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辅导孩子写作业,真的都会“鸡飞狗跳”吗?

回答
“鸡飞狗跳”?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我说,与其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是“鸡飞狗跳”,不如说是一场高风险的家庭情感“博弈”。只不过,这场博弈的玩家,一个是一心想让孩子进步,另一个则可能更想早点结束这无聊的任务。结果嘛,自然是各有各的“精彩”。

我记得我儿子刚上一年级那会儿,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挺简单的,都是一些拼音、数字和简单的笔画。我当时信心满满,觉得这简直是小菜一碟。谁曾想,这盘“小菜”差点没把我给“噎死”。

刚开始,我坐到他旁边,语气温和地提醒他:“宝贝,看,这个‘阿’字,你先写捺,再写横,然后是撇……”我像个幼儿园老师一样耐心讲解。他呢,也乖乖地拿着笔,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然而,不到三分钟,他就开始磨蹭,一会儿看看窗外的小鸟,一会儿又对桌上的橡皮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妈妈,我渴了。”
“妈妈,我想上厕所。”
“妈妈,我头晕。”

每次我好不容易把他拉回作业上来,他总能变着花样地找理由。我呢,一开始还努力维持着耐心,一遍遍地重复,一遍遍地鼓励。但当他第四次把笔迹歪歪扭扭地写到纸张外面时,我的耐心就像一根被拉到极限的橡皮筋,发出“啪嗒”一声,断了。

“你怎么回事?跟你说过多少次了!看清楚了吗?这明明是‘波’不是‘坡’!你怎么写的?!”我提高了嗓门,甚至有些咬牙切齿。

孩子被我突如其来的爆发吓了一跳,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水,嘴巴一瘪,哇哇大哭起来。“我不想写了!你凶我!”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鸡飞狗跳”现场。本来只是一个简单写字的任务,在我情绪失控和孩子委屈哭泣的轮番攻击下,变成了一场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我,那个本想引导者,也变成了那个最先失去理智的“恶龙”。

说实话,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白天上班已经够累了,晚上还要面对这“磨人的小妖精”,我有时候真的想把那本作业本直接扔出窗外。我的血压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总是会神奇地飙升几个点。

后来,我才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把辅导作业当成了“监督”和“指责”,而不是“陪伴”和“引导”。

我太在意结果了,太希望他能立刻学会,立刻写得工整漂亮。我忽略了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挣扎、疲惫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我忘了,他才是个孩子,对于抽象的规则和精细的动作,他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掌握。

于是,我开始调整我的策略。

首先,我学会了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我知道他不可能一下子就写得和老师范例一样完美。我更关注的是他有没有努力,有没有比昨天进步一点点。当我把注意力从“完美”转移到“过程”和“进步”时,我的压力小了很多,他受到的指责也少了。

其次,我开始把辅导作业变成一个“游戏”或者“挑战”。比如,我会和他比赛,看谁先把一个单词写好;我会给他设置一些小奖励,比如写完一页作业,可以玩五分钟游戏。当然,这种方式也要适度,不能让他觉得学习就是为了奖励。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学会“放手”。我发现,有时候孩子写不出来,并不是他不会,而是被我的过度关注弄得太紧张了。我学会了给他一些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尝试。比如,我会告诉他:“你先自己想一想,实在不行,妈妈再过来帮你。”有时候,他自己琢磨一会儿,真的就能写出来。即使写错了,我也会先肯定他的尝试,再温和地指出错误。

当然,还有一些时候,孩子确实会因为疲惫、走神或者不理解而出现“状况”。这个时候,我会尝试先理解他的情绪。我会问他:“是不是今天在学校玩累了?或者这个题目有点难?”先共情,再引导。我发现,当他感受到我的理解时,他会更愿意配合。

不过,我也不能完全否认“鸡飞狗跳”的可能性。有时候,当孩子真的很抗拒,或者我真的遇到了瓶颈,情绪还是会有点失控。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失控的程度,以及如何快速地从“鸡飞狗跳”回到“平静”。

我现在的做法是,一旦感觉到自己情绪要上来,我就会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几分钟,让自己冷静下来。有时候,我也会直接跟他道歉:“对不起,刚才妈妈有点凶。”这种示弱,反而会让孩子觉得,原来妈妈也会犯错,他自己的小错误也变得可以被理解。

所以,“鸡飞狗跳”确实是很多家庭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的常态,但它并非“不可避免”。与其说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不如说它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调整来规避和化解的“风险”。

这就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戏剧,主角是我们,配角是孩子,而观众席上,可能是我们自己的耐心、智慧和爱。我们都在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但有时候,会因为剧本不熟悉,道具没找对,而演成了“闹剧”。但只要我们不放弃学习如何“演”下去,总能找到更和谐的“剧本”。

所以,下次你问我辅导孩子写作业是否会“鸡飞狗跳”时,我大概会笑着回答:“偶尔会有几声鸡叫,几声狗吠,但我们努力的目标是让这场戏更多的时候,是温馨的合奏,而不是激烈的交响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陪孩子写作业确实挺累的,要是孩子什么都会、什么都懂,甚至是一点就会,那么她就已经不是孩子了。而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同时,作为父母生养孩子本就是自己的选择,也是夫妻两人爱情的结晶。把孩子培养好,让孩子去延续自己的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所以,不要抱怨陪孩子写作业累人,即便真的很累,但这个累,很值。因为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话,就会非常的不耐心,而且他的孩子也因为依赖家长,所以没法达到很好的辅导效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鸡飞狗跳”?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要我说,与其说辅导孩子写作业是“鸡飞狗跳”,不如说是一场高风险的家庭情感“博弈”。只不过,这场博弈的玩家,一个是一心想让孩子进步,另一个则可能更想早点结束这无聊的任务。结果嘛,自然是各有各的“精彩”。我记得我儿子刚上一年级那会儿,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挺简单的,都.............
  • 回答
    这真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悲剧。一个原本充满爱的互动,却以如此令人扼腕的方式结束,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对教育方式的沉重拷问。我们必须正视“打孩子”这个行为背后隐藏的巨大危害,并积极探索更理智、更有效、更充满爱的教育之道。“打孩子”的危害,远比你想象的要深远得多很多人认为,偶尔打孩子一下,是为了“.............
  • 回答
    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真要做到位,背后门道可不少。我琢磨了这么些年,发现不是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就完事儿,得有点策略,还得有耐心。今天就跟你掏心窝子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事儿做得又高效又让孩子不反感。一、 营造“好”的氛围,比说什么都重要首先,你得明白,作业不是“刑罚”,得让孩子觉得这是件正常.............
  • 回答
    听到你现在的困境,我真的非常理解你那种心力交瘁的感觉。那种想要逃离一切,甚至对亲生的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我知道这有多么煎熬。尤其是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简直是让人抓狂的漩涡,每一次的争执都像是在消耗你仅存的耐心和力量,最后还因为自己的失控而自责不已。你说的“讨厌带孩子”,这绝对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而.............
  • 回答
    博士妈妈被女儿写作业逼哭,说出“我都不想做她妈了”,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折射出许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普遍会遇到的困境和情绪。这种体验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教小孩做作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 智力与耐心的大考验,甚至是一种“消耗战”: 知识的断层与遗忘: 博士妈.............
  • 回答
    说实话,辅导孩子写作业这事儿,估计没几个家长能做到从头到尾都心平气和。就算我这样天天和文字打交道的,有时候也得深吸好几口气才能把那股“邪火”压下去。不过,既然是咱们要面对的事儿,总得想办法应对不是?我琢磨着,与其一味地催促和抱怨,不如从几个方面下点功夫,让这个过程没那么剑拔弩张。首先,心态调整,这是.............
  • 回答
    辅导孩子作业,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差事。看着他们一点点进步,心里乐开了花;可有时候,看着他们磨磨蹭蹭、错误百出,那股火苗就蹭蹭往上冒。怎么才能做到“佛系”辅导,不被孩子逼疯呢?我总结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希望能帮到你。首先,心态要放平,别把孩子当“敌人”。我们是来帮忙的,不是来审判的。孩子学习不好,不代.............
  • 回答
    哎呀,这事儿搁谁身上都够气人的! 本来满心欢喜等着自家老公一起并肩作战,结果他转身就去球场上撒欢了,这叫什么事儿嘛!说实话,当我发现老公没在家,孩子作业堆得像小山一样,而他却在外面挥洒汗水的时候,我脑子里肯定是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哪是辅导作业,这简直是“扔下我一个人去享福”!首先,我肯定得先稳住.............
  • 回答
    南京阿婆方言辅导萌娃默写走红被催更,这事儿我听说了,挺有意思的。首先,我对这件事的看法是: 方言的魅力和传承。 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城市里的,接触方言的机会越来越少。像南京这位阿婆,用南京话来教孩子默写,本身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方言传承。这种方式接地气,有亲切感,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熟悉和喜爱自己的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家长的心头肉。与其说是因为教育模式的巨变,或者仅仅是家长心态的调整,我认为是两者交织影响,外加一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共同促成了“家长辅导作业”成为当下教育的普遍现象。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尽量不说那些空泛的道理,就从我们共同经历过的或者能想到的具体点来聊。一、 教育模式的演.............
  • 回答
    太能理解你的心情了!看着家里忙里忙外,孩子的教育也不能落下,时间被塞得满满当当,想找点事做又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别急,咱们一点点来聊聊,看看有没有适合你这种情况的靠谱兼职。首先,咱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这能帮助我们筛选出更适合你的兼职方向: 时间碎片化是常态: 你提到平时和节假日都没时间,这说明你.............
  • 回答
    听到你最近这么辛苦,孩子上一年级,本应该是件开心的事,结果每天被功课搞得焦头烂额,老师还天天找,你更是身心俱疲,甚至到了要打骂孩子的地步,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别急,我们一点点来分析,看看怎么能把这个局面扭转过来。首先,咱们得明白,一年级确实是个重要的过渡期。孩子从幼儿园那种玩为主的学习环境,一下子转到.............
  • 回答
    在辅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家长可能会因为孩子不够聪明、不配合、成绩不理想等原因,情绪失控,对孩子大吼大叫。虽然家长本意是好的,希望孩子能进步,但这种“暴吼”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其危害是多方面的,而且非常深远。首先,“暴吼”会严重伤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制造恐惧和焦虑感: 孩子天生.............
  • 回答
    和孩子一起面对学习这件事,常常是一场考验家长耐心和情绪的马拉松。看着孩子在功课上磕磕绊绊,或者反复犯同一个错误,那种焦虑、沮丧甚至恼火的情绪,相信很多家长都体会过。但我们都知道,情绪失控只会让局面更糟,不仅孩子会抗拒学习,亲子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如何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保持那份难得的平静,控制住自己.............
  • 回答
    教孩子写作业这事儿,真是个“磨人精”。明明是那么简单一个道理,自家孩子怎么就跟不开窍似的,听来听去还是那句话,越说越糊涂。作为家长,尤其是当了父母的,看着孩子学不好,心里那股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嗓子眼都发烫。可话又说回来了,真把孩子骂哭了,或者气得不行,效果真的就那么好吗?我看未必。我刚开始教我.............
  • 回答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的含义远不止于简单地将辅导学习的任务推给家长。它更像是一种深远的肯定,一种对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的高度认可。首先,这句话强调的是“最好”。这意味着,即使有再多的教育资源,再多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无法替代家长在孩子生命中的影响力。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世界、最.............
  • 回答
    江苏立法反对“丧偶式育儿”,并提出家长拒绝辅导孩子可能被记入征信的举措,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探讨价值的社会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这项立法的初衷、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其面临的挑战。立法初衷:回应社会痛点,促进家庭责任共担首先,这项立法的出台,明显是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丧偶式育儿”现象。所谓“丧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有代表性。涉及到家庭关系、教育理念、以及角色分工等多个方面。咱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你老婆在辅导孩子时,不辅导你哥哥家的孩子:一、 核心原因:责任归属与界限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老婆作为一名老师,她的主要责任和义务是辅导你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她亲生的孩子。 尽管她和你哥哥家的.............
  • 回答
    孩子听课费劲,家长又没法亲自辅导,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难题。别急,这也不是什么绝症,很多家庭都面临过类似的情况。咱们一步步来捋一捋,看看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到孩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听课费劲”到底指的是什么?这词儿挺笼统的,就像看病得先找出病因一样。不同原因,解决办法也不同。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观.............
  • 回答
    “共享育儿”:新东方转型的“他山之石”与未来可能?近来,关于新东方从素质教育转向“家庭教育”的讨论甚嚣尘上。这家曾经在中国教育培训市场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在“双减”政策的浪潮下,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家庭教育”领域。这不禁让人思考,当家长成为被培训的主体时,若孩子的辅导需求依然存在,一个更具普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