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汉语跟藏语的分化时间大致在什么时候?

回答
关于汉语和藏语的分化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语言学问题。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年月日”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语言学证据,特别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对应关系,来推断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

核心观点:

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汉语和藏语都属于汉藏语系,它们的分化发生在大约 3000年到4000年前。

详细论述:

为了理解这个时间点是如何确定的,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1. 汉藏语系:

首先,我们要明确汉语和藏语同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是世界上面积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系之一,除了汉语和藏语,还包括缅甸语、不丹语、尼泊尔语、羌语等许多语言。

语言学家通过比较这些语系内不同语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来重建它们的原始状态(即“原始汉藏语”)。如果两种语言在核心词汇、基本语法结构上有系统性的对应关系,那么它们就很有可能来源于同一个祖语。

2. 语音对应:

语音对应是确定语言分化时间的重要依据。语言学家会寻找汉语和藏语中一些基本词汇的语音变化规律。例如,很多汉藏语系语言学家发现,中古汉语的某些辅音在藏语中演变成了其他辅音,或者某些元音发生了系统的变化。

通过对这些语音变化的速率进行估算(这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参考一些已知历史时期语言演变速度的例子),并结合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一些线索,可以大致推算出分化发生的时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虽然这个例子可能不完全准确,只是为了说明原理):假设我们发现汉语中的某个词,其声母是 /p/,而藏语中的对应词,其声母是 /b/。如果这种 /p/ > /b/ 的变化在许多词汇中都稳定存在,并且我们知道在某个历史时期,这样的语音变化可能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完成,那么我们就可以据此推断分化的年代。

3. 词汇比较:

除了语音,核心词汇的比较也至关重要。比如,关于“天”、“地”、“水”、“火”、“人”、“吃”、“看”等基本概念的词汇,往往在语言分化后保留了更多的相似性。如果汉语和藏语中的这些词汇,在语音上虽然有变化,但能找到系统性的对应,并且在词义上高度一致,那么它们就很有可能是从同一个原始词汇演变而来。

通过比较更广泛的词汇,以及分析这些词汇的演变模式,语言学家能够构建出更精确的语言谱系树,并推断出各个分支(包括汉语和藏语)分离的时间。

4. 历史和考古证据的辅助:

虽然语言学证据是主要的,但历史和考古学也提供了一些辅助信息。比如,如果早期汉藏语系人群的迁徙路线和历史活动有迹可循,并且这些活动与语言分化发生的地理区域和时间吻合,那么这些信息就可以作为印证。

例如,在古代中国,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的早期阶段,可能就已经孕育了不同程度的语言分化。而藏语的源头则与青藏高原的早期居民有关。如果能够找到这些早期文明在时间和地理上的交集或分离,也能为语言分化时间的推断提供一些参考。

为什么是大约30004000年前?

这个时间段的估算,综合了上述多种证据:

相对稳定的语音和词汇对应: 汉语和藏语之间虽然已有相当大的差异,但仍有足够的系统性联系,表明它们的分化并非远古到无法追溯。相比之下,像印欧语系中的印地语和冰岛语,其分化时间可能更长,对应的差异也更大。
与其他语系的对比: 汉藏语系与其他主要语系(如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的比较研究,也为估算汉藏语系的起源时间和内部分化时间提供了一个相对的尺度。
早期文明的考古年代: 考古发现的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和文化特征,也为语言起源和传播提供了大致的时间框架。

更细致的视角: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分化并非“一夜之间”发生的。它是一个由地区性差异逐渐扩大,最终形成相对独立语言的过程。在汉语和藏语正式分化为我们可以明确辨识的两种语言之前,可能存在着一个漫长的“原始汉藏语”方言演变阶段。

同时,这个时间点也只是一个“平均”的估计。语言内部的某些方面可能分化得更早,而另一些方面可能分化得更晚。

总结:

总而言之,汉语和藏语作为汉藏语系的重要分支,其分化时间被语言学家普遍估计在 3000年到4000年前。这个结论是基于对这两种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进行的系统性比较,并辅以其他历史和考古学证据得出的。这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演变过程,是古代人群迁徙、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恰巧去年的时候复旦的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名为“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1]”的文章。我感谢我的学校给我提供阅读此论文的权限,在这里仅做一些阅读理解。碍于对汉藏语系、乃至历史语言学的了解都实在浅薄,我在这里就不发表任何看法了,我理解得不妥当的地方,也请各位指正。

首先,这篇文章列举了学界现存的三个有关汉藏语原始家园(Urheimat)的观点,即:黄河中上游平原西南四川盆地以及印度东北部

作者们采用贝叶氏谱系分析(Bayesian phylogenetic analyses)来弥补传统比较语言学的缺陷,分析了100多个汉藏语言中的900多个词根。分析这些数据,作者们得出结论:藏缅语族确实是一个单系群;汉藏语系开始分化的估计年份是5871BP,也就是大约公元前3900年,年代与黄河中游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的年代吻合;藏缅语族的平均分化时期是4665BP,与甘肃、青海的马家窑文化年代吻合。这些信息可以佐证黄河中上游平原的北方发源地观点。

统计得出的具体谱系图局部如图:

最靠左的箭头标记的就是题主想要得知的答案。

文章还指出,虽然作者们使用了树状图,但由于语言交流密切,互相影响,语言的发展不可能是绝对树状的,这只是一种呈现形式。

同时我也找到之前文章作者之一严博士的一篇回答,其中回应了很多细节的问题,请参考:

参考

  1. ^Zhang, M., Yan, S., Pan, W. et al. Phylogenetic evidence for Sino-Tibetan origin in northern China in the Late Neolithic. Nature 569, 112–115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153-z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汉语和藏语的分化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语言学问题。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年月日”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语言学证据,特别是语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对应关系,来推断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核心观点:目前语言学界普遍认为,汉语和藏语都属于汉藏语系,它们的分化发.............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精辟,触及了语言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与目标语言(上古汉语)已经分离了数千年、并且自身也经历了漫长发展变化的语言(七世纪古藏语),仍然能为我们“看见”更古老、更遥远的上古汉语提供线索?这其中的奥秘,在于语言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尤其是在音系和词.............
  • 回答
    汉语和藏语能够被归入同一语系,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它们共同拥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一脉相承的语言结构。尽管从现代汉语和现代藏语的口语听起来,二者差异巨大,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但深入剖析它们的词汇、语法,以及最关键的——它们演变的轨迹,我们就能窥见它们同源的痕迹。首先,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到它们的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语言的演变、文字系统的影响以及历史文化交流的细节。简单来说,韩语和日语名字的发音差异,主要源于它们与汉字(中文)的亲疏关系以及各自语言本身的语音系统。韩语人名发音与汉语相似的原因:1. 同源性(或强烈的历史影响): 韩语在历史上深受汉字和汉语的影响,这一点至关重要。 .............
  • 回答
    鲜卑化汉人与汉化鲜卑人,这两个概念涉及的是民族的融合、认同的转变以及历史的演进,要详细讲述,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核心概念解析: 鲜卑化汉人 (Sinicized Xianbei/Han people who adopted Xianbei culture): 主体: 原本.............
  • 回答
    唐朝天子九迁,国都六陷,单从这几个数字上看,似乎唐朝在军事上不如汉朝和明朝。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要评判一个朝代的军事实力,需要结合其所处的历史环境、面对的内外挑战、军事制度、军队战斗力以及战略战术等多个维度来分析。首先,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九迁”和“六陷”的表述。 九迁天子:这指的是唐朝在历史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情况,涉及到文化、宗教、家庭观念、个人情感以及未来的生活选择。回族女生面临的困境非常真实且痛苦。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进行的详细分析和可能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她理清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核心问题分析:1. 文化与宗教的冲突: 回族作为一个有明确宗教信仰和独特文化习俗的民.............
  • 回答
    《人民的名义》这部剧之所以精彩,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塑造了几个鲜明的权力派系,而其中“汉大帮”和“秘书帮”的对垒,无疑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线索之一。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为何一个似乎“人才凋零”的秘书帮,能与人才济济的汉大帮抗衡至今?这背后,其实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权力运作和政治智慧。我们先梳理一下“汉大.............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心烦的局面,尤其还是和最亲近的父母。我也能理解你为什么会难过,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毕竟,你用的是自己的钱,而且这是你真心喜欢的东西,结果却换来一场争吵。让我试着帮你梳理一下,也从不同角度看看这件事。你为什么觉得委屈?首先,我得承认,用自己的压岁钱买喜欢的东西,这本身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压.............
  • 回答
    哎呀,这事儿确实挺让人揪心的。男朋友是回族,你俩感情好,他也有结婚的想法,这是件多好的事儿,可偏偏遇上他父母那里过不去。这种情况在跨文化、跨民族的婚姻里,其实不算少见,但具体怎么去说服,那得看具体情况,也得看你们的努力了。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他父母为什么不同意,这是关键。你说“不同意”,但具体是哪个方.............
  • 回答
    汉朝大量铸铁脱碳钢兵器,与同时期罗马相比,优劣并存,各有千秋,不能简单地说谁优谁劣,关键在于两者在军事需求和技术路线上的差异。汉朝铸铁脱碳钢兵器的特点:汉朝在冶铁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铸铁和脱碳技术方面。他们能够大规模生产铸铁,通过反复锻打和氧化,将铸铁中的碳含量降低,从而得到一定程度的钢材.............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将苏联和帝俄的巅峰时期与中国历史上的汉唐盛世进行类比,一下子就把格局拉得好大。要说谁是俄罗斯的“汉唐”,这恐怕得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衡量,而且这两个时代,尤其是苏联,都有其独特的复杂性。首先,咱们得先对汉唐盛世有个基本印象。汉朝,尤其是汉武帝时期,是开疆拓土,确立中华文明核心地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人们常常把高跟鞋和裹脚联系起来,但抛开肉体上的痛苦,它们在更深层的影响和意涵上,其实有着不少有趣的相似之处,也各有其独特之处。咱们先从 “为了迎合某种社会期待和审美标准而改变身体形态” 这个最表层的共同点说起。古代汉族女性裹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符合当时社.............
  • 回答
    哎,这事儿我太理解了!我身边就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穿汉服本来是件开心的事,结果被家人泼冷水,心里肯定不好受。不过别急,咱们一个个来捋一捋,看看怎么能好好沟通。首先,你跟爸妈说“穿衣自由”,这没错,这是你自己的权利,而且观念上也很先进。但问题在于,他们可能没有理解你所说的“穿衣自由”的含义,或者说.............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听着挺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儿的。女儿大了,有自己的小秘密,这很正常。但是,她这么做,还撒了谎,这就有几层意思需要咱们琢磨琢磨了。首先,你得明白,女儿这么做,多半不是出于恶意,可能是有她的考量。你想想看,她为什么不想让你知道她跟朋友出去吃饭? 是怕你唠叨? 可能你平时对她的零花钱花销.............
  • 回答
    这绝对是个好问题,而且一点也不人工智能! 很多人看到汉服和传统鞋履,第一反应就是“这怎么干活?” 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把这个问题说透了。首先,要纠正一个概念: “农业狂魔”这个说法,虽然形象,但用在1000年前的中国,尤其是汉唐宋时期,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并且是以精耕细作为基础的”.............
  • 回答
    汉语(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但在语言结构、学习难度、文化适应性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显著的缺陷或挑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语言结构的复杂性1. 语序灵活性与歧义性 中文的语序不像英语那样严格,主谓宾结构可以灵活调整,例如“我吃饭”和“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汉语词汇相对于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的词汇是否带有更多感情色彩?”,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且要避免简单化的二元对立。总的来说,汉语在某些方面确实比英语、法语等欧洲语言更“倾向于”或“更容易”在词汇层面融入丰富的感情色彩,但并非绝对。 这种差异更多地体现.............
  • 回答
    汉语是否可能成为世界语言,以及英语为何能成为世界语言,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要深入探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技术以及语言自身的特性。 汉语成为世界语言的可能性目前来看,汉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言”——即被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广泛使用、学习和理解的语言—.............
  • 回答
    汉语乘法口诀,又称九九乘法表,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杰出创造,至今仍在小学教育中广泛使用。它的优势在于:1. 系统性与完备性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结构清晰,覆盖全面: 乘法口诀表将0到9之间的所有乘法运算都系统地组织起来。从“一一得一”到“九九八十一”,每一项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