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在上网。
你在上网,这上面能发声最大的,自然就是互联网的从业者。他们比你更熟悉和掌握互联网的传播规律,也自然能让同样的声音,产生更大的声量。
为了防止杠精出现,我们不说中国,说法国。
在2019年的时候,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法律,主要内容就是为猝死提供救助并预防猝死。这背后的数据是,全法每年有4万至5万成年人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或猝死,1/3在55岁以下。
法国每年的死亡人数大概是五六十万,猝死者的规模大概是总死亡人数的1/10。若从猝死者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讲,一般国家的猝死率大约是1/1000,年轻人的猝死率大概是1/10000。
假定所有的中国人都有法国人的身体素质,猝死率也与法国相当,那么互联网大厂的从业者,少的几万人,多的几十万人。按照概率来讲,一个互联网大厂每年不猝死个十个八个,反而才不正常。
当然,互联网大厂的压力大、强度高、加班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更容易猝死的诱因。但若论舆论声量,猝死率比互联网高的行业其实很多,但这其中的大量猝死案例,根本无人关注。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讲,更应该在乎的是,不要认为自己年轻就跟猝死没关系。不管你在互联网行业也好,其他行业工作也好,都有猝死的风险。身体与工作,到底哪个更重要,任何时候都要思考清楚。
这个问题我可以回答,且我几乎属于月经乃至日经大骂996的那种了。
但是否能先给我一个 “屡现不止” 的标准,哪怕仅是一个模糊标准?
是和能源生产比?和公务员比?和医护人员比?和土建建筑业比?和孕产妇比?和交通运输比?和金融业比?和快递行业比?和家庭主妇比?和轻工业制造比?和重工业比?
到底啥算个 “屡现不止”?
这就不得不提平均工作时长了,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最勤劳的民族,看看这张图,毫无疑问我们是冠军
因为这都是这些高级劳动者自己选择的路,并且他们在出事之前很享受这条路,尤其享受一边拿钱,一边笑话拿的钱不如自己的人。
这些人的最大问题是家境贫寒,并且成长过程中没有尊严。字节猝死那事之后,我在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群里,就看到一些人几乎没什么人批评字节的加班,相反却很淡然地说人家字节钱给到位了。后来我在同一个群里对一个要买房的人说,假设你有600万,只能在城里买小户型,然后那个人立即破防,说你特么说谁就600万呢,老子现在住的就1200万,老子还有存款和别的住房,是特么你就600万吧,穷B。这个人当时就对字节加班表示支持。这就是骨子里的穷和自卑导致自己只要能拿钱,什么底线都没有,而且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其在意,尤其是对自己是否有钱的评价十分看重,只要这方面不肯定自己,立即翻脸。
所以这样的国人是无法抵御资本家的萝卜和大棒的,只要拿捏好了穷和自卑这两个致命弱点,就能控制他们。
所以只要他们自己还没死,他们就不在乎自己是否在前往猝死的路上狂奔,而且他们还会笑话那些不愿意出卖自己灵魂的人不奋斗。
这样一个国家里,程序员的出身又普遍是中等人家以及更差的人家,他们小时候受过贫穷和践踏,所以他们对于钱和权利地位的渴望,比起其他人更强烈,他们更渴望成为人上人,所以他们不在意成为人上人路上的种种困难,所以他们不在意加班。
这类人不值得同情,他们的做法是在污染社会风气。
字节跳动有10万人,而且我可以告诉你,这10万人绝对是中国收入条件、生活条件非常高的10万人。
这个规模的组织,有几个猝死的才正常,没有才不正常。
举个例子,心源性猝死,美国消防员数据,每年每10万人3.8例,也就是说,字节正常应该每年猝死3.8个人以上。
然而你去字节问问,有这么高吗?
当全社会用放大镜去观察你的时候,所有人都在自说自话的时候,什么真相也都没有了。
同理,最近特斯拉的负面新闻是不是几乎看不到了?只是升级了PR策略。
别的不说,中国修桥的,对,就是大家很自豪的,全世界前十的大桥都在中国,创造这个奇迹的那些人,每年的工伤、死亡率,要不要查一查?
这个群体肯定比字节员工累,也比字节员工危险,然而没人关心他们。
字节员工6点跑到健身房,结果猝死,大家说,加班导致的。我他么都不知道到底哪儿来的消息。
可别瞎操心了,你先赚到人家那个收入吧。
我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不带这样吓人的_腾讯新闻 (qq.com)
比如,对美国消防员在1998年到2012年间进行的研究发现猝死总的发生率是18.1/10万人每年,明显低于美国人口中约100/10万人每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消防员整体较年轻,55岁以下占比很低。
其中,年龄在年龄18-24岁之间的小青年猝死发生率只有3.8/10万人每年,55至64岁(65岁退休)之间发生率就骤升到45.2/每10万人年。
这文章里数据够多了,你随便看,没有一个低于这个3.8/10万。十万人里3.8个猝死的,这是美国消防员,身体最棒的小伙子们,18-24岁,身体最好的时候,得到的数据。
可以说,哪怕是我这个回答的评论区,你们都达不到这么低的猝死率。你们的猝死率在哪儿呢,在下面:
研究于2009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是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我国北京,广州,新疆克拉玛依和山西盂(yu)县等四个地区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共监测678718人,期间共有2983人死亡,其中284人(男154人,女130人;男性平均年龄66.7岁,女性73.8)被确认猝死。
如果把四地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猝死发生率为41.8/每10万人年(男性44.6,女性39.0)。
你要觉得我3.8说低了,评论区里有个极限操作1/10万的,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
中国每年自杀人数是每10万人9.7个。
全球主要国家自杀率和谋杀率排名分析 - 知乎 (zhihu.com)
哪怕是引用了如此丧心病狂的数据,每年十万分之一的概率,字节每年猝死一个都是正常的。
按说字节每年还有10个自杀名额,没有用完呢。
“大厂猝死屡现不止”???
字节平均年龄28岁,按照现在通报的,一年一两个猝死的频率来看,字节人身体健康程度远超美国18-24岁消防员,更远超于全国平均水平。
你们还是自求多福的好,死了都没人报,更没人在知乎提问。
因为每天都有好几件事deadline,每件事都需要你绞尽脑汁去完成,而且随时各种人一句话你就要推倒重做。
而且每件事都不是可以通过简单分工完成的,你的项目也许只有你一个人明白所有过程所有需求,只有你可以做下去。
每天每周每个月都有各种汇报,其它各个部门无数人都随时有各种需求来找你配合。
每天到最后就是头脑一片空白,完全死机状态,但是还有很多今天不弄完就要出大问题的工作,你必须在死机状态完成。
总结起来就是无数鬼门关,在你面前一层层的树立,每天都得过几个。
任何一个在大厂稍微认真工作的人都有这种体验,然后你还要防备很多会偷懒的人合起手来算计你,身心俱疲。
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在领导眼里,只要你干的完就代表还能干,在一次次突破你红线的过程中,也反向加强了你离不开这份工作的定位。
最终你会变成一个害怕失去大厂高薪工作,手上压了无数工作,没有社交没有手头工作以外思考的社畜,每天在坚持不下去和放弃的代价之间反复纠结,然后继续这种超越极限的工作,直到你有一天彻底崩溃。
事实上很多大厂都总结出了这套经验,他们试用的过程也调整为更快的筛选出这种社畜,比如面试中不断PUA留下最逆来顺受重视这份工作的人,一个岗留几个人疯狂压榨让几个试用者之间内卷,最终留下的都是服从规则抗压能力极强的人。
在这种环境下,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病,比如极度抑郁,每天默默赶工内心绝望。比如极度狂躁,脾气大爱pua别人。比如极度懦弱,时刻如惊弓之鸟。
通常年轻人还是可以适应大厂环境的,一来刚刚毕业起点低,薪资提升快,工作经历新奇有挑战,好胜心强,而且没有父母妻儿的压力主动性强。二来精力充沛,连轴转都能缓过来。部门每次评比再给个荣誉给点奖金,他们就会一往无前。这也是大厂喜欢年轻人的原因。而且年轻人有选择的资本,我在大厂时临时招小孩挺难的,好多都是哄着让来,快入职了说家远不来了,人家985高材生,大厂小厂反正是不缺基层岗位工作的。反而是应届生那种大规模招聘相对来的靠谱些,因为一轮轮洗过脑了,都觉得这工作来之不易是多少人里挑出来的。
到了30以后,如果运气不好换了新环境,就很难适应了,都是吃过见过的,领导这一套自己也跟别人用过,上升也没有什么空间了,还要承受比年轻人更大的工作压力。一个小孩一个月一万多,只要他有冲劲,干的啥样都不会有人责怪,干的好点还有小奖状拿。一个中年人一个月好几万,业绩都压在身上,出不来成果还要去面对高层的炮火,精力又完全不够,就会很难受。
辞职吧,每一次都要承担更多的家庭,社会压力,渐渐的也就不敢了。
有可能只是在统计学的表现而已。如果有一所重点学校,招生是普通学校的十倍到一百倍,你也会发现踢球时在球场上猝死的学生都是这所重点学校的。
你以为这就能劝退了?恰恰相反,这是赤裸裸的劝进,本来犹豫不决的现在坚定要去大厂了。
说实在的,设计院、工地、工厂、国企、公务员猝死的也不稀罕,根本没几个人关注,毕竟不是风口浪尖上的职业。赔偿也没这么多,甚至,面对这种情况(下班后健身房猝死),很多私企根本不会赔偿信不信?理由也很充足。哪怕是体制内单位赔偿(抚恤)也是例行公事,怎么可能赔几百万?几十万都了不得了。
活着,高薪,敢买几百万的房子,敢房贷两万,万一挂了(概率极低,不去大厂一样有可能),房贷给清了,老婆孩子一辈子不用愁了。这么一想,谁还不削尖脑袋去互联网大厂?劳资死都要死在大厂!
所以大厂才有底气明里暗里不遵守劳动法,这才是根源。
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有人在猝死,有些甚至死的比猝死还惨。
但没有关注度,毕竟在部分知乎用户眼里,一线大厂员工才是中国底层,快递员外卖员只是NPC。
因为大厂人多。
中国每年工伤死亡大约十几万人,大多数都是底层体力劳动者。
我之前也提到过,很多私人小厂是不交保险的,死了人甚至算不进工伤里面。
尤其是农民工。
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司长郑玄波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经达到2.39亿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超过8000万,取得了较好成效。
八千万农民工参保,那农民工总数多少?
有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只是总量的一个零头,所以实际上中国每年几百万意外死亡之中,必然还有很多是在工作中“意外”死亡,但并不算工伤数据。
还有些没有当场死,而是得了一些特殊职业病,慢慢的死,或者生不如死。
比如私有化后的矿工老板不给工人做防护,很多矿工得了尘肺病。
这并不只是八九十年的那个spring的故事。
截至2019年底,据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通报的数据:我国尘肺病报告病例达88万余例,每年仍有2到3万例新增。但由于我国关于尘肺病统计的数据库并不严密,漏报人数可能远远高于实际人数。
有公益组织估算,全国尘肺病人可能达到600万例,90%是农民,死亡率高达22.04%。
上面那个链接是今年一个人大代表的提案,但是,不刻意搜索基本上是不会推送的。
在知乎这种小众平台甚至没有相关内容。
大厂猝死本身并不难堪,因为观众会有更多的关注大厂的“高薪”。
“他们”希望大家看到拼命能换到大量金钱,大厂里的都是为了美好生活拼搏的“奋斗者”。
他们不希望大家看到那些光是活着就已经要竭尽全力的人。这种人的存在不符合shz义价值观。
泻药,是因为围观者多,你们“喜欢”看
同一个城市里无时无刻都有过劳死,只是因为东城人多,大家围观起来,一起说东城猝死多。
偏见。
很多人在吐槽只有大厂猝死才受关注,建筑院猝死没人管,其它行业声量也没那么高。
事实上,这是广大用户(包括你)选择的结果
建筑院有上百所,但互联网大厂不到三所
你记不住上百所的建筑院,但记得住三个大厂,传播方便,因为对面也好理解
你听说了吗,今天xx建筑院有个猝死的
什么建筑院?没听过
那字节那个呢
啊,我知道这个公司,加班特长
当天我爸给我同时传了两个猝死案例,字节的先上热搜,原因无他,就是buff叠满了。
互联网大厂,加班,猝死,房贷,孩子,两个新闻摆在一起你选择先看前面那个,就决定了前面那个有更高的关注度,这也是字节的abtest精神
在大厂的猝死新闻里扮圣母,那就是人血馒头吃两次,都给你秀麻了。
单纯轮加班和待遇,设计院那个同学是真正意义上的“牛马”,但论新闻关注度,他不及后者。
但猝死不能分贵贱,分出贵贱的只是网友,是用户在赋予贵贱的含义。
而我只想对大家说,保重身体,身体是革命本钱,这句话是字面意思。
因为小厂员工猝死上不了新闻
因为失业死的你们不关注
断供死的你们不关注
小厂搬砖死的你们不关注
你们就关注大厂,因为大厂九牛给二毛,
那可是多给了一倍,要多关注一下。
呸
比程序员辛苦的行业有的是,那些行业猝死的,职业病的,比程序员更多,收入也比程序员少得多。
只是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上网去呻吟,没有网络话语权而已,可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存在
因为其它职业猝死根本没人在意
逻辑上: 因为大厂程序员挣钱多,所以要给它找点缺陷,例如秃头、容易猝死、跳楼、淘汰、老土(这倒是事实),这样大家讨论起来就有得争论“挣那么多钱有啥用,有钱挣没命享”,从而获得流量
我关注了b站的一个工程事故up主,那里面的视频死的人比程序员可惨的多了,各种花式都有,有谁在乎过吗
互联网大厂死的肯定没制造业大厂死的多,制造业里死最多的应该是化工厂。
说来说去还是生化环材不如机械,机械不如计算机。
计算机的猝死可以上热搜,自杀可以上热搜,搞破鞋抢月饼还可以上热搜。
热搜力度比厂子炸上天的还高,,计算机YYDS!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