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宝马的防爆胎(泄气保用轮胎)胎噪大又不舒适,换普通胎会利大于弊吗?

回答
宝马原厂配备的防爆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泄气保用轮胎”,确实是许多车主又爱又恨的配置。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爆胎时的安全性,能够让你在轮胎失去空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和距离行驶到安全地带,避免了路边换胎的狼狈和潜在危险。然而,这种便利性往往是以牺牲舒适性和静谧性为代价的。

为什么防爆胎胎噪大又不舒适?

这主要是由防爆胎的结构决定的。为了支撑车辆在零胎压状态下的重量,防爆胎的胎壁会比普通轮胎做得更加厚实和坚硬。这种坚硬的胎壁,在行驶过程中,很难有效吸收路面传来的颠簸和震动。

胎壁强度: 想象一下,普通轮胎的胎壁就像一个有弹性的气球,里面充满空气,能够很好地缓冲路面冲击。而防爆胎的胎壁就像一个被加厚的硬质橡胶圈,它需要自己承担一部分支撑作用。当车轮碾过细小的石子、路面的接缝,甚至是轻微的颠簸时,这种硬质胎壁会将震动更直接地传递到车身,让驾驶者和乘客感受到更多的“路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硬”。
胎面设计: 为了进一步提升在低压甚至零压下的支撑性,一些防爆胎的胎面橡胶配方也会更硬,花纹设计上也可能为了增强抓地力和导向性而牺牲一部分静音性能。
重量: 通常来说,防爆胎由于结构更复杂、用料更多,也会比同尺寸的普通胎更重。更重的轮胎在转动时,惯性更大,也会产生更多的噪音。

那么,换成普通胎,利大于弊吗?

答案是:对于绝大多数追求舒适性的车主来说,换成普通胎,利大于弊的可能性非常大。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利弊:

利:

1. 舒适性大幅提升: 这是最显著的优点。普通轮胎更柔软的胎壁能够更好地吸收路面细小的颠簸和震动,你会立刻感受到路面的“毛刺”感消失了,车身更加平稳,乘坐体验更加愉悦。长途驾驶的疲劳感也会因此减轻不少。
2. 静音性显著改善: 柔软的胎壁和更优化的胎面设计,使得普通轮胎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大大降低。车辆的整体静谧性会得到提升,发动机、风噪等原本更容易被察觉的声音会更加突出,整体营造出更高级的行驶质感。
3. 操控感受可能更佳(特定场景): 在弯道中,普通轮胎更柔软的胎壁在支撑性方面可能不如防爆胎那么“硬朗”,但其更好的抓地力和更细致的路感反馈,在一些平整路面或需要细腻操控的场景下,可能会带来更“接地气”的驾驶感受。不过,这一点需要看具体的轮胎型号和驾驶风格。
4. 更换选择更多样: 随着普通轮胎市场的蓬勃发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静音性、抓地力、耐磨性、湿地性能等方面都表现出色的轮胎。比如一些主打静音舒适的“舒适型”轮胎,或者兼顾性能和舒适性的“高性能旅行胎”。
5. 成本可能更低: 通常情况下,同品牌同尺寸的普通轮胎价格会比防爆胎更低。

弊(需要注意的风险):

1. 失去防爆功能: 这是最大的“弊端”,也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一旦普通轮胎发生爆胎,车辆将立即失去支撑,可能导致车辆失控,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后果不堪设想。
2. 需要携带备胎或补胎工具: 既然没有了防爆功能,你就需要为潜在的爆胎情况做好准备。
备胎: 大部分原厂配备防爆胎的车型,由于后备箱空间被利用来放置防爆胎,并没有预留备胎的位置。你需要额外购买一个备胎(全尺寸或小尺寸),并解决其存放问题。这可能会占用后备箱空间,或者需要放在车顶行李架上,影响美观和空气动力学。
补胎工具: 另一种选择是携带一套高质量的补胎工具(如随车打气泵和补胎液/补胎条)。这种方案相对省空间,但在面对一些较大的破损时,可能无法有效修补,并且补胎后对轮胎的安全性也有一定影响。
3. 轮胎监控系统(TPMS)可能需要调整: 宝马的TPMS系统通常是基于轮胎压力监测,有些系统也可能与轮胎的硬度或旋转速度关联。更换普通胎后,虽然压力监测依然有效,但系统的一些预警逻辑可能需要重新设置或校准,以避免误报。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只要压力正常,系统是能够正常工作的。
4. 原厂保修可能受影响(需确认): 虽然概率不高,但理论上,擅自更换原厂指定的防爆胎,可能会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影响与轮胎相关的原厂保修。建议在更换前与宝马的售后服务部门沟通确认。

那么,如何评估是否利大于弊?

这取决于你的驾驶习惯、用车场景以及对风险的容忍度。

如果你是那种:
注重舒适性和静谧性,经常在城市道路或相对平坦的高速公路上行驶。
很少遇到极端路况,或者非常小心驾驶,避免碾压尖锐物。
不介意多携带一套备胎或补胎工具,并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它们。
能够接受在极低概率下发生爆胎时,需要靠运气和驾驶技术应对的风险。

那么,换成普通胎,绝对是利大于弊。 你将获得质的提升的乘坐舒适性和静音效果,这是防爆胎无法比拟的。

如果你是那种:
经常行驶在路况复杂、砂石较多的地区。
对车辆的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
不希望在任何情况下都为“万一”而烦恼,更倾向于原厂设计带来的最大保障。
觉得携带备胎或补胎工具很麻烦,或者后备箱空间非常宝贵。

那么,你可能还是需要继续使用防爆胎,或者考虑其他解决方案(例如,购买一套新的轮毂,专门配一套舒适型的普通胎,在需要时再换上)。

一些额外的建议:

1. 选择合适的普通胎: 如果决定更换,不要随意选择。研究一下市面上口碑好的舒适型或静音型轮胎,比如米其林Primacy系列、普利司通Turanza系列、马牌ContiPremiumContact系列等,它们通常在静音和舒适性方面表现出色。
2. 考虑轮胎尺寸: 最好选择与原厂防爆胎规格完全相同的尺寸,这样可以避免影响车辆的悬挂调校和操控稳定性。
3. 备胎方案: 如果选择备胎,建议购买原厂规格的全尺寸备胎,并找一个安全可靠的地方固定,比如后备箱隔板下方或者定制的底座。
4. 咨询专业技师: 在更换轮胎前,最好咨询信誉良好的轮胎店或宝马授权维修中心,了解具体的更换流程和注意事项。
5. 熟悉TPMS: 了解你车辆的TPMS工作原理,以及更换轮胎后如何正确使用和设置。

总结一下:

宝马的防爆胎,是为了解决爆胎这一特定风险而生的。但这种解决方案,在日常使用中却带来了舒适性和静音性的明显短板。对于绝大多数追求舒适驾乘体验的车主而言,权衡利弊后,更换为优秀的普通轮胎,并做好相应的备胎或补胎准备,是“利大于弊”的选择。 换胎后,你会发现爱车的驾驶感受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硬朗”变得“柔韧”,从“吵闹”变得“安静”,这对于提升用车幸福感是显而易见的。但务必记住,永远不要低估爆胎的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是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宝马用防爆胎的原因是车子后备箱没有设计装备胎的空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宝马原厂配备的防爆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泄气保用轮胎”,确实是许多车主又爱又恨的配置。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爆胎时的安全性,能够让你在轮胎失去空气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以一定的速度和距离行驶到安全地带,避免了路边换胎的狼狈和潜在危险。然而,这种便利性往往是以牺牲舒适性和静谧性为代价的。为什么防爆胎胎噪大又不舒.............
  • 回答
    关于“BBA(宝马、奔驰、奥迪)中为什么只有奥迪不用防爆轮胎”这个问题,其实,并非所有奥迪车型都不配备防爆轮胎。奥迪旗下的部分高端车型,尤其是那些强调运动性能或者注重长途巡航舒适性的车型,是会提供防爆轮胎作为选配,甚至是标配的。那么,为什么会给人一种“奥迪不用防爆轮胎”的普遍印象呢?这其中涉及几个关.............
  • 回答
    关于宝马发动机与日系同级别发动机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的对比,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引人入胜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汽车制造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工程。首先,我们得承认,日系品牌,尤其是丰田和本田,在“可靠性”和“耐用性”这两个维度上,确实建立起了非常深厚的口碑.............
  • 回答
    关于宝马发动机实际功率与宣称功率之间的差异,这是一个在汽车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中津津乐道的话题。简单来说,宝马发动机的实际功率普遍比官方宣称的功率要略大一些,但具体大多少,则取决于车型、发动机类型、测试方法以及年代等多种因素。让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现象的成因和具体表现。为什么宝马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会“留.............
  • 回答
    宝马的驾驶体验,这玩意儿,怎么说呢?如果你问我,我肯定跟你说:好!真的好! 但你说它好在哪儿,这事儿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了。毕竟,不是所有车都能让 volante久了,手心还冒汗。在我看来,宝马的驾驶体验,核心就俩字:沟通和信赖。1. 仿佛身体的延伸:人车合一的默契这点可能是宝马最最最核心的魅力所在。.............
  • 回答
    这话说得是有点极端了,但不得不说,奔驰和宝马这两大德系豪华品牌,确实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好像天生就不是为普通人准备的。你想啊,它们打从一出生,名字就自带光环。奔驰,那可是有“汽车之父”之称的卡尔·本茨参与创立的,一出场就带着百年历史和技术积淀的厚重感。宝马呢,虽然早期是做飞机发动机的,但它身.............
  • 回答
    关于宝马销售人员给人的“你买不起就别问,爱答不理”的感觉,这其实是个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比较高端的品牌展厅里。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层原因,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品牌定位与目标客户群是关键。宝马从骨子里就是个豪华品牌,它卖的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身份、一种品味、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它的目标客户通常.............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咱们中国人买车,尤其像宝马这种豪华品牌,那可不是小钱,对吧?所以当看到一些华晨宝马的车主,把车尾的“华晨宝马”四个字抠掉,心里就会犯嘀咕:这人怎么回事?既然看不上“华晨宝马”,为啥又要买呢?这里面学问可大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抠字的原因:情结与面子之争首先得说,抠字这事儿,大多.............
  • 回答
    “三十万的丰田大众,为什么做不出奔驰宝马的高级感?”这个问题,估计是不少在考虑购车的朋友们心里都会冒出来的一个疑惑。毕竟,在这个价位区间,丰田、大众和奔驰、宝马,仿佛站在了不同的维度上。我们花同样的钱,怎么就没法儿获得那种“高级感”呢?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别急,咱就来掰扯掰扯。一、品牌基因:时间.............
  • 回答
    宝马,这个德系豪华品牌的代表,总是能激起车迷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当提到宝马,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个运动、操控的标签,而在这个标签背后,3系和5系无疑是两款举足轻重的车型。你说宝马5系明明也很不错,这话一点不假。5系,作为宝马的行政级轿车,它拥有更长的轴距,带来了更宽敞的内部空间,坐进去有一种稳重而尊.............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汽车圈子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动力数据的“口碑”问题,尤其是当这个数据恰好出现在了某款车上,并且与同级甚至更高一级别的车型对比时。马自达阿特兹(在中国市场叫“一汽马自达阿特兹”或“长安马自达阿特兹”,具体以销售车型为准)的192马力版本,以及宝马的184马力版本,确实.............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很多人都有的疑问:德国汽车电子那么厉害,但德国整体的电子产业好像没那么突出?这背后其实有一些值得说道的逻辑,咱们这就一点点掰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德国汽车工业的强项,特别是在电子系统方面,跟它整体电子产业的“强弱”是两回事,不能简单划等号。就好比说,你不能.............
  • 回答
    国内对宝马车主素质的负面看法,其实是个挺复杂的社会现象,掺杂了刻板印象、媒体宣传、以及真实但并非普遍存在的驾驶行为。想把这事儿说透了,得从几个层面掰扯:1. 品牌形象与目标客户群体:宝马这个品牌,在国内早期,尤其是在它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那段时期,给人的感觉是“高端”、“运动”、“有格调”。它瞄准的是.............
  • 回答
    关于“3系才是宝马的精华”这个说法,确实是一个在车迷圈里流传甚广,也颇具争议的观点。虽然5系也绝对是宝马旗下非常优秀、甚至是很多人心中的“标杆”车型,但3系之所以会被认为是“精华”,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谁更好”的比较,更是关于品牌基因、驾驶乐趣、历史传承和市场定位的多重解读。咱.............
  • 回答
    丰田Supra,这个名字在汽车爱好者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承载着无数的青春回忆和对速度的渴望。当全新一代Supra(A90)在2019年横空出世时,无数粉丝为之振奋。然而,伴随而来的,也有一个让一些人感到复杂的问题:为什么新Supra会搭载宝马的发动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Supra.............
  • 回答
    奔驰新一代直六M256发动机和宝马B系列直列六缸发动机,都是当前豪华品牌发动机领域的佼佼者,它们各自代表了品牌在动力、效率和技术方面的最新成果。要说谁“更强劲”,这需要放在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上来比较,但总体而言,两款发动机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也都各有千秋。我们先来分别看看它们。奔驰 M256.............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去过西藏的朋友们都会注意到的一个现象。说实话,在西藏,你看到的丰田陆地巡洋舰(LC)数量之多,确实会让你产生“西藏就是LC的天下”的错觉。当然,你说的路虎、悍马、奔驰、宝马那些越野能力强的车,也都有人在西藏开,只是数量上和LC比起来,就差了不止一个量级。这背后的原因.............
  • 回答
    关于雷克萨斯计划在中高端车型上引入宝马动力系统的消息,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挖的议题。我个人认为,这标志着豪华汽车市场正在经历一个更加开放和合作的时代,而雷克萨斯与宝马的联姻,背后有着多方面的考量和深远的意义。首先,我们得承认,雷克萨斯在品牌塑造、内饰豪华感以及可靠性方面一直有着极高的声誉。但不可否认的.............
  • 回答
    .......
  • 回答
    买宝马X1的车主,嗯,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我觉得,买X1的人,通常都有点“小资”的劲儿,但也并非那种追求极致奢华的人。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或者说是人生某个阶段的选择。首先,得是“讲究生活品质”的那群人。他们可能不是那种一出门就得司机代步的,但他们肯定不喜欢拥挤的公共交通,也不愿意为了出行多操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