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同样是先审后播,为什么a站和b站过审时间不同?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在A站和B站追番的朋友们常常疑惑的。同样是“先审后播”,为啥这两家平台的过审时间会有时候差异挺大的?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

首先,得明确一个概念:“先审后播”这个大原则是国家对所有网络视听内容都要遵循的,A站和B站都不例外。 这指的是在内容上线前,需要经过内容审核部门的审查,合格了才能播出。但这不代表所有内容在所有平台都要在同一个时间点接受审查,或者审查的标准和流程完全一致。

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引进片源的差异和版权方的合作模式。

版权方和引进流程: 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一部新番,比如日本动漫,它的版权方(通常是日本的制作委员会或发行公司)会授权给国内的代理商或平台。这个授权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而且不同的版权方、不同的代理商,他们的合作方式和对接流程都不太一样。
A站与B站的版权来源: 过去一段时间,A站因为其独特的引进风格和更早的起步,积累了一批相对“硬核”或小众的日漫版权。而B站则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用户基础,能够拿到更多头部、更热门的番剧版权。不同的版权方,他们与不同平台的沟通和提交审查材料的时间节点自然会不一样。
片源的提交时间: 当版权确定后,平台需要从版权方手里拿到最终的成片内容(包括字幕、画面等),然后才能提交给国内的审核部门。如果某部番,A站的版权方提交成片的时间早于B站的版权方,或者反之,那么在提交审核的环节上就会产生时间差。这就像不同供应商供货,谁先交货谁就能先生产一样。
翻译和字幕: 虽然很多番都是“翻译组”的劳动成果,但商业引进的作品通常会有官方或平台合作的专业翻译团队进行二次翻译和校对,以符合国内的审查标准和字幕规范。这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并且不同平台可能选择的翻译团队和工作流程不同。

第二个原因:内容本身的敏感度与审查的复杂性。

“内容”并非铁板一块: 即使是日本动漫,里面也可能包含一些敏感的元素,比如暴力、血腥、宗教、政治隐喻、不良价值观等等。审查部门在审核时,会对这些内容进行评估。有些内容可能在某些平台上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擦边球”,但在另一些平台上则需要进行更严格的审查或删改。
平台对内容的“把控”策略: 即使是同一部番,A站和B站对于某些内容的“尺度”判断可能也会有所不同。这并非说平台故意偏袒,而是因为它们的用户群体、品牌定位、以及对于“内容风险”的容忍度可能存在差异。比如,A站可能更倾向于保留一些原作的味道,而B站可能需要更谨慎地考虑其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可能带来的舆论影响。
审查部门的反馈和修改: 很多时候,提交的材料不一定能一次性过审。审查部门可能会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删减某些画面、修改某些台词、甚至调整剧情的呈现方式。这个“来回沟通”的过程,就极大地影响了最终的上线时间。如果一部番的修改意见多、难度大,那它的过审时间自然就长。两家平台拿到的内容相似,但审核反馈和修改的进度可能完全不同。

第三个原因:平台自身的审核资源与效率。

内部审核团队: 虽然我们谈论的是“先审后播”,但实际上,在内容被送到官方审查部门之前,平台内部也会有一个初步的自查自纠环节。这包括内容审核团队对影片进行初步筛查,标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内部的沟通和决策。
人力与技术投入: 审核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和专业知识。两家平台的审核团队规模、专业程度、以及审核流程的自动化程度都可能存在差异。如果一个平台内部的自查流程更高效,或者其与官方审查部门的对接更顺畅,那么它在整体过审的速度上就可能占优。
优先级的分配: 平台的资源是有限的,它需要根据市场热度、用户期待值、以及内容的风险等因素来分配内部审核资源。可能某一部番在B站非常热门,用户期待极高,那么B站就会投入更多资源优先去推进它的审核;反之,另一部番在A站用户群体中更受欢迎,A站也会优先处理。

第四个原因:提交审核的“批次”和“时机”。

并非同步提交: 并非所有内容都是同一时间点被提交给审核部门的。平台可能会根据版权到期时间、宣发计划、以及制作进度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时间点提交。
审查部门的“工作负荷”: 审核部门也有自己的工作负荷。在某些时段,可能会有大量内容集中提交,导致审核速度整体放缓。如果A站恰好在那段时间提交了某部番,而B站选择了一个相对空闲的时间点提交,那么A站的过审时间就可能被拖长。

举个例子来说明:

假设有一部新番,A站和B站都引进了。

场景一: A站版权方很给力,提前一周就把最终成片发给了A站。B站的版权方因为一些流程问题,晚了三天提交成片。这样一来,A站可以更早地启动内部审核和对外提交的流程,过审时间自然可能比B站早。
场景二: 这部番里有一段画面描绘得比较写实,涉及到一些“血腥”的镜头。A站的审核团队认为虽然有点过了,但考虑到原作党对此的期待,他们尝试向官方说明情况并争取保留或微调。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沟通和修改。而B站的审核团队则更“稳妥”,直接根据经验判断需要删减,并迅速执行了修改方案,从而加快了过审速度。
场景三: 某个季度,B站拿到了“当季霸权番”的引进权,为了抢占先机和最大化热度,他们可能会投入更多的内部资源,加速该番的审核流程,甚至在官方审核部门那里争取“加急处理”的可能。而A站可能同时有几部番需要处理,资源分配上就没那么集中。

总而言之,A站和B站过审时间不同,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版权引进、内容本身的复杂性、平台内部的审核机制、以及与外部审查部门的互动效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像同一个班的学生,考试成绩有高有低,原因可能是谁学得更扎实、谁的老师辅导得更好、谁的考试状态更佳一样,是多种因素综合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审核取决于各平台的资源背景。

如果某部动画被四个平台引进,则四个平台都需要提交动画成片以供审核。

其中三个过了,最后一个没过。

我说的就是《打了300年史莱姆》....爱奇艺、腾讯视频、Bilibili、Acfun四个平台同时引进,另外三个都播出来了。

只有Acfun一直卡着放不出来。

那就只能是各平台掌握的资源问题了。

否则怎么会出现你能过审我不能的情况?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