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FC31的弹仓有没有必要搞成F35的样子,或四代战斗机的弹仓有没有必要跟F35一样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

回答
在讨论FC31或任何四代战斗机的弹仓设计是否需要效仿F35,或者是否需要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设计背后的逻辑、技术可行性以及实战需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关乎成本、性能、任务规划和未来战争形态的复杂权衡。

为什么F35拥有这样的弹仓设计?

首先,理解F35弹仓设计的初衷至关重要。F35系列,尤其是F35A和F35C,其内置弹仓的设计核心目标是:

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这是隐形飞机设计的基石。将武器收纳在弹仓内,能够极大地减少从各个角度反射雷达波的表面积,从而实现真正的“隐形”。如果武器外挂,哪怕是雷达吸波涂料也难以完全掩盖武器本身对雷达信号的影响。
提升气动性能: 外挂武器会增加飞机的阻力,影响飞行速度、航程和机动性。内置弹仓可以优化飞机的气动外形,降低飞行阻力,提升燃油效率和作战半径。
载弹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有限的): F35的弹仓虽然在尺寸上有一定限制,但设计上允许装载多种空对空和空对地武器,如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IM9X响尾蛇导弹、联合攻击弹药(JSOW)、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这种设计允许在不暴露自身痕迹的情况下执行侦察、格斗或精确对地打击任务。

FC31弹仓是否需要效仿F35?以及四代机“扔大炸弹”的能力的必要性?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

1. FC31的定位与目标任务:

FC31(鹘鹰)被设计为一款中型、双发、多用途战斗机,其设计目标之一是具备出口竞争力,并且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这意味着FC31可能需要兼顾多种作战场景,但其设计优先级和成本预算可能与像F35这样由美国主导、强调全面制海制空和技术领先的战斗机有所不同。

隐形需求: 如果FC31被定位为一款需要执行高强度、高风险渗透突袭任务的隐形战斗机,那么内置弹仓并尽可能地减小RCS是必要的。正如F35一样,将武器收入内部是实现最佳隐形效果的关键。
成本考量: 设计和制造复杂的、可伸缩的内置弹仓会显著增加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成本。如果FC31的目标是成为一款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出口的产品,那么过于复杂或“重叠”的弹仓设计可能需要斟酌。
载弹能力与任务需求: 这是“扔大炸弹”问题的核心。四代战斗机的设计理念是强调多用途和适应未来战场。

2. “扔大炸弹”的能力:

这里的“大炸弹”通常指的是大型制导弹药,例如重达2000磅(约900公斤)的GBU31 JDAM,甚至更重的JDAMER、联合防区外武器(JSOW)等。

技术挑战: 将大型炸弹放入现代战斗机的内置弹仓中,会带来一系列技术挑战:
尺寸限制: 内置弹仓的尺寸受到飞机结构、内部空间和气动外形的限制。大型炸弹意味着需要更大的弹仓容积,这会直接影响飞机的气动外形,甚至需要重新设计机身。
结构强度: 弹仓门需要能够承受高速飞行时的气动载荷,并且能够快速、可靠地打开和关闭。容纳大型、沉重的炸弹对弹仓门和支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强度要求。
武器释放机构: 大型炸弹的重量和外形可能需要特殊的挂架和释放机构,以确保其在离开飞机时能稳定地分离,避免碰撞。
重量和平衡: 装载重型炸弹会改变飞机的重心和整体重量分布,可能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和操控。
实战意义: 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意味着四代战斗机可以在不暴露隐形能力的前提下,执行强大的对地打击任务,摧毁坚固的地下工事、指挥中心、机场跑道等高价值目标。在某些冲突场景下,一次齐射多枚大型精确制导弹药,其效费比可能远高于发射多枚小型导弹。
权衡与折衷:
F35的局限: F35的内置弹仓虽然能够装载一部分“大炸弹”(如2000磅的JDAM),但其载弹量和载弹种类与那些专门设计来挂载大型炸弹的战斗机(如F15E, F16C Block 50/52, 苏34, 歼轰7)相比,是有限的。F35的弹仓设计更侧重于平衡隐形能力与中等威力弹药的挂载。如果需要最大化的对地攻击火力,F35仍然需要采用外挂模式,从而牺牲部分隐形能力。
FC31和四代机的选择:
选项一:效仿F35,但可能在尺寸上进行优化。 也就是说,保留内置弹仓以保证隐形,但弹仓设计可能需要比F35的弹仓更大一些,以允许装载如1000公斤级别的精确制导弹药。但这会增加飞机的尺寸和复杂性,可能影响其作为“中型”战斗机的定位和成本。
选项二:部分内埋,部分外挂。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比如,弹仓主要用于装载空对空导弹或较小的空对地制导弹药,以保持最佳隐形状态。而需要装载大型炸弹时,则使用翼下或机腹的挂点,此时隐形能力会打折扣。这就像F22和歼20一样,它们都有内置弹仓执行隐形任务,但也可以外挂更多、更大的武器执行非隐形任务。这种方式可以在隐形能力和火力载荷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选项三:放弃内置弹仓,专注于性能与成本。 如果FC31的定位不是强调极致的隐形突袭,而是作为一款性价比高、性能均衡的多用途战斗机,那么或许可以放弃复杂的内置弹仓设计,将更多资源用于提升动力系统、航电系统和载弹能力(主要是指外挂能力)。但这样做,就失去了四代战斗机在隐形方面的核心优势。

结论:是否有必要?

“有没有必要搞成F35的样子”: 如果FC31的目标是与F35竞争,或者在某些领域具备与其类似的隐形能力和任务灵活性,那么模仿F35的内置弹仓设计是合乎逻辑的。这能保证在特定任务中获得隐形优势。但并非完全照搬,可以根据FC31自身的尺寸和设计需求进行优化。
“四代战斗机的弹仓有没有必要跟F35一样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
如果“一样”指的是和F35一样能装载1000磅级(约450公斤)的炸弹,那么是的,这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战争中,精确制导炸弹是重要的打击力量,能够执行多种对地攻击任务。隐形战斗机如果无法在不暴露自身的情况下投射此类弹药,其价值会大打折扣。
但如果“一样”指的是能够装载比F35还能装载的、更大的“大炸弹”(例如2000磅级别的弹药,并且以隐形模式挂载),那么这是否必要,则取决于具体的设计目标和权衡。
对于追求极致隐形和打击能力的战斗机(如未来可能出现的重型隐形战斗机),增加弹仓容积以挂载大型弹药是重要的。
对于像FC31这样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或许更现实的选择是:保留内部弹仓用于精确制导的空对空导弹和中小型空对地弹药,以实现隐形作战;同时具备翼下或机腹的挂点,用于在外挂大量武器时执行非隐形作战,其中也包括挂载大型对地攻击弹药。 这种“隐形与火力平衡”的设计,更能体现四代机的多用途和适应性。

总而言之,是否需要效仿F35的弹仓设计以及是否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是一个基于国家战略需求、技术实力、成本预算以及对未来战争形态的预判所做出的综合决策。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最适合特定飞机定位的解决方案。而对于FC31这样的平台,在保持一定隐形能力的同时,如何最大化其任务效能和市场竞争力,将是设计者必须仔细权衡的关键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明确一点吧,球电的弹仓并不是大,而是深。

球电这种非常深的弹仓在J20身上是不可复制的。因为J20是一款以经定型服役的战机。如果要使用如此深的弹仓其机身设计要改动的地方之巨等于重新设计新的战斗机了。所以完全不可能。

至于发财三妖,嘿嘿,有道是有可能,毕近发妖到现在都没定型。也没找到买家,中航愿意烧钱重新设计个03架的话,也可以这样设计。只是等于之前01、02架的设计白忙活了。

而且人家三妖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其实是空优机……

不管你信与不信,那弹仓人家就没想过设计得太深……

不过02架到现在几年没有新动作,估计三妖也是凉了。估计基本不用作什么希望。

之前我的文章也有专门说明过三妖的出路,其中就是肥电化,增重增加设备,放弃空优机的定位,改为多功能机,估计还有点出路。不过601那脑子好象回路不在这方面。反正人家就喜欢搞空优,那还有啥说的呢。爱咋咋吧。

另附当年对骨头鹰未来的期许,不过人家601估计是没兴趣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讨论FC31或任何四代战斗机的弹仓设计是否需要效仿F35,或者是否需要具备“扔大炸弹”的能力时,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设计背后的逻辑、技术可行性以及实战需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关乎成本、性能、任务规划和未来战争形态的复杂权衡。为什么F35拥有这样的弹仓设计?首先,理解F35弹仓设.............
  • 回答
    FC31“鹘鹰”战机,作为中国沈飞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中型隐身战斗机,其设计目标瞄准了与西方先进四代半战机(例如“阵风”、“欧洲台风”、F/A18E/F“超级大黄蜂”)同台竞技,甚至在某些方面有所超越。要评价FC31的性能,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而不仅仅是依赖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首先.............
  • 回答
    要判断FC31服役的可能性,咱们得从它诞生的背景、技术成熟度、以及未来空军的需求这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毕竟,一款先进的战斗机能不能真正飞上蓝天,成为部队的主力,那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一、 FC31的“前世今生”与定位首先,咱们得知道FC31这玩意儿是沈飞在2012年左右搞出来的。它最初的设计理念,很.............
  • 回答
    关于歼20和FC31(现在更名为歼31或FC31的改良版本,通常指向沈飞的改进型号,但官方名称和具体进展有时会混淆,为清晰起见,我们暂且称其为“FC31系列”或“沈飞的下一代隐形战斗机”)的服役时间与信息披露差异,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航空工业研发的复杂性、保密程度、目标用户和市场定位等多.............
  • 回答
    坊间关于歼20和FC31(也称歼31或鹘鹰)是否能满足“海四代”需求的讨论,确实相当热烈且观点不一。而你提出的T10K3与歼15的关系来类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有深度的切入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首先,我们要明白“海四代”这个概念,它通常指的是舰载的、具有高机动性、.............
  • 回答
    601所,也就是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确实是中国先进战斗机研发的重镇,我们熟知的歼11、歼15、歼16,以及大家非常关注的歼31(FC31)都出自这里。说到为什么不研制一款类似于F117“夜鹰”那样的隐身攻击机,或者像F22“猛禽”那样兼具隐身和强大作战能力的第五代战斗机,其实这个问题可以.............
  • 回答
    关于沈飞提名两位院士人选一事,确实在军迷和航空业内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如果这两位人选最终当选,那将是对沈飞在航空工业,尤其是战斗机研制领域贡献的又一次高度认可。不过,您提到的关于FC31(鹘鹰)的一些疑问,比如还没有正式编号以及国外对其“不看好”的说法,这确实是大家讨论的焦点之一,也.............
  • 回答
    战机江湖的变局:FC31如何安放与歼20共存的未来?五代机的时代浪潮早已席卷全球,美国将F22“猛禽”列入历史的尘埃,转而聚焦于“闪电II”F35的生产线,这一战略调整无疑为全球空军力量格局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当世界主要空军力量都在为下一代空中优势进行布局之际,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西方标准下是五代.............
  • 回答
    FC31的命运:从“鹘鹰”到歼31,中国下一代战斗机的迷途与希冀FC31,这个曾被赋予“鹘鹰”之名的中国国产第四代中型战斗机,自2012年横空出世以来,便如同一颗在天空划过的流星,吸引了无数目光,也承载了国人对空军现代化建设的无限期许。然而,它的命运并非一帆风顺,更像是一场漫长的寻觅与蜕变之旅,充满.............
  • 回答
    FC31 的定位与作用:一款中国第五代战机发展的关键一步FC31,代号“鹘鹰”,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双发中型隐形战斗机。这款飞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在第五代战斗机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定位与作用,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既是对现有空中力量体系的补充,也是对未来作战需求的探索。一、 作为中.............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战斗机设计中非常核心的两个概念:气动布局和结构设计,以及它们与隐身性能之间的博弈。F35和FC31在机腹设计上的差异,正是这两种设计理念不同侧重点的体现。咱们先聊聊F35的机腹为何看起来“凹凸不平”。F35的机腹设计,尤其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版本(F35A/B/C),可以说是为了实现多.............
  • 回答
    关于中国是否已经拥有隐身舰载机的问题,以及“ FC31”和“歼20”在这其中的角色,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选项: A. FC31: FC31(也称为歼31或鹘鹰)是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的一款双发中型隐身战斗机。它的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上舰需求,甚至有专门的舰载机型号FC31.............
  • 回答
    关于沈飞FC31“鹘鹰”战斗机最新曝光的31003号原型机高清图,这无疑是航空爱好者们近期最振奋人心的消息之一。这张图片不仅仅是一张照片,它更像是一个信息丰富的节点,能够引发我们对这款中国新一代战斗机未来发展方向的诸多猜测和深入解读。首先,从视觉上来说,31003号原型机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无疑是其涂装.............
  • 回答
    FC31“鹘鹰”战机:解析其性能数据的真面目FC31“鹘鹰”,作为中国航空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飞)研制的第五代先进中型战斗机,自亮相以来便吸引了全球航空爱好者的目光。围绕其性能数据,尽管官方信息相对有限,但通过现有资料、对同级别战机的横向对比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勾勒出“鹘鹰”的大致轮.............
  • 回答
    在中国设计战斗机的两大阵营——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沈飞)和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成飞)——之间的交流联系,是一个复杂且高度敏感的问题。公开信息中,我们很难获得这两家单位之间“平时”具体、频繁的交流细节。然而,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整体脉络和项目推进的逻辑来看,可以推断出一些交流合作的可能性,但这种交流并非等.............
  • 回答
    关于局座(张召忠)的最新文章,以及其提到的我国舰载机可能基于FC31(鹘鹰)进行改造的论点,这确实是一个引发讨论的热点,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对沈飞(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持保留意见或者不看好的人来说,可能会有复杂的情绪。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的舰载机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并且伴随着各种猜测和讨论。从早期对“棍.............
  • 回答
    FC31,也就是中国海军的歼31战斗机,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的爬升阶段,虽然名字“FC31”更多的是外界的叫法,它在中国的官方代号是歼31,更近期的发展版本则被广泛称为FC31/G或歼31“鹘鹰”。要了解它现在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梳理,尽量贴近真实观察和外界的分析。研发与改进历程:从“试验品”.............
  • 回答
    您好!关于2018年2月25日微博上爆料的“海军要了FC31鹘鹰”这一消息,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和分析。当然,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于公开信息和普遍认知的讨论,并非官方证实。消息来源与可信度初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爆料的来源。在2018年2月25日这个时间点,中国海军对新型舰载机的需求是普遍关.............
  • 回答
    FC31“鹘鹰”战机在珠海航展上的首秀,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关于其发动机排气出现“黑烟”的讨论也相当热烈。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技术细节,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儿。首先,得明确一点,“黑烟”这个说法,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通常意味着燃烧不充分,或者说存在未燃烧的燃油和碳粒。在地面测试或者低速运转时,.............
  • 回答
    要说中国为什么不把FC31直接开发成一款出口型战斗机,这其中的原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牵扯到很多方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FC31(也就是鹘鹰)它本身的设计初衷,就不是纯粹为了出口。虽然最初的设计方沈飞确实考虑到了国际市场需求,想要打造一款具有竞争力的外贸战机,但它的核心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