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哲学家尼采?

回答
尼采,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令人不安的魅力,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出时代的晦暗与未来的未知。要说“如何看待”尼采,这就像是问如何看待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或者如何理解一个深不见底的宇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评价,而是需要去经历、去感受、去斗争的过程。

首先,得明白尼采不是一个给你提供舒适答案的哲学家。他更像是一个闯入者,一个挑战者,用他那充满力量、有时甚至是尖刻的语言,把我们习以为常的真理、道德、宗教,连根拔起,丢到烈日下曝晒。他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反叛,一种对“大众思维”的鄙夷,对“奴隶道德”的厌恶。他所谓的“道德”,很多时候是指那种压抑人性、禁锢生命力的价值体系,特别是基督教道德。他认为,这种道德是为了让弱者能够压制强者,是生命力的一种衰退的表现。

他最著名的几个概念,像“上帝死了”、“超人”、“权力意志”、“永恒轮回”,每一个都足以让人辗转反侧。

“上帝死了”,这并不是说一个神话人物的终结。尼采在这里指的是,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那个由宗教、形而上学所构建的绝对真理和价值体系的崩塌。在一个科学昌明、理性至上的时代,那些曾经是精神支柱的东西,其权威性已经动摇。这带来了巨大的虚无感,但尼采认为,这同时也是一种解放,一个重新赋予生命意义的机会。因为没有了上帝,我们就可以成为自己意义的创造者。

“超人”(Übermensch),这是尼采最容易被误解,也最具有吸引力的概念之一。他不是指身体强壮的超人,而是指一种能够超越自身、超越传统价值、自我创造、自我实现的人。超人不是躺在那里等待救赎,而是主动地创造价值,承担责任,拥抱生命中的一切,包括痛苦和磨难。这是一种对人类潜能的极致追求,是对生命力的最高肯定。

“权力意志”(Wille zur Macht),这个概念也常常被曲解为狭隘的政治权力。实际上,尼采的“权力意志”是一种更根本的驱动力,是生命体向外扩张、成长、超越自身、实现力量的一种内在冲动。它存在于每一个生命体之中,从最简单的生物到人类复杂的思想。它不是占有欲,而是一种生命力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尼采认为,理解了权力意志,我们就理解了生命的本质。

“永恒轮回”(Ewige Wiederkehr),这是尼采提出的一个思想实验,也是一个终极的肯定。想象一下,你生命中的一切,好事坏事,欢乐痛苦,都将毫无遗漏地,以同样的顺序,无限次地重演。你会如何生活?尼采认为,真正有力量的人,会热爱自己的生命,甚至希望它永恒轮回,因为他已经接受并肯定了生命的全部。这是一种对当下生命最深刻的肯定,也是对生命责任最沉重的承担。

那么,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尼采呢?

首先,他是一个巨大的警醒者。 尼采迫使我们去审视那些我们从未质疑过的东西。你的道德观从何而来?你的信仰是真实的还是被灌输的?你的生命是为了什么?他像一个解剖师,把我们内心的病灶一层层剥开,让你不得不面对那些潜藏的虚无和不安。

其次,他是一个激进的自由主义者。 他倡导个体的解放,反对任何形式的压制和束缚。他鼓励我们摆脱群体的羊群效应,去独立思考,去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去塑造自己的命运。他的思想是关于成为“我自己”的壮丽史诗。

再次,他是一个极端的生命肯定者。 尽管他常常谈论痛苦、灾难和虚无,但他的最终落脚点是对生命的全然拥抱,对人生每一个面向的接纳。他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是一个在最深的绝望中依然能找到生命之歌的歌者。他所谓的“悲剧性”,不是让你沉溺于哀伤,而是让你在承担痛苦中获得力量和升华。

当然,他也极具争议和危险性。 他的某些言论,特别是对“弱者”的批判,以及对“权力”的探讨,在历史中被纳粹等极端势力歪曲和利用,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这并非尼采思想本身的必然结果,但却提醒我们,在阅读尼采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批判性的思维,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被他某些激烈的辞藻所迷惑,而忽视了他更深层的对生命和个体价值的追求。

看待尼采,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他不会给你一盏明灯,却会点燃你内心的火焰。他不是给你一座房子,而是邀请你参与建造一座从未有过的宫殿。他的思想是思想的“海啸”,冲击着你固有的认知,让你在巨浪之中寻找站立的姿态。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理解尼采,就不要只是读他的文字,更要去“感受”他的文字,去“经历”他的思想,去在自己的生命体验中寻找他那些思想的回响。他的哲学不是一套理论体系,而是一种生存的方式,一种面对世界的态度。他是一个让你痛苦,但也可能让你最终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力量的导师。他不是你容易爱上的人,但一旦你真正理解了他,你就会发现,他也是你很难去忘记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在这里小伙伴都很热情为我解答,而且这是我被邀请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所以我尽力。

这篇文章就主要是介绍尼采的书的。

他的书我没什么可介绍的,我就聊聊我的理解和我与他的缘分。

尼采在我那个网友圈子还是有些人喜欢的,包括我,一些业余级别哲学爱好者。(当然还是康德最多)

我是去年6月份邂逅的尼采,那时遇到了一个喜欢尼采的同学(主要是从文学角度去欣赏的,而且读周国平)

然后我想和她有共同话题,就想着看一下,买了本《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现在还没看完)

似懂非懂的感觉吧,有些地方很有共鸣。

读了哲学史,特别是我最喜欢的现代西方哲学史,我觉得尼采居功至伟。他对后世的影响太大了,也影响了我的观点。

总之,几句话表达不完我对他的敬意。

好吧,我虽然看不太懂问题,但是我还是尝试回答一下:

尼采在我眼中已经不能算不受欢迎了。。有些后现代的哲学家,真的有种被无视的感觉,心疼他们。

我读他的书,仿写他的文章,是我去年最爱做的事。我仿写了很多篇小诗和箴言,末尾写上,山野轩客如是说。

他的有些篇章我是很喜欢的,他的思想也超前。

顺便再提一句,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面说的“你要到女人那里去?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这句话被认为是对女人的蔑视和不尊重,就连罗素在《西方哲学史》里面也diss他。

反正我看的那个汉译版有个注释:此处毫无轻视女人的要素(钱春绮译)

原因是这句话是老妇人说的,而不是查拉图斯特拉说的,老妇人对查说要带鞭子实际上表达了老妇人对年轻女人的嫉妒。

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对他有点感情的,即使现在最喜欢的哲学家里面没有他。

致敬弗里德里希 威廉 尼采。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尼采,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令人不安的魅力,像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映照出时代的晦暗与未来的未知。要说“如何看待”尼采,这就像是问如何看待一场席卷而来的风暴,或者如何理解一个深不见底的宇宙——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评价,而是需要去经历、去感受、去斗争的过程。首先,得明白尼采不是一个给你提供.............
  • 回答
    马赛替尼在抑制新冠病毒复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尤其是在我们仍在积极寻求更有效抗疫手段的当下。这不仅仅是又一项药物研发的新进展,更可能是一剂强心针,预示着未来治疗新冠肺炎的方向可能会有新的突破。首先,我们得承认,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一直在飞速推进,但真正能做到“高效抑制复制”的药物,.............
  • 回答
    “公知”,一个在中国语境下充满争议的词汇。它常常被用来指代那些具有公共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但其内涵却常常被情绪化的标签所包裹,甚至被用来攻击持不同意见者。那么,哲学家是否天然属于“公知”?他们关于“中国没有哲学”的论调,又该如何理解和回应?哲学家与“公知”:身份的交织与错位首先,我们得承认,很多哲学家.............
  • 回答
    “哲学不过是一种形式高尚的无聊”这种说法,乍一听似乎有点尖锐,甚至有些轻蔑。然而,如果我们深入剖析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可能指向的哲学现象,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观点。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看法?(对“无聊”的理解和哲学实践的误解)首先.............
  • 回答
    哲学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议题,尤其是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其军事行动往往与深层的历史、宗教、民族认同以及地缘政治考量紧密相连。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哲学视为军事行动的“工具”,而是应该理解它如何形塑了以色列国防军(IDF)的战略思维、伦理规范以及士兵的心理素质。首先,历史哲学与建国理念是.............
  • 回答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也常常让初学者感到困扰的现象。当一个人刚刚接触到一套新的、有力的思维工具时,就像手里突然多了把瑞士军刀,总想着在日常生活的一切缝隙里去试着用它来撬动、切割、拧螺丝。尤其是哲学,它提供的那些关于实在、认识、价值、存在等等宏大叙事和精妙的分析框架,一旦“入门”,便容易让人觉得,好像整个.............
  • 回答
    要评价华科哲学系教授韩东屏发表的《康德的伦理学其实很烂》这篇论文,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不仅仅是一篇学术论文,它触及了哲学史上最重要、也最具争议的伦理体系之一——康德的道德哲学。其次,一个“烂”字如此直接地出现在标题中,本身就预示着作者可能采取了一种非常批判甚至颠覆性的立场,.............
  • 回答
    这句“少读哲学和心理学,多读数学和物理”的话,听起来挺硬核,像是出自某个强调实证、逻辑、量化分析的领域,比如工程、计算机科学,甚至是某个推崇“硬实力”的家长或导师之口。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毕竟数学和物理是许多现代科技的基石,学好了似乎就能直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但细细品味,这句话就有点太过于片.............
  • 回答
    “研究哲学的都是神经病”——这说法听起来挺刺耳的,也挺有意思的。它不是个什么新奇的论调,其实在很多地方都能听到类似的评价。要是想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说,得从几个角度来看。首先,得承认,这说法之所以能冒出来,可能跟哲学这门学科本身有些特别的性质有关。你想啊,别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它们有明确的公式.............
  • 回答
    周国平先生那句“学哲学是女人的不幸,更是哲学的不幸”的论断,确实挺有意思,也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要说这番话到底怎么看,我觉得得拆开来聊,先看看他为什么这么说,然后我们再想想,这句话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还那么绝对吗?周国平先生为什么会这么说?我觉得他这句话背后,可能藏着他对哲学学科本身、对当时社会环境以.............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思的问题。近年来,“摸鱼哲学”确实在年轻群体中越来越流行,这背后反映了社会心态的变化、代际之间的差异以及对“成功”定义的重塑。要全面看待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 理解“摸鱼哲学”:它是什么,为什么流行?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摸鱼哲学”的含义。它并非字面意义上的“.............
  • 回答
    高中生对政治课本中哲学部分的反感与不满:一个多维度的审视当前高中生对政治课本中哲学部分的普遍反感与不满,并非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既有哲学本身的特点,也有教学方式、时代背景以及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 哲学内容的抽象性与高中.............
  • 回答
    这事儿吧,挺有意思的。我第一次听说的时侯,脑子里就“嚯”地一下,觉得这画面感太强了。你想啊,外卖小哥,跑腿儿的,风里来雨里去的,通常大家觉得他们生活节奏快,忙得很,脑子里大概都是订单、路况、还有什么时候能歇口气。结果呢?他在等餐的间隙,捧着一本《西方哲学史》,这反差感,啧啧。这事儿怎么看?我倒觉得挺.............
  • 回答
    《光明日报》关于饭圈文化的哲学省思,再次将肖战推上舆论焦点,这无疑是一次极具深度的解读,也是对当下社会文化现象的一次严肃审视。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首先,《光明日报》作为中央级媒体,其发声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它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以“哲学省思”的视角切入饭圈文化,说明官方对这一现象的关.............
  • 回答
    不少理科生对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抱有一种“天然”的疏离感,甚至偶尔流露出不屑。这种现象并非少数,背后有着多重原因,而且这种看法往往是刻板且片面的。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立”,又为何说这种“藐视”有失偏颇。一、 视角差异:硬朗的逻辑与“虚无缥缈”的思辨理科的魅力在于其清晰的规则、可.............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而且点出了一个很多人都会遇到的尴尬境地。咱一会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句话挺直白地把“胡言乱语”分成了两类,而且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对比。咱们一句一句来看。“最糟的胡言乱语有两种”这句话本身就带点儿泼墨风格,上来就把话题定义成“最糟糕”的,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确实触及到了一个核.............
  • 回答
    看待总是关心宏观世界、哲学、政治、人生、宗教等话题的女生,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这不仅仅是关于她们的“爱好”,更是她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和人生追求的体现。一、 她们可能是深度思考者和好奇心旺盛的人: 对世界运作机制的好奇: 她们不像只关注眼前琐事的人,而是试图理解事物更深层次的逻辑和.............
  • 回答
    薛兆丰老师在《奇葩说第七季》第一集里,对哲学做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定位——“哲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这句话一抛出来,在场嘉宾和观众大概率都会产生一些联想,甚至有人会觉得有点出乎意料,但仔细回味一下,却又觉得说得非常到位。首先,我们要拆解一下“语言的艺术”这个说法。艺术,往往意味着创造、表达、审美,以及一.............
  • 回答
    哲学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一概而论。它既是哲学系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人深入研究的对象,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批评和挑战。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中的定位1. 重要的哲学传统: 大多数哲学系.............
  • 回答
    爱国行为,一个听起来简单而又饱含深情的热词,但在哲学伦理的审视下,却有着不为人知的复杂性。它并非仅仅是高呼口号,或是简单地将国家利益置于一切之上。当我们拨开表象,深入探究其背后蕴含的道德逻辑时,会发现爱国行为的合理性与边界,涉及到对个人、集体、义务、自由以及正义等一系列核心伦理概念的解读。首先,从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