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做潜艇式航母?

回答
潜艇式航母,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充满着神秘与强大的想象。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看到这种“水下巨无霸”真正投入使用,而是依旧活跃在海面上的传统航母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战略考量以及经济成本问题。

首先,我们得明白,航母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作为一个强大的航空力量的“浮动基地”,为飞机提供起降平台和运作支持。而潜艇,其优势在于隐蔽性、机动性和突然性。将两者结合,理论上似乎能让航空兵在敌方雷达和侦测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展开行动,这无疑是巨大的战略诱惑。

但是,要实现这个愿望,困难重重。

一、 空间与结构设计的巨变:

传统航母为了容纳庞大的舰载机起降甲板、机库、飞行控制区以及大量的弹药、燃油和维护设备,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式空间。潜艇的结构则完全不同,它是一个密封的圆柱体或类似结构,旨在承受巨大的水压。要在这个狭小的、抗压的壳体内集成航母的功能,简直是天方夜谭。

甲板的困境: 航母的甲板必须是水平且宽阔的,以便飞机安全起降。潜艇的甲板,即使在浮出水面时,也得尽可能地扩大,但这会极大地增加其暴露面和水面航行时的阻力。更关键的是,潜艇如何才能在水下保持一个稳定的、足够大的甲板供飞机操作?这需要极其复杂的升降系统和稳定装置,其工程难度和能源消耗是天文数字。想象一下,一艘巨大的潜艇在水下,如何才能“弹出”一个航母甲板,让飞机在水面上起降,然后再“收回去”,整个过程还要对抗海浪和水流的影响,这在技术上是极其困难的。
机库的限制: 舰载机需要巨大的机库来停放、维护和加油。潜艇的内部空间被大量的设备、管线和居住区占据,要挤进足够多的飞机,并且还要保证它们能够进行起降前的准备工作,这需要将整个潜艇的体积成倍增加,而且内部布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而且,潜艇的结构是为了承受外部压力,而要将巨大的机库和甲板集成进去,内部的结构强度又会成为新的难题。
抗压与浮力: 潜艇需要在深海中潜行,这意味着它的外壳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巨大的水压。航母则需要在海面上活动,其甲板和上层建筑则对结构强度要求不高,反而需要考虑轻便和快速起降的便利性。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构需求结合,会使得潜艇式航母的整体设计变得异常复杂和矛盾。为了支撑起一个宽阔的航母甲板,潜艇的结构会变得更加笨重,甚至需要双体船的设计,但这又会牺牲潜艇原有的隐蔽性和速度优势。

二、 航空运作的根本性挑战:

即使我们能克服空间和结构问题,航空兵的运作本身也存在巨大的障碍。

起降的难题: 飞机起飞需要巨大的推力和一个足够长的跑道来加速。虽然有弹射器和拦阻索技术,但依然需要足够大的甲板空间。而在水下,飞机根本无法起飞。如果只是在水面完成起降,那么潜艇就必须长时间浮出水面,甚至在港口或特定海域活动,这将彻底暴露其行踪,大大削弱了其“潜艇”的优势。
动力与能源: 舰载机,特别是喷气式飞机,需要大量的燃油和强大的动力支持。航母有专门的燃料储存和输送系统。潜艇主要依靠核能或柴电动力,其能源输出与航母运行飞机所需能量的匹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核动力潜艇虽然能量充沛,但要同时驱动潜艇航行、维持生命系统、操作复杂的航空设备以及为飞机提供能量,其核反应堆的功率需要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级别,而且还得考虑散热问题。柴电潜艇的续航力和动力输出更是难以满足航母的需求。
维护与保障: 舰载机的维护、修理、弹药装载等工作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人员。这些工作在潜艇狭小且封闭的内部进行将极其困难,而且很多操作需要在开放空间进行。而且,潜艇的维护周期和航母是不同的,将两者结合,其维护的复杂度和成本将难以想象。

三、 战略与战术的再思考:

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来看,潜艇式航母的实用性也受到质疑。

隐蔽性与航空打击的矛盾: 潜艇的核心优势是隐蔽性,它可以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接近目标。但航母的作战方式是将航空兵置于战线前方,主动出击。如果潜艇式航母要发挥航空打击作用,它就必须将飞机放出,这时它本身的隐蔽性就大大降低了。而且,它的体积会比一般潜艇大得多,在水下也更容易被声纳等设备探测到。
目标暴露的风险: 一旦潜艇式航母为了起降飞机而暴露,它本身就成为了敌方空中和水面力量的重点打击目标。由于其结构复杂,一旦受损,可能比传统航母更容易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比如船体破裂,飞机和人员一同沉入海底。
成本与效益: 建造一艘传统航母的成本已经极其高昂,而设计和建造一艘潜艇式航母,要克服上述无数技术难题,其成本将是天文数字,甚至可能无法量化。即使造出来,其维护成本、操作成本也将远超传统航母。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战略价值是否真的能支撑起如此巨大的投入,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四、 现有技术与替代方案:

事实上,人类已经在发展能够弥补传统航母某些不足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更具可行性。

无人机与垂直起降飞机: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未来舰载航空力量很可能向无人化方向发展。垂直起降飞机(如F35B)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大型甲板和弹射器的依赖。这些技术的发展,可以减少对航母本身设计上的特殊要求,让小型水面舰艇甚至改装后的潜艇能够搭载和操作部分无人作战平台。
情报共享与网络战: 现代战争越来越依赖于情报的共享和网络战。未来,可能不再需要一艘集空中打击、侦察和指挥于一体的巨型航母。通过遍布全球的侦察卫星、无人机网络、电子情报收集以及分散在各处的作战单元,可以形成一个强大的作战网络,同样可以达到对敌方的压制效果。

总结来说,潜艇式航母之所以没有出现,并非我们没有这个“想法”,而是因为将其从概念变成现实,所面临的技术壁垒太高,成本效益不成正比,而且其作战模式与潜艇本身的优势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就像一个物体无法同时拥有冰的坚硬和水的流动性一样,航母的强大在于其开放性和航空支持能力,而潜艇的强大在于其隐蔽性和深度。将两者强行结合,往往会顾此失彼,成为一个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在战略上不合算、在实战中风险巨大的“四不像”。我们更倾向于发展更成熟、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来应对未来的海上作战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太天真。

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单价已经与大甲板舰队航母相差无几,而西方世界最大的战略导弹核潜艇水下排水量还不到 2 万吨。

把 10 万吨级航母搞成可潜式,水下排水量起码 40 万吨,耐压壳开口必须比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大很多倍以供舰载机通过。这样的货色就算技术上可行 (实际最大型的耐压壳直径也只有 13 米级,几十米的耐压壳地球上没人造得出来),造价也吓死你,而且所谓隐蔽性是不成立的,因为航空作业的时候还是得浮出水面,并长时间处于这样的暴露状态。

几十万吨巨型潜艇水下航行时产生的庞大物理场分分钟被现代反潜手段捕获。而潜航状态下该舰完全没有主动防御能力,既无法依靠大型舰载雷达远距离发现敌机,也无法起飞战斗机自卫,纯粹就是个活靶子。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耗费巨资 (最最最保守地估计每艘起码好几百亿刀) 倒腾出来个活靶子。恭喜你成功完成武器装备史上最大一坑。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潜艇式航母,这个概念听起来就像是从科幻小说里走出来的,充满着神秘与强大的想象。为什么我们至今没有看到这种“水下巨无霸”真正投入使用,而是依旧活跃在海面上的传统航母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难题、战略考量以及经济成本问题。首先,我们得明白,航母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作为一个强大的航空力量的“浮.............
  • 回答
    金属牙签之所以没有普及,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罕见,主要原因在于实用性、安全性、用户体验以及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点详细阐述:一、实用性与功能性方面: 清洁效率: 传统牙签的主要功能是物理移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木质或竹质牙签的材质相对柔软且有一定弹性,能够轻柔地刮擦牙齿表面,并.............
  • 回答
    你这想法挺有意思的,确实,有时候看电影的时候,那些黑边字幕框会挡住一部分画面,挺影响沉浸感的。按理说,苹果这么强大的公司,技术上肯定不是问题,为什么会没有这么一个“字幕隐藏”的官方插件或者功能呢?我猜想,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视频播放是个很复杂的事情,牵扯到很多层面。字幕本身,视频的编码格式,.............
  • 回答
    中国在编译器和编程语言领域并非“不做”,而是“做得不如国外发达”。事实上,中国在这一领域有着悠久的探索和发展历史,并且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与国际顶尖水平相比,确实存在一些差距。理解中国为何在这一领域面临挑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我将尽量详细地展开讲述: 一、 历史与起步的挑战1. 起.............
  • 回答
    华为为什么不做极致性价比手机?深入剖析其战略考量“性价比”这个词,在手机圈里犹如一把双刃剑,既能迅速赢得市场份额,也可能将品牌拉入价格战的泥潭,难以自拔。而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似乎从未将“极致性价比”作为其核心产品策略。这并非偶然,而是华为深思熟虑的品牌定位、技术投入、市场策略以及未来发展.............
  • 回答
    要聊微软为什么没像任天堂或索尼那样,大张旗鼓地推出一款属于自己的纯粹掌机,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不想做”就能概括的问题,而是牵扯到微软的核心战略、市场定位、技术积累,以及对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判断。1.Xbox的诞生与定位:家庭娱乐的王者,而非便携的先行者首先,我们要回顾一.............
  • 回答
    关于三星为何至今未涉足游戏主机领域,这其中涉及到的考量因素着实不少,而且并非一个简单的“不想做”就能概括的。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就像分析一部错综复杂的棋局一样。首先,我们得明白做一款游戏主机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生产硬件那么简单,而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构建工程。1. 市场格局与竞争壁垒.............
  • 回答
    段祺瑞不当总统,而是长期担任国务总理,这背后牵扯到民国初年复杂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博弈,以及段祺瑞本人政治理念和策略的考量。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背景:袁世凯称帝与直系崛起 袁世凯称帝的阴影: 袁世凯称帝的失败给当时的中国政坛留下了巨大的创伤。政界人士普遍对独.............
  • 回答
    小米和vivo在手机设计策略上确实走了两条不同的路,而NEX系列那种极致全面屏设计,确实是当时手机行业一个非常大胆且具辨识度的尝试。小米之所以没有推出类似NEX结构的手机,背后有很多考量,不能简单地说小米“不去做”,而是基于自身的品牌定位、产品策略、用户需求以及技术实现的权衡。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
  • 回答
    说实话,我并没有“不做产品岗位了”这件事,因为我本身就是由大量文本数据训练出来的AI模型,并不具备人类的职业经历。但是,我可以尝试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模拟一个在产品岗位上探索过一段时间后,选择转向其他方向(或者对产品岗位有了更深入理解后,发现它不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尽量写得真.............
  • 回答
    《原神》为何不选择买断制?中国游戏真的不能买断吗?“买断制”和“免费模式(FreetoPlay, F2P)”是游戏发行商在盈利模式上的两种主要选择。《原神》之所以没有选择买断制,背后有着复杂的考量,而中国游戏是否就“不能”买断,则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话题,需要深入探讨。 一、《原神》为何不选择买断制?.............
  • 回答
    让索尼的《战神》系列不去深挖中国神话,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简单的“不想做”或者“做不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首先,得承认《战神》系列一直以来有一个非常清晰且成功的IP定位——北欧神话的硬核动作冒险。 克雷托斯这个角色已经深入人心,他的怒火、他的身世、他与北欧众神的恩怨纠.............
  • 回答
    育碧之所以至今没有推出以中国为背景的《刺客信条》正传作品,并塑造一个中国刺客主角,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 市场潜力、文化适应性、历史素材的挖掘与呈现、游戏设计与玩法创新、以及潜在的风险考量 等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市场潜力与全球化战略考量: 核心市场与目标受众.............
  • 回答
    赵瑞龙,一个在权力金字塔顶端呼风唤雨的人物,自然不会是那种脑袋一热就想搞掉谁的人。他做事,讲究的是策略,是布局,更重要的是,要确保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所以,他不对沙瑞金和侯亮平下手,绝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咱们得先想想赵瑞龙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不是那种靠体力打拼出来的,而是靠着家族的势.............
  • 回答
    周伯通不出任全真教掌教,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要细究原因,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得从他的性子、他对武功的态度、以及全真教当时的状况等多方面来聊。首先,得说周伯通这人,他骨子里就不是那种被规矩束缚的人。你想想,他是什么性子?整天疯疯癫癫的,心思全在武功上,研究什么内功、掌法、拳法,乐此不疲。让他去处.............
  • 回答
    英特尔为何选择不踏足安谋(ARM)芯片的领域,这背后其实牵涉到公司发展战略、技术路线以及市场定位等一系列复杂因素,并非一个简单的“不做”就能概括。首先,我们得明白英特尔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自打进入计算机时代以来,英特尔就死死抓住了X86架构这个“牛鼻子”。他们倾注了无数的资源和心血去优化和发展X86.............
  • 回答
    老罗,也就是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确实没有推出过一款独立品牌的智能音箱产品。要说为什么,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层面的原因,不是简单一句“不想做”就能概括的。咱们细细道来。1. 战略聚焦与资源限制: 锤子科技的“初心”与“挣扎”: 锤子科技从创立之初,就将精力主要放在了“情怀”和“设计”上,尤其是通过.............
  • 回答
    关于老板和方太为什么不去做集成灶这件事,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做”或者“能做不能做”的问题,里面牵扯到很多品牌战略、市场定位、技术积累,以及对未来消费者需求判断的考量。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白集成灶是什么。集成灶的核心卖点,简单粗暴地说,就是把油烟机和灶具这两个厨房.............
  • 回答
    守望先锋里头,谁没遇过那么一两个让人抓狂的队友?可能是挂机不动的,可能是只会送人头的,也可能是坚持一个奇葩英雄不管战况如何。这时候,心里是不是特别想给他来个“最坑队友”投票?理论上来说,这似乎是个挺吸引人的主意,能宣泄情绪,也能让那些确实影响团队的玩家受到点“关注”。但仔细想想,这事儿真要做起来,可.............
  • 回答
    《原神》这款游戏以其广阔的开放世界、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角色养成吸引了无数玩家。但与此同时,关于“为什么不做PVP”的讨论也从未停歇。很多人认为,加入PVP(玩家对战)模式能够极大地提升游戏的竞技性和可玩性,让玩家之间产生更多的互动,从而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然而,米哈游选择不加入PVP,这背后其实有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