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国家间的战略决战,绝对不是由一两个将领来决定走向的。在赵括来到长平之前,廉颇为主将。不能说秦军惧怕廉颇,只是秦国高层考虑到面对廉颇自己的损伤会被最大化,于是使出了反间计,让赵国高层做出了临阵换将的决策,这是秦国决策层政治水平极其成熟的体现。
反观赵国这时候受限于国力,无法支撑廉颇的战略防御决策,再加之秦国的反间计,于是让赵括去了前线。只要这个大格局不变,赵军换谁来都是白搭。假设这时候韩信来了,秦国的决策层不会再用一次反间计吗,赵国不会把韩信给换回去?
另外就战术层面而言,赵军的后勤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了,韩信的战术选择已经不多了。如果他同样被迫出击,那白起可不是成安君陈馀,绝对不会犯那种低级错误。韩、白相遇,两人之间的水平差异可以忽略不计,决定战争走向的应该是整体国力和背后老大的支持度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