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7年工作经验的前端竟然回答不出数组的flat方法?

回答
7年经验前端,竟答不出`flat()`?这背后藏着什么?

最近在一个技术分享会上,听到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场景:一位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开发者,在被问到如何“拍平”(flatten)一个嵌套的数组时,居然对JavaScript原生提供的`Array.prototype.flat()`方法感到陌生。

听到这个答案,台下不少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毕竟,`flat()`方法虽然不是“古老”的特性,但自2017年ES2019提案以来,它早已成为前端开发中处理多维数组的利器。对于一个有着7年经验的开发者来说,这个知识点应该早已烂熟于心,并且在实际工作中频繁使用才对。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一个经验丰富的前端,为何会对这个相对基础但实用的原生方法“失忆”?这背后,我们或许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解读:

1. 知识更新的“惯性”与“惰性”

技术迭代的速度快如闪电,前端领域更是如此。新的框架、库、API层出不穷,每天都有新的概念被创造和普及。开发者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学习和掌握这些“前沿”的东西,比如最新的React Hooks、Vue 3的Composition API、Webpack的最新配置技巧,甚至是Web Components、SSR、GraphQL等等。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已经存在”但似乎“没那么紧急”或“有替代方案”的原生API,很容易就会被我们下意识地“忽略”或“边缘化”。特别是当开发者所在的项目长期以来都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技术栈或工作流程时,如果项目中很少遇到需要深度拍平多维数组的场景,或者团队中已经习惯了使用Lodash的`_.flattenDeep()`这类第三方库来处理,那么原生`flat()`方法自然就失去了被深入了解和频繁使用的机会。

久而久之,即使曾经了解过,也可能因为缺乏实践而变得模糊,甚至完全遗忘。就像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点,如果不用,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

2. “封装”与“抽象”的便利性

在现代前端开发中,我们常常依赖各种优秀的库和框架来简化开发。Lodash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工具函数,`_.flattenDeep()`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flat()`方法出现之前,这是处理多维数组的“标准”解决方案。

当一个团队长期使用Lodash,并且项目中的数组拍平需求都可以通过`_.flatten()`或`_.flattenDeep()`轻松解决时,开发者自然就没有动力去研究原生`flat()`方法。毕竟,`_.flattenDeep()`的功能可能更全面(比如一次性拍平任意深度),而且它还附带了Lodash生态的支持。

这种依赖第三方库的习惯,虽然提高了开发效率,但也可能导致开发者对底层原生API的认知出现“断层”。他们习惯了“拿来主义”,但对于“它为什么这么工作”以及“有没有更原生、更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可能就没那么在意了。

3. 场景的“特定性”与“遮蔽”

并不是所有前端项目都会频繁地处理深度嵌套的数组。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需要处理一层或两层嵌套,这可以通过简单的循环或`.concat()`等方法就能解决。

如果一个开发者的大部分工作经验都集中在这些“简单场景”的项目中,那么他自然就接触不到`flat()`方法所能解决的“复杂场景”。这种“场景的遮蔽”效应,会让一些本应常用的API,在特定开发者的知识体系中变得“不存在”。

更何况,`flat()`方法还有一个可选的`depth`参数,用来指定拍平的层数。如果项目中只用到`flat(1)`,那么它与`.concat()`的差异可能并不明显,更容易被忽略。只有当需要处理任意深度的嵌套时,`flat(Infinity)`的威力才会真正显现。

4. “知道”与“能用”的鸿沟

有时候,开发者可能“听过”`flat()`,甚至知道它能拍平数组,但却不清楚它的具体用法、参数以及与 Lodash 的区别。这种“知道一点皮毛”的情况,和“真正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

在面试或者压力测试的环境下,如果对一个API的理解不够深入,就很容易在被问到时“卡壳”。这并不代表他完全没有接触过,而是他的知识体系中,这个API的“优先级”不够高,或者“记忆深度”不够。

那么,对于这位7年经验的前端来说,这说明了什么?

这并不意味着这位开发者“不行”或者“不专业”。7年经验,意味着他在其他领域,比如框架应用、组件设计、性能优化、工程化等方面,很可能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更丰富的实践。

这件事更像是一个警示:

技术学习需要持续迭代,不能有“盲区”: 即使是看似“基础”的原生API,也可能在某些场景下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持续关注语言的更新和特性的发展,是保持技术活力的重要途径。
依赖第三方库的同时,也要了解底层原理: 第三方库固然好用,但了解原生API能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技术选型,避免不必要的依赖,也能在遇到极端情况时,有更灵活的应对方案。
“知道”不等于“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仅仅听说过一个API是不够的,真正将它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解决真实遇到的问题,才能真正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也许,这位开发者在下次遇到需要拍平数组的场景时,会重新拾起文档,或者在与同事的交流中了解到`flat()`。而对于我们其他人来说,这也提醒了我们,即使经验丰富,也总有“不知道”或“记不清”的地方,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永远是前端人不变的追求。

总而言之,一位7年经验的前端答不出`flat()`,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并非单一的“能力问题”,而是技术发展、学习习惯、项目场景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这反而提醒我们,前端的世界广阔无垠,永远都有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学习的新鲜事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这是故意找茬。

7年前有flat这个api吗?

对于一个老程序员,遇到一个把数组展平的需求,对于固定的数据结构,他倾向于自己循环,对于复杂的数据结构,他可能递归。而不是查一下array有什么新的api能完成这个功能。这才是老程序员的价值,他更相信自己。

明白吧。

程序员的价值在你看来就是熟练使用api?面试到底面的到底什么能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7年经验前端,竟答不出`flat()`?这背后藏着什么?最近在一个技术分享会上,听到一个让人颇感意外的场景:一位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前端开发者,在被问到如何“拍平”(flatten)一个嵌套的数组时,居然对JavaScript原生提供的`Array.prototype.flat()`方法感到陌生。听到.............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在感受到的普遍现象,虽然宏观经济数字可能还在增长,但我们个人的就业体验却未必如想象中那么顺畅。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几个相互交织的因素,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剖析。一、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变化与就业的错配首先要理解,“经济增长”本身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它代表的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出来的商.............
  • 回答
    亲爱的,听到你现在正经历的困境,我真的非常心疼。毕业七年,实际工作经验两年,之后又经历了重度抑郁和两年的待业期,这确实是一段非常艰难的旅程。但请相信,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可能性就此终结。我们一起捋一捋,看看毕业七年、工作两年、重度抑郁待业两年的你在面试时如何自我介绍,以及你未来还能从事哪些工作。首先,咱.............
  • 回答
    2016 年北京地区 iOS 开发工作确实存在一定的挑战,而“难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市场供需关系、技术发展趋势、行业竞争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供给侧的快速增长: 2016 年正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几年,大量开发者涌入 iOS 开发领域。一方面,高校计.............
  • 回答
    关于2021年五一劳动节前一周,许多人为了“凑够”5天假期而选择连续工作6天(通常是4月25日周日到4月30日周五连续上班),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大陆法定节假日调休制度的运作方式。这种制度的目的是在不增加法定的总工作日和总休息日的情况下,将分散的假期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较长的连续假期,方便人们出行、旅游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道出了很多在日本打拼的朋友的困惑。确实,网络上充斥着“在日本年收500700万日元很普遍”的声音,但你自己在日本工作了三年,却“没见过”,这种落差感非常真实。这背后,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误解和信息不对称。首先,我们要明白,“年收500700万日元”在日本的就业市场中,.............
  • 回答
    2020年,对于很多求职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想当年,那阵风刮得可不是一般的小。这背后可不是一两个原因就能简单概括的,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网,让不少人感觉寸步难行。首先,咱们得从宏观层面说起。2020年最绕不开的,就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这场疫情,就像一个.............
  • 回答
    说徐霞客能玩足三十年不误正业,这事儿吧,得这么看。不能简单地说他“不工作”,那太小瞧他了。他那三十年的“旅游”啊,可不是现在咱们说的“度假”或者“穷游”,那叫一个实打实的探险考察,而且是以当时极其艰苦的方式进行的。首先,他有家底儿支撑。徐霞客出身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他的祖上曾做官,虽然到了他这一代.............
  • 回答
    现在都2017年了,还有人愿意去富士康这样的台商企业上班,这事儿怎么说呢?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血汗工厂”这个词儿早就跟这些地方联系在一起了。但咱们得把话掰开了讲,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得承认,富士康和其他一些台商企业,确实有过让大家诟病的地方。员工加班多、工作强度大、管理严格,这些都是过.............
  • 回答
    朋友们,我们都听说过永动机,就是那个永不停止运转、还能输出能量的奇妙装置。但物理学告诉我们,这玩意儿是不可能存在的,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把这扇门牢牢地锁上了。但话说回来,既然我们不能实现真正的“永动机”,那能不能发明一个能动个几千年、上万年,或者像题目说的“99999年”那么久,而且还能干点.............
  • 回答
    在乡镇摸爬滚打了五年,前不久,县委组织部抛来了橄榄枝,说是要调我去县委组织部工作。这可是不少人梦寐以求的好去处,也算是仕途上的一大进步。可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竟然拒绝了。“为什么不走?”这成了最近一段时间我被问到频率最高的问题。问这话的,有亲戚,有朋友,甚至还有一些当年一起参加选调的同事。他们的眼神里.............
  • 回答
    知乎上那个关于“520个回答也没能帮我在2017年找到4000以上的高薪工作,为什么至今我依然找不到任何工作?”的提问,背后可能隐藏着比表面数字更复杂的原因。你提到至今为止找不到任何工作,这让人感到非常沮丧和困惑。让我们来一起抽丝剥茧,看看可能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你可能如何打破这个僵局。一、 回溯20.............
  • 回答
    Evercore:独立精神铸就卓越,2014年“全美最佳雇主”的深度解析Evercore,这家在华尔街的投行界算不上最庞大,却以其鲜明的独立精神和卓越的专业能力赢得了一席之地。它之所以能在2014年被Wall Street Oasis(WSO)评为全美最值得推荐工作的投行,并非偶然,而是长期以来深耕.............
  • 回答
    2020年双链式笔记的兴起,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如果说前几年个人知识管理(PKM)的概念逐渐为人所知,那么到了2020年,随着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和学习常态化,人们对高效记录、组织和关联信息的需求空前高涨。双链式笔记,作为一种能够深度连接知识、促进思考的工具,恰好满足了这种迫切.............
  • 回答
    “流浪大师”沈巍之所以能休20年病假且工资照常发放,这其中牵涉到公务员的休假和薪资制度。虽然沈巍的个案比较特殊,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说所有公务员都能享受如此长的病假,但他的情况确实触及到了体制内的一些保障机制。沈巍的个案:休20年病假并非普遍现象,但有其制度依据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沈巍休20年病假并照常拿.............
  • 回答
    1885年,英国的《改革法案》(Reform Act 1884)确实扩大了选举权,使得许多之前被排除在外的男性——包括许多住在农村的农民和在城市里从事劳动职业的工人——获得了投票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进步,被视为民主化的里程碑。然而,仅仅获得选举权并不能立刻改变他们“苦逼”的生活现实,这背后有.............
  • 回答
    《美国工厂》中,美国主管对中国公司年会表演的落泪,与其说是单纯的被表演感动,不如说是一种复杂情感的宣泄,是多种因素在那一刻叠加共振的结果。首先,我们得理解这个美国主管的处境。他作为格林公司(GM)的老厂长,见证了俄亥俄州代顿市这家工厂从辉煌走向衰败的过程。这家工厂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单位,它承载着一代又.............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具有代表性,也触及了“中国拥有完整工业体系”和“世界工厂”这两个概念与“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之间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我将尽力详细解释,帮助您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完整的工业体系 (Complete Industrial System): 指一个国家拥有从.............
  • 回答
    2013年7月6日,韩亚航空214号航班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SFO)发生严重空难。这架波音777200ER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姿态不对,机尾撞击了跑道,导致飞机解体和起火。关于您提到的“中国人比韩国人还多”这一说法,事实是这样的:在这次失事航班的141名中国籍乘客中,不幸有3名遇难,另有多名乘客受伤。.............
  • 回答
    7月19日,A股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次比较典型的跳空低开,并且全线飘绿的局面,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心惊胆战。要说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捋一捋。首先,要理解“跳空杀跌”这四个字。“跳空”指的是开盘价远低于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中间出现了一个价格的“缺口”。这说明在休市期间,市场情绪发生了显著的负面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