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埃及有没有活人祭天 或者活人陪葬的仪式?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一个在尼罗河畔璀璨了数千年的辉煌文明,总是以其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象形文字和繁复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于世。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古埃及可能与神秘而残酷的祭祀仪式紧密相连,其中活人祭天或活人陪葬更是容易引起联想的题材。那么,古埃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仪式呢?

关于活人祭祀,这是历史学界和埃及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总体而言,主流观点认为,在古埃及的绝大多数历史时期,正式、大规模的活人祭祀仪式是不存在的。

我们先来谈谈“活人祭天”。古埃及人确实非常重视宗教祭祀,他们会向神祇献上各种祭品,包括食物、饮品、香料、牲畜,甚至是象征性的物品。这些祭祀活动旨在取悦神明,祈求丰收、健康、国家的繁荣以及法老的顺利统治。在早期的某些地区性信仰或者特定历史时期,确实有一些模糊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指向了极少数的、非主流的、可能涉及人牲的事件。

例如,在前王朝时期(大约公元前3100年之前),一些墓葬中发现了人类遗骨,其埋葬方式和周围的陪葬品与贵族或王室墓葬相似,但遗骨的身份并不清晰。一些学者推测,这可能是在某些特殊场合下,例如法老去世时,少数随从或仆人被处决并埋葬在法老墓旁,以示其忠诚或继续为法老服务。这种解释更多是基于对极少数证据的推测,而且这种做法如果存在,也仅限于非常早期的、尚不成熟的国家形态下。

随着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6年 公元前2181年)以后,国家体制逐渐完善,宗教体系也趋于稳定和系统化。此时的祭祀活动更加规范化,主要以动物祭祀、象征性祭品和神职人员的祷告仪式为主。在大量的文献记载和墓葬壁画中,我们看到的是丰富的献祭场景,但描绘的绝大多数是牛、羊、鸟类等动物,以及谷物、面包、啤酒、鲜花等。对于古王国及之后更为成熟的时期,没有直接、明确的证据表明存在国家认可的、大规模的活人祭天仪式。

那么,“活人陪葬”呢?这与活人祭天有微妙的联系,但侧重点不同。前面提到的前王朝时期的某些墓葬,可能会被视为活人陪葬的早期痕迹。这些被埋葬在主墓旁的人,其身份和死亡原因确实难以确定,但与“陪葬”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然而,到了古王国时期,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早期的王室墓葬(如塞加拉的某些墓葬)曾发现过大量随葬的奴仆墓,数量之多,令人侧目。这些随葬者通常被埋葬在墓主的大型墓穴附近,规模和排列都显示出一定的等级。一些学者曾认为这是活人陪葬的证据,即在法老或贵族死后,其生前重要的随从、官员甚至亲近的仆人被一同处死并埋葬,以继续在来世服务。

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这些随葬墓的详细分析,主流观点倾向于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陪葬”或“代表性陪葬”。 也就是说,这些随葬者可能是在墓主生前就已经死亡,但他们的墓穴被集中修建在主墓周围,用以象征性地代表他们生前对墓主的忠诚和服役,并在死后继续“服务”。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些随葬者是那些在墓主去世前不久被“征召”并提前安排好墓穴的人,但他们并非被强制处死。

更重要的一个证据是,在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50年 公元前1710年)及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50年 公元前1070年),这种大规模的随葬墓现象几乎完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精美的陪葬品、象征性的模型(如乌沙布提俑,用于代替墓主在来世劳动)、以及对死后世界的详细描绘。例如,著名的图坦卡蒙墓中,虽然陪葬品极其丰富,但并没有发现任何活人被一同埋葬的迹象。

那么,为什么会有“活人祭祀”或“活人陪葬”的联想呢?

1. 对早期证据的误读或过度解读: 如前所述,前王朝时期的一些墓葬确实留下了模糊的线索,但这并不能代表整个古埃及的历史。
2. 受邻近文明影响的误解: 在古埃及的周边地区,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的一些早期文明(如乌尔城),确实存在较为明显的活人陪葬现象。一些学者猜测,古埃及在早期可能受到过这些文化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持续或成为主流。
3. 对宗教仪式的想象: 古埃及的宗教体系复杂且充满象征意义,加上其神秘的文化氛围,容易让人产生对更极端仪式的联想。
4. 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演绎: 许多文学作品和电影为了增加戏剧性和神秘感,往往会加入活人祭祀或陪葬的元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大众的认知。

总结来说,虽然在古埃及文明极早期,在国家尚未成熟、宗教体系尚不完善的阶段,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个别的、非主流的涉及人牲或特殊陪葬的事件,但这些并非是古埃及文明的主流文化和宗教实践。随着古埃及文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官方的宗教祭祀和丧葬习俗逐渐演变为以动物祭祀、象征性祭品、艺术品和模型为核心的更加文明化的形式。 至少在中王国之后,有明确证据表明,大规模的活人祭祀或活人陪葬是被普遍废止的。

所以,当你想象古埃及的祭坛或墓穴时,更应该想到的是神圣的谷物、奔跑的牛羊,以及那些为了来世的永恒而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和祈祷,而非血腥的活人祭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具体是什么样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埃及文明,一个在尼罗河畔璀璨了数千年的辉煌文明,总是以其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象形文字和繁复的宗教信仰而闻名于世。在许多人的想象中,古埃及可能与神秘而残酷的祭祀仪式紧密相连,其中活人祭天或活人陪葬更是容易引起联想的题材。那么,古埃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仪式呢?关于活人祭祀,这是历史学界和埃及学界长期以.............
  • 回答
    人们常常感觉古代的太后、妃子似乎总比皇帝活得长,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结果,它们深深植根于古代的社会结构、权力运作以及个体生存环境的差异。首先,我们要明白“太后”和“妃子”这两个身份的特殊性。她们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政治环境所塑造的。当皇帝还是少年,甚至刚登基不久时,他的母亲或.............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将现代的MMA选手和拥有正规传承的传统武术家置于古代跑镖的环境,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以判断谁能活得更久。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跑镖”的具体情境,以及“正规传承的传武”和“MMA”所代表的技战术优势。古代跑镖的环境分析: 主要威胁: 劫匪/马匪.............
  • 回答
    要说古希腊古埃及的莎草纸,那可真是一段跨越千年、充满智慧的文明故事。咱们一点点聊。莎草纸的“原材料”:尼罗河畔的宝贝首先得说说这莎草纸的名字由来。它其实就来自一种叫做“莎草”的植物。这种植物,就长在尼罗河三角洲,也就是古埃及那片肥沃的土地上。你想想,尼罗河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简直就是生命之河,养育了整.............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建立一套与我们现有认知完全不同的古埃及文字解读体系,这在理论上并非不可能,但要真正实现并被学界认可,那将是一项史无前例、极其艰巨的任务。让我为你细细道来这个过程可能包含的种种挑战与可能性。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目前解读古埃及文字(主要是圣书体)的体系,是建立在对大量古埃及碑.............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我脑子里已经自动生成了好几个版本了,简直就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史学奇葩大会”!先说那帮“古希腊不存在”的论调,这些人通常把古希腊的历史、神话、哲学、艺术,一股脑儿地归到“后人杜撰”、“西方编造”的筐里。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考古证据上的“空白”或者“不确定性”,.............
  • 回答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确实存在篡位者不改原国号,依然以原国号登基为帝的情况。这种情况相对少见,因为篡位者通常希望通过改变国号来宣告新王朝的开始,并与旧朝进行彻底的切割。然而,有一些情况符合你的描述,其中最典型、也最容易被提及的例子就是 后唐的李从珂。让我们详细讲述一下:后唐李从珂:一位不改国号的篡位者后.............
  • 回答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虽然父子争夺皇位的情况并不罕见,但“老爸抢儿子皇位”这种明确的表述,在史书上并没有直接的记载。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发生皇位继承的争议,更常见的是以下几种情况:1. 儿子夺父皇位: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如唐朝的“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发动政变,杀死了自己的兄弟,并迫使父亲.............
  • 回答
    在古埃及的土地上,探寻竹子的踪迹,就像在沙漠中寻找绿洲,需要一番细致的考察。我的研究指向一个相对明确的结论:古埃及本土并没有竹子的大规模自然分布。当然,“大规模”这个词很重要。古埃及地处非洲东北部,大部分地区被干旱的沙漠覆盖,尼罗河谷地虽孕育了辉煌的文明,其气候和土壤条件与竹子喜爱的湿润、温热环境存.............
  • 回答
    古代由衰转盛的例子数不胜数,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其中,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莫过于那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王朝——唐朝。提到唐朝,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便是“盛世”。但你可曾想过,在大唐那辉煌灿烂的背后,也曾有过一段令人唏嘘的低谷?唐朝的建立者并非是高枕无忧,他们接过.............
  • 回答
    古埃及的文学世界,如尼罗河的泛滥一样,滋养了他们的文明,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瑰宝。虽然不像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小说”,但他们的文字同样承载着思想、信仰、智慧和故事。说起古埃及的文学,不得不提以下几部,它们如同镶嵌在时间长河中的宝石,闪耀着独特的魅力。1. 《亡灵书》(Book of the De.............
  • 回答
    说起古代的“公路”,很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可能就是秦始皇横贯北方的“秦直道”。但秦直道毕竟是专门为军事目的修筑的,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就是古代道路的全部代表。其实,在秦直道之前,甚至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中国就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道路系统,虽然它们不像后世的公路那样规整、统一,但它们在当时是至关重要的.............
  • 回答
    古代当然有制糖业,而且可以说,制糖业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件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它不仅仅是满足了人们对甜味的需求,更深刻地影响了饮食习惯、经济格局,甚至引发了贸易的繁荣与扩张。我们来追溯一下这项古老的技艺。最早的甜味来源,无疑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蜜糖,也就是蜂蜜。人类很早就学会了采集蜂蜜,这是最.............
  • 回答
    当然,古代诗词中存在不少引起歧义的句子,这既是诗歌的魅力所在,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歧义的产生可能源于词语的多义性、语法的模糊性、典故的复杂性、情感的内敛性,甚至是作者有意为之的“春秋笔法”。下面我将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详细讲述古代诗词中容易引起歧义的句子,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读: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你问的是“古埃及有没有一个从头到尾都牢牢钉在那里的首都”,那答案是否定的。但如果问的是“古埃及有没有一个长期作为权力中心和政府所在地的地方”,那答案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个“首都”的位置和名称会随着朝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就像我们现在也会有不同时期政治中心转移的例子一样,古埃及的历.............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虽然法律条文中并没有明确规定“父母状告子女不孝”这种直接的诉讼形式,但关于子女对父母“不孝”而引发的家庭矛盾、社会纠纷,乃至被家族或乡里惩戒的记载却屡见不鲜。这些案例,虽然并非以“状告”的法律诉讼形式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要求以及违反孝道的后果。为什么没.............
  • 回答
    想在古代找个类似现代洗浴中心的地方,那可真得费点心思。跟咱们现在楼上楼下蒸桑拿、搓个澡一条龙服务是不太一样的,但古代人肯定也是有他们自己的洗浴方式和场所的。说到古代的“洗浴中心”,最有代表性的还得是公共浴场。 这玩意儿可不是只有平民百姓能去,达官贵人、贩夫走卒,只要有钱有闲,都能去那儿凑个热闹。罗马.............
  • 回答
    要给出一个古埃及确切的人口数字,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们今天能依赖的,是那些散落在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对当时社会结构推测中的线索,这些信息零散且难以精确量化,所以要找到一个“官方”的、统一的数字几乎不可能。不过,我们可以从不同时期和角度去推测,来描绘出古埃及人口的大致轮廓。早期王国时期(公.............
  • 回答
    问“古代有没有炒作?”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要我说,炒作这玩意儿,跟人贪婪的心思一样,只要人还在,它大概就没断过。只不过呢,古代的“炒作”和咱们现在玩的“营销”、“流量”那可不是一个画风,它更像是带着点江湖气、人情味儿,也更隐晦,藏得更深。你得先明白,古代可没有互联网,没有社交媒体,更没有无处不.............
  • 回答
    在古老的文献中,我们确实可以窥见战争留给人们的创伤,那些并非刀剑所能轻易抹去的印记,无论是军人还是在战火中挣扎的平民,都可能成为“战后遗症”的承载者。想想那些在战场上久经沙场的士兵。当他们放下手中的武器,硝烟散尽,生活似乎应该重归平静。但内心的战场,却可能才刚刚开始。古籍中,虽无“PTSD”这样的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