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人民群众因为流浪地球可是在各大应用商店给豆瓣狂刷一星。
毕竟这是一个能让数码区撕得你死我活的果粉花粉米粉魅友等各大厂粉丝团结一致的app,可想而知屁股歪到了什么程度。
“污蔑美国对你有什么好处?”
这种平台这种人,出于欲杀“小*红”的全家而不得的扭曲心里所以咬牙切齿疯狂发泄很值得奇怪吗?
作为一名豆瓣七年用户,借此时机一吐为快。
其实豆瓣恶心人民群众是老传统了,只是这回由于汪主席的事迹广播天下,这才把豆瓣的恶心给带到了全网。
这次疯狂给《外圆内方》刷一星的行为,其实在主旋律影片的评论下就出现过。豆瓣伪文青对反体制反主流有着偏执一般的爱好,在新世纪上映的主旋律电影,基本是还未上映,评论区就贴了成百上千与影片无关的大字报,如《建国大业》(我并不太喜欢这几部电影)就曾被刷到4.6分。而滑稽的是,大概在15年左右,随着新用户的涌入,《建国大业》的评分一度升到6.7分,然后就和《建党伟业》一起给关闭了评论区……原因据说是大V号召粉丝在评论区疯狂刷反动言论……
中小成本的主旋律由于话题性欠缺,评论较少,但一旦给大V盯上,那就倒霉了:豆瓣大V喜欢发动粉丝搞一星活动,如果看评论区时间,你会发现短时间内大量一星的涌入,然后这部电影的评分就崩了……
主旋律电影如果太老(比如《开国大典》《开天辟地》等)倒还是能逃过一劫,因为这些“极权主义产物”入不了跟着大V转的豆瓣er法眼,但评分还是明显偏低。个人有个标准,7分以上的老主旋律电影质量肯定过硬,毕竟连豆瓣伪文青都没能把分刷下去……
另外,豆瓣er对他们仇视的“极左”“极权“的了解基本二手,一棍子打死便是,前三十年的文艺作品评论寥寥,后四十年的作品如“殇值”不足,也大抵如此。批判这些“老古董”的作品反而评论多得吓人。所谓”左棍“”保守““官方”者的著作,除非该人为网红(如 @马前卒 @赵皓阳 等),基本没有豆瓣评论的……即使这些书的实际读者量可能比一些豆瓣TOP250还多。
最后借用我在其他人回答下的评论:
豆瓣生产观点的主力军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生人,三观给五六十年代生的殇派吃得死死的,但同时也深谙网络文化,因此对世纪之交一代人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某阿姨GG后,继承其观点的青年大V也繁荣起来。豆瓣最近甚至兴起了吹弗朗哥、皮诺切特、高尔察克的风潮,令人叹为观止……而且还盛产宅右,看部番都能联想到阶级斗争新动向……
4月22日更新:
不出所料,理智人士又出动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