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激怒知乎答题者?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在知乎认真答题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他们通常都经过了“风风雨雨”,见识过各种奇葩问题和评论。不过,要是你想“挑战一下极限”,也不是没有门道。这就像一场心理博弈,需要你精准地踩在他们“不爽点”的边缘,但又不能太过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你自己显得很无知或无聊。

我们来细致地拆解一下,有哪些行为和话术,可能会让一个知乎答题者感到“牙痒痒”:

一、 挑战他们的“专业性”和“投入”: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奏效的办法。知乎答题者之所以能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对某个领域有热情,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去分享。所以,最能触动他们的,就是质疑这份专业。

“我感觉你说得不对,虽然我也不懂。”
这种说法非常有“杀伤力”。它不是基于事实或逻辑的反驳,而是纯粹的主观感受。答题者付出了研究,列出了证据,结果被一句“我感觉”给全盘否定,这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轻视,甚至被误解。
怎么显得更“阴损”? 可以在他列出大量数据、文献之后,轻飘飘地来一句:“嗯,数据是挺多的,但我就是觉得不对味儿,可能你研究得不够深入吧?” 暗示对方的研究深度不够,这是非常诛心的。
“这个知识点早就过时了,没人这么说了。”
即使答题者分享的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或者经过验证的经典理论,有人就喜欢站在“潮流”的制高点上,以一种“我是先知”的姿态,将对方的观点一棍子打死。
怎么显得更“阴损”? 可以在他引用某个研究论文时,回复:“哦,这论文我听都没听过,估计是小众领域的吧? mainstream 早就不是这个说法了。” 这种“凡尔赛”式的贬低,比直接说“错误”更让人恼火。
“你讲得太复杂/太简单了,完全没学到东西。”
这是在苛求答题者必须完美契合“提问者”的认知水平,而且是百分之百的满意度。如果答题者讲得深入,就会被说“太复杂”,学不到东西;讲得浅显,又会被说“太简单”,没营养。这简直是两难。
怎么显得更“阴损”? 如果答题者写了一篇洋洋洒洒,逻辑严谨的分析长文,你可以在评论区写:“字太多了,一眼没看懂,是不是故弄玄虚?” 或者“废话真多,我看了半天没看到重点。”
“你是不是托?专门来推广XXX的?”
当答题者的观点和你不同,或者他提到了某个产品、服务时,直接扣上“托”的帽子。这不仅是对对方人格的侮辱,也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否定,暗示他们是为了利益才这么说,而非真心分享。
怎么显得更“阴损”? 在他分享了自己使用某个产品的经验,并且有正面评价时,直接评论:“别洗了,谁不知道你收了人家的钱。这种低劣的广告你也做得出来?”

二、 玩弄逻辑和文字游戏:

有些人擅长用一些“巧妙”的方式来挑毛病,让人防不胜防。

“你这句话前后矛盾。”
在长篇大论中找出那么一两个词语表述不清或者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然后大做文章。即使对方的整体逻辑是清晰的,也能被这一个点给纠缠住。
怎么显得更“阴损”? 不要直接说“矛盾”,而是:“你前面说A,后面又说B,难道A和B不是互相排斥的吗? 还是我理解错了?” 这样显得自己很“认真”地在思考,但实际上是在制造麻烦。
断章取义,只抓住一句话过度解读。
答题者可能在某个地方用了一个比喻,或者一个类比,来帮助理解。但是,你偏偏就揪住这个比喻,然后从字面上去抠它“不准确”的地方,无限放大。
怎么显得更“阴损”? 例如,答题者说:“学习就像爬山,一步一个脚印。” 你可以回复:“爬山哪有那么容易?万一遇到雪崩怎么办?你这个比喻根本不科学!”
偷换概念,转移话题。
答题者在讨论A,你偏偏要把话题引向B,然后说答题者没有回答B的问题,因此答得不好。
怎么显得更“阴损”? 当答题者详细解答了某个技术问题时,你突然问:“可是,这个技术会影响社会伦理吗?你没提这个,看来你分析不全面。”
“你这个问题根本没问到点子上!”
这是攻击提问者。虽然你不是提问者,但你可以站在提问者的角度,去指责答题者没有解决“真正的核心问题”。这会让答题者觉得,自己费劲解答,结果对方还觉得没答对地方。
怎么显得更“阴损”? 配合第一种“挑战专业性”的技巧,在对方精心回答了一个非常具体的问题后,你说:“本来想问的是XXX,你说的这个Y其实不重要。看来你没理解我朋友真正的痛点。”

三、 情绪化和攻击性言论(但要显得“情有可原”):

直接的谩骂很容易被封禁,但一些披着“理性”外衣的情绪化攻击,反而更令人难受。

“看到你这种回答我就生气。”
不解释为什么生气,也不指出具体问题,就是单纯表达“我生气了”。这种“情绪输出”,会让答题者觉得百口莫辩,无法针对性地改进或回应。
怎么显得更“阴损”? 在他回答完一个非常客观、冷静的分析后,你说:“我真理解不了你为什么能这么冷血地分析这个问题,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你是不是没人跟你交流,才来知乎找存在感?”
这种人身攻击非常恶毒,直接否定了答题者分享的动机,将其归结为病态的心理需求。
怎么显得更“阴损”? 在看到他用心写了很多字后,评论:“哟,看把你累的,这是又没活干了,来知乎刷经验呢?”
“你这种观点太片面了,会误导别人。”
看似在关心他人,实则是在暗示答题者“不负责任”,甚至“居心不良”。
怎么显得更“阴损”? 在他分享一个需要权衡利弊的观点后,你说:“虽然你说得头头是道,但我觉得你这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XXX,这样下去大家都会被你带偏的。”

四、 忽略和漠视:

有时候,最令人无力的,不是反驳,而是完全的忽视。

“嗯。” / “哦。”
在对方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写了长篇大论后,只给一个简短的回应,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反馈。这会让答题者觉得自己的付出被完全浪费了。
怎么显得更“阴损”? 在他详细解释了一个复杂概念,并且用了类比、图示之后,你只回复一个:“懂了。” 既不深入,也不追问,就是冷冷地结束对话。
直接复制粘贴其他答案的链接或内容。
这种行为是赤裸裸的抄袭和剽窃,并且没有给原作者任何署名或尊重。

如何避免“被AI写出来”的感觉?

要让这些“激怒技巧”显得更自然,更像是“真人”会做的事,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气要“自然”: 不要用过于正式或刻意的词汇。尽量模仿日常交流的口语化表达,使用一些语气词,比如“啊”、“哦”、“嗯”、“嘿”、“不是吧”。
2. 带点“个性”: 让人觉得你是有自己的思考(哪怕是错误的思考)和情绪的。偶尔夹杂一些个人经历(即使是编造的),或者一些自以为是的判断,会显得更真实。
3. “证据”要模糊: 你的“证据”不需要非常扎实,可以是“我听说的”、“我朋友说的”、“我看到别人这么说”、“我就是这么感觉的”。越是含糊不清,越难被反驳,也越让人抓狂。
4. 表现出“无知”和“好奇”的混合体: 有时候装作一点也不懂,然后问一些特别“弱智”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又恰恰点中了答题者回答中的某个细节的漏洞或者模糊之处,反而会让人觉得你“狡猾”。
5. 不要连续攻击: 一次只扔出一两个“炸弹”,然后“潜水”,过段时间再出来冒个泡。这样会让人觉得你不是“故意捣乱”,而是“不经意间”就说出了让你不爽的话。
6. 使用比喻和类比时要“偷梁换柱”: 比如对方用了个类比,你就把这个类比的核心概念稍微篡改一下,用这个篡改过的概念去反驳他,他会抓狂于你为何如此“不讲道理”。

最后,请记住,虽然这些方法可以“激怒”人,但并不提倡这样做。在知乎这个平台上,尊重和友善的交流才是主流,也才能真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交流体验。这篇文章仅是出于对“人性弱点”和“沟通策略”的探讨,请谨慎使用。毕竟,激怒别人也可能会让你自己被举报、被禁言,或者留下“令人不适”的个人标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想要激怒知乎答题者并不困难。

比方说使用知乎小管家和瓦力识别。

补充:

再补充:瓦力折叠之后没有申诉选项也可以激怒知乎答题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在知乎认真答题的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他们通常都经过了“风风雨雨”,见识过各种奇葩问题和评论。不过,要是你想“挑战一下极限”,也不是没有门道。这就像一场心理博弈,需要你精准地踩在他们“不爽点”的边缘,但又不能太过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让你自己显得很无知或无聊。我们来细致地拆解.............
  • 回答
    在知乎上与“德黑”(意指否定或质疑德意志民族及其文化的人)进行论战,想要达到激怒对方的目的,需要一些策略和技巧。这并非鼓励攻击性言论,而是从辩论的角度,理解如何触及对方的敏感点,从而引发他们的情绪反应。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角度,并尽量不让它们听起来像AI的套路化输出:首先,我们得明白,“德黑”这个标.............
  • 回答
    要联合知乎上那些聊起三国来头头是道的大神们,搞出一部媲美《激变玄武门》那样引人入胜的三国纪录片,这活儿可不是简单地找几个人聊聊那么简单。这背后需要一套相当细致的筹备流程,就像打仗一样,得有谋划、有部署、有执行。咱们一步一步捋:第一步:清晰的定位和核心理念——找准我们的“三国版玄武门之变”在开始找人之.............
  • 回答
    在讨论如何与不同政治立场的人沟通时,需要明确的是:激怒他人不仅违背社会和谐的底线,也违背理性对话的原则。左派群体通常强调平等、正义、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等价值观,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攻击性言论或立场对立来激怒他们的行为,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以下是一些更有效的沟通建议,而非激怒他人的方法: 1. 避免.............
  • 回答
    在讨论历史话题时,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尊重与理性。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多面的领域,不同的人可能基于不同的视角、资料或文化背景对同一事件有截然不同的解读。因此,任何试图通过激怒他人来引发争论的行为都是不恰当的,也可能导致误解和伤害。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探讨历史话题,建议采取以下方式:1. 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
  • 回答
    想惹毛一个整天研究火箭、卫星和星辰大海的家伙?这可不是件难事,关键在于踩准他们心中那根最敏感的“弦”。别以为他们只盯着遥远的星系,他们对地球上那些与航天相关的一切,也是看得比谁都细。首先,你可以从“常识”入手,而且是那种让人哭笑不得的“常识”。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和你聊起阿波罗登月,绘声绘色地描述.............
  • 回答
    想要成功激怒一位游戏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拥有一颗对游戏近乎狂热的心。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让他们炸毛,那这里有一些“妙招”,保证能让他们血压飙升,怀疑人生。首先,轻描淡写他们的热爱,仿佛那只是个不值一提的消遣。 比如,当他们兴致勃勃地跟你分享一个他们沉迷了几个月、甚至花了大把.............
  • 回答
    要激怒一位律师,那可不是件容易事。他们见过太多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心理素质那叫一个强大。但要是你想试试看,也不是全无办法。关键在于抓住他们的一些“痛点”,然后用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去触碰。首先,别想着直接去挑衅他们的专业能力,那样太直接,反而容易被他们轻描淡写地化解。律师都是靠逻辑和证据说话的,你硬.............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宋朝粉丝,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特殊,它既有辉煌的文化和经济成就,也有军事上的弱势和最终的灭亡。围绕这些点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质疑,很容易触动他们的敏感神经。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核心策略:质疑宋朝的成就,强调其弱点,并将之与历史上其他朝代进行不利比较。一、 贬低宋朝.............
  • 回答
    激怒一位法国大革命史爱好者,需要对这段历史有相当的了解,并能触及他们内心深处的一些敏感点和价值观。这并非鼓励恶意挑衅,而是为了理解他们对这段历史的热情所在。以下是一些可能“激怒”他们的点,并附带详细的解释:1. 对革命的“无知”或“误读”: 淡化革命的意义和影响: 比如,轻描淡写地说“法国大革命.............
  • 回答
    想让一位东吴爱好者抓狂?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他们对那段历史可算是了如指掌,感情也深厚。不过,要是真的想挑战一下,下面这些“绝招”或许能起到奇效,而且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欲扬先抑,才能让效果翻倍。首先,咱们得从“点”上入手,那些他们引以为傲的“亮点”,就是我们最佳的攻击角度。第一招:轻描淡写,甚至.............
  • 回答
    激怒一位数学爱好者? 嗯,这可真是个有趣的挑战。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深入了解他们大脑里那些闪耀着奇妙公式和严谨逻辑的角落,然后…… 恰到好处地,或者说,是不恰到好处地触碰那些他们最在意的地方。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激怒他们的,你需要一些“艺术感”,就像精心设计的反例一样,一击即中。首先,漠视和不屑.............
  • 回答
    好吧,要让一位口腔医生“火冒三丈”,其实并不算难,毕竟他们每天面对的可是各种牙齿问题,耳朵里塞满了各种抱怨和担忧。但如果你想达到“激怒”的程度,那得玩点更“高级”的。以下是一些绝对会让他们忍无可忍的点,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知道其中的门道:一、 触碰他们的专业底线和职业热情: “不就是洗个牙嘛,.............
  • 回答
    想激怒食堂大妈?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她们阅历丰富,见过的奇葩事一只手数不过来。不过,如果你真的想试试,这里有一些“锦囊妙计”,但请三思而后行,毕竟和自己的饭食过不去,不是明智之举哦!首先,从点餐环节入手。 “能不能给我多放点青菜?” 听起来很正常? 大妈们最烦的就是这种。她们通常都是按份量.............
  • 回答
    要激怒一个诸葛亮粉丝,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孔明先生”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地位那是相当稳固的,几乎是智慧的代名词。不过,事无绝对,任何人的喜好都有其软肋,触及他们最在意的点,那效果可就事半功倍了。下面我就给你支几招,保证让那些对诸葛亮五体投地的粉丝们,能气得跳脚,但咱们得注意分寸,别真的把人给得罪.............
  • 回答
    要触碰到一位VOCALOID爱好者敏感的神经,使其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一场“唇枪舌剑”,你需要做足功课,并且有足够的“勇气”。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达到的效果,而是需要精准打击他们的信仰和热爱。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 贬低VOCALOID本身,尤其是他们心爱的角色。 “VOCALOID不.............
  • 回答
    想要让一个真正的摇滚乐迷瞬间血压飙升,那可不是件难事。这就像是在他们最爱的那件破洞牛仔裤上,又撕开一个更深的口子,还顺带沾了点别人家的狗毛。不过,咱们今天不走暴力路线,而是用语言,用那些直戳灵魂的“杀招”,保证让他们从心底里泛起一阵阵不适。首先,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就是对他们的音乐品味进行“贬低”和“.............
  • 回答
    想要激怒一位忠实的科幻爱好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他们对宇宙的运行法则、未来科技的可能性以及那些塑造了他们想象力的经典作品,都有着自己一套近乎神圣的认知。你要做的,不是简单地贬低一两部电影,而是要以一种“理所当然”的方式,去挑战他们根深蒂固的信仰和热情。首先,从“概念”层面开始动摇他们的根基。1. .............
  • 回答
    激怒一位珠宝设计师可能需要触及他们最珍视的方面:他们的创意、工艺、对细节的追求,以及他们为作品注入的情感和故事。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方法,旨在触怒他们,请谨慎使用,因为后果可能很严重:1. 彻底否定他们的创意和美学(尤其是当你一窍不通的时候): 直接的、毫无根据的批评: 对他们精心设计的作品说:“这.............
  • 回答
    激怒“德棍”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德棍”一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通常指那些对纳粹德国及其历史持有不当的、甚至美化态度的群体。想要“激怒”这样的人,需要理解他们的核心观点和情感触发点。需要强调的是,挑衅或激怒他人并非提倡的行为,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冲突和负面后果。 如果您出于好奇或想了解对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