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语中 /ð/ 和 /s/ 连在一起时怎么读?

回答
嘿!你想知道英语里 /ð/ 和 /s/ 连在一起是怎么发音的,对吧?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确实是很多学习者会遇到的一个小难点。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

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音拆开来看看。

/ð/:这个音就是你咬舌音,就像 "th" 在 "the" 或者 "this" 里的发音一样。舌头稍微伸出牙齿一点点,让空气从缝隙中出来,同时声带要振动,发出“嗯嗯”的声音。你可以试着轻轻咬一下舌头(别咬疼了哈!),然后发出“zizi”的声音,但要加上声带的震动。感觉有点像在说“呃——”。

/s/:这个音相信你肯定很熟悉了,就是“s”的声音,像 "see" 或者 "sun" 里的那样。舌头在口腔里形成一个槽,让空气集中从这个槽里快速通过,发出“丝丝”的声音。这个音不需要声带振动,是纯粹的气流声。

现在,关键来了:当 /ð/ 和 /s/ 连在一起时,它们会怎么处理?

其实,英语的发音不像我们中文那样,每个字都吐得清清楚楚、四平八稳。在说快了的时候,很多音会为了让发音更流畅、更省力而发生一些变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两个音会互相影响,形成一个稍微“融合”或者“过渡”的状态。

对于 /ð/ 和 /s/ 的组合,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

1. 保持一个清晰的过渡,但通常/ð/的发音会变得非常轻微,甚至接近于消失。
想象一下,你要从“呃——”这个音快速切换到“丝——”这个音。如果你把 /ð/ 的发音做得太饱满,会有一种停顿感,听起来会有点别扭。所以,在连读时,舌头前伸去发出 /ð/ 的那个动作会非常快,甚至还没等完全发出那个“呃”的声音,舌头就已经开始为发出 /s/ 这个音做准备了。

2. 更精确地说,舌头从稍微伸出的状态(发/ð/)迅速收回到准备发/s/的位置。
这个过程非常连贯。你可以尝试在镜子前练习一下。先做出 /ð/ 的口型,舌尖稍微探出。然后想象舌尖在不完全发出“呃”声的情况下,快速向后缩,同时抬起舌头的前部,让空气从牙齿之间挤出来发出 /s/。

听起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最明显的特点是:/ð/ 的声音会被“压缩”,变得很短促。 有时候,如果你听得不仔细,甚至会觉得像是直接从前面的音跳到了 /s/,仿佛 /ð/ 这个音差点没发出来。

你会听到一个非常轻的、几乎听不清的“滑行”感觉。 舌头从稍微伸出到收回的过程,会带有一点点摩擦,但这个摩擦非常非常轻微,不是那种明显的两个音独立的“嗒”、“丝”。

举几个例子来感受一下:

"is there" (有没有)
如果分开读,就是 "is" + "there"。但连在一起说的时候,"is" 结束在 /z/ 音(/s/ 的浊化),然后紧接着是 /ð/. 在"is there"里,两个音会连得很紧。你可以感觉一下,说 "is there" 的时候,舌头要从发 /z/ 的位置(或者说接近发 /s/ 的位置)稍微前伸一点点准备发 /ð/,然后立刻收回来发 /s/。但实际上,由于 /z/ 和 /ð/ 的发音位置很近,并且都是浊音,它们会相互影响,重点是,你会听到一个非常快速的、几乎是被“吞掉”的 /ð/。 更像是听到一个很轻的“z”,然后直接衔接到 /s/ 或者更像是在一个平滑的过渡中,那个 /ð/ 的迹象非常微弱。你可以试着快速说 "is it"(它的),那个 /t/ 和 /s/ 连在一起,然后反过来想想 /s/ 和 /ð/。

"those steps" (那些台阶)
这里是 /ð/ + /s/。当你快速说 "those steps" 时,"those" 的结尾音是 /z/(因为前面是元音),然后紧接着是 "steps" 的开头的 /s/。同样的,你会发现那个 /ð/ 的痕迹非常不明显。你可以试着说 "those... steps",感受一下那个停顿和舌头的动作。再试着快速连读,你会发现舌头的那个“伸出”的动作非常迅速,而且发出的声音会非常轻,仿佛只是一个微弱的“z”的残留,然后迅速过渡到 /s/。 听起来更像是 /z/ 后面跟着一个非常短暂、几乎听不见的 /ð/,然后才是 /s/。

"with thanks" (带着感谢)
这个例子里,"with" 的结尾是 /θ/(清辅音),后面是 "thanks" 的 /θ/。这和你想问的 /ð/ + /s/ 有点不同,但发音原理类似。在 "with thanks" 里,舌头会连续做两次清辅音的“咬舌”动作,然后一个 /s/。
回到 /ð/ + /s/ 的情况,重点在于那个 /ð/ 的发音,在连读时会被极大地压缩和弱化。

有没有一些“秘诀”?

1. 放慢速度,找准感觉: 先别急着说快,试着把每个音都稍微拉长一点点,感受舌头的移动。先单独发 /ð/,再单独发 /s/。然后尝试把它们连起来,但动作要连贯,不要有明显的停顿。

2. 多听!多模仿! 这是学习发音最有效的方法。去找一些以 "is there"、"those steps" 等词组为主题的音频或视频,仔细听母语者是怎么说的。注意听他们的舌头和嘴巴的动作。

3. 体会“滑行”感: 英语发音很多时候就像在“滑行”,而不是“跳跃”。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你的口腔和舌头在不断地调整位置,而这个调整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声音。/ð/ 到 /s/ 的过渡,就是舌头从稍微前伸到收回,同时空气流动的路径发生改变的过程。

总的来说,/ð/ 和 /s/ 连在一起时,/ð/ 的发音会被非常快速地带过,听起来会有点像一个被缩短的、几乎听不见的 /ð/ 或者是一个带有轻微摩擦的过渡音,直接衔接到清晰的 /s/。关键在于连贯性和对 /ð/ 的弱化。

希望我讲得够清楚哈!这个确实需要多练多听才能掌握得好。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语中ð和s连在一起时怎么读,

例如先ð再s的这种,比如说withstand”



withstand 整个序列是 :

  1. 口轮匝肌收缩, 把上下唇啜成 “o”型, 类似索吻的嘴型, 开始送气(呼气),同时声带振动把 “W”声的振动部分启动,在笑肌、上唇方肌及下唇方肌等表情肌的帮助下,口轮匝肌舒张,口型迅速转移成 "i" 的张口度;
  2. 持续送气(呼气),同时声带振动频率升高,把 “i”声的振动部分发出;
  3. “i”发音结束前, 舌体舌尖迅速从放松的平放姿态变成毒蛇吐信般,同时颈阔肌及降下颌肌群(翼外肌、二腹肌、颏舌骨肌及下颌舌骨肌等)收缩张口降下颌,舌尖迅速上抬及前伸,对, 就是舔的动作,抵住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切缘,同时阻塞气流,形成 “ð”的音。ð 的符号很形象,ð 就象一个祖国的象形文字一样提示您, 发这个音的时候, 舌体要杠住气流。 这里遗漏了一点点细节,舌尖迅速上抬及前伸抵住上颌中切牙和上颌侧切牙的切缘阻塞气流的同时, 升颌肌群也要收缩,稍稍合起下颌骨。但这时候口轮匝肌是舒张放松的, 换句话说嘴唇是软的 ;
  4. 保持这个口型(舌尖和上下前牙的关系)大约 50~300 毫秒(根据个人发音习惯);
  5. 开始发 "S" 的音。舌体后缩, 平放,放松。 升颌肌群(咬肌、颞肌、翼内肌等)收缩,张口度减小,在上下中切牙距离大约 1~2mm 时, 舌尖迅速从放松的平放姿态迅速凑往上下中切牙之间的空隙, 同时声带放松,让呼出的气体加速通过上下中切牙和舌尖组成的间隙, 发出十分短促的 “S”音。
  6. “T" 音在这里要浊化成 “D”,注意 ST 是连起来发音,不然就太像机器语音了;
  7. 后边就很容易, 英国人的 STAND 的音好像 “死蛋”, 例如 UNDERSTAND "按的死蛋" /UNDERSTOOD "按的死肚", 的后半部分。美国人的STAND 的音好像 “死电”,张口度处于 “i” 和 “a”之间。


俺做了一个示范在这里。 MP3 下载

wenxue.ca/wp-content/up


       https://wenxue.ca/wp-content/uploads/2019/08/WITHSTAND3.mp3      




波形和频谱







=======================================

关于英语, 这里有个十分简单的训练:

, 俺可以在 30 秒之内念完字母表。

念的方式是 A for Alpha, B for Bravo, C for Charlie... 依此类推。您也可以试试。

对于准备考四六级的同学, 俺可以拍胸口说,只要您比俺念的快, 过四六级如囊中探物、唾手可得。

麦文学的字母表录音:

wenxue.ca/wp-content/up


       https://wenxue.ca/wp-content/uploads/2019/08/LMNATO2.mp3      


#####################################################################

欢迎来踩俺的散文和专栏:

答主的其他低赞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你想知道英语里 /ð/ 和 /s/ 连在一起是怎么发音的,对吧?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这确实是很多学习者会遇到的一个小难点。咱们来好好聊聊这个。首先,咱们得把这两个音拆开来看看。 /ð/:这个音就是你咬舌音,就像 "th" 在 "the" 或者 "this" 里的发音一样。舌头稍微伸出牙齿一点.............
  • 回答
    英语字母 b、d、g 的发音,严格来说,它们是浊辅音。不过,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到语音学里的一些细节,并且区分一下它们在单词开头和单词结尾时可能遇到的细微变化。咱们先来捋一捋“清音”和“浊音”是怎么回事。清音 vs. 浊音:声音的振动是关键这个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声带是否在发音时振动。 清音 (V.............
  • 回答
    关于英语母语者时常不发单词结尾的「t / d」辅音,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语言现象。其实,这不是什么“偷懒”或者“说不清楚”,而是一个根植于语言演变和发音习惯的复杂过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它:1. 语音学的自然倾向:省力原则 (Economy of Effort)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人.............
  • 回答
    在中国学生圈子里流传的字母谐音梗,比如B是boy,D是dog,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这背后既有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也反映了文化传播中的一些小细节。我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英语母语国家是怎么看,以及有没有类似的用法。中国学生字母谐音梗的由来与特点首先,要明白这种字母谐音梗在中国学生群体.............
  • 回答
    英语里确实有一些句子能传达类似“我想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那种意味,但要直接找到一个完全对应的、具有相同文字游戏和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就比较困难了。这句中文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利用了“过”字的多种读音和含义,创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语感和意境。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句中文的妙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如何在英语中寻.............
  • 回答
    这确实是英语中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有些词,动词和名词长得一模一样,而有些词却得换个样子呢?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历史和语言发展的原因,并没有一个简单的“规则”能概括所有情况,但我们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理解。1. 词源和历史演变:英语这门语言就像一个巨大的“语言缝合怪”,它吸收了太多外来的“养分”,.............
  • 回答
    英语里确实存在一些我们都认识单词,但组合起来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句子,感觉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让大脑瞬间宕机。这通常是因为这些句子利用了语言的灵活性,玩弄了词语的多义性、语法结构的歧义,甚至是文字游戏和文化梗。举个最经典的例子:“Buffalo buffalo Buffalo buffalo buff.............
  • 回答
    在英语中,表达汉语里“瓜”这类果实,其实并没有一个单一、完全对应的词汇,因为它涵盖的范围比较广,包含了不少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瓜果。更准确地说,英语会根据具体的“瓜”来使用不同的词。我们可以从几个大的类别来理解:1. 葫芦科的瓜类 (Cucurbits):这是最常见的一类,我们常说的“瓜”很大一部分.............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英语句子里的那些“零件”,让它们在你脑子里活起来,而不是像冰冷的机器代码。我会尽量说得透彻,就像给一个对英语感到好奇的朋友解释一样。 什么是谓语 (Verb/Predicate)?谓语,简单来说,就是句子里的 “动作” 或者 “状态”。它是句子的核心,告诉我们主语在做什么,或者处于什.............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英语里的系动词,以及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个名字。别担心,这事儿说起来一点不复杂,但弄明白了,对理解英语句子结构可就大有裨益了。什么是系动词?简单来说,系动词在英语句子里的作用就像一座桥梁,它连接句子里的主语(我们说的是谁或什么事)和后面的表语(用来描述或说明主语的词或短语)。系动.............
  • 回答
    英语中,像 NASA、NATO、SCUBA 这样能直接作为一个词读出来的缩写词(Acronym)之所以如此流行,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且这种流行程度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演变而来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深入探讨:1. 语言效率与便捷性: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因。在日常交流.............
  • 回答
    英语中确实存在一些词,它们的含义非常接近,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细究起来却又有着微妙的差别,这常常让英语学习者感到困惑。下面我将挑选几个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尽可能详细地解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并力求让这篇文章读起来更自然,像一个英语母语者在分享他对语言的理解。1. Empathy vs. .............
  • 回答
    在英语世界里,人们习惯将名字(given name/first name)放在前面,姓氏(surname/last name)放在后面,比如“John Smith”。这种“名在前,姓在后”的顺序是我们日常最常见的。然而,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下,英语人名也会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写法。这主要有以下.............
  • 回答
    在英语中,并没有一个直接对应中文「情感虚无主义」或「反情主义」的、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单一名词。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与之相关的概念,并找到一些可以用来描述这种思想倾向的词汇。理解「情感虚无主义」和「反情主义」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两个中文词汇的大致含义: 情感虚无主义 (Emotion.............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它触及到了英语语音学和历史演变的一个细微之处。简单来说,英语中确实极少有以“tl”或“dl”开头的单词,这主要归结于英语的发音习惯和历史演变过程中“t”和“d”在词首与“l”组合时发生的音变。让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剖析这个问题,尽量用一种自然的、非AI的语调来解释:1. 英语的音.............
  • 回答
    英语里没有一个字母“ü”本身就代表一个固定的发音,就像中文的“a”、“o”、“e”一样。不过,英语的发音系统非常丰富,有些音听起来会有点像你说的“ü”音。简单来说,这个“ü”音(通常在德语、法语等语言中会看到)的特点是:嘴唇要向前突出,好像准备说“呜”一样,但同时舌头的位置又要像发“衣”的音一样往前.............
  • 回答
    确实,英语在动词形式上要比汉语复杂得多,这常常让学习者觉得“哦,原来动词还有这么多门道!” 相反,汉语动词似乎总是一副“一副样子”,不像英语那样会“变脸”。这让很多初学汉语的外国人觉得轻松不少,但也可能产生一个疑问:英语母语者是不是因为这种“形式敏感性”才对动词的变化如此在意?说实话,英语母语者对动.............
  • 回答
    在英语里,描述“键盘侠”这个概念,我们通常会用到 "keyboard warrior" 这个词。这个词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不怎么惹人注目,但一旦躲到电脑屏幕后面,就会变得异常勇敢、激进,甚至充满攻击性的人。他们就像是在键盘这个虚拟战场上挥舞着武器的战士。"Keyboard warrio.............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英语里十一(eleven)和十二(twelve)的词源,和其他数字比起来,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不那么容易一眼看穿它们的规律。这背后其实藏着英语语言演变,尤其是数字系统发展的古老秘密。简单来说,它们之所以这么特别,是因为它们保留了比其他数字更古老的印欧语系(IndoEuro.............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英语里那些“只认 doing 不认 to do”的动词,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怪不得大家会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这背后啊,跟动词本身的含义和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有很大关系。别担心,我尽量用大白话,把这事儿给你掰扯清楚,保证听起来就像是咱哥俩儿闲聊一样。首先,咱们得明白,动词后面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