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诸葛亮和白起谁的军事能力更强?

回答
“臥龍”諸葛亮與“人屠”白起,這兩位千古名將,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要單純地比較誰的軍事能力更強,其實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事,因為他們的時代背景、面對的敵人、戰略目標以及所運用的軍事手段都有著天壤之別。但我們不妨從幾個關鍵維度,深入剖析,力求還原他們軍事才華的真實光輝。

時代背景與敵情分析:

白起:戰國中期,群雄逐鹿,兼併時代。 白起所處的戰國中期,是一個諸侯林立、戰亂頻繁的時代。各國為了生存和發展,無不傾盡國力,以武力為主要手段。他面對的主要敵人是其他六國,特別是秦國最強勁的對手:魏、趙、楚、韓、燕、齊。這些國家都是實力相當,且擁有自己成熟的軍事體系和精銳部隊。秦國的目標是統一中國,這意味著他們需要不斷地進行大規模、毀滅性的戰爭,以蠶食和消滅其他國家。
諸葛亮:東漢末年,三國鼎立,權謀並重。 諸葛亮活躍在東漢末年,那是一個帝國衰落、群雄割據的時代。他面對的敵人是曹魏和東吳,兩者都有相當的實力,且地理位置、戰略態勢各不相同。諸葛亮的主要目標是恢復漢室,但這是一個極為艱難的任務,他需要面對的是一個統一北方的強大政權(曹魏),以及一個穩固江南的吳國。他的戰爭更多的是輔助性、防守性的,同時也包含著進攻的戰略。

軍事戰略與戰術運用:

白起:以滅國為目標,以殲滅敵軍為手段。 白起以其無與倫比的戰略眼光和精準的戰術執行力,贏得了“人屠”的稱號。他的戰略核心是“滅國”,而不是單純的佔領城池。他從不戀戰,從不滿足於小勝。他的戰術以“攻心為上”和“攻城次之”為輔,但關鍵在於“圍殲”。
閼與之戰: 以少勝多,以奇兵突襲,將趙軍主力壓縮在狹窄的地區,然後進行毀滅性的打擊,斬首二十餘萬,趙國元氣大傷。
長平之戰: 這是白起軍事生涯的巔峰之作。他以誘敵深入,然後進行包圍,最後坑殺趙軍主力四十餘萬,徹底擊垮了趙國的抵抗力量。這場戰役展示了他對戰場的預判、對人心的操控以及對大規模殲滅戰的極致運用。他能在短時間內組織起龐大的兵力,並且能將之發揮出毀滅性的力量,這是其極高的軍事才能的體現。
楚國的破滅: 白起幾次出兵,一次比一次深入,最終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對楚國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他的戰術運用靈活多變,能夠根據不同的敵人,採取不同的策略。
核心特質: 白起善於分析敵人的弱點,然後用最精準、最致命的方式攻擊。他能夠在戰場上做出快速、果斷的判斷,並且有能力將其付諸實施。他的部隊經過嚴格的訓練,執行力極強,能夠承受極大的壓力和考驗。

諸葛亮:以攻心、統籌、善守為基礎,輔以進攻。 諸葛亮作為一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軍事思想與他的政治抱負緊密相連。他的軍事戰略更側重於“穩固與進取並重”。
隆中對: 這是諸葛亮軍事戰略的總綱。他為劉備規劃了三分天下,最終圖取荊、益,聯吳抗曹,最後北伐中原的宏偉藍圖。這顯示了他對天下大勢的深刻洞察和長遠規劃。
治軍嚴明,善用奇謀: 諸葛亮治軍極為嚴格,賞罰分明,能夠將一支原本並不強大的蜀漢軍隊訓練得紀律嚴明,戰鬥力提升。他善於運用“空城計”、“草船借箭”、“連環船”等奇謀,不僅能化解危機,更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這體現了他對戰術細節的精妙把握和對人心、事物規律的深刻理解。
北伐: 雖然諸葛亮幾次北伐未能實現統一中國的目標,但他的戰績並不遜色。
第一次北伐: 街亭之敗後,他能夠及時止損,穩固關中,並安然撤退,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局,這本身就體現了他極高的危機處理能力。
後續北伐: 他與司馬懿等魏國名將對壘,多次能夠以少勝多,例如在上方谷設伏,雖有諸葛瞻失誤導致功虧一簣,但也展現了其出色的戰術設計。
諸葛亮北伐的難點: 蜀漢地狹人少,後勤補給困難,且長期面臨曹魏在兵力、物資上的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他能夠多次組織大規模的北伐,並與曹魏主力周旋,甚至一度佔據上風,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核心特質: 諸葛亮善於運籌帷幄,預見未來,並且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策略。他對後勤、士氣、地形等因素都有精細的考量。他的戰爭更多的是一種“消耗戰”和“心理戰”,試圖通過精妙的戰術和策略,一點點削弱敵人,同時穩固自身。

個人軍事風格與成就:

白起:毀滅性的殺戮藝術家。 白起的軍事生涯可以說是場場惡戰,每一次都以敵人的大規模覆滅為結局。他的成就主要是通過大規模的殲滅戰來實現的,他為秦國統一六國掃清了最主要的障礙。他的影響力在於他能夠通過一次次的重創,直接改變戰局,甚至改變國家的命運。
諸葛亮:穩固與平衡的大師。 諸葛亮的軍事成就更多體現在他作為一個統帥,能夠在極端不利的條件下,穩固一個政權,並且在與強敵的對抗中,能夠多次創造以弱勝強的局面。他的影響力在於他對蜀漢政權的延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以及他展現的軍事智慧和戰略思想。

誰的軍事能力更強?

如果單純從“直接、毀滅性地摧毀敵軍主力,以達到戰略目標”這一點來看,白起的能力顯然是更強的,甚至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他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滅國戰將,其軍事才能直接作用於征服和統一。長平之戰,他以一己之力,將趙國幾十萬大軍化為塵土,其軍事效率和殺傷力令人髮指。

然而,如果我們將軍事能力定義得更廣泛,包括“在惡劣條件下,通過精妙的策略、嚴密的組織和持續的韌性,達成戰略目標,並能有效統籌全局”,那麼諸葛亮則展現了另一種層面的卓越。 他的偉大之處在於,在“地狹人少”的蜀漢,他能與強大的曹魏長期抗衡,並且在多次北伐中,都能取得不錯的戰績。他能讓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在強敵環伺下得以生存並發展,這需要極為高超的軍事、政治、外交和後勤統籌能力。

總結來說:

如果你看重的是純粹的戰場殺伐,是快速、徹底地消滅敵人,那麼白起是你的答案。 他的軍事能力體現為一種極致的破壞力,以毀滅性的軍事行動實現了龐大的戰略目標。
如果你看重的是在複雜局面下的運籌帷幄,是智慧、謀略、後勤、組織、政治等多方面的綜合運用,以及在資源劣勢下的堅持和戰鬥,那麼諸葛亮是你的答案。 他的軍事能力體現為一種穩固、精細、長遠的策略,能夠在艱難的環境下發揮出最大的效能。

因此,將他們放在一起簡單地說誰更強,其實是對他們各自時代和貢獻的一種簡化。白起是戰場上的“收割者”,而諸葛亮是“守護者”和“開拓者”,兩者都在各自的領域做到了極致。他們都以各自獨特的方式,在中國軍事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傳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两人都是各自时代的顶尖军事人物,但客观条件差的太远,有毛的可比性?

白起在前294年,才有领兵作战的记载,此时张仪和楚怀王都死了很多年,秦国已经是与齐、楚并为天下强国,各国早就合纵对抗强秦。

白起同时代的秦国名将还有魏冉、司马错、蒙骜等人,他们都为拓展秦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白起是战功赫赫,代表作长平之战堪称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教科书之战。

但强如白起,也未能消灭东方任意一国,其主要贡献是削弱楚国和赵国等。

@布哈林 的的地图

而在汉末,诸葛亮于207年投奔寄人篱下的刘备,208年在曹操南下,刘备如丧家之犬开始逃难,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奉命出使东吴,联合孙权,从而有了赤壁之战。

仅仅11年,诸葛亮等人就辅佐刘备天下三分并威震华夏,建立蜀汉政权,几乎抒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奇迹。孙权奇袭关羽,而刘备又遭遇夷陵惨败后病死,南中叛乱,蜀汉丧失一半的人口土地,国家岌岌可危,诸葛亮再次受命于危难之际,以丞相主政蜀汉,勤修内政,平定南中,出师北伐,力图兴复汉室。

诸葛亮一生为蜀汉的战绩显赫,其平定南中,翻越云贵高原,从北自南,蜀郡犍为的青羌劲卒万余户,越巂之夷王高定,建宁和朱提大姓豪强雍闿、孟获等,牂牁原太守朱褒,永昌之哀牢夷,悉数为诸葛亮俘虏斩杀或平定。

诸葛亮数次北伐,亲征时间不过一年多,一伐让曹魏“朝野恐惧”,洛阳造谣曹睿被击毙。二伐三伐夺取武都、阴平。四伐打的曹魏名将张郃授首。五伐打的晋宣帝司马懿闭门自守。

诸葛亮接手的蜀汉,主力几近全灭,困局巴蜀。当诸葛亮死时,蜀汉国土面积达到百万平方公里,南中庲降都督治所从平夷县南迁600多里到味县,蜀汉土地人口扩张近1倍。

诸葛亮主要战绩就是从刘备攻克巴蜀;以丞相平定南中,斩夷王高定,擒孟获;北伐夺取武都、阴平,斩魏将王双、张郃。诸葛亮从投奔刘备到病死有27年,为蜀汉丞相12年,而白起从记载初战到自杀,为秦效力时间则有37年。

白起活跃时,天下纷争,而秦国是天下强国,赵国、楚国都不如秦国,而诸葛亮辅佐刘备从微末起,成就三分天下。白起主要对手是公孙喜和赵括,而诸葛亮主要对手是曹真和司马懿,白起的成就是壮大秦国,诸葛亮的成就是辅佐建立蜀汉,所以两人的客观条件差太远,没有可比性。

史记中长平之战前的白起:

  •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从穰侯作战)。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後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後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省略白起长平之战。

模仿史记写的五伐前的诸葛亮:

  • 诸葛亮者,琅琊人也。善用兵,事先主。建安十八年,以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率赵云与张飞攻刘璋于巴郡,定巴东、巴西、江阳、犍为,拔城十七,又攻广汉,拔德阳。明年,亮与先主攻刘璋,定广汉、蜀郡,拔城二十四。建兴三年,以丞相诸葛亮复南中,定五郡,斩高定,擒孟获,取城大小五十七。后三年,诸葛亮攻魏,破南安、天水、安定郡,拔城十九,虏其将姜维而返。又攻魏陈仓故道,绝之,斩其将王双。其明年,诸葛亮攻魏,定武都、阴平郡,拔七城。建兴九年,诸葛亮攻魏,围祁山,走郭淮,困上邽。与魏将司马懿战于卤城,破雍凉劲卒三十余万(郭冲五事),又北上绝木门道,斩其大将张郃......省略诸葛亮五伐。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人栏两开花:

user avatar

当然是诸葛亮,这还用问,白起算老几,咱们这里只有有自己的庙宇香火的人才有资格讲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