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两个重要属性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讨论问题最好基于事实、逻辑和数据
请注意“也”字,说明申医生承认中药也有副作用,毕竟有句古话叫“是药三分毒”么。
他汀类的副作用包括哪些呢?2014年11月,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工作组曾发表过一个共识《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2014》,摘录如下:
感兴趣的可以到这里看:https://news.medlive.cn/heart/info-progress/show-71438_129.html
一句话,副作用的确不少,但没看到有“致癌”的风险,更不用说“容易致癌”。
对了,临床I期要看药物的安全性和药代属性,安全性里有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致癌”,这方面如果有大问题,是没法给人用的...
当然每个人接触到的材料有限,不知道申医生“容易致癌”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2.“人家国外都不吃这药了”
曾经的药王立普妥(Lipitor)就是他汀类药物,巅峰时年销售额超过100亿美金,妥妥的药王。2019年辉瑞卖了也近20亿美金,2020年应该更低,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专利期已过,仿制药进入市场,大大瓜分了辉瑞Lipitor的份额。
二是有新分子机制的新药诞生,比如PCSK9的单抗药和siRNA药物。
但是辉瑞Lipitor不代表他汀类的市场,仅在美国,2020年他汀类销售额肯定是数十亿美元。
不知道申医生“人家国外都不吃这药了”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或是具体指某个国家?
发展中医中药是国家战略,我不懂中医,但本人以为申医生的言论对其有害,更容易引起中西医的对立。
中医真别怨被人黑了,你这想黑别人都不能黑对地方,对现代医学缺乏了解还要来瞎黑真的很容易就要被群嘲了。我一药学学渣都知道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治疗血脂障碍最有效的药物,他汀类药物的肌毒性是共有的不良反应。就说你要黑这个药干嘛非扯什么致癌啊?你要是说肌毒性谁还能批你?你所谓的西医们也不能批你,但是说致癌就问中药材的致癌问题你研究透了吗?五十步笑百步有意思吗?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第八版:
P260他汀类
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催化作用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早期,是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抑制HMC-CoA还原酶则减少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他汀类(statins)药物是HMG-CoA还原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目前治疗血脂障碍最有效的药物。早在1976年即从橘霉中提取出美伐他汀,旧因其不良作用而未被应用。后来从红曲霉中提取的洛伐他汀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HMC-CoA还原酶抑制剂。继而又分离、合成了一系列的他汀类药物。目前临床常用的他汀类药物包括: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是洛伐他汀的化学修饰衍生物,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则是化学合成物。
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物化学第八版:
P212
肌毒性是他汀类药物共同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当与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联用时,致横纹肌溶解的危险性会增加。如由拜尔公司开发的西立伐他汀,上市仅8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七亿美元,世界范围内约有600万人使用过该产品,有52例患者死亡,与其严重的肌损伤不良反应有关,因此拜尔公司于2001年8月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停止销售西立伐他汀的所有制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