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B社(Bethesda)在2018年E3上的表现?

回答
话说,2018年的E3,简直是游戏圈的狂欢,而B社(Bethesda)的发布会,那绝对是重头戏中的重头戏。虽然事隔几年,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还是让人记忆犹新,可以说是惊喜连连,但也有那么点……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地方。

先来说说亮点吧,毕竟B社这次的主菜可不少,让人期待值爆棚。

最最让人激动人心的,莫过于那款万众瞩目的——《辐射76》(Fallout 76)的正式公布。当时大家都在猜,辐射系列下一部会是什么样子?是继续单人RPG,还是会有新花样?结果B社直接甩出这么一个“多人在线”的版本,瞬间就炸开了锅。预告片那个画面,那种荒凉废土的氛围,加上“76号避难所首次开放”的噱头,简直让老粉们热血沸腾。特别是“25年后的西弗吉尼亚”这个设定,光听着就觉得充满了未知和探索的潜力。当时大家普遍的期待是,这是一个能和朋友一起在辐射世界里探险,建设,甚至撕逼的版本。虽然事后这游戏口碑褒贬不一,但在当时,那份新奇感和对辐射系列全新方向的探索,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紧接着,B社还给出了一个让所有RPG爱好者都心跳加速的消息——《上古卷轴VI》(The Elder Scrolls VI)的预告片!虽然只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logo展示,配上几句宏大的旁白,但就这么一个“什么都没有”的预告片,却足以引爆全场。要知道,《上古卷轴5:天际》是多少人心中的经典,大家对续作的渴望简直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所以,哪怕只是一个logo,也足以证明B社没有忘记这个IP,也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就像是在漫漫长夜中,远处亮起了一点微光,虽然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但知道它在那里,就足够让人欣慰和期待了。

除了这两款重量级的未来大作,B社还公布了不少令人惊喜的小玩意儿。比如,《德军总部:新血脉》(Wolfenstein: Youngblood),虽然是和MachineGames合作的,但这种多人合作的玩法,给《德军总部》系列注入了新的活力。另外,《掠食:月球计划》(Prey: Mooncrash)DLC的公布,也让《掠食》的粉丝们开心不已,这个以Roguelike为核心的DLC,带来了全新的玩法和挑战。还有,《辐射:避难所》登陆Switch平台,虽然不是什么大新闻,但对于很多玩家来说,能随时随地管理自己的避难所也是件不错的事情。

当然,B社在E3发布会上,从来不只是“公布”那么简单,他们还擅长用一些出乎意料的方式来“收尾”,或者说是“制造话题”。2018年的E3,他们就玩了一个大的——直接发售《辐射76》的B.E.T.A.测试!而且还是在发布会结束后的几分钟内就开始了。这个操作当时真是让人又惊又喜又有点懵。惊喜在于,你可以立刻开始玩了,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体验,在当时的游戏发布模式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懵逼的是,这么一款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就这样直接丢给你一个测试版,而且还没怎么宣传其具体细节,确实让人有点措手不及。

不过,说到B社在2018年E3的表现,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些槽点和争议。

最让人诟病的地方,自然还是《辐射76》的发布策略。如前所述,直接发售B.E.T.A.,而且在发布会上并没有充分解释游戏的核心玩法、内容量以及技术稳定性,就让大家去尝试。结果,发售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比如BUG满天飞、性能优化差、氪金元素争议等等,都让这款寄予厚望的作品饱受批评。当时很多玩家觉得,B社像是把一个未完成品直接丢了出来,而且还定价不菲。这种做法,无疑给B社的声誉带来了不小的损害。

另外,对《上古卷轴VI》的“画饼”,也让一部分玩家感到不满。虽然大家都很期待《上古卷轴VI》,但仅仅一个logo,意味着游戏还处于非常早期的开发阶段,可能还需要好几年才能玩到。在大家对《辐射76》充满疑虑的时候,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承诺,对于一些急于看到实际内容的玩家来说,可能会觉得有些“空头支票”的感觉。

还有一点,就是B社在发布会上的“套话”和“重复”。虽然每次E3发布会,总会有那么一些开发者惯用的客套话,但有时候感觉B社在介绍游戏内容时,并没有完全抓住核心亮点,或者说,信息传递上不够清晰。比如在介绍《辐射76》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讲设定和背景,但对于“到底是什么样的游戏体验”的介绍,可能还没有达到玩家的预期。

总的来说,B社在2018年E3的表现,可以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一方面,他们用《上古卷轴VI》的点亮了所有人的希望,用《辐射76》的全新尝试激发了所有人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辐射76》的发布策略和后续表现,让很多人感到失望和被欺骗。

这是一个典型的B社式E3:有雄心勃勃的未来蓝图,有大胆创新的尝试,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他们总是在尝试突破,但有时候,这种突破会伴随着阵痛。作为玩家,我们既能欣赏他们敢于冒险的精神,也能理解他们失误时带来的沮丧。

所以,如果让我评价,我会说,2018年的B社E3,是一场充满惊喜与争议的盛宴。他们展示了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需要改进的地方。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让B社在多人在线游戏领域的尝试变得更加谨慎,也让我们对《上古卷轴VI》的期待,变得更加复杂而深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托德·霍华德真是越来越有范了,上来先追忆自己在贝塞25年的风雨历程,然后声情并茂地回忆了自己第一次参加E3的青葱岁月。我当时刚上完厕所回来,听到这番话觉得有些不对,往屏幕右下角扫了扫,发现没有央视“开讲啦”的标志,于是才放心地继续往下看。

2. RAGE 2看起来很爽,但我觉得如果是手柄操作估计打不出那样的节奏感。鉴于这个游戏的初代是真把我恶心得不轻,所以还是看看再说吧。

3. 然而看完全场之后我才发现,RAGE 2已经算得上是全场所有内容里最像样的了。喜欢快节奏射爆一切的FPS玩家估计会很喜欢这个游戏。

4. DOOM和QUAKE相继登场。其中DOOM新作似乎是单人,QUAKE新作是个多人竞技场。我因为从小就被生活在被各种巨大boss蹂躏和被火箭跳支配的恐惧当中所以对这俩系列都比较路人,但平心而论我觉得这两作也挺不错。借用塞总的话说:中年FPS不能死。

5. 德总也有新作,只是这起名的时候能有创意一点么?新秩序-->老血-->新巨像-->杨血……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新作Young Blood的主角是抗德奇侠的女儿(们),真是老子英雄(女)儿好汉,姑娘们那肌肉块比水树奈奈的还大……1980年的巴黎这个设定还是有点意思的,如果能维持新巨像的叙事水准,这一作也还算值得期待。

6. Prey的大型更新和新DLC看不出有啥特别有新意的地方。倒是那俩presenter发布消息的过程设计得挺有意思的。特别是一开始的视频,俩人背后的桌子上出现异魔的那一段,bravo。

7. 上古卷轴手游基本上就是个能自由移动的无尽之剑。我看了看觉得这游戏怕不是推荐配置得是iPhone X,反正我那玩FGO都能卡退的iPhone 6怕是不用想了。

8. 辐射七十六。托德·霍华德倒是解释了他们做这个游戏的动机,说他们很久之前就开始考虑在辐射的背景上做一个开放世界的求生游戏,让游戏里所有的角色都由真人,也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玩家来扮演,而这一系列思考的成品就是辐射七十六了。这个想法当然不能说有问题,事实上在辐射3上市 之后,就有很多玩家要求加入能吃饭能喝水的哈德阔模式以便他们体验真正的废土求生。只是贝塞宗家似乎没有意识到,辐射系列积累下的口碑是怎么来的。废土上光怪陆离的一切,各种奇妙的人与事可不是单纯把多人放进去,让玩家彼此有个交互就能生出来的。废土求生这个内容是辐射系列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从来不是游戏体验的核心。这求生的出发点是从废土上种种荒诞的人和事生发出的无力感,而不是由于资源不足怪物强力所以必须射爆自己面前的一切才能活下去的单纯的求生欲。

9. 所以辐射七十六大概会是一个强PVP,多人合作狩猎精英怪,寻找核弹快乐地轰炸邻居的索夫阔全程在线多人游戏。这个游戏我感觉很难评价,对它的评价可能会比辐射4更两极分化,玩家群体也会更加分裂。贝塞能否靠这一作洗粉洗出一个新的坚实的用户群以便保障他们之后的作妖举动对它家的发展意义重大。不管怎么说,眼下Z字旗已经升起来了,皇国兴废在此一战。按贝塞选择的发售日来看,对马岛南侧的海面上开过来的对手,恐怕是R星的荒野大镖客。

10. 老实说,看过昨天的圣歌和今天的辐射七十六之后,我甚至有些担心荒野大镖客。如果R星从GTAV在线模式里尝到的甜头让他们觉得RDR的多人部分比单人更重要的话。

11. 对于辐射七十六尚有兴趣的同志们,请你们想一想老滚OL总共有几个服务器,都在哪。同时再想一想这个能把人脑袋崩成八瓣的游戏能否在国内找到代理,如果能的话,应该把脑浆改成什么颜色比较合理。

12. 在我以为这发布会就要这么结束了的时候,现场的电脑进入了屏幕保护。这个屏保还有字,写着Starfield。然而现场的托德·霍华德也发现了这一点,移了移鼠标退出了屏保,所以我们没能看到Starfield之后是什么。

13. 最后霍华德拿出一袋面粉,上面写着《上古卷轴6》,让我们把它想像成一个饼。

14. 到这就真的结束了。现场不计其数的四老外们拿起包准备离场,脸上的表情似曾相识。我后来想了想,我以前曾经在天河体育场见过类似的表情——那是一场亚运会足球赛,球场里坐满了拿着机关和事业单位赠票带着小孙子们来合家欢的老爷子老太太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