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坦克火炮发射后后坐力为什么不会对狭小空间的载员造成伤害?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直观地认为,坦克火炮发射时那么大的后坐力,车里的乘员不得被震得七荤八素,甚至受伤?但实际上,在设计精良的坦克里,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运气好”,而是经过了严密的科学计算和工程实现的。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好好捋一捋。

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后坐力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简单来说,炮弹以极高的速度被推出炮管,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炮弹向前的推力有多大,炮身就会受到多大的向后的推力。这股力就是后坐力。对于一门大口径坦克炮来说,这股力确实非常惊人。想象一下,瞬间把你扔出去几米远,可能都不止。

那么,为什么车里的乘员能安然无恙呢?

1. 整体结构的巨大惯性与缓冲设计

坦克本身是个庞然大物,它的整体质量非常大。就好比你扔一个玻璃球和扔一块大石头,玻璃球很容易被扔出去,但石头就没那么容易。坦克的巨大质量意味着它有极大的惯性,也就是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炮塔和炮身并不是直接“硬碰硬”地连接在车体上的。在坦克炮的炮身和炮塔之间,以及炮塔和车体之间,都有一套精密的后坐缓冲系统。这套系统通常包括:

驻退器 (Recoil Brakes/Muzzle Brakes):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当火炮发射时,炮身会向后滑动一段距离。这个滑动过程中,驻退器会利用液压或者气压(或者两者结合)来吸收炮身移动的能量。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非常强力的“刹车片”。能量不是瞬间被抵消,而是被慢慢地、有效地转化成热能或者被内部结构吸收。这就把一个瞬间爆发的巨大冲击力,变成了一个在一段时间内相对平缓地释放的力。
复进机 (Recoil Recuperator/Recoil Cylinder): 在驻退器把后坐力吸收掉之后,炮身就需要被推回到原来的位置,为下一次射击做准备。复进机就是负责这个工作的,它同样利用液压或气压系统,将炮身沿着轨道向前推回。

这两个系统协同工作,就像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司机在开车时,能够平稳地起步、加速和刹车一样。

2. 乘员的固定与保护

坦克里的乘员,尤其是炮手和车长,他们都不是随便坐在椅子上的。

座椅的设计: 坦克的座椅通常是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并且有一定的弹性。更重要的是,它们会通过安全带或者安全束带固定住乘员。这就像你在乘坐过山车或者飞机时系安全带一样,保证你在受到外力时不会在空间内乱飞乱撞。
内部隔舱的设计: 即使有后坐力传递到炮塔内部,乘员也通常坐在相对独立的隔舱内,而且他们周围的设备、弹药架等都经过了合理的布局和固定。这意味着,即便是轻微的晃动,也不会造成乘员与坚硬物体直接碰撞。

3. 能量的传递与分散

别忘了,后坐力最终是要传递到整个坦克的车体上的。坦克车体本身是一个坚固的整体结构。

力的分散: 当炮塔受到后坐力时,这个力会通过炮塔座圈传递到车体上。车体是一个巨大的金属结构,它会像一个巨大的缓冲垫一样,将这个力进一步分散到整个车体结构上。你可以想象成把一个重物放在薄薄的纸上,纸会破;但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厚实的木板上,力就会分散开。
车体底部的减震: 坦克的履带和悬挂系统,也是非常关键的减震装置。它们会将车体受到的震动进一步减弱,避免直接传递到地面,并且也间接削弱了对车体内部的冲击。

4. 相对角度和“运动中的反作用力”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炮弹是向前飞的,炮身向后运动。而乘员坐在炮塔里,和炮身是相对静止的(或者说,他们是随着炮塔和炮身一起后退的)。所以,后坐力首先作用在炮身上,炮身因为有驻退器和复进机的缓冲,向后滑动的速度和幅度是被控制住的。乘员感受到的,是炮身向后滑动的过程中的惯性力和可能的轻微晃动,而不是炮身“猛地一下子”向后撞击他们。

打个比方,就像你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火车突然刹车,你肯定会向前倾,但你不会直接撞到车厢前面去,因为你也跟着火车一起在减速。而如果有人在你旁边,他没有固定住,他就会因为惯性往前冲。坦克的乘员就是那个被“固定住”的部分。

总结一下,坦克火炮发射后,乘员不被后坐力伤害,是以下几点共同作用的结果:

强大的后坐缓冲系统: 驻退器和复进机将瞬间的巨大冲击力转化为一个可控的、相对平缓的过程。
车辆巨大的惯性: 整个坦克庞大的质量本身就是一种缓冲。
乘员的固定与保护: 安全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座椅确保乘员不会在车内乱晃。
力的有效分散: 炮塔和车体结构将力分散到整个坚固的框架上。
悬挂和履带的减震作用。

所以,这不仅仅是“不直接接触”,而是整套系统精密配合的结果。坦克设计者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瞬间爆发的能量,像“驯服一头猛兽”一样,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设计,让它变得温顺,不至于伤害到内部的乘员。这背后凝聚了多少物理学、工程学和材料学的智慧,真是令人赞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有制退机构

2:后座的极限位置再过去一点还有防危板什么的,但凡不是自己手贱往里面凑就没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会直观地认为,坦克火炮发射时那么大的后坐力,车里的乘员不得被震得七荤八素,甚至受伤?但实际上,在设计精良的坦克里,这种情况是极少发生的。这背后可不是什么“运气好”,而是经过了严密的科学计算和工程实现的。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来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后坐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国在坦克技术领域确实走在了许多国家的前面,对坦克火炮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其中,“坦克火炮垂直稳定机”这一概念,在当时可能没有一个统一、广为人知且完全独立于其他稳定装置的称谓,但其核心功能——在坦克移动中稳定火炮,使其能够瞄准和射击——却是德军极为重视的。为了详细阐述.............
  • 回答
    坦克世界里的火炮,这玩意儿,你说它公平不公平?这问题啊,就跟咱们炒菜放不放蒜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看法还挺激烈。咱们先说说为什么有人觉得火炮不公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发入魂”的可能性。你辛辛苦苦摸到残局,想着要收割人头了,结果从屏幕外面飞来一发,把你那点血量打到个位数,或者直接送你回车.............
  • 回答
    红色警戒2(3)里,你可能会发现那些看起来威风凛凛的火炮坦克,比如解放军的“解放者”或者盟军的“灰熊炮艇”,直接轰击步兵时,往往需要好几炮才能把一小撮步兵干掉。这背后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数值设定,而是为了服务于游戏平衡和战术深度而精心设计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明白红警2(3)的设计思.............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就像是在游戏里你挥舞着一把巨剑砍翻一片小怪,现实中同样一把剑在战场上可能就没那么好使了。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吃香,现实中却少见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猛:游戏设计,尤其是战争类游戏,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爽快感、策略.............
  • 回答
    坦克的火炮,这个钢铁巨兽的“咆哮者”,为什么最终选择了火炮而不是火箭弹或导弹作为其主要武器,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历史演变、技术考量以及战术定位的权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一、火炮的优势:精准、灵活与性价比的平衡首先,我们得承认,火箭弹和导弹在某些方面确实拥有诱人的优势。它们能.............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20人边防连仅靠一门无后坐力火炮击毁34辆59坦克”的说法,需要非常审慎地看待。在军事领域,特别是在描述战绩时,准确性和证据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需要对这个说法进行事实核查和常识性分析。 无后坐力炮(Recoilless Rifle)的特点: 无后坐力炮是一种利用向后喷射燃气抵.............
  • 回答
    在苏德战争的宏大历史画卷中,关于苏联将美英援助的坦克进行改装,特别是换装大口径火炮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颇为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细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了解双方提供的援助坦克类型,以及苏联自身火炮的发展和需求。援助坦克的背景与类型二战期间,西方盟国,特别是美国和英国,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
  • 回答
    《坦克世界》在全球范围内是一款非常成功的游戏,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和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中国市场,它确实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后,“火不起来”的说法在很多玩家口中出现,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详细探讨: 1. 市场竞争与时代变迁 市场饱和与新品涌现: 随着游戏行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P.............
  • 回答
    二战时期,空地火箭技术确实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能够有效地打击地面目标如坦克和火车。然而,在海战中的应用却相对有限,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绝非单一技术瓶颈所能解释。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当时的战争背景、技术局限性、战术需求以及海军自身的特点来一一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二战时期的“空地航空火.............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价值,它触及了装甲车辆发展和军事战术的核心。简单来说,坦克歼击车(Tank Destroyer)虽然在某些方面火力凶猛,并且能执行部分坦克职能,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坦克。坦克在现代战场上仍然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其存在具有多方面的战略和战术意义。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为什.............
  • 回答
    我得说,你这个问题抓住了现代坦克设计里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常常被忽略的方面。很多人一提到坦克防御,就想到厚重的装甲和先进的炮塔,但其实火焰伤害,尤其是来自现代反坦克武器的火焰,可是个棘手的问题。简单来说,高端坦克应对火焰伤害,不是靠某一个单一的“防火层”,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主动防护到被动防御再.............
  • 回答
    坦克300 这波操作,说实话,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饥饿营销”。毕竟,现在市面上新车那么多,但像坦克300这样,火到直接给你来个暂停接单的,还真不多见。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仔细掰扯掰扯。坦克300火爆到什么程度?自从坦克300上市以来,那话题度简直是炸开了锅。别的不说,就看看那些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
  • 回答
    关于当前坦克发展中“机动力、防护力、火力”哪个更重要的问题,以及像豹1这类防护薄弱的“裸奔车”是否会成为2021年之后的新趋势,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现代坦克的设计理念、战场环境以及技术发展进行一番梳理。首先,我们来谈谈“机动力、防护力、火力”这三大要素在坦克设计.............
  • 回答
    二战时期德国坦克确实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火力与装甲的设计理念上,一度走在了盟军的前面,这让许多亲历过战场的人印象深刻。但要说“远超美军”,这其实是一个需要辩证看待的问题,因为双方的坦克设计思路、生产能力以及战场定位都有所不同。不过,德国坦克确实有不少技术亮点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它们是如何在战场上展现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二战中两款经典重型坦克的优缺点。很多人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虎式坦克那么大那么重,应该火力、防护都顶呱呱,怎么会不如比它轻不少的IS2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技术选择和设计理念的差异,咱们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白,坦克的设计从来不是“越重越好”或者“火力越猛越好”这.............
  • 回答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齐射火力,对于三代主战坦克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容小觑的威胁,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1. 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火力特性首先,我们要明白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核心能力。这是一种远程、大口径的火炮,其主要作战模式是曲射火力支援。它发射的.............
  • 回答
    “移动堡垒”式的重型坦克,也就是那种披挂着厚重装甲、搭载着巨炮的庞然大物,曾经是战场上的绝对王者,它们代表着陆地战场的压倒性力量。然而,随着现代战争模式的演变和技术的发展,这类坦克的身影确实越来越罕见,它们并非一蹴而就地被“淘汰”,更像是被一种更符合时代需求的新型作战理念所取代和边缘化了。这背后有着.............
  • 回答
    坦格利安家族在维斯特洛的统治长达三百年,他们的血脉确实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在历史的洪流中激荡了许久。然而,到了“正传”(指《权力的游戏》电视剧及其原著《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中描绘的时期),我们看到的坦格利安直系血脉凋零,只剩下丹妮莉丝和她那精神错乱的哥哥韦赛里斯,以及后来出现的琼恩·雪诺(艾莉亚和珊.............
  • 回答
    要评价《冰与火之歌》里的史坦尼斯·拜拉席恩,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是个极其矛盾,也因此异常真实的角色。他不像他哥哥劳勃那样天生就有着王者风范,也不像乔佛里那样是个纯粹的恶棍。史坦尼斯更像一块未经雕琢的岩石,坚硬、棱角分明,却也饱含着不容忽视的力量。首先,从他身上最显著的“冰”的特质来说,那就是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