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注意过,但如果真的像高赞说的那样,是因为通过这支“脏”笔夺取了一个人的生命,所以将其折断,那么我只能送法官俩字:矫情。
这支笔了断了一个恶魔,不但不“脏”,反而更神圣,类似包公的虎头铡一样的存在,应该供起来。
要知道,夺取生命的是法官你的判决,而不是笔,真那么圣母,你应该自我了断,而不是跟一支笔矫情。
有可能。
法官可能因为一个罪大恶极之人被结果,还了被害人一个公道,维护了社会秩序的良好运转,保证司法权威和公正。
所以激动地折断了笔尖。
不然我想不出法官折断笔尖的任何可能性。
说个难听的,这年头如果有人判了死刑立即执行,那真的是罪有应得没有一丝丝好同情的。
知道这年头判一个人死刑有多难吗?
假如中院一审判死立即,需要在期满不上诉不抗诉的前提下报高院复核。
高院复核同意之后还要发到最高法复核。
每次复核需要组成合议庭,历经查阅卷宗、讯问被告、听取辩护人和公诉方意见多个程序,最后向检察院通报结果保证审判监督职能。
按照现在“少杀慎杀”的习惯,要是经过这些程序都找不出一个不死的理由,那必然是是罪有应得。
但如果是网传诸如“法官因为夺取一个人生命感到愧疚”,或者“这支笔宣判死刑是罪恶”这种扯淡理由。
那是鸭子睁眼。
duck不闭。
在哪里看来的?
配合法官办理的死刑案件估计有一二十件了,宣判时从来没见人带笔去呢,一般就只带个法槌去。审判台有法槌的,这个都不用带,拿着判决去就行了。还折断笔尖……电视连续剧看多了吧。
既然说到了,就讲个不是段子的段子吧。
某老法官承办的一起零口供贩毒案件,用四川话来说被告人非常jiao,那种人赃俱获,证据确凿还要顽抗到底的,一会提回避,一会提排非,各种不签字,折腾得法官、助理、书记员都够呛,最后判决结果是死缓。老法官宣判当天特意带了自己的枸杞水杯过去,我还纳闷,开庭一开一整天都不喝水的,怎么今天突然带了个水杯?
宣判时,被告人被两法警押上法庭,仍然一副招打的样儿。然后开始宣判,“XXX法院刑事判决书,…………,本院认为………,根据………,判处被告人XXX死刑”。
老法官停下不念了,拿起水杯喝水去了。只见被告人脸一白,身子一软,法警差点没扶住。
老法官慢吞吞喝了足足两分钟,然后接着念后面半句“缓期二年执行”。
2021.12.3更新
实在没想到,这么一个没有营养的问题居然这么受关注,也没有想到我写个段子得到的赞比认认真真回答法律问题得到的要多得多。
补充下后续吧。
宣判完,我特意问了下。
我:“XX审,你刚才是故意的吗?”
他:“怎么可能?还不是怪你小子的辩解辩护意见回应写得太啰嗦了,念得我喉咙都冒青烟了,实在忍不住了,想喝水拿起来又太烫了,吹了半天才冷……”
我:……怪我咯
小布尔乔亚的矫情……
据我认识的法官,情况恰恰相反。
有个中院的法官(中院就有一审判死刑的权力,后面的复核和核准是高院和最高院的事),之前还用钢笔的年代,他的习惯是一直用那支笔,用过之后保存起来而不是折掉。时刻提醒自己,笔下所杀都是该杀之人,不办冤案,不冤杀人。
后来电子化办公,就是做好案卷归档,电子信息拷贝和留存工作。
废死派造的谣多一个这个不多,少一个这个不少。
不过就是想把宣判死刑和需要内疚划等号罢了。
抱歉,宣判一个恶魔死刑,根本不需要内疚,而是尽到了自己的职责。
这支笔不但不应该被折断,如果能够让受害者家属永久珍藏,那真是极好的。
总有一些罪孽,只能用血来偿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