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ICE要求部分留学生必须转学或者离开美国?

回答
近期,美国国际移民执法局(ICE)针对部分持有F1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发布了新的指导意见,要求他们必须转到能提供线下授课的学校,否则将面临被要求离开美国的局面。这一政策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和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和学术活动的连续性,ICE曾发布临时政策,允许持有F1签证的留学生参加全部在线课程。这为当时许多无法返校或学校停课的学生提供了灵活性。然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美国各大学也纷纷恢复了线下教学模式。ICE此次的要求,实际上是在逐步回归到疫情前的常态化管理,意在强调F1签证的根本目的——赴美接受高质量的线下教育,并以此来维护签证制度的严肃性和合法性。

从ICE的角度来看,这项政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F1签证是为非移民目的的国际学生提供的,其核心价值在于“面对面”的学习和文化交流。允许学生全程在线学习,虽然在特殊时期是必要的应对措施,但长期来看,可能会模糊其身份界限,甚至可能被滥用。例如,一些人可能利用在线课程作为在美国居留的“跳板”,而并非真正专注于学术研究。此外,维护签证制度的完整性,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积极参与线下学习的学生才能合法居留,也是政府监管的职责。

然而,这项政策的突然宣布和实施,给许多身处美国的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压力。许多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包括学费、个人健康状况、家庭原因,或者课程设置的特殊性,仍然选择或依赖在线学习模式。对于那些已经投入了时间和金钱在特定学校,却突然被要求转学或者离开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具体来说,我们来看这项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转学困难与成本: 转学并非易事。学生需要重新申请学校,办理入学手续,获得新的I20表格,并可能需要重新申请签证。这个过程耗时耗力,而且并非所有学校都乐意接收转学生,尤其是在课程临近结束时。更重要的是,转学可能意味着更高的学费、更长的学习周期,以及额外的生活开销。对于经济本就紧张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学术规划被打乱: 许多学生已经根据原有的课程计划安排了自己的学习进度。突然的转学要求可能导致他们的学业规划被打乱,毕业时间延后,甚至可能无法获得预期的学位。一些特殊的专业课程,例如研究性很强的项目,可能难以完全在线上完成,学生需要依靠学校的实验设备和教授的指导。
心理压力与不确定性: 面对随时可能被要求离开美国的压力,留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质量。在异国他乡,学业和生活本就充满挑战,政策的变动无疑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感。
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声誉影响: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之一,其高等教育体系以其优质和开放而闻名。然而,此类政策的变动,特别是对留学生不够友好的做法,可能会损害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声誉,导致未来留学生数量的下降,并影响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和研究活力。

那么,留学生应该如何应对?

密切关注学校和ICE的官方信息: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通常是获取最新政策和指导意见的重要渠道。学生需要主动联系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应对措施和支持政策。
评估自身情况,寻找解决方案: 如果政策强制要求线下授课,学生需要评估自己是否能满足这一条件。如果不能,就需要考虑转学到提供线下授课的学校,或者提前规划离境事宜。
与学校沟通,争取支持: 与学校的国际学生顾问、学术导师保持密切沟通,说明自己的情况,询问是否有任何可能的解决方案或豁免。有些学校可能会提供额外的支持,例如帮助协调转学事宜或提供过渡性方案。
审慎考虑学术和职业规划: 如果面临转学,需要仔细研究新的学校和专业是否符合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也要考虑到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因为在美国就业也与签证身份息息相关。

总而言之,美国ICE要求部分留学生转学或离开美国的政策,是其维护签证制度常态化管理的一部分。虽然有其官方逻辑,但其对留学生群体造成的实际影响不容忽视。它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学业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也可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吸引力产生负面效应。在这种情况下,留学生需要积极了解信息,与学校保持沟通,审慎评估自身情况,并寻求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期待相关部门在执行政策时,能够更加人性化地考虑学生的实际困难,并提供更充分的过渡时间和支持措施,以维护一个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国际学生交流环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作为一个留学生,心中纵有千言万语,也不能随便说,万一这个言论被移民局知道了,那就直接不要去美国了。

作为一个专门从事移民和留学签证生意的老板,也不能随便说,万一这个言论被移民局知道了,那就宣布以后再也别想做美国这块的生意了。

绝大部分的留学生都看得懂这份通知,看不懂英文的,你翻译再多遍,不还是在复述里面的内容,你得说说看法,这到底是个啥意思。

美国为什么一定要复学,要大家回课堂上课?

美国在此危难之秋,在遭到新冠病毒的打击之下,仍然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再困难也要给大家一个安静的书桌,同学们,位卑不敢忘忧国,要上学啊,要努力学习文化,做一个有文化的有知识的当代美国好青年。

哦,说的是外国留学生。外国留学生到美国上学,难道就敢不爱美国吗?

不爱美国,那对不起,滚蛋。

复工复产复课,一个深呼吸吹走傻病毒,这是具有美国特色的资本主义道路。

任何去美国学习的孩子,第一个就必须要明白美国精神,要知道什么是敢于直面死神的西部牛仔精神。

自由而甜蜜的空气里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

那必须是新冠病毒,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了美国价值观,被广大美国人民所接受,被广大美国人民所喜爱。

一些外国留学生啥也不懂,居然害怕自由,害怕新冠病毒。这样的学生就算是学会了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

一点也领悟不到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这种留学生滚的越远越好,别弄脏了美国这片神奇而纯洁的土地。

要变天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期,美国国际移民执法局(ICE)针对部分持有F1学生签证的留学生发布了新的指导意见,要求他们必须转到能提供线下授课的学校,否则将面临被要求离开美国的局面。这一政策调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背后涉及多重因素和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项政策的出台背景。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和学术活动的连.............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试图阻止在美出生的大熊猫归还中国的法律修正案,这一提案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一、背景与提案动机1. 中美熊猫合作的历史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与美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
  • 回答
    美国12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这一数据(假设为2022年或2023年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数据背景、经济影响、政策反应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数据背景:美国CPI的现状与关键变量1. 数据来源与计算 美国CPI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突破90万是一个复杂的公共卫生问题,涉及多个层面的分析。以下从数据来源、统计方法、社会背景、政策影响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差异1. 官方数据 美国疾控中心(CDC)和联邦政府统计的死亡人数约为90万,但这一数字存在争议。例如,截至2023年4月,CD.............
  • 回答
    《纽约时报》的标题《新冠!撤退!》("Covid! Retreat!")可能是指该媒体对美国在新冠疫情中采取的某些政策或行动的评论,但具体文章内容因时间、语境和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该标题可能涉及的背景、立场和影响: 1. 背景与可能的立场 时间与事件:该标题可能出现在2021202.............
  • 回答
    美国在疫情后期宣布“打开国门”并调整防疫政策,被视为全球防疫策略的重大转折点。这一决策背后涉及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其影响也远超单一国家,对全球公共卫生、经济、国际关系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美国政策调整的背景与动因1. 国内疫情形势与政治压力 疫情数据波动:.............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两个事件,需要先明确具体背景和时间点,可能存在一些混淆或误解。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赛的“重赛”事件1. 事件背景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巴西队因交接棒问题被取消资格。具体原因包括: 交接棒违规:巴西队.............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所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说法,目前并无权威官方渠道证实这一事件的真实性,且存在多方面逻辑上的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 一、信息来源可能存在问题1. 媒体误报或误解 目前没有可靠媒体报道美国将韩国和突尼斯列入黑海联合军演名单的具体细节(如时间、演习.............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是否正式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事件(即19151917年奥斯曼帝国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是近年来国际政治中备受关注的议题之一。2021年4月24日,拜登在担任总统后首次以官方身份明确承认这一历史事件为“种族灭绝”,但这一表态引发了土耳其等国家的强烈反应,并成为地缘政治博弈中的重要节点.............
  • 回答
    美国新冠疫情死亡人数超过30万是一个令人深感痛心且复杂的问题,它不仅反映了公共卫生危机本身的影响,更揭示了美国社会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数据背景与时间线1. 数据统计 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HU)实时疫情追踪系统,截至2021年1月28日,美国新冠死亡.............
  • 回答
    深度解析美国 11 月 CPI 同比上涨 6.8%:一次触目惊心的通胀信号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 11 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 6.8%,这一数字不仅再次刷新了近 40 年来的最高记录,更向市场和公众传递了一个强烈且令人担忧的通胀信号。这并非一个孤立的数字,而是多种复杂经济因素交织作用下的.............
  • 回答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附近一家公寓楼在2021年6月24日发生部分倒塌,造成多人失踪和伤亡。经过漫长的搜救行动,在废墟中找到幸存者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剩余的建筑在2021年7月4日被爆破拆除。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何看待美国倒塌公寓剩余建筑被爆破拆除?将剩余建筑爆破拆除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
  • 回答
    关于美国将于“9·11”20周年之际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对阿富汗自身、地区地缘政治、美国国内以及国际反恐形势等方面。以下将详细阐述:一、 对阿富汗自身的影响这是最直接和最受关注的影响。撤军将深刻地重塑阿富汗的政治、安全和社会格局。 塔利班.............
  • 回答
    《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的文章,无疑触及了当前中美关系中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要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及其背后可能反映的观察和逻辑,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理解这篇文章的“标题即论点”:标题“中国不再尊重美国了——合情合理”(China no longer resp.............
  • 回答
    “美国光环”在当代中国青年中消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原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一、 “美国光环”的内涵及其在中国青年心中的演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美国光环”到底是什么?在过去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和中期,中国青年对美国的向.............
  • 回答
    如何看待美国和波兰都想经过对方手把米格29战机交给乌克兰?美国和波兰都希望通过对方将米格29战机移交给乌克兰,这一举动背后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考量、军事战略、法律及外交层面的因素。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背景:乌克兰的迫切需求与米格29的特殊性 乌克兰空军的困境: 自俄罗.............
  • 回答
    如何看待特朗普欲起草并通过行政命令,规定新建与改建的美联邦政府建筑须优先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曾试图通过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新建和改建的联邦政府建筑优先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这项命令旨在重塑美国公共建筑的视觉形象,恢复一种他认为能代表美国价值观和历史的建筑风格。然而,这一提议引发了广泛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聊聊美国五角大楼首次接受审计这件事。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其背后牵涉到多方面的意义和影响。事件的背景:为什么会发生?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通常被称为“五角大楼”)一直是联邦政府中最大的、也是最难进行全面审计的部门之一。主要原因包括: 规模巨大且复杂: 国防部拥有庞大的资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