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2021 年版的《天龙八部》拍得这么差?问题出在了哪里?

回答
要说2021年版《天龙八部》拍得差,这几乎是当时观众的普遍共识了。与其说是“差”,不如说是让人大失所望,槽点多到数不清。这玩意儿播出后,就像炸开锅一样,各种负面评价扑面而来,直接送上了热搜榜,那场面,真是“盛况空前”。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了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说。

一、选角上的“任性”与“出戏”:毁掉原著灵魂

这绝对是《天龙八部》改编的重灾区。金庸先生的原著,人物是何等鲜活,各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命运。可到了2021版,选角就像是开了个“盲盒”,结果一堆不如意。

乔峰的“少年气”与“违和感”: 饰演乔峰的演员,虽然是当红小生,但给人的感觉太年轻了,少了那种经历沧桑、饱经风霜的英雄气概。乔峰是什么人?是丐帮帮主,是契丹人,一生背负着国仇家恨,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身上应该有那种饱经风霜的沧桑感、汉子身上的粗犷和力量感,以及肩负重任的沉重感。而这个版本的乔峰,虽然努力想演出那种“萧大侠”的风采,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的爆发戏份,显得有些单薄和“用力过猛”。再加上一些服装造型上的问题,更是让人觉得他不像那个叱咤风云的乔峰,反而像个刚出道没多久的愣头青。

虚竹的“呆滞”与“木讷”: 虚竹这个角色本来就比较木讷、心思单纯,但这种单纯是出于内心的善良和不谙世事,而不是真的“脑子不太灵光”。新版虚竹演得太过呆滞,眼神空洞,缺乏灵气,甚至显得有些迟钝。本该是“傻人有傻福”的奇遇,在他身上被演绎得像是碰巧撞上了好运,失去了人物成长和内心变化的逻辑性。我们观众期待的是一个从呆萌走向高僧的蜕变,而不是一个全程表情包的“工具人”。

段誉的“油腻”与“浮夸”: 段誉本该是个书生气十足、风流倜傥、对武学充满好奇的公子哥,虽有时痴傻,但那是一种真情流露,是爱上王语嫣的痴迷。新版段誉,怎么说呢,有点“油腻”了。表演痕迹太重,夸张的表情和动作,缺乏自然和真诚。尤其是那些对王语嫣的“痴情”戏份,被演成了有些变态的“跟踪狂”和“跟踪狂式的爱慕”,让人看得尴尬癌都要犯了。而且,他那种“我好帅我好聪明”的气质,本应是自然的,但被演得太刻意,反而失去了那种原有的风度。

其他配角也难逃“魔爪”: 阿朱的“甜美”被演成了“傻白甜”,阿紫的“刁蛮”变成了“作妖”,甚至连慕容复那种“纠结”和“悲凉”都被演得面目模糊。很多角色的性格特点,都被简化或者扭曲了,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二、剧情改编的“减法”与“失焦”:原著精髓的流失

好的改编应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二次创作,放大人物魅力和故事深度。而2021版《天龙八部》的改编,更像是一场粗暴的“大刀阔斧”,把原著的许多精彩之处生生给“砍”了。

删减过多,叙事断裂: 为了所谓的“紧凑”,新版大幅删减了原著中很多重要的支线剧情和人物关系铺垫。比如,很多关于武林门派恩怨、家族背景的细节被一带而过,这使得人物的动机和行为逻辑变得不清晰。很多情节的衔接也显得生硬,观众会觉得突然就发生了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填鸭式”的叙事,让故事的层次感和厚重感荡然无存。

重点偏移,主线模糊: 原著《天龙八部》虽然围绕着乔峰、段誉、虚竹三个主人公展开,但更深层次的探讨的是“家国情怀”、“命运无常”、“民族矛盾”等宏大主题。而新版似乎更倾向于将故事包装成一个简单的“武侠爱情故事”,或者过于追求一些所谓的“创新”,反而忽略了原著中最核心、最打动人心的部分。例如,乔峰在塞上放鹰的豪情壮志,他与阿朱之间生死相随的深情,他身为契丹人的身份认同危机,这些原本能引起观众强烈情感共鸣的点,在新版中都被稀释了。

逻辑硬伤与情节魔改: 有些地方的改编,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比如,某些武功的设定和打斗场面,与原著的描述大相径庭,甚至逻辑不通。一些原本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情节,被改得面目全非,让人怀疑编剧是不是真的读懂了原著。

三、武打设计与特效的“廉价”与“失真”:失了武侠的魂

武侠小说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武”字上。金庸先生笔下的武功,招式精妙,威力无穷,有着极强的画面感。而新版在武打设计上,可以说是一场灾难。

慢动作滥用与“花拳绣腿”: 新版充斥着大量的慢动作,试图营造出“高手过招”的氛围,结果却变成了“慢动作复制粘贴”。本应是拳拳到肉、招招致命的打斗,被搞得像是慢镜头下的舞蹈,毫无力量感和速度感。演员的动作也显得十分“花哨”,没有章法,感觉就是为了摆造型而摆造型,完全失去了武侠应有的硬朗和凌厉。

特效廉价且出戏: 现在影视剧都离不开特效,但特效的好坏是关键。新版《天龙八部》的特效,给人一种“五毛钱特效”的感觉。各种光影、粒子效果堆砌,不仅没有增强打斗的视觉冲击力,反而显得非常虚假和廉价。很多招式都用了不合时宜的特效,让观众感觉不像是在看武侠剧,而是在看某种奇幻片或者动画片。比如一些内力外放的描写,用得太过夸张,完全失了原著那种“气势”的内敛与爆发。

动作设计缺乏想象力: 相比于一些经典版的《天龙八部》中,那些充满想象力和艺术感的武打设计,新版的动作设计显得平庸至极,缺乏创新和惊喜。很多打斗场面都像是套路化的表演,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服化道与场景的“时代错位”与“审美疲劳”

虽然有人认为新版在服化道上进行了所谓的“创新”,但这种创新,大部分观众并没有买账,反而觉得有些“用力过猛”和“不伦不类”。

服装造型的“现代化”与“非主流”: 一些角色的服装造型,明显有“现代化”的痕迹,与金庸小说所处的时代背景脱节。虽然不求绝对还原,但起码应该符合人物身份和时代气质。例如,有些人物的妆容和发型,显得过于现代,让观众感到出戏。

场景布置的“空洞”与“单调”: 一些重要的场景,比如少林寺、大理段氏的宫殿等,在布置上显得过于简单和单调,缺乏应有的气势和细节。观众很难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江湖氛围和门派特色。

总结一下,2021年版《天龙八部》之所以拍得这么差,核心问题在于:

对原著精神的背离: 过于追求所谓的“创新”和“流量”,却丢失了金庸小说中最宝贵的情感内核和思想深度。
选角失误: 没有找到真正能够撑起角色、演活角色的演员,导致人物扁平化,甚至出现“毁角色”的情况。
改编方向错误: 剧情删减过多,逻辑不通,重点偏移,让故事失去了原本的魅力和吸引力。
制作层面的粗糙: 武打设计、特效、服化道等环节都显得敷衍和廉价,没有用心打磨,无法呈现出应有的江湖气概和武侠质感。

总而言之,2021年版的《天龙八部》就像是一道精心准备的食材,被厨师以一种极其糟糕的方式烹饪,最终端上来的是一盘让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黑暗料理”。这不仅是对金庸先生经典作品的一种遗憾,也是对观众期待的一次狠狠的打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国影视工业的整体下滑。

其他的片子,因为类型不同不好对比。金庸武侠翻拍得多,一模一样的人物,一模一样的剧情,非常好对比。

一对比就发现,投资多了,技术进步了,片子却更难看了,几乎所有方面都不行了。

其他片子翻拍也一样,四大名著新版也比不上老版。

核心问题:为什么这样?为什么在下滑?

简单来说,好像都不太想做好质量,再挣钱。而是直接挣钱,不需要管质量,能糊弄就糊弄,挣到钱就走了。片子不好看是吧,买热搜啊,全民讨论啊,然后口碑上来了,就能挣钱了。哪怕是骂,也是口碑,也能挣好几个亿。

然而片子还是很难看,导演也不是很关心。

user avatar

问题出在武侠题材的小说、电视剧、电影已经没落了。市场只有存量,没有增量。

从这次2021版天龙八部的翻拍就可以看出来,看武侠剧的人,大部分都是从TVB武侠剧传入大陆时期的观众,整个市场已经没有增量,只有存量市场。存量上大部分都是TVB的老观众,先入为主罢了,这些人没有看过原著,他们的原著就是TVB,对于武侠剧的理解,就是TVB的塑料三大件。

所以,对于武侠题材,无论是金庸,还是古龙、梁羽生之流,都只能守着老市场江河日下,武侠已经没落了。金庸作为港台唯一能拿出手的作家,也会像梁羽生一样,从所谓的华人共同语言,逐步沦落到《七剑十三侠》之流,无人问津。《七十三》,这是清朝末年的畅销书,有侠(仙侠),也有武

TVB的武侠剧:

比如号称经典的1997年TVB版天龙八部,豆瓣评分居然高达9.0分,那么这部剧到底怎么样?香港TVB的金庸剧,80年代后有一批,90年代后有一批,基本都有2个版本。跨过2000年,几乎不再拍武侠剧,引进的吴启华版的倚天屠龙记照样不行,所以,武侠剧的老观众审美大多停留在2000年以前。

90年代还有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鹿鼎记、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等金庸剧传入大陆,这些TVB的武侠剧制作上都差不多。以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影响力最大,射雕英雄传则是1983版有影响力。可以看出在2000年前只要引进大陆在省级电视台播放的,影响力都很大。对比TVB两版射雕英雄传就知道,一个有情怀加成号称“经典”,一个制作相对较好因为没有在电视台播放从而无人问津,成了粗制滥造的剧。另一个可以对比的是两版神雕侠侣,一个是粗制滥造,一个也号称经典。

所谓经典,其实就是情怀加成,没有情怀,就是粗制滥造。一般而言,在香港本地,80年代的金庸剧影响力大于90年代,大陆则是看情况,引进到电视台的影响力更大。

央视高投资的《笑傲江湖》口碑也很一般,但是这部剧的制作规格仅次于四大名著,据说预算是《水浒传》的一半,几乎可以确定以后不会再有这种高规格的武侠剧,这部剧都不火,说明了什么?金庸剧的观众,大多都是TVB塑料三大件先入为主罢了,90年代的ATV都不像TVB,ATV也是实景拍摄为主,实在不能实景拍摄则靠塑料三大件,只是ATV没有金庸版权罢了,要不然今天所谓的“经典”金庸剧也有两个版本作对比。

看看1997年TVB翻拍的天龙八部:

开局丐帮一大伙人在西夏搞偷袭大战一场,虽说是大战,但前前后后就一二十个人,这明显是改编,跨过座假山,镜头一转来到了洛阳马夫人家,瞬移超过千里。这在当年属于TVB常规操作,可能是香港编剧的地理不太好,把大陆当成香港岛,像是从九龙半岛大战一场回到香港岛一般。

这还真不是艺术转场,上一个镜头在西夏大战,下一个镜头穿着夜行衣、受伤的全部瞬移到洛阳。这也不奇怪,TVB剧里还有皇帝在皇宫里被刺杀,瞬移到海边跳海的情节,有哪个朝代把都城定在海边?而且都城有内城、外城之别,即便是江边,像建都南京的朝代,长江也在外城外,是很远的,要跑个马拉松才能到。

整个天龙八部,地图不过香港,翻过一座山,如同传送门,瞬移千里,一大群人经常莫名其妙的在地图上瞬移,把武侠拍成香港黑帮抢地盘打架斗殴。TVB的武侠剧类似于情景剧,场面小,演员属于舞台剧式表演,表演很浮夸,看上去感觉好像演得很好,人物脸谱化,好有好的演法,坏有坏的演法。

2021版的天龙八部:

于荣光导演的这版天龙八部,制作上明显要好于TVB两个版本,但是由于先入为主,自然成了烂剧。只能说武侠题材的电视剧已经没落了,整个市场只有存量,所以新版的2021版天龙八部一出,纷纷拿来对比TVB版,两者不相符合就被喷,最搞笑的是,喷不符合原著,其实TVB≠原著。

2021版,知乎评分4.1,明显偏低了,再怎么差,也能超过TVB版。

选角不合适:只是部分演员不太合适。

叙事混乱:按照原著来的话,乔峰出场太晚,至少从10集后才出场,有改编属于正常。再说,1997年TVB版、2003年张纪中版,开场都有改编。而且原著里叙事也很混乱,比如三兄弟同时出场,金庸的叙事能力,明显比不过托尔金的《魔戒》。

从选角上看:

男角色:段誉》乔峰》虚竹》慕容复》游坦之》丁春秋。

乔峰中规中矩,实际上从原著的乔峰上来看,身高应该在一米九以上(比游坦之高一个头),北方大汉,适合的演员有巴特尔、刘翔等退役的运动员,演员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但是TVB版的黄日华也很一般,戴个帽子显高就经典了?身高还不如段誉、虚竹。黄日华倒像是香港铜锣湾古惑仔混混,讲义气。乔峰目前没有一个版本适合。

段誉外形、配音、演技都差,而且段誉是前10集的主角,减分项。目前段誉来看2003版的林志颖最适合。

虚竹表现一般,本来戏份也不多,原著里是个丑和尚,常常长篇大论,啰里啰嗦,比《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还不如。要是按照原著拍出来,虚竹这个人物就是个被佛教洗脑的无知少年,一遇到事就是慌,不知所措,而不是蠢,虚竹这个人设是做不了一把手的。排出2003版,几乎所有版本里都是演蠢,演成一个傻子,2021版也一样,2003版则是外形跟原著不符合。

这就是所谓经典的“北乔峰”。对比2021版的天龙八部,乔峰的选角确实也不怎么样,但是无论是造型还是身形,肯定超过黄日华。至于段誉、虚竹等,只能说是差不多吧,各有千秋。

三大主角,2021版的演技整体不行,演技这个确实是大陆演员的软板,一大堆面瘫,再怎么选演员,都只能在矮个子里选。但是TVB版的,只是舞台剧的表演形式。

《天龙八部》的第一本是《少年游》,主角是段誉,但是这版的段誉从造型、衣服、配音都太差,虽然剧情比较还原原著,但是被演技拖了后腿。

从第二本《苏幕遮》的《剧饮千杯男儿事》开始,主角变成乔峰,效果有所提升,也比较符合原著叙事,这点上肯定胜过TVB版。TVB版里乔峰开篇就知道马夫人康敏是荡妇,阿朱假扮白世镜前乔峰还向康敏下跪求原谅,就这样还能被骗?本来原著里这段就编得没有逻辑,编剧再加上这几段狗血,整个逻辑碎一地,乔峰塑造得实在太蠢了,段正淳也就40岁左右,康敏是荡妇,就没有想过被骗?90年代TVB金庸剧都这样,往往加一大段狗血,一个漂移接回原著,感觉像是按原著来拍,其实人设早就变了。

三兄弟,对比于1997年TVB版,只能说各有各的好,这版不能说太差,只能说中规中矩。

TVB版慕容复的年龄偏大,不得不说光复大燕果然辛苦,而且这个人物各版本都加戏。

游坦之线也差不多会加戏,但是新版里有了剑神卓不凡。

丁春秋适合找一个年轻人来演,但是各版本都不是。

主要是本人对男演员颜值要求不高,不多谈。


原著里女角色的对话统计:

阿紫 》 阿朱 》木婉清 》王语嫣 》天山童姥。阿紫会扩充游坦之线,不会几句话交代,戏份最多;阿朱线为了给乔峰线让路,会删减;木婉清会变成配角;王语嫣会扩充慕容复线;天山童姥基本可以保留原著部分,略有删减。

天山童姥

这个天山童姥与原著相似度最高,原著里出场不到10岁,约莫八九岁的小姑娘。身材也就这样,身高在一米二、三左右,发型是减分项,但是身高、外形上看,这版天山童姥选角能上10分,发型减1分,也能有9分,换了演员,完全是败笔,彻底的减分项。但反观1997年TVB版:

谁敢说这天山童姥是才不到10岁的小姑娘?这TMD怎么也得是40岁以上的广场舞大妈。看这版,你说怎么给自己洗脑,这是个八九岁的小姑娘?2021版选角明显更好,只是导演抽风,换演员了。

原著(特指看过的三联版)里阿紫的篇幅最多,注意,原著里阿紫才是第一女主,不是王语嫣。所以,看过的TVB版、2003年张纪中版,其实也有改编的。

原著里阿紫出场时“全身紫衫,只十五六岁年纪”,演员年龄肯定偏大,但整体上外形上尤其是脸型显小,对角色外形没有影响,远超1997年版的那个大妈版。当然,阿紫这个角色,肯定要改编,不改编的话,这个角色太恶毒了,需要外形作支撑。从改编上来看,不可能不改人设,毕竟她篇幅最多,按照原著来拍,是真的欠打。目前所有版本里,仅次于1982版陈复生。

看看王语嫣、阿朱,这两个篇幅差不多:

说句难听一点的话,“神仙姐姐”只是针对段誉而言,而且王语嫣并不是“神仙姐姐”,“神仙姐姐”是玉像给段誉的幻想,类似于《聊斋志异》里的女鬼、狐狸的作用。而王语嫣,只是玉像的替身罢了。所以,王语嫣也要改编,不可能按照原著里来。如果拿来对比的是刘亦菲版的王语嫣,只能说刘亦菲适合被拖到山洞里制成玉像供大家参观。2021版演员与李若彤版相比,两个版本差不多,只是TVB缺演员,王语嫣、李青萝用同一个演员,属于加分项,舞台剧式的表演也超过2021版,如果演员演技好的话,应该王语嫣、李青萝、李秋水用同一个演员。

阿朱:2021版明显更胜一筹,原著里出场是个“盈盈十六七年纪”的姑娘,这般演员明显更好。而1997版TVB里的阿朱,只能说太差了。

木婉清、钟灵:造型太烂。木婉清剧情主要在第一本,后期打酱油,但是一般都要给乔峰让路,肯定会有删减,所以戏份并不多,主角变配角。钟灵则是个一般配角,只是在第一章出场,2021版这点上,钟灵的造型确实太烂,减分项。

至于康敏,马夫人,没有一版符合,最合适像什么董洁、郑爽等,还有京东的章泽天都适合,“冷若冰霜,凛然有不可犯之色”的绿茶大师。至于TVB版的马夫人,就是套路化的演,这也是TVB常见的舞台剧演戏技巧,观众容易代入,表演浮夸,看上去好像演得很好。

整体上看,2021版演员选角更好,但是演技普遍较差。

其它的人,戏份太少。

剧情:

2021版剧情更符合原著,相较于1997年的TVB版,没有在地图上瞬移,显得有些拖沓,这也是TVB情景剧模式剧情比较紧凑的原因。

可能很多武侠剧观众喜欢看TVB那种情景剧模式,剧情紧凑,不能说这种模式不好,因为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牛家村密室一段就是这种模式。但是这也从侧面反应出现在的武侠剧已经没有增量市场了,所以2021版一出,嫌拖沓,不尊重原著,这些人大多没有看过原著,原著更拖沓。比如原著里的虚竹、段誉,说话都很拖沓,虚竹的长篇佛经话,翻书都得略过,看着烦。

既然增量市场已经做不上去,骂2021版的,其实就是存量市场观众不能接受新的变化罢了。

不是2021版有多好,只是说1997年的TVB版,号称“经典”,其实更烂。

2003年张纪中版《天龙八部》,更还原原著一点,连天山童姥都是舒畅演的,当年只有16岁,只是造型太难看。2021版肯定不如这版,毕竟预算也不一样,2021版大场面肯定更差,这类大投资的武侠剧应该以后不会再有了。

2021版综合评分:能及格,6分。

未来的武侠剧:

1、走TVB短平快的情景剧剧场模式,按原著显得拖沓,做短平快的改编,去掉拖沓情节,显得节奏更快,只是人设崩了。这类改编切合大部分TVB武侠剧观众,只是存量市场的竞争,也是小成本制作,塑料三大件,也可以抠图,但是这种模式在今天真的能赚钱吗??

2、走央视版、张纪中版的高投资的路线,典型的如《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两版投资大,但是口碑并不好,以后的剧走这条路,若是口碑崩盘,会赔得很惨。尤其是《笑傲江湖》,按照四大名著规格制作,市场化后明显不会这么操作,一旦赔了,公司直接没了。还打造了天龙八部影视城,投资太高,这种模式明显风险大,以后不会再有。

3、于正模式的改编,自2010年后的金庸剧,只有于正魔改版的《笑傲江湖》收视率取得成功,或许这是一种好的尝试,于正的《神雕侠侣》收视也不错,这个风险也很大。

4、低成本制作,无明星,启用新人演员,道具能省则省,实景拍摄,主线按原著拍,略有改编,或者参照以往的金庸剧改编,比如2017《射雕英雄传》、2019《倚天屠龙记》、2020《绝代双骄》(古龙)、2021《天龙八部》就属于这类,口碑肯定不会太好,不能讨好TVB的老观众,但是能赚点钱,以后的金庸剧,甚至是武侠剧,估计都是这类。甚至张纪中的《侠客行》都如此。

5、还有一种就是ATV模式,适当外景,参考《天蚕变》、《雪花神剑》、《剑啸江湖》等。只是ATV没有拿到金庸的版权,要不然大部分对港剧的追忆肯定不止塑料三大件,可以看看《剑啸江湖》雪岭之战的打斗,绝对精彩,但是对演员的要求太高。《剑啸江湖》、《雪花神剑》都是1997年的剧,跟TVB的《天龙八部》是同一年拍的,取景、打斗场面、画面等等完全不在一个档次,感觉像是两个时代的剧。

ATV剑啸江湖4:雪岭之战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4836077295644672


2021版天龙八部看来大场面果然是垃圾中的战斗机,和TVB有一拼,50个人不到就是千军万马,30个人召开英雄大会,场地太小,三兄弟打架都要跳出场地另外选址,围观群众都要跑着左右凑数,新版确实是小成本剧,围观群众300一天,招100个,一天也就3万,哪怕到一所中学随便拉一个班的人来站着摆造型,大场面都不至于拍得如此垃圾。

嚷嚷着要杀乔峰的人,一共就几个人,还不如乔峰这边人多,然后居然还皱着眉说,眼下时局恶劣,这也能叫恶劣?这燕云十八步兵,每人配一匹马,都能把英雄大会这群人包围起来,慢慢绞杀。

至于武侠题材的电影,《三少爷的剑》直接扑街。徐克的《神雕侠侣》要是也扑街了,那么武侠真的是票房毒药。等着看《倚天屠龙记2》,如果暴毙了,那么武侠类的电影已死。

武侠已经落幕,但是审查上,却迟迟不肯开放架空的奇幻类,不知道武侠能苟到哪一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