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国拟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拟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的消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以及现在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

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

首先,得明白华为在 5G 技术上的地位。华为在全球 5G 专利、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5G 标准的制定,是全球通信行业的一个重要议题,它决定了未来通信技术的方向、接口、协议等等,直接关系到各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和国家安全。

过去几年,美国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对华为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将其列入“实体清单”,禁止美国企业与华为进行技术合作,以及限制其他国家使用华为的 5G 设备。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阻止华为在 5G 标准制定中拥有过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企业的利益和国家安全。

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冒出“美国拟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这样的说法呢?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因素在博弈:

1. 技术现实与现实主义的考量: 尽管美国希望限制华为,但华为在 5G 标准制定上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完全将华为排除在外,可能导致美国无法在 5G 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导作用,甚至会影响到美国自身 5G 技术的研发和部署。一些美国企业和行业人士可能意识到,与华为在标准层面进行某种形式的接触,或许是更现实的选择,能够确保美国在未来的通信格局中不落伍。
2. 标准制定的复杂性: 5G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全球性过程,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和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等国际组织主导。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和企业都在争取话语权,提出自己的技术方案。完全将一个重要的技术参与者排除在外,很难做到,也很难完全控制标准走向。
3. 政治博弈的调整: 国际关系和科技政策往往是动态变化的。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紧张关系后,不排除美国政府内部或在与盟友沟通中,出现了一些关于如何与华为打交道的新的思考。这种“拟允许”的说法,可能是一种试探性的信号,或者是一种潜在的政策调整的预警。
4. 国内产业界的压力: 一些美国科技公司,特别是那些依赖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合作才能进行研发的公司,可能正在感受到限制华为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可能希望在技术标准制定这样不直接涉及核心设备出口的领域,能够有更大的灵活性。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现在,我们必须非常谨慎地看待“美国拟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这句话。

从官方层面来看,美国政府并没有发布官方声明,明确表示要“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 所谓的“拟允许”,更多的是一种媒体的解读、行业内部的传闻,或者是基于一些零散信息的推测。

更准确的理解可能是:

美国政府的限制措施依然存在: 华为仍然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担忧也并未完全消除。那些直接涉及华为设备销售、软件许可等方面的合作,依然会受到严格的管控。
标准制定领域的“灰色地带”: 5G 标准的制定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涉及大量的技术讨论、专利许可、互操作性测试等。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企业和华为在技术理念、解决方案上进行交流,甚至在某些非核心技术领域有过一些间接的接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难以避免的。例如,在 3GPP 的会议上,各国公司都会提交技术提案,讨论的范围很广。
“特定领域的松绑”可能性: 如果真的存在“拟允许”的说法,那更可能指的是在非常有限的、不触及国家安全核心的技术标准制定领域,美国政府可能在考虑给予一定程度的“喘息空间”,让美国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全球标准的制定中,从而维护美国的科技影响力。但这绝不意味着美国放松了对华为的整体限制。
“合作”的定义模糊: “合作”这个词可以有很多解释。是指直接的联合研发,还是指在国际标准组织内部就特定技术提案进行讨论和协调?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现有模式下的常态,而前者则仍然非常敏感。
媒体的放大效应: 在中美科技竞争的大背景下,任何关于美国对华政策的细微调整,都容易被媒体放大和解读。这种“拟允许”的消息,可能就是这种背景下的一个例子,需要我们理性看待。

总结一下:

目前,美国政府并未正式宣布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 “拟允许”的说法更多是基于对当前局势的推测和解读,也可能反映了美国国内某些声音对现有政策的思考。

现实情况是: 美国对华为的整体限制措施依然有效。
可能存在的是: 在全球 5G 标准制定这一高度复杂的全球性进程中,一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和讨论,以及美国政府在某些特定、非核心技术标准领域,可能在权衡利弊后,考虑有限度的、间接的接触,以维护自身在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要判断这件事的真实进展,我们需要关注美国官方的正式声明、行业组织的最新动态,以及是否有实际的美国企业在公开场合宣布与华为在标准领域进行“合作”。在此之前,我们应该对这类“拟允许”的消息持审慎态度,避免过度解读。这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产业利益、国际规则等方方面面,美国政府的任何政策调整都会经过慎重考虑和多方博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中文翻译简直就是胡扯。

美国允许华为参与5G标准建设?5G标准是3GPP牵头制定的,美国政府从来就没有权力禁止华为参与5G标准制定。事实上,华为一直是5G标准制定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

这个新闻的原文是——美国政府允许美国公司和华为合作,参与5G标准建设。因为之前美国政府昏了头,禁止美国公司在5G标准制定方面和华为有任何合作。凡是华为在的场合,美国公司都不能开口讲话。

可是,华为是5G标准的大佬啊,你不让美国公司和华为说话,基本等同于禁止美国公司参与5G标准了。

这次解禁,只是给美国公司松绑而已,让美国公司能正常的参与5G标准。

user avatar

各位请允许我笑一会,明明是美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试图允许自己的通信企业无视贸易禁令,与中国通信企业在国际标准组织同台竞技。这怎么就被中文媒体报道成「美国允许华为参与5G标准了」?

美国什么时候有权决定中国企业参与标准制定了?5G标准的确认权在国际电信联盟(ITU),隶属于联合国;目前唯一提出5G规范集的国际标准组织是3GPP,总部在法国。这两家注册地都不在美国,也不属于实体清单管控范围内。

美国政府唯一有权的是决定本土通信企业是否参与国际组织和标准制定。自从去年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入黑名单之后,国内出现了两种行为,一些美国科技公司的工程师停止和华为合作开发标准,这倒是容易理解,怕泄露机密嘛;但是更严重的是,在国际组织会议上,美国工程师因为害怕泄露技术机密,不敢和华为代表争辩华为因此获得了更大的标准份额。

原文:「Huawei gained a stronger voice as US engineers sat back in silence.」

「美国工程师和华为的人在一起都不敢开口」?请允许我再笑一会。要不把华为员工往各大公司总部派去出个差,直接让硅谷停摆咯?


这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来期望保护本国企业的实体清单,没想到让自家企业在国际标准竞争中束手束脚。据说这项法案正在美国商务部等待最终审批,而且这个法案只针对华为,不针对海康威视等公司。

怎么说呢,商务部的官老爷们和川普千万别通过这个法案,就让华为继续被禁吧。(狗头保命)

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PS. 点赞越来越多了,加点严肃讨论吧。

新闻对华为弊大于利,因为原本的禁令会阻止美国公司与华为在会议上争辩,这削弱了相关美国企业的国际话语权。取消禁令,会影响到华为目前的潜在收益。

对华为的一些好处是,因为3GPP是个需要辩论的地方,如果美国企业因为一些原因保留意见,导致标准无法充分讨论,这可能会让会议时间拖长,不利于标准制定。相关企业如果保留意见,也不利于标准的实际商用,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标准组织分裂,这也不是华为愿意看到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关于“美国拟允许美国公司与华为合作制定 5G 标准”的消息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以及现在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首先,得明白华为在 5G 技术上的地位。华为在全球 5G 专利、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 回答
    看到美国FDA允许进口中国标准的KN95口罩,以缓解国内口罩紧缺的状况,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关乎公共卫生和医疗物资的供应,也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的脆弱性,以及国家间合作与竞争的复杂动态。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任何能够快速、有效解决物资短缺的手段都显得尤.............
  • 回答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称“普京不允许美国自称从实力的角度同俄罗斯谈话”,这一言论反映了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动态,涉及地缘政治博弈、国家实力与话语权的较量,以及俄罗斯对美国霸权的不满。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表态的背景、含义及可能的国际影响: 1. 背景:美国与俄罗斯的长期矛盾 历史渊源:自冷战结束以来.............
  • 回答
    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撤销了奥巴马时期的一项禁令,重新允许地方警察部门获得来自联邦政府的军用装备。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其背后涉及到了复杂的安全考量、执法实践以及社会对警察权力使用的看法。奥巴马政府在2014年,也就是弗格森事件发生后不久,颁布了那项限制性措施。当.............
  • 回答
    俄黑客入侵WADA数据库,曝出“豁免名单”引发的这场风波,确实挺让人关注的,也挺复杂的。我来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清楚明白点。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事儿是怎么回事。事情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 俄黑客团队“奇幻熊”(Fancy Bear) 据称是通过网络攻击的方式,闯入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
  • 回答
    美国总统拜登的那句“不允许中国超过美国”的表态,可以说是当前中美关系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缩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在国际舞台上长期以来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受到挑战时,一种深刻的不安和想要维持现状的强烈愿望。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是美国国家战略的核心体现。 从.............
  • 回答
    要理解美国某个公司威胁“若中国不让通航就辞退2万员工”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这背后牵扯到国际关系、商业利益、供应链安全以及劳动力市场等多个维度。这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商业声明,而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在当前复杂国际环境下,企业利用其市场地位和潜在影响力来表达诉求的方式。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
  • 回答
    阿拉巴马州通过一项近乎完全禁止堕胎的法案,这一事件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这项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除了可能危及孕妇生命的少数例外情况外,几乎禁止了所有形式的堕胎。这意味着即使是由于强奸或乱伦导致的怀孕,女性也可能无法合法选择堕胎。要理解这一法案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
  • 回答
    中方允许美国大米进入中国,这是一个涉及国际贸易、农业政策、食品安全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议题。要详细理解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历史背景与演变: 过去与限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对外国大米的进口限制非常严格。这主要是出于保护国内农业、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对病虫害传播的担忧。即.............
  • 回答
    美国拟从银行转走伊朗17亿美元资产:一场复杂的金融与政治博弈美国拟从银行转走伊朗17亿美元资产的事件,是一场涉及国际金融法、主权豁免、地缘政治以及复杂历史恩怨的多层面博弈。要理解这一事件,需要深入剖析其背景、伊朗可能采取的反制措施以及事件的潜在发展方向。 一、 事件背景:恩怨纠葛与法律依据的拉锯此事.............
  • 回答
    辉瑞公司计划在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招募约 4000 名孕妇参与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理解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试验的必要性与科学依据 保护孕妇健康的需求: 孕期女性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易感人群,且感染后出现重症、住院、早产甚至死亡的风险相对较高.............
  • 回答
    关于美国总统拜登拟提议对富人征收最高 43.4% 的资本利得税,这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提议的背景与动机拜登政府提出这一提议,其主要动机和背景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解决财政赤字与投资社会项目: 美国政府长期面临财政赤字的问题。为了弥补赤字、为基础设施建设、气候.............
  • 回答
    看到 Roblox 要直接上市的消息,说实话,挺让人激动又有点琢磨不透的。 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在美国游戏圈里也算是一件大事了。 我就仔细琢磨琢磨,跟大伙儿唠唠这背后的道道。首先,为啥选择“直接上市”这条路?这事儿得从它一开始的融资方式说起。Roblox 之前一直是通过私募融资,也就是跟那些风险投资机.............
  • 回答
    美国第一夫人抱怨肉贵,拜登政府计划拨款 10 亿美元调控肉价,这事儿挺有意思,也牵扯出不少门道。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这背后的情况。第一夫人的一句话,引爆的牛肉价格话题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美国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在一次公开场合提到,她发现现在买肉,尤其是牛肉,价格比以前贵了不少。这话听着是挺接地气的,毕.............
  • 回答
    关于美国国务院拟重启驻武汉总领馆的看法近日,有消息传出美国国务院计划在6月22日左右重启其驻武汉的领事馆。这一举动无疑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全面理解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从外交职能和领事服务的角度来看,重启驻武汉总领馆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在外交和军事政策上的一个重要辩证关系。我们不妨把这件事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首先,我们得区分“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和“重建美军”这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联系,但绝不是一回事。“川普对加强美国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抗衡中国不感兴趣”这句话,如.............
  • 回答
    关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James W. "Jim" Welsbach)提到的F35战机与歼20近距离接触的事件,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无直接证据表明该言论来自美国官方渠道,因此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澄清。 1. 事件背景与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美国官方声明的缺失:截至2023年,美国.............
  • 回答
    美国与欧盟将部分俄罗斯银行移出SWIFT国际结算系统,是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一行动深刻影响了国际金融体系、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全球经济运行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背景、影响及可能的长期后果: 一、事件背景与动因1. 俄乌冲突与地缘政治博弈 2022.............
  • 回答
    美国议员提出一项试图阻止在美出生的大熊猫归还中国的法律修正案,这一提案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环境保护及政治博弈。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法律依据、潜在影响及争议焦点: 一、背景与提案动机1. 中美熊猫合作的历史 自1972年中美建交以来,中国与美国在大熊猫保护领域建立了长期合作。.............
  • 回答
    美国12月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这一数据(假设为2022年或2023年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从数据背景、经济影响、政策反应及国际影响等方面展开详细解读: 一、数据背景:美国CPI的现状与关键变量1. 数据来源与计算 美国CPI由美国劳工统计局(B.............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