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加入伪军的节奏啊。
35岁之后卖房:现在房地产行业下坡路,房住不炒,部分城市上线官方房产交易平台。
35岁之后卖保险:现在理财型保险正在被整顿清查,之前瞎承诺的回报,未来怎么擦屁股是个大问题。
35岁之后跑滴滴:滴滴的问题还没解决,网约车的各种管理未定性,另外如果大厂都裁员了,或者不让996了不报销夜班路费,后续晚上那种夜班的好活都没了。
正确的选择是什么呢?
把你现在的专业继续学习,加强个人竞争力,或者学个手艺,别找没门槛的行业干。
因为没门槛的行业,谁都能干,一定最卷。
终身学习。
或者给终身学习提供服务也行。
35岁危机就在眼前,既然你提到了卖房、卖保险、或跑滴滴,哪个更有前途?我就从保险行内人的角度,和你聊聊保险行业吧!
保险销售这个行业,颇有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感觉。离开的人不计其数,能实现年薪百万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
业内顶尖的保险销售总监,年薪能达到千万级别,是保险公司里收入最高的群体,名副其实的“ 打工皇帝 ”。
任何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销售,如果产品卖不出去,就算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再厉害也没有用。
我根据身边的真实案例,总结了他们成功的原因:
保险销售的确会依赖人脉关系,如果身边都是购买力强的富人,自然更容易出大单。
我有位朋友,老公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身边的人非富则贵。
她平时销售的保单,保费常常以百万为单位。
当然仅仅有人脉也不够,打铁还需自身硬,毕竟有钱人也没那么好忽悠。
但相比之下,如果是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外地人,确实就会输在起跑线。
这种人在原来的公司就是精英,他们一般有以下特点:
他们由于机缘巧合来到保险行业,但无论他们跳槽到哪里,都有机会拿上百万的年薪。
保险业有一句话叫做“剩者为王”。这种人入行比较早,可能业绩不算拔尖,但长期坚持下来,也逐渐组建了自己的团队。
现在趁着保险业高速发展的东风,团队越做越大,收入也自然水涨船高。
年薪百万与含恨离场,都是这个行业最真实的写照,只不过一个代表了金字塔顶端的极少数,一个代表了金字塔底层的大多数。
某上市保险公司,公布了一些很有参考价值的数据:
截至 2018 年末,公司一共有 37 万名代理人,每个月能出业绩的大约 17.5 万,而每月人均保费只有 4372 元。折算成工资,平均每人每月只有一两千块…
经常有人跟我说:
深蓝君,我天天看你写保险测评,感觉自己都可以辞职去卖保险了。
虽然有一些开玩笑的成分,但确实有不少人对保险销售工作感到好奇,甚至在有些人的印象中,卖保险不仅时间自由,如果做得好,年薪百万不是梦。
那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们来扒一扒 保险销售的真相、保险公司哪些岗位最赚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身边越来越多人在卖保险了。
每次发生自然灾害,微信朋友圈一下子就被各种保险广告刷屏…
事实也正是如此。从 2015 年国家取消代理人资格考试以来,保险代理人的数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据统计,如果算上已经离开保险业的,国内卖过保险的人,超过了 5000 万!
到底这个职业有什么魅力,吸引了全国 3.5% 的人口?
我咨询了身边的代理人朋友,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不管这 5000 万人由于什么原因来到保险业,他们都曾经怀着憧憬,除了养家糊口,更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世事往往不如人意…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大多数人在进入保险业的第一年内,就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
他们通常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很多人在入行前都参加过“创业说明会”,实际上就是让一些做得好的代理人现身说法,例如:
创业说明会的最后,无一例外都会指向“ 年薪百万的光明前景 ”,从而吸引新人加入。
在入职之后,保险公司就会安排一系列的新人培训,例如保险的意义与功用、人生必备的七张保单等。
当然,也少不了一些鸡汤语录:
经过几天简单的培训后,不管你是从哪个行业来的,名片上都会印上“理财顾问”的抬头。
之前有位朋友给深蓝君分享,他在入职时的感受:
自己从小学习成绩就不好,之前的工作都是两三千块一个月,没想到居然能在世界 500 强,在市里最漂亮的写字楼上班,而且还是这么有意义的工作,当时觉得一定要好好干,让身边的人都对我刮目相看…
这时候主管再推波助澜一句,“如果自己都不认可保险,怎么可能卖得出去?”,很多新人就会给自己或家人购买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险。
刚入行的新人,要开拓陌生客户并不容易。而且代理人一般没有底薪,有时候为了完成业绩,不得不从身边的熟人下手:
例如同学、同事、同宗、同好、同乡,也就是所谓的“保险销售五同法”。
当然,这个过程也会充满挫败感,特别是昔日好友的一个冷眼,就足以让新手怀疑人生。
所以保险公司每天都要开早会、打鸡血,身边同事出单的喜讯,上级主管的鼓励引导,总能让人回归“初心”:
靠着多年积累的人脉,很多人在这个阶段都能卖出一些保单。
保险公司也很会给新人造势,看他们发的朋友圈,经常都是出入五星级酒店,参加各种高大上的培训和领奖。
除此之外,保险公司还会发动大家“增员”:
这个阶段是很多代理人的职业生涯高点,接下来就是大浪淘沙的过程,也是命运的分水岭。
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代理人基本能摸清保险行业的一些套路,也可能发现当初公司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这时候,一些代理人就会从最初的兴奋、期待、信任,转变为后来的失落、失望、怀疑。
如果身边的人脉资源也用得差不多了,最终就会因为没有新单、没有收入,而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这个行业。
很多人直到离开时才发现,原来保险公司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员工,而是当作客户。怪不得招聘门槛这么低,保险公司要卖保险,怎么会挑客户呢?
前文说到,全国有超过 5000 万人卖过保险,而目前只有 800 万人在职,也就是说,这些年有 4000 多万人退出了保险业。
如此庞大的数据,反映着代理人大进大出的事实。或许不尽如人意,但却代表着大多数从业者的经历。
如果你了解完代理人的生存现状后,仍然希望加入保险销售大军,那么你还要提前知道以下招聘套路: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是《代理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
简单来说,代理人就是保险公司的销售商,他们从保险公司拿货,卖出产品后才能拿到佣金。如果卖不出去,连一分钱底薪都是拿不到的。
而且绝大部分保险公司都不会给代理人交社保,因此即便是保险从业者,很多人的保障都是不足的。
没卖过保险的人可能无法想象,无论是新人还是老人,任何一个代理人都可以发展自己的下线,俗称“拉人头”。
当下线出单后,上线也可以拿到提成,而且上下线的关系被终身绑定。
如果你的上线是一个资深的代理人,可以手把手带你入行,那还是非常好的。
但万一你的上线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人,平白无故给上线贡献收入,那种感觉并不好受。
因此擦亮眼睛,选择一个靠谱的上线,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可以在朋友圈或者招聘网站,看到类似的招聘信息:
老实说,普通人看到这样的待遇都很容易心动,但我要提醒大家: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些信息大多不是保险公司发布的,而是个别代理人编造的。
保险业的名声一直不是很好,想拉人头并不容易,所以有些代理人会自作聪明,在网上编造出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
甚至有时候,招聘上写的是招行政、助理、文员、人事专员等,但实际上在入职后,都会引导去卖保险…
不得不说,这些招聘套路给保险业的名声越描越黑。如果你决定要从事保险销售,一定要避开这些坑。
其实,除了保险代理人,我还写过保险公司的其他招聘岗位,一起来看看!
截止2018 ,我国保费规模已经跃升为全球保险第二,这一切离不开数千万代理人的辛勤汗水。
不过,代理人素质的参差不齐也备受争议:
有些人,动辄炒作停售涨价、满口谎言,让行业乌烟瘴气;也有些人,能坚守初心,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为千家万户送去保障。
这个世界没有容易走的路,想走捷径的念头害了很多人,各行各业的精英,都离不开长时间的奋斗和努力。
关于职业选择如果你存在一些困惑,我作为工作十几年的老人,可以给你一些切实有用的意见,强烈推荐阅读:
我是深蓝君,专注保险测评,日常科普保险干货。如果回答对你有用,欢迎点赞支持!
如果你有保险方面的任何疑问,欢迎关注【深蓝保】这个号,我会每天分享保险干货↓↓↓
以下精华文章,尽是深蓝君总结多年的从业经验后创作而成;在买保险之前看一看,绝对可以帮你省下几万的冤枉钱!
保险购买攻略:
全网高性价比保险产品测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