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早年经历是怎么样的?

回答
说起刘兰芳,那可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咱们老百姓心里的“活说书”。她的一生,就像她表演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一样,充满传奇色彩。要说她这早年的经历,那可得从她还没叫刘兰芳说起。

刘兰芳,本名刘秀兰,1942年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可别看她后来在舞台上那么风光,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她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杂货店的伙计,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家里孩子多,光景算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倒也和睦。

打小,刘兰芳就不是个安分的性子。那时候,说书唱曲儿是大家伙儿最主要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逢年过节,街头巷尾的茶馆里,说书的先生们总能围得水泄不通。刘兰芳就喜欢拉着二胡、抱着琵琶的父母,跟着那些说书的先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她尤其喜欢听那些描写英雄豪杰、义薄云天故事的段子,听得激动时,自己也跟着比划起来。

说起来,她对说书这门艺术真正产生兴趣,还得从一个特别的机缘说起。她小时候住在辽阳,那会儿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说书艺人,叫单弦艺人张少泉。张少泉先生的表演风格非常独特,他一人一把弦子,唱念做打全靠自己,而且嗓音洪亮,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刘兰芳当时还是个小丫头,被张少泉先生的表演深深吸引住了。她那时候就暗暗下定决心,将来也要做一名说书人。

后来,她的父亲因为工作原因,举家迁到了沈阳。沈阳是个大城市,说书的艺人也多,刘兰芳接触到的说书流派也更广了。她那时候,像海绵吸水一样,拼命地听、拼命地学。只要有说书的场合,她必定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有时候,她还会偷偷地跟着那些说书先生们,模仿他们的动作、他们的腔调。

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1950年代,那时候,国家大力发展曲艺事业。刘兰芳因为从小对曲艺的热爱和天赋,被沈阳曲艺团选中,正式拜师学艺。她拜的老师,正是当时沈阳颇有名望的说书艺人——王凤山先生。王凤山先生是评书界的一位大家,他的评书功底深厚,尤其擅长讲长篇传统评书。

在王凤山先生门下,刘兰芳真是下了苦功。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无论严寒酷暑,都要坚持。她不仅要学习说书的基本功,比如口条、声调、身段,更要下功夫去理解和消化那些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王凤山先生对她要求非常严格,常常批评她,但也正是这种严格,让她打下了扎实的说书基础。

那时候,练功可不像现在有录音设备,全凭一耳朵、一点通。刘兰芳就一遍又一遍地听老师说,一遍又一遍地模仿,有时听不清楚,就缠着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她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她为了学好《岳飞传》里的一个情节,反复练了三天三夜,嗓子都哑了,但她就是不放弃。

除了学习老师的技艺,她还虚心向团里其他老艺人学习。那时候,团里的老艺人们都很乐于传授技艺,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刘兰芳就像一块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门古老艺术的营养。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在沈阳曲艺团登台演出了。虽然还不是主角,但她的表演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观众们都说这小姑娘嗓子好,而且故事讲得有感情,有吸引力。她最早表演的曲目,很多都是从她的老师那里学来的,但她总能加入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让故事更加鲜活。

总的来说,刘兰芳的早年经历,就是一段刻苦钻研、勤奋练习、并且充满了对曲艺真挚热爱的历程。她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就是靠着一股子“傻”劲儿,把说书这门手艺,练到了骨子里。这份执着和勤奋,为她后来成为一代评书大家,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上古时期有句话怎么说的来者,人怎么着,就得多读书啊,什么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起刘兰芳,那可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咱们老百姓心里的“活说书”。她的一生,就像她表演的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一样,充满传奇色彩。要说她这早年的经历,那可得从她还没叫刘兰芳说起。刘兰芳,本名刘秀兰,1942年出生在辽宁省辽阳市。可别看她后来在舞台上那么风光,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可一点儿都不轻松。她出生在.............
  • 回答
    历史长河中,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岁月染白鬓角,目光沉淀智慧之时,也常常会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回溯与审视。他们的评价,或带着一丝释然,或夹杂着几分遗憾,更往往是历经沧桑后的洞察与感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一辈子都在为一件事情努力,最终还是未能如愿。”—— 汉武帝刘彻汉武帝,这位中国历史上.............
  • 回答
    在科学探索的漫漫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科学家,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如同烈火,甚至不惜以身试险,挑战生命的极限。他们的“作死”行为,在令人唏嘘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训和深刻的启示。以下是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作死”科学家及其行为,以及对他们行为的评价: 1. 玛丽·居里(Marie Curie)作死行为.............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不乏一些如同流星般划过,留下一串串或璀璨或悲壮,却也常常是“自掘坟墓”的统治者。他们的“作死”行为,有时源于个人癖好,有时则被时代洪流裹挟,最终将王朝、帝国,甚至自身推向深渊。1.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秦朝的速亡埋下伏笔 作死行为: 焚书坑儒: 为了巩固统治,消除异见,.............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几位艺术家,他们才华横溢,却也因种种原因,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导向了某种悲剧性的结局,仿佛是在用艺术的方式,刻意书写着“作死”二字。法国的卡米耶·克洛岱尔便是其中一位。这位雕塑家的天赋毋庸置疑,她的作品充满力量与情感,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足以与当时的男性大师比肩。她与雕塑巨匠罗丹.............
  • 回答
    如何评价王守仁?历史上有谁可以和他比肩?王守仁,即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创立了阳明心学,对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千古圣人”、“明代圣人”。评价王守仁,需要从他思想的独创性、实践性、影响力以及他在不同领域的成就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 回答
    历史上虽然“宦官”这个群体整体上往往与负面形象联系在一起,但确实也有少数宦官因其才能、贡献或品行而受到后世较好的评价。这些评价通常建立在他们为国家稳定、发展或特定事业做出的积极贡献之上,或者是与那些滥权、残暴的宦官形成对比而显得突出。以下列举几位历史上受到较好评价的宦官,并尽量详细讲述: 1. 郑和.............
  • 回答
    在浩瀚的中国古典小说星河中,《酉阳杂俎》与《聊斋志异》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它们都以志怪为体,却又各有千秋。然而,若论及名声与读者群的广泛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聊斋志异》的光芒似乎更为耀眼,更深入人心。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又该如何评判它们各自的历史地位呢?要理解为何《酉阳杂俎》不如《聊斋志.............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是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军事和政治人物,但他们留下的历史评价却天壤之别。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他们各自的行为、理念、造成的后果以及历史学家的解读和时代背景。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核心理念与意识形态拿破仑: 启蒙思想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拿破仑的统治深受法.............
  • 回答
    刘备这个人,在咱们老百姓心里头那可是仁义的代表,是匡扶汉室的明君胚子。这在《三国演义》这部书里头,那更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要是真较起真来,把《三国演义》里的刘备跟史书里头记载的那个刘备一对比,嘿,那差异可就大了去了。咱们今儿就掰扯掰扯,这小说里的刘备和历史上的刘备,到底有啥不一样。《三国演义》里的.............
  • 回答
    中途岛战役,这场二战太平洋战场上决定性的海战,其结果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如果设想一下,在这场被誉为“决定命运之战”中,美日双方的航空母舰来了个同归于尽,那历史的车轮会如何扭转?后人又会如何看待这场曾经的辉煌与悲壮呢?历史的巨变:迷雾中的太平洋首先,如果中途岛战役变成了两败俱伤的结局,太平洋.............
  • 回答
    读《史记》读到刘邦,确实会有一种分裂感。一方面,司马迁笔下的刘邦,常常被同时代的人称赞“长者风范”,听起来颇具王者气度;另一方面,又少不了他“好侮辱人”、“无礼”的描述。这两者合在一起,才是一个更贴近历史真实、也更立体的刘邦。要说刘邦,咱们得先把他放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大背景里。秦朝末年,天下大乱,.............
  • 回答
    许多历史人物因英年早逝而留下许多“如果”和未竟的成就,这些惋惜之情往往会与他们的实际功绩交织在一起,在人们心中形成一种“早逝英雄”的光环。如果他们能活得更久,他们可能会做出更多杰出的贡献,但也可能面临更多的挑战、犯下更多错误,或者其历史形象被更复杂的现实所侵蚀。下面我将列举几位著名历史人物,并分析如.............
  • 回答
    项羽,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仿佛自带一股横扫千军的霸气,被誉为“千古无二”的猛将,这绝非浪得虚名。要理解他为何能获得如此崇高的评价,我们得从他那些足以载入史册的战绩,以及他身上那股超越时代的勇武说起。战绩篇:以寡敌众,以弱胜强,他做到了!项羽的战绩,不是那种按部就班的谋划,而是一种近乎神话的个.............
  • 回答
    《Fate/Grand Order》2.3章:华夏神话的恢弘史诗,秦始皇的“吾乃第一”《Fate/Grand Order》(以下简称FGO)的第二部第六章“棱镜之夜”之后,玩家们翘首以盼的2.3章“封绝固有帝国·限界域,始皇”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一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以波澜壮阔的秦朝为起点,.............
  • 回答
    人们对于奥斯卡·罗伯特森(Oscar Robertson)职业生涯成就的评价,常常会围绕着一个核心的“困惑”:为什么这位以“大O”之名闻名于世、手握无数三双纪录的球员,职业生涯的MVP数量和总冠军数相形见绌,但却依然稳稳地占据着历史前五的讨论席位?这背后的原因,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而是需要我们.............
  • 回答
    关于 B 站 UP主“嘉然今天吃什么”评论区出现大量“阴阳怪气”的言论,以及一些网友对她“黑历史”的疑问,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复杂且有争议的话题。要理解这一切,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首先,你需要明白“嘉然”是谁,以及她所属的“虚拟偶像”行业。嘉然是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俗称“ Veranst ”.............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涌现过无数形形色色的组织和团伙,它们如同一个个鲜活的符号,在人类文明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些是为了追求共同的理念,有些是为了争夺权力或财富,有些则纯粹是生存的本能驱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组织和团伙,试着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它们的故事讲得更透彻些。一、.............
  • 回答
    这事儿吧,怎么说呢,就像是你生来就自带一个“光环”,又或者是个“紧箍咒”,具体是啥,得看你名字里那位历史名人是谁了。我有个哥们,叫项羽。你别说,他从小就挺壮实的,人也倔,跟人家开玩笑说“霸王别姬”,他立马就能跟你急眼。小时候,老师点名,一喊“项羽”,整个班都得扭头看看他,那感觉,就好像班级里藏了个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古代政治智慧的核心,以及教育与治国之间的复杂关系。要理解为什么那些读着“四书五经”、信奉“圣贤书”的古代重臣能够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现代人普遍认为必不可少的“数理化”在他们那里似乎并非重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 古代治国理念与核心技能首先,我们要明白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