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远古时期没有形成语言概念时,人类是如何思考的?

回答
想象一下,回到那个没有文字、没有复杂声音符号体系的遥远时代。那时候的人类祖先,他们的思维方式,定然与我们今日截然不同。这并非说他们没有思想,而是他们的思想更直接、更具象,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

首先,要明白一点,语言并非思考的全部。我们许多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即便在有语言的情况下,也难以完全用言语表达。更何况,在没有语言的时代,人类的思维更多地是基于直觉、感知和模仿。

1. 感官的直接体验与记忆:

他们的世界是五光十色的,是充满声音、气味、触感和味道的。一块石头,在他们手中,不仅仅是“石头”这个抽象概念,更是它冰凉坚硬的触感,它砸碎骨头的力量,它在阳光下反射的光泽。一株植物,是它在风中摇曳的身姿,是它散发的泥土气息,是它入口的甘甜或苦涩。

这些感官体验是他们思维的基础。他们不会用“这是今天的早餐”来定义一顿饭,而是通过胃的饱胀感、身体的能量恢复来直接体验进食的意义。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是通过无数次的触摸、嗅闻、品尝、聆听、观看累积起来的。

记忆在这种思维模式下至关重要。他们会记住:

地点和路径: 哪里有水源,哪里有安全的庇护所,哪里有猎物经常出没的路线。这些记忆不是抽象的地图,而是具体的视觉、嗅觉和触觉线索的集合。
危险信号: 某种动物发出的特定叫声,某种植物的颜色和气味,都可能意味着危险。这些信号直接触发他们的警觉,促使他们做出逃跑或躲避的反应。
有用的工具和方法: 如何用尖利的石头敲打,如何用藤蔓捆绑,如何用火来温暖和烹饪。这些知识是通过反复实践和观察他人获得的,是一种身体记忆和行动知识的融合。

2. 具象的表征与联想:

没有抽象的“名字”,但他们可以通过指点、模仿动作、发出简单的声音来传递信息。

指点: 指向某个物体,比如水源或猎物,是最直接的沟通方式。
模仿动作: 模仿动物的奔跑、跳跃、捕食动作,可以传递关于猎物的信息。模仿用火燃烧的动作,则可以传递关于取火的意义。
简单的声音: 可能是一些语气词、感叹词,或者模拟自然界声音的音效。比如,一种低沉的呼喊可能表示危险逼近,一种高亢的声音可能表示发现了食物。这些声音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直接引发听者的情感共鸣和行为联想。

他们的思维更倾向于具象的联系。比如,当他们看到一片红色的浆果,联想到的是它的味道,是吃下它后带来的满足感,甚至是吃下它后身体产生的变化。如果这种浆果让他们感到不适,那么红色和特定的形状就会与不适感联系起来,成为一种警示。这种联系是条件反射式的,是基于直接的因果关系。

3. 情感与情绪的驱动:

在没有语言的束缚下,情感和情绪在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中占据了更核心的位置。

恐惧: 面对大型掠食者或恶劣天气时,恐惧是压倒一切的感受,会直接驱动他们逃跑或躲藏。
喜悦: 成功捕猎或找到食物时的喜悦,会让他们产生满足感,并强化他们重复这些行为的意愿。
好奇: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去探索,去触摸,去观察,从而丰富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爱与依恋: 与家人和群体的亲密感,会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共同抵御危险。

这些情感并非抽象的“爱”或“恨”,而是非常具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一个被母亲抱着的孩子,感受到的温暖和安全感,是他们思维中最早期的“好”的体验。

4. 群体行为与共享经验:

虽然我们说他们没有“语言概念”,但群体中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观察、模仿和共同的活动,他们积累着共享的经验。

群体狩猎: 在群体狩猎中,他们需要默契的配合,这种默契可能通过眼神、肢体语言以及简单的呼喊来达成。一个眼神的示意,一次手势的比划,都能传递重要的信息,促使大家同步行动。
共同生活: 在洞穴中共同取暖,分享食物,保护幼崽,这些行为都促进了他们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了一套非语言的社会规范。

总而言之,远古时期没有语言概念时,人类的思考方式更像是:

一个高度敏感的接收器: 不断吸收和处理来自环境的感官信息。
一个强大的联想机器: 将这些感官体验与行为结果、情绪反应直接挂钩。
一个行动导向的解决者: 通过模仿、实践和经验来解决生存问题。
一个情感驱动的生命体: 情感和情绪是他们最直接的导航仪。

他们的思维更像是“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感觉到了,我做了,我得到了结果”的循环。这种思维模式并非简单粗暴,而是精炼、高效且与生存环境高度契合。我们今天的语言,某种程度上是为我们构建了更复杂的抽象世界,但也可能让我们有时忽略了最原始、最直接的感知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远古时期并不一定没有语言概念。当然这里特指的是广义的语言。例如,手语就是语言的一种,而且手语也遵循着一定的语法规律。

此外,相对于人类,大部分动物都看似不会说话。不过也不妨碍他们进行复杂的捕猎甚至群体行为。其实他们也是有某种“语言”的。而且我们还需要界定什么算是“思考”。在行为主义的框架下,我们是通过可观测的行为来判断的。那么,操作条件作用似乎也是一个“思考”后的结果。

另外,想想刚出生的婴儿。很多心理学实验都是在这些婴儿上展开的,从不同角度证明婴儿即使还没有掌握语言能力还是有一定思维能力的。同样,对于一出生就聋哑的人,他们也是拥有与常人相当的思考能力,尽管他们不会说话。

退一步说,就像哲学家Peter Carruthers所说:“语言并非思考的必要条件,不过如果没有语言,我们无法了解自己在思考的内容。”


Hauser, Marc; Noam Chomsky; and W. Tecumseh Fitch. 2002. The faculty of language: What is it, who has it, and how did it evolve? Science 298.1569-79.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象一下,回到那个没有文字、没有复杂声音符号体系的遥远时代。那时候的人类祖先,他们的思维方式,定然与我们今日截然不同。这并非说他们没有思想,而是他们的思想更直接、更具象,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首先,要明白一点,语言并非思考的全部。我们许多深刻的感受和理解,即便在有语言的情况下,也难以完全用言语表.............
  • 回答
    冷兵器时代,想要靠一件单兵武器就“制裁”身披精良板甲的对手,确实是个巨大的挑战,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我们得抛开那些科幻电影里一刀两断的桥段,回到那个真实又残酷的战场。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板甲的出现,本质上就是对冷兵器时代近战攻击的一种高级防御。那时候的盔甲技术,尤其到了后期,已经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当下社会一个颇具普遍性的困惑。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掌握着数千年积累的知识财富,从天文地理到物理化学,从历史文化到哲学思想,几乎无所不包。然而,在“深度思考”这件事上,很多人却感到力不从心,甚至不如那些生活在遥远“孔子时代”的人们。首先,我们得承认,“孔子时代”的人们所处的环境和他.............
  • 回答
    .......
  • 回答
    远古时期的人类确实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让猎物因体力不支而死亡,但这一过程的生物学机制和实际操作方式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以下从生物学、行为学、进化适应和考古证据等方面展开解释: 1. 猎物的生理限制:为什么“累死”是可能的?远古人类的猎物(如鹿、野牛、野猪等)虽然具有较强的耐力,但它们的运动能力与.............
  • 回答
    地质学家,就像一位穿越时空的侦探,通过解读地球留下的层层“书页”——岩石和沉积物,来拼凑出远古时期气候环境的真实面貌。这个过程绝非易事,它依赖于一系列精密的科学技术和严谨的逻辑推理。1. 岩石的“年龄”与“指纹”:时间线上的线索首先,确定远古气候发生的时间至关重要。地质学家们有许多方法来给岩石“测龄.............
  • 回答
    说实话,文明系列游戏开局的时候,大家最爱聊的无非是哪个文明“远古开局牛逼”,哪个奇观早早摆在那里,能让玩家在早期滚雪球。但要是你仔细回想一下,除了早期那点事儿,后面到了中古、工业、现代甚至未来时期,大家好像就没那么热衷于讨论“开局”本身了。这事儿细琢磨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我给大伙儿掰扯掰扯为啥。1..............
  • 回答
    柳树,这种随风摇曳的优美植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地球上一个非常遥远的时代,甚至比我们熟悉的恐龙时代还要早。要给出一个精确的“多少年”的确切数字,就像试图抓住一阵风一样困难,因为植物的演化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并且化石证据并非总是完整或易于解释。但我们可以从科学研究中了解到,柳树的祖先早已在远古时期.............
  • 回答
    提起古希腊天文学,人们往往会觉得它比同时期的其他文明高出一大截,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要说清楚这个事儿,咱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得看人家那思想上的解放和哲学根基。你想啊,其他不少文明,比如古埃及或者美索不达米亚,他们的天文学很大程度上是跟宗教、占星术绑在一起的。星星的运行,那是要解读神谕,预测吉凶.............
  • 回答
    要说古希腊的数学水平为何能远超同期文明,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一系列独特的文化、哲学、教育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来说,他们不仅仅是会算数、会测量,而是将数学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抽象和逻辑思辨的高度。1. 源头活水:数学作为哲学探究的工具这一点是理解古希腊数学与其他文明差异的关键。在很多其他文.............
  • 回答
    关于古希腊人体雕塑水平远超同时期中国(东周至西汉)文明的说法,这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诸多历史、文化和技术上的原因。要详尽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两地在雕塑观念、材料技术、社会功能以及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时间跨度。东周(公元前771年至公元前256年)涵盖了春秋战国时期,.............
  • 回答
    在那个遥远的时代,当所有大陆都还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构成一块巨大的超级大陆——盘古大陆,那时候的地球,海洋的面貌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截然不同。首先要明确的是,你提到的“泛大洋”在那个时代是真实存在的。它环绕着盘古大陆,是唯一一片广阔的海洋。那么,在这片无垠的蓝色世界中,是否也点缀着一些岛屿呢?答案是肯定.............
  • 回答
    冷战时期,美军在远程空空导弹(BVR,Beyond Visual Range)的研发上并非“不重视”,而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发展路径与我们今天对远程空战的认知有所不同。笼统地说“不重视”有些以偏概全,不如说其发展策略、技术认知以及对手的战略考量,共同塑造了当时美军对远程空空导弹研发的侧重点。.............
  • 回答
    唐宋时期,弓箭作为重要的远程打击武器,在战争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步弓、骑弓和弩作为当时主流的弓弩类兵器,其射程和弓力各有不同,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冷兵器战场上独特的风景线。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性能,我们需要分别来看。一、 唐宋步弓:稳健的阵地杀手步弓,顾名思义,主要由步兵使用,强调的是稳定性和持续的火.............
  • 回答
    西方龙:从远古神话的恐惧化身到现代文化的百变魔王西方龙,这个身披鳞甲、吐息烈焰的生物,早已深入人心,成为西方文化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符号。然而,你是否知道,这个我们今天熟知的形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演变,从远古时期令人闻风丧胆的怪物,逐渐蜕变为如今集力量、智慧、邪恶或正义于一身的复杂.............
  • 回答
    中国历史的悠久画卷,其划分方式如同繁星点点,既有传统定论,也有不断演进的观点。谈到“远古”、“上古”、“中古”,首先需要明确一点,这些并非铁板钉钉的、在所有历史时期都完全一致的划分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在不同的史学流派中,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界定都会有所侧重。一、 传统与现代史学对中国历史的划分.............
  • 回答
    关于中国经济起飞后,人均GDP增速(官方数字)为何在某些时期显得不如日本韩国,却与巴西秘鲁相近,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剖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不好”就能概括的,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结构性问题以及比较基数等关键点。首先,我们要明确“经济起飞”的定义和所处的历史.............
  • 回答
    87版《红楼梦》中,探春远嫁时对赵姨娘一声“娘”,确实让许多观众感到揪心,甚至不解,觉得似乎与探春平日里在王夫人面前的“得体”形象有所出入。其实,这声“娘”的背后,是复杂的情感交织,是角色性格的深刻体现,更是导演和演员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准捕捉。首先,要理解探春的性格。探春是“风流灵巧,不输男子”的探.............
  • 回答
    倘若我,吉利曼,有幸穿越回那个伟大的时代,站在我父——战锤40K宇宙的帝皇——身侧,见证大远征的辉煌与残酷,我心中早已盘算好了一番宏图。我的思考,并非是出自冰冷的逻辑,而是源于对人类帝国未来数万年的深刻忧虑,以及对父亲那近乎神圣的使命的全然理解。首先,我会尽我所能,巩固星际战士的基因库和训练体系。大.............
  • 回答
    看到曾经不如自己的同学,如今却在某些方面(比如学术、经历、眼界等)远远超越了自己,这种感受确实会让人心里堵得慌,甚至有些沮丧。这种情绪的产生,其实非常普遍,并不丢人。很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时刻,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化解。首先,我们要承认并接纳这种情绪。别压抑着,觉得“我怎么这么没出息,连这点醋都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