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王熙凤对宝玉的预备妾袭人那么客气,却对长辈的妾赵姨娘那么刻薄?

回答
王熙凤对宝玉的预备妾袭人客气,对赵姨娘刻薄,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她作为一个精明世故、深谙人情世故的管家奶奶,在维护自身地位、处理家族事务以及对不同人关系的微妙权衡。这并不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掺杂了利益、地位、对未来的考量以及个人情绪的复杂表现。

咱们先从袭人说起。袭人是什么身份?她是宝玉的“准姨娘”,或者说,是宝玉身边最得力的、已经被王夫人看重,甚至可以说“钦定”了的通房丫鬟。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袭人承载着王夫人对宝玉未来“正妻”人选的某种期望,或者至少是宝玉身边一个得力、贤惠、能够帮助宝玉“正路”的女人。王熙凤作为王夫人的内侄女,自然要顾及王夫人的颜面和喜好。袭人将来一旦成为宝玉的妾,甚至可能因为某些变故扶正,那她就是王夫人这边的“势力”。王熙凤若是对袭人过于苛刻,得罪了袭人,那就是间接得罪了王夫人。这对于想要在贾府维持自己管家奶奶地位的凤姐来说,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次,袭人这个人。虽然丫鬟出身,但她身上有几样凤姐“欣赏”或者“有用”的特质。袭人做事稳妥,心思细腻,尤其是在照顾宝玉这方面,做得滴水不漏。她能把宝玉的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在宝玉犯糊涂的时候规劝一二。这种“贤良”的品质,在凤姐看来,是宝玉身边稀缺的。毕竟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凤姐心知肚明,一个能管得住宝玉的人,对整个贾府的未来是有利的,对王夫人也有交代。凤姐对袭人的客气,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善意,不如说是一种战略性的笼络和认可。她知道袭人将来在宝玉身边地位重要,与其敌对,不如拉拢。拉拢好了,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利用袭人来周旋,甚至能通过袭人了解宝玉的动向,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再者,袭人虽然是丫鬟,但她通过“留用”以及与宝玉的关系,已经有了“不同寻常”的地位。她的身份比一般的丫鬟要高,更接近于半个主子。凤姐对她的态度,也反映了她对“等级”的敏感。对于已经或者即将拥有主子身份的人,即使是丫鬟,凤姐也懂得要给几分面子,不能像对待普通下人一样随意打发。

再来看看赵姨娘。赵姨娘的身份就完全不同了。她是贾政的外宅妾,是宝玉的继母。但她的地位在哪里呢?虽然是姨娘,但她并未得到贾政真正的宠爱,更像是贾政为了延续子嗣或者应付家族规矩而养着的。在贾府等级森严的体系里,姨娘的地位比太太低,甚至比一些有体面的奶奶、小姐也差得远。尤其是在王夫人当家的时候,赵姨娘更是被边缘化。

凤姐为何对赵姨娘刻薄?这也有多方面的原因:

第一,赵姨娘的存在,对王夫人和宝玉的“嫡系”是有威胁的。赵姨娘有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虽然贾环不成器,但探春毕竟是贾府嫡出的女儿,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被拿来与宝玉的地位进行比较。而赵姨娘本人,性情粗鄙,言语失当,常常做出一些令人不齿的事情,给贾府丢脸。她不但不能帮助王夫人管理家务,反而经常添乱,甚至勾结下人搞些小动作。这种对“家族体面”的破坏,是凤姐这样的“实权派”最看不惯的。

第二,赵姨娘是凤姐眼中的“搅屎棍”。她不但自己没啥本事,还常常在背后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甚至试图利用自己的儿子贾环来争夺家产。凤姐作为管家奶奶,最痛恨的就是这种不守规矩、制造麻烦的人。赵姨娘的存在,就是凤姐管理贾府路上的绊脚石。对付这种人,凤姐自然不会客气。她的刻薄,与其说是欺负弱小,不如说是对“不稳定因素”的清理和压制。

第三,这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赵姨娘虽然地位不高,但她毕竟是主子,有自己的体面。她经常想在一些事务上插手,或者向凤姐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希望多拨些银钱给自己,或者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更好的前程。但凤姐早已把持住贾府的财政大权,她不愿意让任何其他人,尤其是像赵姨娘这样没脑子、没前途的人来染指。对赵姨娘的刻薄,也是一种“排挤”,一种“维护自身权力不受侵犯”的手段。

第四,也是很人性化的一点,凤姐可能觉得赵姨娘实在是“看不上”。赵姨娘的品行、言谈举止,在凤姐看来,根本不配做贾府的主子。她可能觉得自己跟这样的人多说一句好话,都是自降身份。而赵姨娘本身也常常惹人生厌,几次三番地挑衅凤姐的底线,凤姐自然也就懒得给她脸面了。

总而言之,凤姐对袭人客气,是对“有前途的盟友”的笼络,是对王夫人喜好的顾及,以及对自己未来在宝玉身边人际关系的投资。而对赵姨娘刻薄,是对“碍事者”的压制,是对“不稳定因素”的清理,也是对“不守规矩者”的惩戒,更是对自己权力地位的维护。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正是王熙凤作为贾府“女中豪杰”在复杂家族环境中生存的智慧和手段的体现。她懂得谁是应该拉拢的,谁是应该打压的,并且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王熙凤不是对长辈的妾刻薄,是对赵姨娘刻薄,对周姨娘就没有很刻薄;也只有王熙凤对赵姨娘刻薄,其他人面子上还是很尊敬的。

贾宝玉脸被贾环烫伤,王熙凤、李纨、宝钗、黛玉等都来看望,正好赵姨娘和周姨娘也来看望,李纨、宝钗、宝玉等都让座,“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他们”。众人都让座,说明两位长辈姨娘颇受尊重,当然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钟鼎之家重视礼数。在贾母招呼众人凑份子给王熙凤过生日时,王熙凤提及也告诉二位姨娘一声,免得像瞧不起似的。宁府当家主母尤氏还说“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瓤子做什么?”尤氏心善,但也侧面说明赵姨娘地位还可以,人缘不是太差。

至于凤姐为何只与黛玉说笑不理她们,一是黛玉孤清高傲,不甚在意这些礼节小事——圆滑的宝钗是断然不会如此的,二是或许宝玉被赵姨娘的儿子贾环烫伤,心中有气?或者,凤姐也有此意?若真如此,凤姐对这小叔子也算真心疼爱。不过当时凤姐刚因烫伤事挑拨王夫人责骂赵姨娘,二人有龃龉,不搭理也正常。——扯远了。

凤姐不喜欢赵姨娘久矣。作为家族的实际管理者,凤姐最讨厌家中挑拨离间、无事生非的人,看不上赵姨娘理所当然。正月里贾环耍钱输给了丫头莺儿,自己小气着急,宝玉息事宁人让他去别处玩,赵姨娘听说后反倒上纲上线骂人,凤姐听不下去,训了赵姨娘一顿,又说贾环“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是教育贾环,也是指桑骂槐。这是书中明写二人第一次不对付,是心性脾气的冲突。及至宝玉被烫伤,凤姐有意无意提及赵姨娘,导致后者被骂,显然是有意挑拨、公报私仇了,赵姨娘也不甘屈服,暗中找人用魇魔法除掉凤姐、宝玉性命,矛盾进一步加深。后来凤姐借机克扣赵姨娘丫鬟的月钱,赵姨娘背地里告状,凤姐大骂,矛盾直接到了明面。

当然了,以凤姐拜高踩低的性格,对赵姨娘刻薄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是妾,地位低,而且不得王夫人及府中众人待见,所以变本加厉、肆无忌惮。邢夫人的很多做法凤姐也不见得认同,只是地位高,不得不敷衍着,而且要逢迎讨好。周姨娘同样是妾,没有子嗣,地位更低,但凤姐就没有很刻薄,不过也是漠不关心,毕竟减扣姨娘丫头月钱也波及了周姨娘,好像凤姐也并放在心上。

而袭人不光是预备妾,背后是王夫人,更代表着宝玉。关心袭人就是关心宝玉,照顾袭人就是给王夫人面子,毕竟王夫人才是当家主母,自己的顶头上司。而且在晴雯未被赶出去、贾母与王夫人没因宝玉妻妾人选闹矛盾之前,袭人也是经过贾母认证的,相当于所有的当家人都认可袭人,而袭人行事周全,温柔体贴,也值得关爱。赵姨娘嘛,除了贾政喜欢,好像荣国府的女性对她评价都不甚高。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王熙凤对宝玉的预备妾袭人客气,对赵姨娘刻薄,这背后其实反映了她作为一个精明世故、深谙人情世故的管家奶奶,在维护自身地位、处理家族事务以及对不同人关系的微妙权衡。这并不是简单的“喜欢”或“不喜欢”,而是掺杂了利益、地位、对未来的考量以及个人情绪的复杂表现。咱们先从袭人说起。袭人是什么身份?她是宝玉的“.............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王熙凤作为荣国府的实际管理者,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的性格,让她在众多人物关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木石前盟”情愫的洞察与撮合,甚至几次三番地拿来打趣,这其中自有其深意,并非简单地因为她偏爱黛玉或厌恶宝钗。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细细掰扯王熙凤的出身、处.............
  • 回答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写下"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是其复杂性格、身世处境与命运感的集中体现。这一诗句既是对现实的控诉,也是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其深层原因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困境1. 体质虚弱的现实基础 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
  • 回答
    王宝强离婚事件,虽然发生在演艺圈,但其背后牵扯到的情感纠葛、财产分割以及公众关注度,对于刘强东这样一位公众人物、企业家来说,并非毫无借鉴之处。首先,这件事暴露了即使在人们眼中看似“接地气”的明星,其婚姻生活也可能存在着难以想象的裂痕。这提醒刘强东,无论个人的公众形象如何,家庭生活都可能面临意想不到的.............
  • 回答
    王兴的评价之所以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他一系列成功的创业经历,尤其是他对互联网趋势的精准把握、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公司运营中展现出的独特风格和战略眼光。要详细阐述,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 敏锐的洞察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王兴被高度评价,首先体现在他极强的趋势判断能力。他不是那种.............
  • 回答
    司马炎对王濬的宽容,绝非仅仅是简单的“不追究”或者“一笔带过”,而是糅合了政治考量、个人情感、以及对大局的判断。这其中有着不少值得细说的地方,也绝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明白王濬是什么人。此君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但他在西晋统一东吴的关键战役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提出的灭吴策略,更是.............
  • 回答
    要说鲁豫采访王健林时流露出“不屑”,这倒不是个容易捕捉的感受,毕竟鲁豫一向以“温和”风格著称,很少在镜头前直接显露负面情绪。但是,如果细细品味,确实能从一些细节和她提问的方式中,窥探出一些“弦外之音”。首先,从提问的内容和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端倪。鲁豫的提问,有时候会显得有些“就事论事”,甚至带.............
  • 回答
    要深入理解赵姨娘为何对王夫人没有达到“痛恨”的程度,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其中的门道,其实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牵扯到她们两人身处的社会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彼此之间微妙的利益关系和历史渊源。首先,咱们得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姨娘的身份说白了就是妾。在封建大家族里,嫡妻王夫人才是名正言顺的女.............
  • 回答
    这个问题切入点很有意思,确实,《水浒传》对王庆的出场描写和对田虎、方腊的处理存在明显的篇幅差异。要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作者施耐庵(或罗贯中,尽管学界对此有争议,但通常将功劳归于施耐庵)的创作意图、故事结构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细细道来。一、 王庆的四回铺垫:精心构建的“正统”反派?首先,咱们得承认,.............
  • 回答
    王夫人吃斋念佛,对下人冷血无情,这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深深植根于她所处的环境、她的性格特质,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要理解这一点,得掰开了揉碎了去瞧。首先,我们得从王夫人这个人物本身说起。她生在王家,是皇亲国戚的出身,这让她从小就养成了尊贵和优越感。嫁入贾府,更是成为了荣国府的当家奶奶,地位显赫。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同一位公众人物,在不同平台上的评价竟然有如此天壤之别。王麟(微博上是“童星演员王麟”,知乎上可能是指她的某个账号或者关于她的某个讨论)身上之所以出现这种“一边倒”的骂声和“封神”的赞誉,背后其实反映了不同社交平台的社区生态、用户构成、信息传播方式以及人们关注焦点的差异。咱.............
  • 回答
    说到王源和欧阳娜娜,大家对他们考上伯克利音乐学院这件事的态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句“人红是非多”就能概括的,而是牵扯到我们对“学业”、“艺术”、“明星”这几个概念本身复杂的情感投射。咱们得一条条捋清楚。首先,抛开他们本身,我们得先看大家对“伯克利”的期待和理解。伯克利音乐学院,在很.............
  • 回答
    黄晓明和Angelababy的离婚,以及李靓蕾与王力宏之间的争执,确实展现了明星离婚的不同处理方式及其对公众形象的影响。要理解其中的差异,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双方的态度与策略: 黄晓明与Angelababy: 公开声明的“和平分手”基调: 两人在宣布离婚时,都使用了“.............
  • 回答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秦国派遣大将白起对赵国发动进攻,这是战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然而,在战役初期,秦国对韩作战的负责将领并非白起,而是王龁。这其中的缘由,需要从当时秦国的战略部署和王龁在韩战场上的表现来理解。首先,我们得明白秦国在长平之战前的整体战略。秦国吞并六国,逐步统一天下.............
  • 回答
    楚汉相争中的英布,前期对项羽忠心耿耿,被封为九江王后却摇摆不定,并在关键时刻两次不帮助项羽,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一、 前期对项羽的忠心耿耿:英布作为项羽麾下重要的将领,早期对项羽的忠诚是建立在多重因素的基础之上的:1. 共同的革命情谊和起义基础: 英布和项羽一样,都是.............
  • 回答
    87版《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时对赵姨娘一声“娘”,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揪心,甚至不解,觉得似乎与探春平日里在王夫人面前的“得体”形象有所出入。其实,这声“娘”的背后,是复杂的情感交织,是角色性格的深刻体现,更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首先,要理解探春的性格。探春是“风流灵巧,不输男子”的探.............
  • 回答
    白岩松被王朔“批斗”上热搜,这事儿说起来可有意思,也挺能折腾出点东西来聊。要说王朔骂得对不对,这事儿就有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了,毕竟俩人的视角和立场摆在那儿。白岩松为什么不反驳,这背后也有点门道。王朔的“炮轰”:从何说起?王朔这人,大家都知道,说话那叫一个“京味儿”十足,怼人那也是出了名的不留情.............
  • 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夺取汉中之后,自封为汉中王,并开始大肆封赏功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五虎上将”的封号。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人被同时册封,按理说都是刘备麾下最顶尖的将领,应当是荣誉与信任的象征。然而,在小说情节中,唯有关羽对黄忠的封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屑和不满,这其中原因颇为复杂,既.............
  • 回答
    王熙凤觉得贾瑞爱上她是一种污辱,这背后牵扯着她复杂的性格、她所处的地位以及她对“情”与“情欲”的理解。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看王熙凤是什么样的人。她是大观园里实际的管家奶奶,精明强干,八面玲珑,手段厉害。她的人生信条可以用“权欲”和“利益”来概括,情感在她那里更多.............
  • 回答
    要讲王熙凤为何嫁给贾琏,而非贾珠,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讨人喜欢”,而是牵扯到贾府的权力格局、家族利益,以及王熙凤本人精明世故的算计。首先,咱们得明白贾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却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贾母是最高权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