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曹丰泽的奶奶:??????????????????
“民族意识”不是这么个“觉醒”法,好吧?
一、台湾和东北的的工业“骨架”尽管有列强殖民的时代背景,但并不是日本人搭起来的,而且日本在沦陷区的建设本质上是为日本人(更好占领当地并殖民)服务的,但代价却是当地的中国人,客观上已经对当时当地中国人有了伤害(可以了解下一些当时日本人建设“新京”和一些日军要塞后当地国人得到的“报答”)。
能说出这话,就别再说自己是中国人和东北人了,这些事但凡学过初高中历史或去过几个东北的日军遗址就能知道的。
二、少拿鲁迅先生当挡箭牌,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理由写得清清楚楚,“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而不是认可侵略者可以随便戕害被侵略国家的人,靠侵略者的“屠杀”去唤醒所谓“民族意识”。
三、中国的民族意识又不是在日本侵略中国后才觉醒的,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明确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近代人的阶级观念尚不十分明确,内部也有民族利益问题,但“华夷之辩”从来都很清晰,“中华”和“洋人”的差别肉眼可见,“你们”和“我们”的区别还是能弄清的,“洋大人”是什么德行国人又不是不知道,并不是在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后才有的“民族意识”,朴素的爱国情感一直存在,又不是靠日本人“杀”出来的?而且日本在当时已经是侵华列强的末班车了,它都不是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外国列强,让国人“觉醒”这事它都排不上号(尽管单论伤害性日本排在前二无疑)。
四、如果认为一个人没有“民族意识”,就算“麻木不仁”“再S上几千万都不值得可惜”,甚至算是需要被“觉醒”的“心理上的牲口”,那么近现代所有殖民列强的侵略行为,就都可以用这说法来洗地了,这种“觉醒”法,和近现代的欧美日殖民者的话术有区别吗?
侵略者害人的时候,会在乎原住民有没有“民族意识”吗?还是说没有“民族意识”就活该被当“牲口”一样害?就活该当那个“觉醒”的“代价”?就仅仅那些“猛士”才算是“人”?
我反正是不想当“代价”。
你们是不是忘了曹丰泽为啥被叫做大佐了?
对于他的批判我认为不需要去做
但我觉得,需要给鲁迅先生辩护一下,因为我现在发现有些年轻人对于鲁迅先生有些误解(曹的看法不是单独一例)
鲁迅对于麻木的人的态度,从他对闰土的描写就知道了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
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一句话,他可怜麻木的人,希望“走新的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