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一个人真的会有这种主观感觉,一个概率不小的可能原因是,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能被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彻底忽视乃至开除人籍的中国人民,越来越少了;不论他再怎么努力把自己封闭在真实或意淫阶级的 “体面” 和 “文雅” 之中,也能不断地让他听到看到的中国人民,越来越多了。
今天我在某18线城市做了个实验。
先介绍一下背景,地点如图所示,
这是一个公交车站,公交车站后面是一个斑马线。很多人从公交车上下来之后,需要过马路。过马路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下车之后直接穿过去,第二种是回头走几步从斑马线过去。
而且这个城市的公交报站很有意思,到站的时候,都会提醒一句“下车请走人行道”。
我做了个什么实验呢?
我在这待了快一个小时,统计了一下老人和年轻人走斑马线的比例。
样本,中老年人78人,年轻人23人。
结果,中老年人一共有10个人从斑马线走,占比13.7%,年轻人一共20个人从斑马线走,87.0%。而且需要说明的是,这3个直接横穿马路的年轻人是和他们家人一起的。也就是说,如果他不和家人一起,很可能会选择从斑马线走。
就酱。
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滑坡,而是在飞速增长。
讨论道德滑不滑坡一点意义都没有。
法律健全才是真的。
道德这东西连个标准都没有。有什么好说的。
首先要搞清楚,具体的道德是什么。然后才能知道,这道德滑不滑坡。
没有滑坡,而是一直在坡下面溜达。
根本原因是司法机关对小恶无能为力而且不作为,
社会对大恶的思考通常只能到达司法机关的立场那一层。
所以小恶不惩,小恶之人左右逢源,是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不高的基石。
首先吧。认为,所谓的中国人的道德从来没有存在过。底层民众完全就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完全不清楚什么是道德。凡事就是听村长的。知识分子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知道四书五经,伦理道德这种东西就是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的复习资料。真实生活中什么用都没有。至于皇帝,人家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治理国家是外儒内法。
说白了,所谓的中国人的道德只存在于现代人对于古代人的幻想 ️。相信这个就好像你三十多岁还相信自己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一样可笑。
是的!
全世界都那么回事。
看过一个讲中东难民的纪录片,记者带了一个难民街头在瑞典随机采访。衣着考究的受访者都表示,瑞典应该收容难民,这是我们瑞典民主和思想先进的表现,更是突出彰显了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记者问是否愿意让难民住进自己家的时候,受访者纷纷表示愿意,还会用最好的食物款待远方来的朋友。
但是当记者拉着一边的衣着破旧的难民并表示他今晚可以和受访者回家时。受访者都表示今晚不方便,以各种理由婉拒,场面变得非常尴尬。
这世界,是围绕着利益运行的,而不是道德。各国的人也一样,谁都不比谁高尚。
所以这个问题前的“中国人”三个字显得异常刺眼。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句话中国人念叨了没有上千也有几百年了。。。。。
清末的时候。
清流们看到年轻人不留辫子了,感叹人心不古,道德滑坡。
清流们看到女生不裹脚了,感叹传统消亡,道德滑坡。
清流们看到铁路建起来了,感叹奇技淫巧,道德滑坡。
民国的时候。
士绅们看到学生不读四书五经,科举被废,感叹圣人之道消亡,道德滑坡。
士绅们看到泥腿子学识字,搞农会,感叹传统崩坏,道德滑坡。
士绅们发现工农的队伍打了老爷们,感叹尊卑失去秩序,道德滑坡。
总有遗老遗少在感叹道德滑坡。
其实道德没有滑坡,是年轻人在进步。
而这种进步让遗老遗少们损失了话语权,他们说的东西没人信了,他们能用道德去绑架的利益变小了。
他们急了。
咱急啥?
你可以这么说,甚至也可以说全世界的人的道德都在滑坡,然而这并非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的过错。世界是疯狂的,它根本不会在意人们所谓的道德,只会运用某种巨大的力量不断的摧毁之。这种力量无处不在,科技发展,社会巨变,国际形势,自然灾害......
说句可能有违政治正确的话,如果是考虑全体民众的道德水准。
我认为,除去历史上极少数的尚有争议的短期阶段,今天是五千年来中国道德水平最高的时期。
今天我们批判的绝大多数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放到仅仅七十年前,根本就不算个事,更别说一百五十年前或更早了。
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提高,长远来看,必然建立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仅仅七十年前,壮丁和妇女还是可以公开售卖的,有些地主还是有初夜权的,上海每天早上是要扫出一堆“路倒”的。
那个时候,道德是什么东西?
这位答主试图说明,道德没有滑坡。
但是他举的这个例子,是有极强的片面性。因为他举的这些例子,并不是真的有关于道德的内容,他只是关于个体自由选择的问题。比如说一个人裹不裹小脚,并不有碍他人,并不是真的对于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而我们所说的道德滑坡,是事实上对他人造成了损害。
比如说食品安全问题,贪腐问题,告密,杀人等等,这能说仅仅是时代造成的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吗?而这些问题,在中国是普遍存在,这能说不是道德滑坡吗?
恰恰相反,中国人的道德在正上升中。
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会自行辨别黑白好坏,会自由思考,会选择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会分辨敌友,会分分辨真假,会为弱者站台呐喊,会为少数考虑,不在需要别人指定了。
你一定没读过儒林外史吧。
知乎这种年轻人扎堆的地方,可能有另一方的观点吗?
各处都是坏人变老了,新一代比老一代好了多少多少。举一堆老人不排队,跳广场舞,占小便宜的例子。。。
真的吗?就不能客观的说,有些变好了,有些变坏了?
俺那个年代是提倡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年代,再虚伪再拔高,在一些方面会比跟着网红爱豆瞎鸡毛扯的时代差?
另一个角度,我第一次在米国听社会学家diss中国计划生育,还以为有是银权那一套。可人家说的是应该二孩,而不是独生子女。独宠会引发一系列社会病。从经济压力到人口结构到心理。30年过去,发现人家都说对了。。。
责任在父辈,但事实如何,心里没点儿b数吗?
另一方面,对个体的尊重,眼界,对规则的遵守,新一代都好于老一代。
一方面,俺对中老年人占据好的资源,对年轻一代各种压榨不舒服。可中老年人就没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哪个年代,行业不是经验丰富的在没经验的菜鸟之上?
年轻人抱团在网络空间自慰,现实生活中还得期待中老年人的夸奖。对导师各种舔,网上各种骂。我那个年代,权威不对我们敢直接怼。别跟我说你们没办法。我那个年代,得罪了老师人家都能影响你分配。无非是想占便宜又怕委屈的精致利己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