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对努力上进,但是我反对衡水模式。
你以为的衡水模式:
一群来自县城、小镇、乡下的穷苦小镇做题家,不聪明,没见识,有的只是改变命运的刻苦努力。为了梦想疯狂学习,经过三年衡水模式的锻炼,实现人生飞跃,考上名校,光宗耀祖。
实质上的衡水模式:
在公办学校之外,与民营资本合办一所民营高中,全省招生。将全省各县市高中,甚至全国最优秀的尖子生、高分复读生搜罗过来,以此为基础,辅以军事化管理和雄厚的师资力量,组建一支专门面向高考的精锐“陷阵营”。
衡水中学里真正的穷苦小镇做题家也许有,但绝大多数还是以城市中产家庭为主,其中不乏体制内或者商人家庭。外地来衡水读书的,更是需要支付高额学费,没有一定的家底根本无法负担。
为什么我反对衡水模式?因为这种努力实质上是无效努力,对于缓解结构性的资源短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反而极大的影响了全省的教育资源平衡。
什么叫结构性的资源短缺呢?就是说河北省,这个省份每年的录取名额是固定的。
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62.48万,本科阶段全国共有1155所院校在我省录取25.7万多人。
在结构性的资源短缺形成后,此框架内的一切努力行为都无法突破框架的限制。
衡水将分数卷的再高,也无法多出一名录取名额,对于提高河北全省的录取率没有任何帮助,只是将宝贵的录取名额争夺到本校手中。
如果衡水中学仅仅是自己卷,那最多是破坏衡水市内部的小环境,对于河北全省大局尚无影响。
但是,衡水中学采用了公私合办的方式,创办了面向全省招生的民办高中——衡水一中。
衡水一中是一所由衡水中学、泰华公司合作新建的民办高级中学,但实质上它的教学、师资、管理资源与衡水中学共享,实质上它们是同一所学校。只不过是通过民办高中的方式,具备了跨市招生、收取高额学费的资格。
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将公立学校的资源,注入到一个合资企业中,构筑了一个巨大的高考盈利机器。这部机器为了提高升学率,获得更多付费生源,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掐尖”。
所谓掐尖,就是将全省的尖子生搜罗到旗下,以最优质的生源为基础,冲击高升学率,继而吸引更多的尖子生前来。
当全省其他省市县高中的尖子都被衡水给“掐”走了之后,其他高中不仅升学率受到直接影响,其他高中试图组建尖子班,带动整体学风的策略也难以实施。掐尖行为,对于河北全省教育平衡的打击是巨大的,构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如果没有这样全省到处掐尖的衡中,河北省的每个县区或许都能有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考上一本,考上985211。
有了衡中之后,成就的是一所录取率超高的名校,背后是多少个连985都出不了的普通高中。
一将功成万骨枯,莫过于此!
衡水和张桂梅唯一区别就是:
一个掐尖了高材生,对外宣称是自己的功劳
一个燃烧自己一生,告诉人们教育改变一切
有句话说:不掐尖的教育,才能体现出学校的水平
衡水公私合营,公的来掐尖全省高材生,垄断师资和教育资源,打造出来的高分模板拿来疯狂宣传
私的面向中产阶级,收取高额择校费,像一个癌细胞一样开分校
什么?你问我上流社会的人?上流社会去个锤子的衡水?!
什么?你问我底层人民?底层人民交的起择校费吗?
被垄断的教育资源剩余的残渣,被剩下的普通高中抢食,大家都以为是努力成就了高分,于是纷纷效仿。
没了教育资源的支持,这种效仿便是透支
底层人民的孩子,交不起择校费,只能进入普通高中,用饕餮牙缝中的残渣勉强求生。
进衡中,成绩上升的部分原因的确是高压压榨出了孩子的潜力,但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中产之下家庭中的原本能考500的那不算少的一部分孩子,现在只能考400了。
每一所学校都在透支,只有衡中靠着垄断名利双收
尖子还是那一群尖子,随便一个教育资源正常的学校都能大放异彩
普通孩子还是普通孩子,只是每个人都交了一笔高额的择校费
去了谁的口袋呢???
很久以前,当我看到张桂梅校长的视频片段时,那会儿还不甚了解,半开玩笑的说:看这铁栏杆、看这疯劲儿,衡中的吧。
被朋友鄙视了
衡中集团和张校长简直不能比,一个是榨干学生的一生,换自己的美名。一个是燃烧自己的一生,换学生的未来。
只要你北京户口,75%能上本科;只要你家里有钱,花钱就能安排出国留学;只要你家有学区房,免试进优质小学、初中。
以上这些阶层,这些利益集团,你看有人带节奏喷吗?
为什么没人喷?因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啊。
他们父母辈的“努力”啊,“几代人积蓄”凭什么比不过你“十年寒窗苦读”?
攻击衡水的不是【真正的穷人】。
很好笑啊,真正走过这一路的人,都知道,上高中好歹是要经历过【中考】的。
是首先看分数的,而不是看钱的。
【难道那些人没中考过?】
几个故作高深的人搞点莫名其妙的东西,带节奏“衡水是给有钱人读”的。
退一步说,就算现在衡水里面中产人多,衡水刚搞出这模式的时候,他们有钱人在哪?
搞清楚先后因果,那是一个贫困地区,一届一届学生考出来了成绩,学校出名了之后,很多人慕名而来。
难不成衡水可以查家庭出身成分,中产以上拒收?再分个红五类、黑五类?
【至于,为什么现在不少分数也高的尖子生,可能家里是中产往上?
你看看初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是怎么分配的啊。】
想想之前上热搜的上海【复旦二代】小孩申请【小学】的简历,素质教育是把?在座谁玩得起?
他们申请的那所小学【星河湾国际双语学校】,价位是这个。可自行官网查看。
有钱人出国,精英上贵族学校,城里人抢学区房上重点,小县城、乡下人上野鸡学校。
广大野鸡学校里大浪淘沙筛出几个尖子,靠中考、高考搏个公平点的资源,能和一些勤奋点的中产上一样的学校。
现在有钱人和精英高呼,“他们是假穷人”,“他们就是应试教育”,“只会做题”。
群众真的是要擦亮眼睛,而不是被表面上的东西迷惑。
把衡水模式推广到初中小学,你问他们,敢不敢?
他们马上就狗急跳墙、气急败坏了。
衡水模式不是新鲜事物,甚至是非常过时的模式。
20多年前,江苏、湖北、山东等人口大省,因为高考名额僧多粥少,
这种准军事化管理的疯狂内卷模式,一度十分流行。
但为什么现在其他省份的声音小了?
因为考上清北的毕竟是少数,一年上千万考生,清北就招那么点。
与其努力内卷,卷上清北,还不如努力打造本省的学校。省属高校会把大量名额留给本省考生。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有学上是第一位的。
本省的高校越来越多,省内考生的选择就越来越多,自然而然就不那么卷了。
什么心理?只是看到了希特勒教育出来的冲锋队。河北在谁手里?就在这批衡中子弟的父母手里。“土猪草”别为“土猪”说话,你们没资格叫土猪,你们只是喂土猪的草料。河北高教搞成这个样子,责任就在衡中的家长。衡中的老师不敢对学生说:“看看你们的爸妈,这批非富即贵,把河北搞成什么破样子了,自己捞饱了,却连一个像样的高校都没弄出来。”所以,只能象希特勒宣扬对外仇恨一样,宣扬对大城市的仇恨。用仇恨教育,来激励学生出成绩,好给自己充业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