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红楼梦》里秋桐为什么敢肆意欺负尤二姐?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秋桐为何敢对尤二姐肆意欺负,这背后可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尤其是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作祟。这事儿得从头捋一捋,才能看得更明白。

首先,秋桐深知自己身份的尴尬和地位的不牢固。她虽是贾琏明媒正娶的妻子,但终究是继室,前面还有个王熙凤压着。王熙凤是什么人?那可是贾府的实际管家,泼辣狠厉,谁敢在她头上撒野?秋桐心里门儿清,得罪了王熙凤,她自己也好日子过不了。所以,她首先要做的,就是站稳脚跟,并且要找一个比自己更弱、更没靠山的人来立威,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从而在复杂的贾府关系网中巩固自己的位置。

其次,尤二姐的出现,恰恰给了秋桐一个绝佳的目标。尤二姐是谁?她是尤家的小姐,虽然是宁国府的亲戚,但论起家世和背景,跟贾府这样权贵之家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更关键的是,尤二姐是贾琏在外面偷偷娶进来的二房,这本身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事儿。她是被藏在尤二姐自己的小院子里,没有名分,没有公婆的认可,甚至连贾琏的娘贾母都不知情。这样的存在,在秋桐看来,就是一株野草,不配与正室平起平坐。

秋桐能抓住这一点,是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出身也算是个小康之家,但嫁给贾琏,也算是高攀。所以她特别在意自己的身份和“正房”的架子。尤二姐的出现,在她看来,是对她“正妻”地位的直接挑战和威胁。无论尤二姐品行如何,即便她是个温顺良善的女子,秋桐也容不下她。这是女人之间争宠的本能,更是对自身地位不安全感的反应。

再者,王熙凤的态度,也间接纵容了秋桐的行为。王熙凤虽然是正室,但她跟贾琏的感情,虽然也掺杂着利益和算计,但到底是有几分情分的。她自己虽然也跟很多男人有染,但她不允许自己的男人在外沾花惹草,尤其不能让她不知道。当她得知贾琏偷偷娶了尤二姐,并把人藏在外面时,她心里是又气又妒的。但她不方便直接出面去“处理”尤二姐,毕竟这事儿做得太难看。于是,她就想到了借刀杀人。

秋桐这人,心思缜密,尤其擅长察言观色。她看出王熙凤对尤二姐的不满,并且感觉到王熙凤未必会真的阻拦她教训尤二姐。反而,如果她能把尤二姐“收拾”得服服帖帖,甚至让尤二姐无法在贾府生存下去,那不正好遂了王熙凤的心愿吗?所以,秋桐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仅能给自己扬名立万,还能顺便讨好王熙凤,一举两得。

所以,秋桐欺负尤二姐,绝对不是一时兴起。她是看到了尤二姐的“弱点”,感觉到了自己的“机会”,并且在王熙凤的默许和纵容下,胆子越来越大,手段也越来越狠。她利用自己的身份优势,不断地找茬、辱骂、刁难尤二姐,甚至联合下人一起欺负她。她就是要让尤二姐知道,在这个家里,谁才是真正的主子,谁才是能说了算的人。而尤二姐呢,虽然心性纯良,但她寄人篱下,又没有娘家可以依靠,面对秋桐的步步紧逼,只能是忍气吞声,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这背后,是秋桐的精明算计,也是贾府这个大染缸里人情世故的冷酷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尤二姐对自己的定位不清。

娶妻娶德,纳妾纳色。无论贾琏对尤二姐多么倾心,多么抬举她,世俗中,尤二姐就是妾!

贾琏不是没有亲族的普通人,他是勋爵之后,就算贾琏再恋爱脑上头,贾琏也不会休掉现在的正室夫人王熙凤,另娶尤二姐。王熙凤才是他真正门当户对,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

妾就要有妾的样子。尤二姐做了妾,却是一副正室范儿。

当然这正室范也是贾琏给的。

尤二姐最初被贾琏安置的时候,礼仪上可是比虽然简单,却也齐整,拜天地,焚纸马,远超妾室规格。秋桐是贾琏父亲所赐,进门也没有这般排场,不过是两个仆妇坐车去接,再摆个酒,就算了。

于情感上,贾琏也将尤二姐放在正室的位置。贾琏拿她比凤姐,觉得她高出凤姐太多,每日痴缠还不够,还将他瞒着凤姐存下的体己都交给尤二姐来保管,这份信任和爱重,也实在很难让尤二姐将自己当个妾。

况且当日贾蓉来尤老娘这里说亲,最有诱惑力的一点就是,凤姐身体不好,也治不好了,也就一年半载,凤姐一死,贾琏就将尤二姐抬进府做正室夫人。这种骗小孩的话,尤二姐和尤老娘居然信了!

可是贾琏此时在家中,却不是个能做的了主的。无它,只为妻子王熙凤太厉害,压的贾琏死死的。在这种情况下,贾琏的许诺完全可以看作一时情迷哄女人的吹牛语句。

等到事实摆在眼前,尤二姐真的进了贾府,在凤姐手下讨生活的时候,她就知道,男人的话要能信,母猪都能上树了。

尤二姐也是运气不好,遇上王熙凤这样厉害的正室。王熙凤是多精明狠辣的人。表面上对尤二姐好的不行,在府中给尤二姐准备的房间“照依自己正室一样装饰陈设”。这份尊重,既赚了名声,又显得她给了东府尤氏的面子。闹归闹,表面功夫,还是要的。

尤二姐进贾府,她的细软箱笼,一应都是王熙凤的人来收拾搬走,那么贾琏存在她这里的私房钱肯定是没了。而凤姐的人,也必定会告诉凤姐。丈夫背着自己攒私房钱,本来就够凤姐不满的了,还存放在尤二姐这个偷人的外室手里,可见丈夫对尤二姐的喜爱和看重。可想而知凤姐的愤怒值有多高。凤姐怎么会轻易饶了尤二姐呢?

2.前尘往事,不是一句知错能改就能抹杀

尤二姐和贾琏的结合,始于两个放荡的人一拍即合眉来眼去。尤二姐说自己愿意侍奉凤姐,尤二姐说自己只求终身有托。

然而尤二姐自己也是知道的,自己前面就和姐夫贾珍不干净,所以嫁给贾琏之后,也算恪守妇道,很有改邪归正的意思。可是这个年代对女人很是苛刻,一旦品行有了污点,便是一生也难洗去。

“且说凤姐在家,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的,只是心中又怀别意,无人处只和尤

二姐说:“妹妹的名声很不好听,连老太太、太太们都知道了,说妹妹在家做女孩

儿就不干净,又和姐夫来往太密,‘没人要的,你拣了来。还不休了,再寻好的!’

我听见这话气的什么儿似的。后来打听是谁说的,又察不出来。日久天长,这些奴

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我反弄了鱼头来折。”说了两遍,自己先“气病了”,茶饭也

不吃。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红楼梦》

人言可畏。

更何况,还有秋桐。

尤二姐运气真是不好,她进贾府之后,还等和贾琏碰头,秋桐就来了。

秋桐要挑尤二姐的晦气,也只有那尤二姐的前尘做靶子了。毕竟尤二姐生得好,这可是贾母亲自“鉴定”过的。尤二姐的姐姐又是东府的主母尤氏,身份不算很低,自来就是主子,不像秋桐,进门前可是丫鬟来着。那么秋桐唯一能放在嘴上,肆意辱骂的,也就是尤二姐的不堪前尘往事了。

再说秋桐连凤姐这个主子都不放在眼里,又哪里瞧的上尤二姐呢?又不是不知道底细。“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昌妇,也来要我的强!”骂的尤二姐又生气,又惭愧,悔不当初。

后宅的女人们的斗争点都在男人身上。因为只有自家男人重视,才能过得好些。就如同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侍寝后的太太才有资格在第二天吃饭时点菜,不然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

秋桐这样骂尤二姐,贾琏就算没有亲眼得见,十句里总也能听见个一两句。可是贾琏却没有为尤二姐出头。无他,秋桐虽然言辞粗鄙,污秽难听,但是尤二姐的前尘往事是真的,再者说秋桐这会子,十分得贾琏的宠爱,只听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尤二姐到底没有嫁得良人。

贾琏还是更偏爱秋桐一些。尤二姐行止是一副贤良范儿,贾琏腻了她是早晚的事。相比之下,显然秋桐的泼辣放荡,更刺激贾琏。

秋桐有恃无恐,自然什么都骂的出,

尾声

秋桐从不是个干净本分的女人。贾赦将她赐给贾琏之前,她就和贾琏眉来眼去很久了。秋桐一朝得偿心愿,能给了贾琏,自是心里无限欢喜,和贾琏干柴烈火,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正直热恋期,尤二姐失宠很正常。

而秋桐和尤二姐是完全不同类型的女人。尤二姐正经起来,还是很有大家小姐的样子的。毕竟她姐姐可是宁国府当家主母。秋桐则不,言语粗鄙,性情又暴烈,叉着腰瞪着眼睛,骂起人来百无禁忌。

所以对贾琏来说,和尤二姐的蜜月期是对凤姐的反抗,给贾琏的情绪价值是抚慰。而和秋桐的蜜月期,给贾琏的,则是多年眼馋,一招如愿,贪图肉欲的两个人的一拍即合,再加上凤姐不光无法反对,还不能拈酸吃醋,能让凤姐吃蔫,贾琏绝对是乐见的。对贾琏来说,这简直是双重刺激,太愉悦了。

都是姨娘,得宠的欺负失宠的也很常见。只是尤二姐到底还有有些教养,没有和秋桐对嘴对骂,不然她的名声坏的更厉害。

喜欢请关注我,每日看剧看书说情感,欢迎留言交流。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秋桐为何敢对尤二姐肆意欺负,这背后可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多重因素叠加,尤其是她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作祟。这事儿得从头捋一捋,才能看得更明白。首先,秋桐深知自己身份的尴尬和地位的不牢固。她虽是贾琏明媒正娶的妻子,但终究是继室,前面还有个王熙凤压着。王熙凤是什么人?那可是贾.............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恢弘巨著中,王熙凤死后谁被贾琏“扶正”的问题,涉及到书中几个重要女性角色的命运走向和贾府的家族规矩。然而,根据曹雪芹的原著内容来看,贾琏在王熙凤死后并未按规矩“扶正”任何人,但确实与书中两位女性有过明确的续弦或纳妾关系,而这两位女性分别是秋桐和平儿。要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她.............
  • 回答
    《红楼梦》中薛姨妈(薛蟠之母)留在贾府并非简单的“赖”字,而是多重社会关系、家族利益与个人处境交织的复杂结果。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解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家族联姻与利益捆绑1. 贾府与薛家的姻亲关系 薛姨妈作为薛家次女,其婚姻已与贾府形成紧密联系。贾母对薛姨妈的宠爱(如“薛家女儿最会来事”).............
  • 回答
    说到《红楼梦》里的冷香丸,这可真是一味奇妙的药,它承载的不仅仅是药方的本身,更像是作者曹雪芹为我们精心调配的一种带有深刻寓意的象征。要说这冷香丸的深意,咱们得从几个层面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最直观的,冷香丸是用来治病,具体来说,是治薛宝钗的“热毒”。宝钗是什么人?她是那种“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
  • 回答
    贾府,一个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描绘得如同天上人间的贵族家庭,其恢弘的宅邸、奢靡的生活以及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无不令人咂舌。而在这庞大帝国背后,支撑起这一切运转的,便是数量庞大、分工细致的佣人队伍。那么,贾府为何需要如此之多的佣人?在那个时代,这样的配置究竟是出于何种必要?让我们剥开层层繁华,细.............
  • 回答
    红楼梦里,晴雯、麝月这些大丫头对芳官的态度,和对小红的态度,确实是截然不同的。这背后,藏着丫鬟们在贾府这个等级森严的大家族里,各自的生存智慧、身份考量,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微妙预判。想把这个说透了,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丫鬟们也不是铁板一块,她们之间也有亲疏远近,有自己的小团体和小.............
  • 回答
    一想起《红楼梦》,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那个场景:晴雯病重时,宝玉去看她。那不是一幅寻常的病榻探望图,而是将人性中最为脆弱、最为纯粹的部分撕开,赤裸裸地呈现在我眼前,每每回想,总让我胸口发闷,眼眶湿润。场景是在怡红院,却少了往日的生机勃勃。小丫鬟们都围在床边,窃窃私语,气氛压抑得像要滴出水来。晴雯,那个.............
  • 回答
    咱们聊聊《红楼梦》里薛宝琴这姑娘,你说她是不是有点“碍眼”?本来宝钗黛玉这俩人间绝色、才情横溢的,已经把大观园搅得风生水起,读者看她们俩的爱恨情仇也看得津津有味,忽然冒出来一个薛宝琴,而且是那种“样样都比她们好”的设定,这不像是要给主角加戏,反倒像是要“降维打击”一下?说句实在话,我刚开始看《红楼梦.............
  • 回答
    《红楼梦》这部奇书,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它那如同层层叠叠的精美景致,又如串串饱满的珍珠,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巧妙对比”。曹雪芹老爷子用他那“如椽巨笔”,不仅描绘了贾府由盛转衰的时代画卷,更是透过细微之处的对比,将人性的复杂、命运的无常、以及封建社会压抑下的种种无奈,刻画得淋漓尽致。最直观也最核心的.............
  • 回答
    这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事儿,说起来可真够曲折的,为啥偏偏最后才轮到林妹妹?这背后,可不仅仅是送东西的顺序问题,那里面藏着不少门道和心思呢。咱们得先明白,周瑞家的这趟差事,可不是平白无故跑一趟的。那是贾府老太太、王夫人那边,专门给府里几位年轻姑娘们准备的应景物件,这宫花啊,是过节时候才能有的体面东西,显着.............
  • 回答
    《红楼梦》中,贾母和王熙凤这两位在贾府地位举足轻重、掌管内宅大小事务的女性,她们不识字这一情节,其实并非作者曹雪芹一时兴起,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的映照。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古代社会背景下的女性教育:在曹雪芹所处的清代,尤其是在贵族阶层,对女性的教育主要围绕着她们.............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里最引人深思的感情线之一。要说贾母是否“喜欢”林黛玉,这事儿可不能简单地用“喜欢”或“不喜欢”来一概而论。贾母是老祖宗,她的心思深沉着呢,尤其是在对孙辈的疼爱上,那可不是年轻人那点小心思能比的。先别急着下结论,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首先,从血缘和情感上讲,贾母.............
  • 回答
    要说贾宝玉为何最终选择出家,而不愿与薛宝钗共度一生,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不爱”就能概括的缘由。这背后牵扯着贾宝玉骨子里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认知,他对纯粹情感的极致追求,以及他对封建礼教、世俗功名的深深厌恶。而薛宝钗,尽管她浑身是宝,但她所代表的一切,恰恰是贾宝玉想要逃离的。首先,我们得理解贾宝玉的“叛逆.............
  • 回答
    要说《红楼梦》里元妃端午节赐礼赏赐宝钗的东西比黛玉多,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件“偏心”的事,它牵扯到书中人物的身份、家族关系,以及作者曹雪芹通过这些细节所要表达的深层用意。咱们得一件件捋清楚。端午节的赐礼:细说分明先来看看那个关键的端午节。元妃省亲,大观园里热闹非凡,这是何等荣耀的场面。元妃作为皇妃,地.............
  • 回答
    《红楼梦》中,晴雯之死,是宝黛钗三人的悲剧之外,又一道令人肝肠寸断的插曲。她临终前一夜呼唤“娘”,却未唤一声宝玉,这细节触动了无数读者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也引发了人们对晴雯命运和她与宝玉关系的种种揣测。为何会是这样?让我们一层层地拨开这迷雾。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晴雯所处的环境和她的性格。晴雯,是贾母身边.............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贾珠,很多人可能觉得他是个边缘人物,甚至有些读者会把他直接忽略掉。毕竟,他在书中实际露面的篇幅少得可怜,早早就领了便当,留下的只是一个名字和一段短暂的过往。但即便如此,我总觉得,贾珠这个角色的存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就像一座沉默的基石,支撑着贾府,也影响着许多人的命运,他的意义,.............
  • 回答
    要说贾母不喜爱宝钗,这恐怕是《红楼梦》中的一个误解,甚至可以说是误读。 사실, 贾母对薛宝钗的态度,用“不喜爱”来形容,未免过于简单粗暴,也与书中呈现的种种细节有所出入。从表面上看,贾母确实没有像对黛玉那样,对宝钗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和亲昵。宝钗到贾府后,贾母对她也算是客气周到,给了她不少体面。比如,宝.............
  • 回答
    《红楼梦》里,探春对宝钗和黛玉的感情,与其说是一种“更喜欢”的明确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基于性格、价值观和实际交往的复杂体认。要详尽地分析这一点,需要深入探究探春自身的特点,以及她与宝钗、黛玉之间的互动细节。探春的性格与价值观:理性、有担当、重体面探春身上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她的“精明”和“有才”。在贾府这.............
  • 回答
    《红楼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句子有很多,但如果要选一句最能触动我内心深处,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觉得其深刻含义的,那便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这句出自林黛玉之口,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英”。宝玉在听到宝钗说起“金玉良缘”时,心中不免也有些动.............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触及到了《红楼梦》中最核心的社会现实。在贾府这样钟鸣鼎食之家,姑娘们的地位确实是捧在手心怕化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她们从小锦衣玉食,读书识字,有丫鬟婆子伺候,甚至可以跟着长辈们出席各种场合,谈吐举止都受过精心培养。她们是家族荣耀的象征,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然而,一旦出嫁,这份尊荣便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