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 53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

回答
如何看待 53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

这是一项具有深远文化和历史意义的提案,背后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视以及对教师职业的敬意。要全面看待这项提案,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提案的背景与动机:

回归传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对中国乃至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日结合,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和尊师重教精神的回归和弘扬。
提升教师职业的文化地位: 孔子诞辰日具有崇高的文化象征意义。选择这一天作为教师节,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在社会中的文化地位和荣誉感,强调教师作为文化传承者的重要作用。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尤为重要。通过将教师节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孔子相结合,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体现教育的根本目的: 孔子强调“仁”和“德”,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有德行、有学问的人。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日结合,也暗示了对现代教育应回归育人根本的期盼。

支持者的观点:

历史的延续性与文化传承: 支持者认为,孔子是中国教育的源头,将教师节设在其诞辰日,是对悠久教育传统的致敬和继承,更能体现中国教育的特色。
理想化的教师形象: 孔子被视为理想的教师形象,集学识、品德、智慧于一身。以孔子诞辰日为教师节,可以为当代教师树立一个更具文化底蕴和精神层面的榜样。
情感共鸣与社会认同: 许多中国民众对孔子有着天然的敬意和情感认同。将教师节设在这一天,更容易获得社会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形成更强的节日氛围。
传统节日的魅力: 相较于现代节日,传统节日往往承载着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连接。将教师节与传统节日结合,能够赋予其更丰富的意义。

反对者或持保留意见者的观点:

现代教育的特性: 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孔子的教育思想虽然有其价值,但不能完全代表现代教育的全部。将教师节完全与孔子挂钩,可能过于强调传统而忽视了现代教育的多元性和发展性。
普适性问题: 教师节是为了表彰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师,不应局限于特定文化背景或历史人物。如果将教师节与特定宗教或文化符号强关联,可能会引发其他群体的不适感或排斥感。
实际操作的复杂性: 孔子的诞辰日具体是哪一天,在历史上曾有过不同的说法,需要确定一个权威且被广泛接受的日期。此外,将一个既定的节日进行更改,涉及一系列的程序和成本。
改革的必要性: 当前的教师节(9月10日)已经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认知和节日文化。贸然更改可能会造成混乱,并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可以在现有教师节的基础上,增加对孔子教育思想的宣传和纪念活动,而非直接更改节日本身。
教师群体内部的多元化: 教师群体本身是多元的,他们可能在教育理念、学术领域、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个节日是否能代表所有教师的共同心声和价值,是需要考量的。

提案可能带来的影响与思考:

对教育理念的影响: 如果提案通过,可能会引导社会更深入地思考中国传统教育的智慧,并尝试将其融入现代教育实践中。
对教师群体的影响: 能够提升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讨论,即如何理解和实践孔子的教育思想,以及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在教育中的作用。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有助于进一步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但也要注意避免文化上的过度单一化,鼓励不同文化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需要更广泛的讨论和调研: 如此重大的提案,不仅需要在政协层面进行审议,更需要在社会各界进行广泛的讨论、调研和民意征集。听取教师、教育专家、文化学者、普通民众等各方意见至关重要。

结论:

53 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将教师节调整改设于孔子诞辰日,是一项充满文化情怀和历史考量的提议。它反映了部分社会群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教师职业的崇敬。

然而,此提案并非没有争议。需要审慎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对现代教育理念的适应性、社会各界的接受度、以及实际操作的便利性等方面。

最终的决定,应该是在充分尊重历史文化传统、保障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以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审慎的论证和深入的讨论后才能做出。 也许,在保留现有教师节的同时,可以探索更多的方式来纪念和弘扬孔子的教育思想,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这或许是更具建设性的路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语文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孔子诞辰日;

数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华罗庚诞辰日;

哲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庄子诞辰日;

医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华佗诞辰日;

历史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司马迁诞辰日;

文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曹雪芹诞辰日;

地理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郦道元诞辰日;

经济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范蠡诞辰日;

建筑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梁思成诞辰日;

音乐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伯牙诞辰日;

舞蹈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杨玉环诞辰日;

药学老师的教师节调整为李时珍诞辰日;

英语老师的教师节:whatever?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021年了,百花齐放才是春啊,如果要改,那一个都不能少!

user avatar
1997年之前,香港的教师节定于每年的9月28日(孔子诞辰),回归后则跟随中国内地规定,改为每年的9月10日 。
台湾地区,从1952年起台湾当局就确定9月28日为孔子诞辰日及教师节,并不随中国大陆教师节日期的变化而改变。

user avatar

反对。孔子作为一个符号挺好的,不要让与他相关的元素再太多影响、参与到社会生活了。

教师节要么就不要改,要改的话,真心建议挪到学期末,比如7月份。9月份的教师节总会面临一个问题,即使刚升学或者升级的班级,刚认识新老师没几天,就要给他过节,这真的很尴尬。如果相处一年了再过节,大家其乐融融,真情实感,多好。

user avatar

山东大学(副部级)儒学高等研究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之课题论证及研究工作。

摘录《“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研究课题论证报告》内容如下: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事业的理论基础,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我们要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就不能不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只关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坚持马克思主义,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就会失去指导思想,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就名存实亡;反过来说,如果只坚持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去研究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失去中国特色。本课题作为对这两个方面的关系的研究,显然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山东大学(副部级)一本正经的让马院女博士去曲阜农村给村民讲儒学,成功改善了当地社会风气,弘扬了核心价值观。马院报道此事的文章原始地址找不到了,文章里有句“对抗附魔外道”啥的特别有感觉。山东大学(副部级)儒学高等研究院的委员提交这样的提案,至少说明他知行合一。

user avatar

不赞成。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但他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树立成了一尊政治神像,用于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民思想、阻挡进步潮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代的落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都曾大搞“尊孔”,国民党政权还把孔子诞辰定为教师节,台湾省至今还在沿用。五四运动时提出过“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给了封建礼教沉重一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鼓舞了很多青年冲破思想牢笼,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汇聚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浩荡洪流,中华民族才开始走向复兴。因此,个人认为不适合把孔子的诞辰定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教师节。

我觉得现在9月10日的教师节也还可以,如果要改的话,我觉得有两个更好的选择:一是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的诞辰,他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们永远尊敬、永远怀念的好老师;二是9月25日鲁迅先生的诞辰,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毛泽东同志评价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user avatar

转自 @知行不合一


XXX回忆1973年主席关于孔子的谈话

节选:

主席说,历代农民起来造反,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改换皇帝,他们起兵造反的时候都是批孔。为什么呢?因为孔夫子讲“君君、臣臣”,臣是不能反君的,反了就大逆不道。你要造反,把皇帝换掉,你就得违背孔夫子的儒学理论,就必须批孔,要不然就师出无名,造反无理。特别是农民起义,主席举了个例子:如刘邦,最看不起儒生的人是刘邦,见了儒生把帽子拿下来洒尿,这个史书上有记载。可是到汉武帝时,却独尊儒术。这就说明,到了要巩固统治地位以后,又要把孔子请回来。为什么呢?要用他那套理论管理国家。

宋太祖赵匡胤他搞陈桥兵变,军事政变,发生在河南,把皇帝推翻,皇袍加身,自己当皇帝,这不符合孔子的理论,肯定不符合。但他当皇帝以后又把孔夫子请了回来。造反的时候批孔,治国时尊孔,都是这样。成吉思汗他读过论语吗?他的铁蹄杀遍欧亚大陆,见人就杀,简直是要把所有的农业区都变成牧区、草地。可是到了元朝后边的皇帝,却到山东去祭孔啊,给孔的地位那么高,戴高帽,封的很高,好象元朝皇帝给孔子封的帽子最高。朱元璋起兵造反,你不批孔,造反有理吗?没理,他得反孔。但朱元璋上台以后,要到曲阜祭孔。清朝也一样,努尔哈赤读过什么书?满清入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那符合孔子的理论吗?可是等到清朝皇帝入位以后,要把孔夫子请出来。太平天国洪秀全也是从批孔开始,不批孔他敢造反吗?可是等他到了南京做了天王以后就又要尊孔。

主席说,到了现在,孔夫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孔丘本人,历代的统治阶级都给他梳妆打扮,根据统治者的需要,用鲁迅的话说,后边讲的孔孟之道,是御用文人经过梳妆打扮过的孔夫子,他们就是以这套思想来束缚统治人,是思想专制的工具。回顾中国历史是不是这样?

主席说,你看看历代,革命的时候都是从批孔开始,等到他掌权的时候,都要把他请回来,干什么呢?把他作为对人民统治的思想专制的工具,所以主席的结论是什么呢?他说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他们一样,都值得我们尊敬,纪念,值得研究,因为他们的思想实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尊重。但是作为孔子的这套理论,它是唯心的,主张政治倒退的,是不能接受的。至于说我们现在说批孔,用鲁迅说法是已经经过各朝各代梳妆打扮以后的孔,不是当年的孔夫子。

主席还说,中国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不象西方。主席举例子说,西方耶酥和孔子差不多,他那个时候也是到处受人迫害,还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创立的那套东西,在当时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教会是统治和奴役人民的一个最坏的工具。主席说你看资产阶级革命,从文艺复兴开始,首先就是对着教会,批判神,就象我们批孔一样。但是这个教会不是说耶酥本人怎么样,只有打破这个东西,资产阶级革命才能起来,那个时候教会是宗教裁判所,有时比法院还厉害,科学家好多都是被他们迫害死的,像哥白尼、伽利略,你必须改变自己的理论,不改变就要处死!这能怪耶酥吗?不是耶酥的问题。但是因为中国没有这样的宗教,就用孔夫子的这套东西来统治老百姓。

user avatar

孔子是在中国推广了九年义务教育,还是建立了现代教育体系?

那中国航天日是不是要改成万户生辰?

节日的意义是什么,一定搞清楚。

user avatar

最反感这类提案。

与欧美部分白左政客动辄提案什么动物保护、LGBT如出一辙,强行定义一个政治正确出来,然后引发大规模社会讨论,

但无论讨论结果怎么样,通过并执行与否,都对解决真实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毫无帮助,对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发展毫无帮助。

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种无效议题讨论的越多,真实问题所受到的关注与推动就越少。

这就是我讨厌这类议题的原因。

user avatar

谢邀


不好

因为这样我总想到伪满洲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