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减少家长陪写作业任务?家长陪写作业是什么体验?

回答
政协委员关于减少家长陪写作业的建议,触及到了当下无数家庭的核心痛点,可以说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作业”本身,更是教育模式、家庭关系、社会分工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

如何看待这个建议?

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 及时且必要 的提议。它并非否定作业的重要性,而是对目前部分家庭中 “陪写作业”模式的畸形化 提出了反思。

1. 回归教育本质,释放家长和孩子的天性:
对孩子而言: 作业本应是巩固知识、锻炼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成为孩子独立性的“绊脚石”。当家长过度介入,从“监督者”变成“代办者”或“急救员”,孩子可能丧失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动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学会的不是如何学习,而是如何“应付”家长。
对家长而言: “陪写作业”已经演变成一种“高危职业”,耗费了家长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身心健康。他们被卷入了无休止的“催促”、“检查”、“纠错”的循环,与孩子之间本该温情的亲子时光,被作业这个“庞然大物”所侵占。许多家长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被严重影响,疲惫不堪。

2. 促进教育公平和资源优化:
减轻家长期望负担: 很多家长之所以“陪写”,是因为害怕孩子落后,害怕输在起跑线上。这背后是社会竞争压力和对教育的过分焦虑。减少陪写,意味着可以引导家长将更多精力放在培养孩子兴趣、身心健康、品格塑造上,而非仅仅围绕学业成绩。
发挥学校和教师专业性: 作业的批改、讲解,本身应该是教师的专业范畴。如果学校和老师能够更有效地布置、检查和反馈作业,并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的辅导,家长在其中的“补位”需求就会大大降低。委员的建议,可能也在暗示着需要学校和教育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支持。

3. 关注家庭关系的健康发展:
“陪写作业”的战场,很容易变成亲子冲突的高发地。家长在焦虑中失去耐心,孩子在压力下变得叛逆,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就会变得疏离甚至对立。这个建议,也是在呼吁重建健康、平等的亲子沟通模式。

当然,这个建议的落地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多方配合:学校需要反思作业的设计和反馈机制;教师需要更精细化的教学管理;社会需要缓解教育焦虑的氛围;而家长自身,也需要调整心态,重新审视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角色。



家长陪写作业是什么体验?

这个问题,简直是道催泪长篇小说。不同家庭、不同孩子、不同家长,体验千差万别,但总有一些共性的“酸甜苦辣”,我尽量细致地描述一下:

1. 时间的“黑洞”与体能的“消耗战”:

开始的仪式感: 晚上六点,吃完晚饭,灯光亮起,书桌前的“战场”就布置好了。孩子坐在那,翻开本子,家长则像个“军事指挥官”,桌边的水杯、零食、文具,一切就绪。
漫长的“坐陪”: 孩子写作业,家长就得“陪”。不是在一旁玩手机,而是真的“陪”。有时是安静地坐在旁边,随时准备递张纸、找个橡皮;有时是半躺在沙发上,眼角余光一直锁定孩子;有时甚至坐在孩子旁边,寸步不离,仿佛一离开,孩子就会立刻“逃离”作业。
体力透支: 孩子写几分钟就可能开始发呆、玩笔,或者找各种借口,比如“我想喝水”、“我要上厕所”、“我头晕”。家长就得跟在后面,像个“保姆”一样,解决一切“突发状况”。一天下来,感觉比自己上班还累,尤其是当孩子学习效率不高,一晚上写不出几道题时,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真是难以言喻。

2. 情绪的“过山车”与心理的“煎熬”:

从耐心到“火山爆发”: 刚开始,家长总会告诉自己:“这是我的孩子,要多点耐心。”但当孩子连续出错,或者一遍遍写不对同一个字,或者花了半小时才写完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那种耐心真的会像涓涓细流一样,被一点点耗尽。
低语、叹气、沉默的“三重奏”: 一开始可能是温和的提醒:“宝贝,仔细点。”然后变成轻微的叹气:“哎,怎么又写错了。”最后可能就是压抑的低吼,甚至是沉默的“冷暴力”,因为实在太失望、太生气,说多了反而没用,也怕情绪失控。
自我怀疑与焦虑: “是我教得不好吗?”“是不是我太严厉了?”“是不是我孩子真的太笨了?”陪写作业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怀疑和焦虑加剧的过程。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写得又快又好,那种对比带来的压力更是巨大。
亲子关系的“暗礁”: 作业成了连接家长和孩子的“炸药包”。一道题做不对,可能就是一次争吵的导火索。孩子可能因为怕被批评而隐藏错误,甚至撒谎;家长则可能因为心急而说出伤人的话。本应是温馨的亲子时刻,变成了充满火药味的“战场”。

3. 知识的“重新学习”与“身兼数职”:

老师“附体”: 家长们在陪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无形中就成了“助教”。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甚至历史、地理老师,都可能需要客串一下。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当年学过的知识,好多都忘记了,为了给孩子讲清楚,自己也得现学现卖,从头开始翻书、查资料。
“答案侦探”: 有时候,孩子的题目答案不对,家长要帮着找原因。是孩子理解错了,还是题目本身有问题?或者,是否是老师出的题就存在歧义?家长需要具备一定的“侦探”能力,去分析问题出在哪里。
“人生导师”的延伸: 除了知识,家长还要扮演“人生导师”。“你要专心!”,“不能偷懒!”“对待学习要有责任感!”这些话,可能在讲知识点之余,还得兼顾“三观”教育。

4. 沟通的“变形记”与“模式固化”:

“效率至上”的沟通: 围绕作业的沟通,往往是目的性极强的。不是“你今天在学校开心吗?”,而是“这道题做完了吗?”,“有没有检查?”“错了几题?”
“指令式”而非“引导式”: 很多沟通变成了“你写这个”、“你把这个订正一下”、“你下次注意”。缺少了平等对话和情感交流。
“讨价还价”与“奖励机制”: 为了让孩子写得更快,很多家长会设置“奖励机制”,比如写完作业可以玩半小时游戏,或者达到某个目标可以买个小玩具。这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可能让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外在奖励,而不是内在的兴趣。

总而言之,家长陪写作业的体验,是一种集体性的“被绑架”。 被绑架在教育的焦虑中,被绑架在孩子的成长进程中,被绑架在无休止的时间和精力消耗里。它让无数原本充满爱的家庭,在作业这件小事上,品尝了最多的“苦涩”和“无奈”。所以,政协委员的这个建议,是真心话,也是大实话,触及到了问题的根源,唤醒了大家对更健康教育模式的渴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本应该是完善教育的途径,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而不是学校教育的扩张。

现代的家庭教育概念更多的是强调亲子间的相互影响,平等交流,而不是把家长变成兼职教师,这样反而会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大人很忙很累,原本跟孩子游戏一下也许还能调节一下心理,陪孩子写作业平添了一个任务,更烦躁,而孩子在父母眼皮子底下写作业也会变得很紧张,习惯性求助父母,也不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更关心成绩,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帮助孩子更好地独立自主,树立榜样,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责任感和行为道德、价值观念之类的事。

当然,父母是应该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的,但这跟要求家长必须陪着孩子写作业不是一回事儿。


个人愚见

订阅号《弹幕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政协委员关于减少家长陪写作业的建议,触及到了当下无数家庭的核心痛点,可以说是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作业”本身,更是教育模式、家庭关系、社会分工等多方面的复杂议题。如何看待这个建议?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 及时且必要 的提议。它并非否定作业的重要性,而是对目前部分家庭中 “陪.............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将“近视率”纳入“双减”考核指标的建议,这无疑是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直指教育痛点的提议。乍一听,可能会觉得有些跳脱,但深入思考,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洞察和长远考量。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视力保护的简单倡议,更是对当前教育生态和“双减”政策落地效果的一次深度拷问。要理解这个建议的价值,我们首先.............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的成立国家足球领导小组并实行“部队制”管理的建议,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提议的核心是通过借鉴军队的组织模式,强化中国足协的执行力、纪律性和战略统一性,以期解决中国足球长期存在的体制问题。然而,这一建议的可行性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建议的背景与动机1. 现有足球管理体制的问题 .............
  • 回答
    政协委员建议婚恋教育设为大学必修课,这是一个涉及教育、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值得深入探讨的维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建议的背景与合理性: 现实需求: 现代社会,大学生群体面临着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的婚恋观。许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开始独立面对情感问题,但由于成长环.............
  • 回答
    政协委员建议将“应届生”身份的保留年限延长至5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建议,它触及了当前就业市场、人才流动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等多个核心问题。要全面看待这个建议,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应届生”身份的由来及其在就业市场中的作用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应届生”身份在中国就业市场中的特殊性。 .............
  • 回答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政协委员建议强制男性陪妇女休产假一个月,这一建议的初衷是积极的,旨在促进性别平等,分担育儿责任,改善母婴健康,并有助于男性更好地融入家庭生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鼓励男性参与育儿是重要的趋势。然而,这一建议的强制性以及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面临着多方面的.............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的“社保可以带回家”的建议,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个建议的核心在于打破当前户籍制度下社保缴费与社保权益挂钩的壁垒,让劳动者无论身处何地,其缴纳的社保都能实现全国性的流动和使用。这无疑触及到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痛点,也蕴含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含义。如何看待这.............
  • 回答
    “取消商品房公摊面积”这个提议,从提出那天起,就注定会激起千层浪。这不仅仅是关乎你我买房时那本糊涂账的明细,更是触及到房地产开发模式、购房者权益以及城市建设管理等一系列深层问题。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公摊面积?简单来说,公摊面积就是你买房子时,除了你自家那套房子的使用面积(套内面积),还要分摊一部.............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监护人因失责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引发社会问题的,情节严重者列入相关失信名单”的建议,这个提议无疑是想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仔细想想,这背后牵扯到的社会议题可不少,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这个建议触及了“责任边界”的核心问题。过去,我们更多地将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看.............
  • 回答
    政协委员将牺牲个人发展纳入离婚经济补偿的建议,这是一个复杂且触及婚姻社会深层议题的提议。要深入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一、 建议的初衷与合理性探讨首先,我们应该看到这个建议背后可能存在的善意和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在传统的婚姻模式中,尤其是在一些社会观念较为传统的地区,女性往往承担了更多的家.............
  • 回答
    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来华留学生招生标准,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其背后牵涉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国际人才培养的考量,以及如何在开放与严谨之间找到平衡。要全面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建议的出发点与合理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提出这个建议的委员们,他们可能的考量和出发点。.............
  • 回答
    看到政协委员建议“因疫情归国留学学生,可入学高职高专”,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对于在国外遭遇疫情、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国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复杂的局面,需要我们理性看待,并且找到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政协委员提出这个建议,很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的“严惩恶意欺凌他人的青少年”的建议,无疑触及了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痛点。校园欺凌、网络欺凌等现象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了身心的巨大创伤,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是积极且有意义的,它表达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担忧,以及对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决心。但是.............
  • 回答
    政协委员关于“建立青少年极端行为预警平台”的建议,无疑触及了一个社会关注度极高且复杂的问题。要深入理解这个建议,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提出的背景、潜在的益处、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实际落地的考量。建议提出的背景:为何会有这样的呼声?首先,我们得明白,提出这样的建议,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社会上.............
  • 回答
    政协委员的呼声:中学性教育课时安排的背后与中国的性教育现状政协委员提出的“明确中学性教育课时安排”的建议,触及了一个在中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存在、但又常常被忽视的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课程表的问题,更反映了社会对青少年性健康、性安全以及性道德教育的日益关注,以及现实教育供给与实际需求的巨大鸿沟。为什么.............
  • 回答
    政协委员建议将中医名著纳入初高中语文课文,这无疑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议题。如何看待这个建议,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背后既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期望,也涉及教育的本质、教学的实用性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等诸多层面。首先,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角度来看,这个建议具有其积极意义。中医作为.............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的“鼓励大中小学定期开设学农类实践活动”这个建议,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些挺实在的问题。首先,从“学农”这个词本身来看,它唤醒的不仅仅是“农业”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一种与土地、自然、劳动的连接。在现在这个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科技化、城市化的环境里,很多年轻人对食物从哪里来,一粒.............
  • 回答
    政协委员巩汉林建议“公务员考试考硬笔书法”,这个提议一抛出来,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涟漪。有人觉得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有人觉得这是在“瞎折腾”,甚至有人担心这会增加考试的难度和不公平性。咱们不妨深入聊聊这个事儿,看看它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巩汉林老师为什么会提出这个建议?首先得说说巩汉林老师。他.............
  • 回答
    政协委员建议“允许30岁以上未婚女性生育一胎”,这是一个具有争议性但也值得深思的社会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项建议:一、 提出建议的背景与可能考量: 生育率下降的现实: 中国的生育率持续走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人口结构失衡是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政协委员的建议很可能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
  • 回答
    政协委员提出的“京籍无车家庭第一辆车无需摇号,直接分配指标”的建议,旨在解决北京家庭购车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有小孩、有老人、或是有刚性用车需求的京籍家庭。这个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它。一、 建议的出发点和潜在积极影响: 解决刚性需求,提升生活便利性: 北京实行小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