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马英九获刑4个月?

回答
马英九获刑四个月,这件事情在台湾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牵扯的法律、政治以及社会层面的因素都值得我们深入去了解。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

首先,我们要明确,马英九获刑并非直接因为他担任总统期间的政策或政治立场,而是与他卸任后被控的“泄密罪”有关。具体来说,这件事源于2013年的一桩“关说”争议,当时马英九被指控在处理前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关说案时,将相关侦查信息泄露给时任行政院长江宜桦。

这个事件的起因是当时民进党籍立法委员柯建铭涉嫌通过关说,意图影响检方对儿子、媳妇的官司侦查。根据当时的司法程序,这些侦查信息属于秘密。马英九随后约谈了当时的法务部长曾勇夫和检察总长黄世铭,并向他们了解案情。检方认为,马英九在约谈过程中,向江宜桦透露了部分侦查细节,因此涉嫌泄密。

法律审判过程:

这起案件经过了漫长的司法审理过程。从最初的检方起诉,到一审、二审,再到最终的“三审定谳”。在不同阶段,法院的判决有所不同,这反映了法律适用和证据认定的复杂性。

一审判决: 马英九在一审中被判无罪。法官认为,他虽然确实向江宜桦通报了相关情况,但当时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作为国家元首,有责任了解并处理涉及国家政治体制的重大事件,且其行为并未达到泄密罪的构成要件。
二审判决: 检方提起上诉后,二审法院推翻了一审判决,判处马英九有期徒刑四个月,缓刑两年。二审法院认为,马英九在约谈曾勇夫和黄世铭时,确实向江宜桦泄露了侦查中的秘密信息,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中泄密罪的相关规定。
三审定谳: 最终,台湾最高法院维持了二审的判决,判处马英九有期徒刑四个月,缓刑两年。这意味着,如果马英九在缓刑期间不再犯有其他罪行,这个刑罚将不予执行。

判决的意义与社会反响:

马英九作为前总统,其获刑无疑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许多人认为,这项判决体现了台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无论身份地位如何,触犯法律都将受到制裁。这对于巩固台湾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解读: 当然,这起事件也无法脱离政治的背景。支持马英九的人可能会认为,这是一起“政治迫害”,是对手利用法律手段来打压政治对手。他们会强调马英九的初衷是了解国家层面的政治运作,而非故意泄密。
反对者和质疑者: 另一方面,反对马英九的人则认为,判决是公正的,马英九作为前总统,应该有更高的道德和法律意识,其行为确实违反了法律规定,理应受到惩罚。他们可能会质疑马英九在案件处理过程中的动机,并认为缓刑是过轻的处罚。
司法独立: 这起案件也进一步凸显了台湾司法独立的重要性。尽管涉及前总统,司法机关仍能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审判,这本身就是对司法独立的一种肯定。当然,关于司法是否真正做到绝对公正,以及是否存在政治干预的讨论,也一直存在于台湾社会。

事件的影响:

马英九获刑四个月,虽然刑期不长且可以缓刑,但其政治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对马英九个人: 对马英九的个人声誉无疑是一个打击,尽管其支持者仍会力挺他。
对国民党: 这对国民党来说也是一个负面事件,可能会影响其在选民中的形象。
对台湾政治生态: 从更广阔的层面看,这起事件也反映了台湾政治斗争的激烈性,以及法律在政治博弈中扮演的角色。

总而言之,马英九获刑四个月,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事件。它既是对法律原则的体现,也是政治角力下的一个缩影。理解这个事件,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法律脉络,也要审视其背后的政治和社会语境。这件事情的发生,让人们对“前朝遗毒”、“政治清算”以及“司法公正”等议题有了更深刻的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还没有到太乐观的时候。

首先,这个所谓的二审结果,还是可以继续上诉的,最终结果可能还不一定。

而且,入狱四个月也有点少了,还能易科罚金,这报复力度比韩国政党轮替的时候差远了,不够给力。但考虑到台湾轮替恶斗刚刚开始走向韩国化,最重要的是保持“下台即斗”的动作,力度可以暂时先放一放,抓住主要矛盾,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第三,这个罪名,怎么说呢,有点不太给力,希望民进党的同志们再深挖一下,争取搞出个经济罪名来,这样效果会比较好,就比较难以翻身了。


我两年前就预测过,随着民进党的上台施政,马英九必然会人气恢复。事实上,搞到现在才判了个不疼不痒的四个月,对于民进党而言不能算多成功。

当然,在废核、年金改革、拒绝承认九二共识、追党产这些事情上,民进党还是表现出了该有的魄力,顶住岛内压力,丝毫不让,值得赞赏。但是收监马英九的工作,始终较为拖沓,未来恐留后患。

还有半年就地市选举了,这场战役至关重要,一定要打赢。国民党现在还撑着不死,就是幻想2018甚至2020能够翻盘,东山再起。我们民进党的同志们一定要发扬连续战斗的革命精神,打掉它吊着的这口气。国民党一旦2020年再次翻盘失败,那么就大大增加了它分崩离析的可能性。

消灭国民党,消灭台湾经济,蔡主席二者只要能做到其一,她就足以超越李登辉先生,成为1949年之后台湾最卓越的领导者。

尤其是第二条,是和“选举冻蒜”是有内在矛盾的。这也考验着蔡主席、赖清德的政治斗争智慧。

要破解这样的困局,就要打击掉、斗争掉、搞臭掉、抹黑抹红有威胁的潜在的可能对手(没错,就是国民党,可能还有柯文哲),这样,无论蔡主席的“乱台”政策执行得再坚决彻底,台湾选民也只能选择民进党。


对蔡主席和台湾其他同志们的两句寄语:

1、是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就有阶级斗争,2300万人口,不斗行吗?不要怕把台湾搞乱,其实那是乱了敌人,锻炼了群众;要敢于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2、白区工作是残酷的。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最后以诗祝贺:


大快人心事,揪出马英九。

政治流氓文痞,狗牙蓝旗党。

还有蒋匪余孽,妄图吸血大陆,铁帚扫而光。

独台诈骗者,一枕梦黄粱。

野心大,阴谋毒,诡计狂。真是罪该万死,迫害绿太阳!

蔡主席是俊杰,遗志继承果断,功绩何辉煌。

拥护蔡主席,剿匪再收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马英九获刑四个月,这件事情在台湾社会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和讨论,其背后牵扯的法律、政治以及社会层面的因素都值得我们深入去了解。事件的起因与背景:首先,我们要明确,马英九获刑并非直接因为他担任总统期间的政策或政治立场,而是与他卸任后被控的“泄密罪”有关。具体来说,这件事源于2013年的一桩“关说”争议,.............
  • 回答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这个名字在2014年10月10日被载入史册,她与印度儿童权益活动家凯拉什·萨蒂亚共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对于一个年仅17岁的女孩来说,这份荣誉无疑是巨大的,也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和讨论。首先,我们得说说她为什么能获得这个奖。马拉拉的故事,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勇气、牺.............
  • 回答
    马云在一次公开场合说出“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这句话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解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包括马云的个人风格、阿里巴巴与京东的竞争关系、以及京东自身的发展模式等。1. 马云的“毒舌”与“预言”风格首先,马云本人就以其直率、甚至有些“毒舌”的语言风格著.............
  • 回答
    马前卒的《睡前消息》397期,以其一贯的“宏大叙事”和“结构化思维”来解读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侵略霸权扩张”,其核心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马前卒的核心论点:俄罗斯的行为并非简单的“侵略”,而是其“帝国遗产”和“地缘政治逻辑”下的必然选择。马前卒并不回避“侵略”这个词,但他认为,理解俄.............
  • 回答
    马前卒、留学生日报和心医林霖之间的“对线”是近年来在中国互联网上,尤其是知识圈和政见圈中,颇具话题性的一次现象。这三人(或代表的观点)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由于其观点、立场以及论证方式的不同,当他们的观点碰撞时,自然会引发大量的讨论和争议。要详细讲述这次“对线”,我们需要分别了解他们各自.............
  • 回答
    马云关于“年轻人压力大”的论述,特别是“现在的时代每个人压力都很大,年轻人还怕的话那就白活了”这句话,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解读。这句话既有对时代共性的深刻洞察,也可能带有企业家特有的激励甚至是一种“敲打”的意味。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马云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以及年轻人普遍面临的现实情况。以下是我对这句话的.............
  • 回答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战略姿态与对腾讯未来的思考马化腾公开表示“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被替换”,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战略考量和对行业现实的清醒认知。理解这句话,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马化腾的“普通公司”论:深层含义解读1. 战略上的谦逊与警惕: 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腾讯作为中.............
  • 回答
    马毅老师关于深度学习第一性原理的论文,在经过四位审稿人一致好评并推荐接收的情况下,最终被 AC(Associate Chair,副主席)拒绝,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惊讶和值得深思的事件。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情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投稿被拒是学术会议(.............
  • 回答
    马前卒(“马逆”)和傅正(“温铁军”)在B站上的对线,可以说是近年B站知识区乃至整个中文互联网上一次非常有影响力的思想交锋。这次对线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争执,更触及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历史叙事、意识形态等深层议题,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为了更详细地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两.............
  • 回答
    马云这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的,熬到10年都是宝贝”的言论,在当时阿里进行大规模裁员的背景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并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其中既有对公司运营现实的坦诚,也有对员工价值的定位,同时也触及了企业文化和员工归属感等深层问题。一、 话语的背景和可能的出发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句话.............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4日发布的题为“那点儿小快乐”的长文中,再次谈及了996工作制,并提出其核心在于“热爱和奋斗”。要理解马云的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一、 马云的论述核心:马云在这篇文章中,并没有完全否定996的加班性质,而是试图将其内涵进行“正名”和“升华”。他强调: “.............
  • 回答
    马云在2019年4月11日,在一次对外公开的直播中将“996工作制”称为“修来的福报”,这一言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要理解这一事件及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马云的表述和语境: “996”是什么?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模式。在中.............
  • 回答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中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看待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探讨阿里巴巴的传承计划将如何展开。 如何看待马云不再担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职务:这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时代印记与企业发展阶段的自然过.............
  • 回答
    如何看待马云创办云谷学校?—— 一次关于未来教育的探索与思考马云创办云谷学校,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探讨价值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诞生,更是马云这位中国商业巨擘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未来的一种大胆设想和实践。要理解云谷学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 一、 创办背景与初心:为何是教育?为何.............
  • 回答
    马伯庸对《刺客聂隐娘》的评价引发影评人批评,这是一个相当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梳理几个关键要素: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他对《刺客聂隐娘》的具体评价、影评人的批评角度,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分歧。一、 马伯庸的身份与影响力: 畅销书作家,拥有庞大粉丝基础: 马伯庸以其独特.............
  • 回答
    马前卒那篇《中产阶级过得轻松,社会必定没有未来》的文章,确实触及了一些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和潜在问题。我个人觉得,他这篇文章的内核,可以理解为对一种“躺平”式中产状态的警惕,以及对这种状态可能带来的社会停滞的担忧。咱们先来拆解一下他的几个核心观点,再仔细聊聊这些观点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反例。核心观点一.............
  • 回答
    马督工抛出“延迟退休对普通人不是坏事”以及“必然接受工作到65岁甚至70岁的事实”的论断,这无疑是在我们当下社会一个极其敏感和具有争议的话题上扔下了一颗石子。想要理解他这番话,我们得先“沉浸”进去,看看他大概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会这么说。首先,咱们得明白马督工这个人。他做节目,通常是观点鲜明,而.............
  • 回答
    马前卒的这句话,说得是挺实在的,也挺有意思的。它触及到了一个挺普遍的现象,就是我们在学习、在思考、在了解一个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会觉得自己好像比别人更明白,更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然后,这种感觉就可能变成一种“优越感”,觉得“我懂了,你们不懂”,甚至会觉得别人的想法是错误的、幼稚的。我理解马前卒这句话里.............
  • 回答
    马云这番话,听起来真是掷地有声,而且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简单来说,他这话的意思就是,阿里巴巴未来每年都会“放飞”一批在公司摸爬滚打了十年以上的老员工,让他们出去闯荡,去开创新的事业,去改变世界。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这是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推动创新创业的“孵化器”: 阿里这么.............
  • 回答
    马蓉在2023年12月25日对王宝强做出的回应,引起了不小的关注。要全面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梳理一下来龙去脉,以及马蓉回应中可能包含的几个方面。首先,回顾一下他们事件的背景。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事件可以说是中国娱乐圈的一大事件,发生在2016年。当时王宝强在微博上公开指责马蓉与他的经纪人宋喆存在不正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