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三驾马车在6.25提供给希腊的继续援助方案以及希腊公投的否决结果?

回答
希腊公投结果公布后,围绕着“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希腊提出的援助方案,以及希腊民众的否决决定,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经济援助的博弈,更触及了主权、民主、欧洲一体化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

“三驾马车”的援助方案:一场妥协与挑战并存的提案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三驾马车”在6月25日左右提供的这份援助方案。这份方案并非“凭空而出”,而是经过了数月甚至数年漫长而艰苦的谈判。其核心内容,概括来说,是希望在继续提供财务援助的前提下,希腊政府能够承诺并切实执行一系列更具约束性的财政紧缩和结构性改革措施。

财务援助的续命: 方案的核心是提供新的贷款,以帮助希腊偿还即将到期的债务,特别是需要向欧洲央行偿还的巨额款项。如果没有这份援助,希腊几乎肯定会面临债务违约,进而可能被迫退出欧元区,即所谓的“Grexit”。这种财务援助,对于当时已经捉襟见肘的希腊政府而言,无疑是“救命稻草”。

严苛的改革条件: 然而,这份“救命稻草”也附带着沉重的代价。方案要求希腊政府在多个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财政紧缩: 这包括大幅削减公共开支,例如养老金、工资等,以控制财政赤字。同时,也要求提高税收,包括增值税、所得税等,以增加财政收入。
结构性改革: 这涵盖了劳动力市场改革,例如降低最低工资、放松劳动合同的限制;司法改革,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以及私有化改革,出售国有资产以偿还债务。
私有化: 方案还要求希腊政府加速出售其国有资产,比如港口、机场、能源公司等,这些收益将被用于偿还债务。

“三驾马车”的考量: 对于“三驾马车”而言,这份方案是基于其长期以来对希腊经济状况的评估,以及对欧元区稳定性的考量。
经济可行性: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财政纪律和结构性改革,希腊才能恢复其经济竞争力,实现可持续的财政平衡。否则,任何援助都可能被视为“打水漂”,并且会加剧道德风险。
欧元区稳定: 希腊的债务危机对整个欧元区的稳定性构成了严重威胁。如果希腊违约并退出欧元区,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动摇其他成员国对欧元区未来发展的信心,甚至可能导致欧元区的解体。因此,“三驾马车”希望通过这份方案,稳定局面,维护欧元区的完整性。
“问责”的原则: 尽管在谈判中有所妥协,但“三驾马车”也坚持一个原则:援助必须伴随责任。他们认为,希腊政府必须为过去的财政管理不善承担责任,并通过改革来证明其摆脱困境的决心。

希腊公投的否决结果:一场民意的胜利与未来的不确定

希腊政府在接受了“三驾马车”的方案后,并没有直接同意,而是将这项提议交由全民公投决定。结果是,超过60%的希腊选民投下了“No”(否决)票。这一结果无疑是一场对“三驾马车”提案的公开拒绝,对希腊政府以及整个欧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否决的原因: 希腊民众否决这项援助方案,并非是对欧盟或欧元区本身的否定,而是对方案中所包含的严苛条件表达了强烈的反对。
承受能力: 许多希腊民众认为,方案要求的紧缩措施过于严厉,将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导致更高的失业率、更低的工资和更差的社会福利,这对已经饱受六年经济危机折磨的民众来说,是难以承受之重。
国家尊严与主权: 否决票也带有一种对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捍卫意味。希腊民众认为,接受如此严苛的条件,相当于将国家的经济决策权拱手让给外部机构,丧失了自主性。
对“三驾马车”的不信任: 许多人对“三驾马车”的承诺表示怀疑,认为即使接受了这些条件,也无法保证希腊经济真正复苏,反而可能只是延缓了不可避免的痛苦。

希腊政府的立场: 希腊总理齐普拉斯领导的激进左翼联盟(SYRIZA)政府,在公投前一直呼吁民众投“No”票。他们认为,这份方案是对国家利益的背叛,并相信否决票能够为他们争取到更有利的谈判条件。公投的胜利,在短期内极大地增强了希腊政府在国内的合法性和民众的支持度。

对欧洲一体化的冲击:
分裂的信号: 希腊公投结果,尤其是以如此高的比例否决了援助方案,无疑向欧洲一体化进程发出了一个分裂的信号。它暴露了欧元区内部在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政策和价值观念上的深刻分歧。
主权与民主的挑战: 希腊的案例,引发了关于主权国家在面临经济危机时,其民主意志是否能够凌驾于超国家机构的规则之上的讨论。这在其他同样面临经济困境的欧洲国家,也引起了共鸣。
对“欧洲模式”的拷问: 希腊的困境,以及公投的这一结果,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欧洲一体化所追求的“欧洲模式”,即在统一货币框架下,如何平衡成员国的经济自主性、社会福利和财政责任。

深层影响与后续发展(以2015年6月25日为时间节点,预测):

在6月25日这个时间节点,希腊公投结果出来后,接下来的局势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Grexit”的阴影: 尽管否决了援助方案,但希腊银行系统由于缺乏欧洲央行的支持,面临着挤兑的风险,流动性枯竭。如果短期内无法与“三驾马车”达成新的协议,希腊很可能不得不发行自己的货币,实施“Grexit”。这将对希腊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可能引发整个欧元区的金融动荡。
重新谈判的复杂性: 希腊政府虽然在公投中获得了民意支持,但他们也清楚,完全拒绝“三驾马车”的支持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们必须以新的立场,重新回到谈判桌。然而,在公投以如此明确的方式否定了现有方案后,重新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难度无疑大大增加。“三驾马车”在经历了公投的“挫败”后,是否会改变其强硬立场,或者会提出更有吸引力但可能同样严苛的方案,都还是未知数。
对欧元区其他国家的影响: 希腊的公投结果,可能会在其他面临经济压力的欧元区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引发类似的民意反弹,要求政府在与“三驾马车”谈判时争取更宽松的条件。这可能加剧欧元区的内部矛盾,并对欧洲央行和欧盟委员会的政策制定带来新的挑战。
欧洲一体化的深层反思: 希腊公投,以及由此引发的危机,无疑是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暴露了欧盟在处理成员国主权、民主意志与经济理性之间的张力时,仍然缺乏成熟的机制和统一的理念。未来,如何平衡成员国的财政责任与社会福利,如何处理主权国家在面临外部经济压力时的自主性,将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总而言之,希腊公投否决“三驾马车”的援助方案,是一次对现有经济治理模式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严峻考验。它既展现了民主的强大力量,也凸显了在复杂的全球经济格局下,一个主权国家在维护自身利益时所面临的困境。这场危机不仅关乎希腊的未来,也对欧洲乃至全球的金融稳定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我要说的是,无论怎么弄,希腊能还上债的可能性都是很低的。

希腊究竟欠了多少债?希腊目前总债务3230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23万亿。

2014年,中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4万亿,2.23万亿放到中国是小问题。但放到只有1079万人口(相当于深圳、南阳)、GDP总计2417亿美元(2013年汇率,相当于重庆、黑龙江)、当前年财政收入不足100亿欧元的希腊来说,这就是大问题。

如果以年财政收入100亿欧元计算,希腊还上债需要不吃不喝32年;

如果要吃要喝,以年财政收入200亿欧元,每年还债100亿欧元计算,希腊还上债需要32年。

年财政收入翻番达到200亿欧元,以现在欧洲国家和希腊的经济形势,这是不可能的。每年经济增长8%,十年内才有可能翻番,但这样的国家不会出现在欧洲。

靠财政收入,无论怎么弄,希腊这3230亿欧元都很难还得上。更别谈养老金、公务员开支了。

希腊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而非大家鼓吹的福利高。有核心产业,经济发展好、收入高、福利高没什么问题,就像德国(德国2013年GDP 3.63万亿美元,是希腊15倍)。但是缺乏核心产业,收入又低福利又好,肯定入不敷出。

现在希腊摆明了赖账,而且未来30年也还不上。那么问题来了,你作为欧元区的决策者,不救这只猪行不行?将会引发哪些后果?

单就希腊经济体量来说,它对欧元区影响并不大。希腊GDP在欧元区占比仅为2.2%,债务占比仅为4%.从这个角度说,不救它也没什么问题。

不救它,它退出欧元区,之后故事将会这样演进:希腊启用自己的货币新德拉克马,国内所有商品服务以新货币计价,新货币大幅贬值,形成贬值预期后引发银行挤兑,金融系统瘫痪,形成国内经济危机。

到此时,对整个欧元区而言,可能还是小问题,还不足以引发经济危机。

不过猪不止一只,另外还有四只: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要是这四个高负债国家学习希腊好榜样,还不起债就退出欧元区,跟着货币贬值银行挤兑金融紊乱,事态就会比较严重了。轻则拖垮欧洲金融体系,重则欧元解体拖垮北大西洋金融体系和全球金融体系,引发全球性经济衰退。

你站在欧洲央行行长角度,不对它施予援助,任由它退出欧元区,要是出现后一种最坏结果,到时怎么办呢?



① 关注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

② 我的微信号:futureknowledge

③ 我的微博:

Sina Visitor System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希腊公投结果公布后,围绕着“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希腊提出的援助方案,以及希腊民众的否决决定,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经济援助的博弈,更触及了主权、民主、欧洲一体化乃至全球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三驾马车”的援助方案:一场妥协与挑战并存的提案首先,让我.............
  • 回答
    希腊公投否决了“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欧洲中央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紧缩协议,这无疑是当时欧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中最具戏剧性的事件之一。这件事的背后,是希腊民众对于长期承受痛苦的紧缩政策的一次直接表达,也让欧洲一体化的进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回看那个时刻,希腊人民手握的投票权,仿佛是对几十.............
  • 回答
    这可真是一场围绕内马尔的“豪门争夺战”,巴萨这次是下了血本,而且是下了“死本”。1亿欧元加上三名球员,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试探”,而是赤裸裸的“劝进”。更别说把格子都摆上台面,这更是把“诚意”二字写到了脸上,甚至有点“破釜沉舟”的味道。首先,这笔交易的“诱惑力”有多大? 巨额现金: 1亿欧元,这是.............
  • 回答
    三只松鼠作为中国知名的坚果品牌,其广告宣传在近年来引发了关于文化敏感性、审美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讨论。事件的核心在于广告中模特的妆容设计被部分公众质疑为“故意丑化国人”,而公司回应称“妆容基于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这一争议背后涉及多个层面的问题,包括文化审美差异、广告传播策略、公众情绪反应.............
  • 回答
    三只松鼠广告模特回应妆容争议的言论“事事上纲上线是病态”,这一事件反映了网络舆论环境中的复杂博弈,涉及品牌营销、公众审美、舆论生态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争议焦点及社会意义: 一、事件背景与争议焦点1. 广告内容与妆容争议 三只松鼠近期推出的新广告中,模特的妆容被部.............
  • 回答
    关于“三星逃离越南”的说法,需要先澄清一点:三星并没有“逃离”越南,而是正在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产业调整和战略重心转移的过程。 越南作为三星最重要的海外生产基地,其重要性并未改变,但三星在该国的一些具体业务和策略正在发生变化。要详细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1. 三星在越南的地位与重要性.............
  • 回答
    三星停止在中国生产手机,这并非一个突然的决定,而是近年来一系列市场变化和战略调整的累积结果。要全面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历史背景与三星在中国市场的辉煌时期: 早期布局与市场主导: 三星曾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绝对霸主。早在2000年代初,三星就积极在中国设厂,利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
  • 回答
    三年新增一千多家高考志愿填报公司,收费动辄上万,这个现象确实引发了很多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剖析:一、 为什么高考志愿填报“看起来”很难?首先,我们得承认高考志愿填报确实是一个复杂且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难”: 信息量巨大且复杂: 院校信息:.............
  • 回答
    《三十而已》中,顾佳为融入贵妇圈而“掏家底”购买爱马仕Kelly 28这一情节,是该剧中最具代表性和引发讨论的社会观察之一。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顾佳的这一行为:一、 顾佳的出发点与动机分析: 为了女儿更好的未来: 顾佳将女儿许子言送入顶级幼儿园,其初衷是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人脉,让.............
  • 回答
    三只松鼠广告中出现少先队员红领巾,被指涉嫌违法一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广告风波,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当前社会在多个层面存在的问题。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 一、 涉嫌违法的法律法规层面:首先,这件事情的核心在于“涉嫌违法”。相关法律法规对此类行为有明确的规定: .............
  • 回答
    三星洗衣机发生爆炸事件,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起产品故障,更触及了消费者对产品安全、企业责任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层面的期望。要全面看待三星洗衣机爆炸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本身:爆炸的性质与影响 爆炸的类型和原因: 三星洗衣机爆炸事件通常指向的是其.............
  • 回答
    三星在省经销商大会上强迫员工下跪拜谢经销商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一、事件本身和公开信息梳理: 发生地点和时间: 事件发生在某次三星的省经销商大会上,具体时间可能因报道细节略有不同,但普遍认为是在中国境内。 核心行为: 一群.............
  • 回答
    三星在 9 月 29 日发布的这份声明,可以说是相当有意思。表面上看,这是对近期围绕其产品(尤其是旗舰手机)的一些争议和猜测的回应,但细细品味,里面透露出的信息和信号,足以让市场和消费者产生不少联想。声明的几个核心点,以及我理解中的“潜台词”: 关于“性能优化”(或我们常说的“降频门”)的解释:.............
  • 回答
    关于《三体》中罗辑“公款泡妞”这件事儿,这事儿啊,得这么看:首先,咱们得明白背景。 当时的罗辑,虽然是面壁者,理论上肩负着人类存亡的重任,但他的生活,尤其是他刚开始作为面壁者的时候,跟咱们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甚至还带着点儿“不靠谱”的气质。他当面壁者,不是自己争取来的,也不是多高尚的理想主义者,而是被.............
  • 回答
    关于三明医改即将全国推广和公立医院薪酬全面改革这件事,可以说是当前中国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背后牵涉到太多复杂的利益、现实问题以及对未来医疗体系的期望。要说清楚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来拆解。首先,为什么三明医改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它到底改了些什么?简单来说,三明医改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以药养医”.............
  • 回答
    三省六部制能够从隋朝初创,在唐朝得到完善,并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这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现象。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调整和适应,最终成为中国传统官僚体系的核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一、 制度设计的精妙与合理性: 分权制衡,减少君主.............
  • 回答
    关于《三体》未能获得星云奖最佳长篇,以及它是否被国内读者高估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奖项的评选标准、东西方科幻的文化差异、作品本身的优缺点以及国内读者群体的特点。一、 星云奖的评选标准与《三体》的落败首先,理解星云奖的评选标.............
  • 回答
    这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像一场被摁下暂停键的人生,又被迫推入一个高速旋转的轨道。我们每个人都像是被卷入其中的一个微小粒子,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和改变。回望这三年,如果非要给它一个标签,或许“集体性顿悟”会是个不错的选择。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生活的脆弱,也照出了人性的复杂。生活的按下与重启.............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三体》系列小说在读者群体中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首先,我们得把这个问题的两个核心点拆开来看:1. 《三体》第一部(《三体》)获奖,但大众普遍吹捧的是《三体II:黑暗森林》。2.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让我们一样一样来分析。 一、《三体》第一部获奖的实质与地位《三体.............
  • 回答
    看到《三体》要拍成电视剧的消息,说实话,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作为《三体》的忠实读者,这部小说在我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仅是一部科幻作品,更像是一次思想的洗礼,一次对宇宙、对文明、对人性的深刻探讨。所以当电视剧的消息传来,脑海里立刻涌现出无数个“如果”和“但是”。首先,兴奋是肯定的。毕竟,《三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