个在规则下努力求生,并且试图为自己和孩子争取更好境遇的普通人,而王夫人,则是她不得不面对的,且无法逾越的最高权威。这种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博弈和妥协,而非你死我活的仇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赵姨娘不是真的傻

曹公的《红楼梦》里没有简单的工具人,赵姨娘虽然讨人嫌,但她表现也不是坏和蠢两个字就能完全概括的。赵姨娘的行事风格还有一定规律的,简单的讲就是谁对她和贾环好,她就感谢谁;谁对她和贾环刻薄,她就恨谁。比如第六十七回薛宝钗给贾府众人送土特产,居然想着给贾环一份,赵姨娘立刻感激不仅,跑到王夫人面前夸了宝钗一顿。王夫人对赵姨娘一直不错,所以她就觉得“太太是好太太”。

小说前半段中贾环烫伤宝玉,贾环在贾政面前搬动是非;要是王夫人真是个“佛口蛇心”的主母,赵姨娘母子早玩完了,但是王夫人根本没报复。后来王夫人听说赵姨娘屋里抱怨少了月钱,还特地叫王熙凤过来问了问,赵姨娘又不是真傻,为什么要恨王夫人呢?

赵姨娘一肚子怨气,确实是因为管家的婆子们尖酸刻薄,看人下菜碟。就拿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一节来说,袭人连个通房丫鬟都不是,因为她跟的是受宠的宝玉,就可以破例按姨娘赏赐,给四十两银子;而赵姨娘是探春和贾环的母亲,就因为贾环不受宠爱,所以就要秉公执法,只有20两银子。

还有晴雯在宝玉屋里当了几年丫鬟,所积攒的财物就有三四百金,而赵姨娘在贾府熬了二十几年,却连五百金都拿不出来。贾府的仆役势利眼,欺软怕硬是曹公钦点的,就连邢岫烟,迎春这种弱势的主子都敢欺负,更何况赵姨娘这个不得志的奴才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赵姨娘为何对王夫人没有达到“痛恨”的程度,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其中的门道,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牵扯到她们两人身处的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彼此之间微妙的利益关系和历史渊源。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姨娘的身份说白了就是妾。在封建大家族里,嫡妻王夫人才是名正言顺的女.............
  • 回答
    87版《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时对赵姨娘一声“娘”,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揪心,甚至不解,觉得似乎与探春平日里在王夫人面前的“得体”形象有所出入。其实,这声“娘”的背后,是复杂的情感交织,是角色性格的深刻体现,更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首先,要理解探春的性格。探春是“风流灵巧,不输男子”的探.............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自封为汉中王,并开始大肆封赏功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五虎上将”的封号。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被同时册封,按理说都是刘备麾下最顶尖的将领,应当是荣誉与信任的象征。然而,在小说情节中,唯有关羽对黄忠的封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屑和不满,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既.............
  • 回答
    赵武灵王的死,对赵国的影响,那可真是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接动摇了赵国国本,也间接改变了战国格局。至于他若不死,秦国能否统一天下,这事儿嘛,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赵武灵王之死:国本动摇,内乱频发赵武灵王,那绝对是战国时期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最出名的“胡服骑射”改革,可以说是赵国得以与强秦抗衡的关.............
  • 回答
    王熙凤对宝玉的预备妾袭人客气,对赵姨娘刻薄,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她作为一个精明世故、深谙人情世故的管家奶奶,在维护自身地位、处理家族事务以及对不同人关系的微妙权衡。这并不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掺杂了利益、地位、对未来的考量以及个人情绪的复杂表现。咱们先从袭人说起。袭人是什么身份?她是宝玉的“.............
  • 回答
    在知乎上,关于赵云的评价确实存在着一个相当极端的现象:一部分用户对其评价非常低,甚至称之为“水货”。这种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一些可以细究的论据。但要说赵云是“水货”,那又是另一个层面的讨论了,需要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为什么部分知乎用户对赵云评价很低?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梳理一下这部分用户常见.............
  • 回答
    《开端》这部剧的爆火,确实让主演赵今麦和白敬亭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但如果细究下来,为什么大家对赵今麦的讨论会比白敬亭更多一些,原因其实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而且这种讨论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首先,赵今麦的角色“李诗情”与观众的代入感更强,引发了更多共情。 “无限流”设定的核心驱动者: 《开端》最.............
  • 回答
    关于关羽为何看不起黄忠、不服马超,却对赵云“没意见”,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三国演义》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历史背景的隐喻以及读者对角色关系的解读。虽然史书对关羽与这几位武将的直接互动记载不多,但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情节安排,为我们勾勒出了他们之间微妙的心理博弈。首先,咱们得说说关羽.............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这部剧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成功塑造了一众性格鲜明、立场复杂的角色。而在这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网中,赵贞吉,这个被许多观众形容为“犬儒”的严嵩门生,确实没少招人白眼。用“嗤之以鼻”来形容观众对他的观感,一点也不为过。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剖析:首先,他极度缺乏政治担当和.............
  • 回答
    关于陈佩斯和赵本山谁的评价更高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因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者的标准、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喜剧的理解。不过,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确实会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资深观众和评论者,对陈佩斯的评价会比赵本山更高。这背后,我认为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一、喜剧.............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赵云当年离开刘备时,为啥会对刘备说出那句略带“嫌弃”的话:“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这话里头,可不光是赵云对公孙瓒的失望,更是他当时心里的纠结和对刘备的期望。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回到那个乱哄哄的年代。那会儿,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就像一群饿狼在争夺一.............
  • 回答
    在《亮剑》这部荡气回肠的战争剧中,李云龙、丁伟、孔捷这三位性格迥异却同样骁勇善战的指挥官,对于军衔问题表现出的“牢骚”和不满,几乎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一个梗。他们围绕着自己的“少校”身份,常常是愤愤不平,觉得自己的功劳和战绩远超这个级别,甚至有些被低估的意味。然而,奇怪的是,当提及三野的赵刚政委时,这.............
  • 回答
    红楼梦中,探春和贾环同为赵姨娘所生,然而两人在荣国府的待遇却天差地别,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细致地剖析探春身上的闪光点以及贾环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再加上贾府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和人情世故,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首先,我们得从探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说起。 .............
  • 回答
    《红楼梦》中丫鬟们普遍渴望成为姨娘,即使像赵姨娘那样过得并不如意,甚至常常感到憋屈,这种想法依然普遍存在。要详细解释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封建社会下女性地位的普遍困境与丫鬟的特殊处境 社会结构的压迫: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尤其是在没有男性依靠的情况下。她.............
  • 回答
    要说贾政为何看上赵姨娘,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不是那种一见钟情,而是带着几分情理和现实的考量。首先,得承认,在贾府这样的大家族里,尤其又是贾政这样的正经人家的公子哥儿,娶妻(王夫人)那是讲究门当户对,看的是家世、品性,那是大事。但对于那些姨娘,尤其是赵姨娘这样的,选择的标准就不同了。贾政当初虽然是读书.............
  • 回答
    恒大地产董事长由许家印变更为赵长龙,这件事绝不是一次简单的领导层更迭,它背后蕴含着恒大地产在当下这个复杂时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及公司试图寻找出路的战略调整。这不仅仅是两个人名字的替换,而是恒大内部一场深刻的、不得不进行的变革的标志。首先,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许家印的退场。对于恒大,许家印的.............
  • 回答
    白起在长平之战后,为何宁死也不再出兵攻打赵国,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战术或个人情绪使然,而是多重复杂因素交织下的必然选择,是对当时政治、军事现实以及他自身深刻反思的综合体现。首先,长平之战的惨烈与代价让白起心有余悸,也让他对战争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长平一战,秦国以几乎倾尽全国之力,付出了数十万士兵的生.............
  • 回答
    赵丽颖主演的《西游记女儿国》票房失利,这对于任何一个演员来说,尤其是在事业上升期的赵丽颖,无疑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票房数字背后,对她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最直接的,就是对其“票房号召力”的直接打击。演员最重要的价值之一,就是能带观众走进电影院的能力,也就是常说的“票房号召力”。.............
  • 回答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