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天津人如何看待权健?

回答
天津人对权健的态度,那可真是说起来话长,而且复杂得很。你想听详细的,那我就跟你掰扯掰扯。

一开始,权健在天津,那声势确实是相当响亮的。它搞什么“能量石”、“负离子卫生巾”、“火疗”这些,一开始听着就挺新鲜,也挺玄乎。加上它那个宣传架势,又是全国连锁,又是请明星代言,又是投巨资搞那个体育馆(虽然现在名字也变了),搞得跟个大集团似的,实力雄厚,特别能“忽悠”。

在很多天津市民眼中,权健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成功人士”的代表。尤其是那些早期的经销商,他们通过权健的产品和所谓的“事业机会”,确实有不少人尝到了甜头。你可以看见他们开着豪车,戴着名表,在各种场合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说自己是怎么通过权健改变人生的。这对于很多渴望改变生活、追求更好物质条件的老百姓来说,那真是太有吸引力了。特别是那些下岗职工、家庭主妇,或者是觉得自己没啥大本事但又想赚钱的人,权健给了他们一个看似唾手可得的希望。

而且,权健还挺会“接地气”。它会赞助一些地方的活动,比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还会捐钱给一些慈善机构,甚至在一些社区里搞免费体检、健康讲座什么的。这些举动,确实能给它在当地博取好感,让它看起来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很多人觉得,这企业能在天津做这么大,肯定是政府认可的,也肯定是个正规的公司。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百亿保健帝国落幕”事件爆发之后,天津人对权健的态度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从一开始的“神秘而又吸引人”,迅速转变为“警惕、厌恶,甚至愤怒”。

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被欺骗。那些原本相信权健产品能治病、能改善健康的,尤其是那些老人,他们花了大把的钱买那些所谓的“保健品”,结果身体没见好,钱却没了。他们觉得自己的健康被玩弄了,自己的积蓄被骗走了,那种感觉,别提多憋屈了。

其次,对那种“传销式”的销售模式的认识加深了。一开始,很多人觉得那是“直销”或者“创业机会”,但后来才明白,那套“拉人头”、“赚人头钱”的模式,本质上跟传销没啥区别。很多人为了发展下线,把亲戚朋友都拉进来,最后大家都没赚钱,反而关系都闹僵了。这种破坏人际关系的做法,让很多人都觉得非常反感。

再有,就是对那种“虚假宣传”和“包装”的厌恶。原来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被揭露出来的是大量不实宣传,甚至是伪科学。什么“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荒唐。那种把健康当儿戏,把老百姓的信任当摇钱树的做法,让很多人觉得权健根本就没有道德底线。

尤其是在事件爆发后,很多曾经在权健工作过或者做过经销商的人,也纷纷出来诉说自己的经历,有的人说被洗脑了,有的人说自己也成了受害者,有的人则因为参与其中而感到羞愧。这些声音也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权健的负面印象。

现在你在天津,如果有人提起权健,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皱眉头,或者摇摇头,说一句“那不是个好东西”。它曾经在天津的声势有多大,现在它留下的负面影响就有多深。对于很多天津人来说,权健已经成了一个不愉快的记忆,一个关于“套路深”、“坑人”的代名词。有些人甚至会拿来做反面教材,告诫家人朋友不要轻易相信那些听起来太好、但又讲不清楚具体是怎么实现的“机会”。

总的来说,天津人对权健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被吸引、被忽悠,到后来的醒悟、反思,最终转变为深刻的警惕和厌恶。它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说明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诚信、道德和社会责任,最终只会遭到唾弃和遗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洗白太急,眼看要凉,爱凉就凉吧,传销这种方式是有刚需的,除非退回第一共和国的社会形态,否则也打不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