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民法典》规定快递送到忘了取风险要自己担,如何避免因收取快递产生的纠纷?

回答
生活节奏快,谁还没个“快递到家,但人不在”的窘境?好不容易盼来包裹,却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取件,结果却被告知“风险自负”,这滋味可不好受。咱们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买来的东西,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失”吧?

其实,《民法典》在这事儿上也有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快递送到指定地点,就代表送达了,如果之后出了什么问题,比如被别人拿走了,或者货物损坏了,收件人自己是得承担一部分责任的。这听起来挺让人堵心的,但咱得明白,这不是法律故意刁难咱,而是为了规范整个快递流程,让快递公司和收件人都有个明确的权责。

那问题来了,怎么才能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尽量避免这种“心塞”的糟心事呢?这事儿啊,得从源头抓起,再到日常操作,多留个心眼儿,咱们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

一、 从源头说起:选择靠谱的快递方式和收件地址

咱们得明白,不是所有快递“送达”的标准都一样,也不是所有地址都一样安全。

选对快递公司: 虽然都叫快递,但不同的公司在服务和管理上还是有差别的。平时多观察一下,哪些公司能更及时地通知你,派送服务更周到,合作的网点也更方便。口碑好的公司,相对来说在货物安全和信息传递上会更规范一些。
指定更安全的收件地址: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首选自家或单位: 如果你大部分时间都在家或者单位,并且有可靠的门卫或前台可以代收,那直接送到家门口或者单位前台是最稳妥的。这样,包裹从递送到你手里,中间环节少,被他人误领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考虑快递柜: 现在很多小区都有快递柜,这玩意儿方便是方便,但也有个“时间窗”问题。如果快递柜满了,或者你实在没时间及时去取,还是会有风险。如果选择快递柜,一定要留意取件码,并且尽量在第一时间去取。
警惕过于偏僻或无人看管的地点: 如果你选择了某个公共场所作为收件地址,比如某个街边的箱子、楼道口等等,那风险就非常高了。这种地方容易被“顺手牵羊”,一旦丢了,想找都难。

二、 快递在途及送达后的“防御措施”

就算地址选好了,也得在接收和存放环节多加小心。

保持手机畅通,关注物流信息: 快递员派送前,通常会给你打电话。一定要保证手机信号好,并且及时接听电话。同时,主动关注物流信息,了解包裹的实时动态,知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到。
收到短信或电话后,尽快取件: 无论是送到家门口、代收点还是快递柜,收到通知后,一定要尽快去取。耽搁的时间越长,被别人发现、拿走或者出现其他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
拍照留证,尤其是在代收点或无人在家时:
送到家门口但人不在的情况: 如果快递员为了方便,把东西放在门口,又或者你拜托了邻居代收,并且他们帮你放在了某个固定位置。在你取到包裹前,如果可能,可以请代收的邻居帮忙拍照,或者你自己去取的时候,如果发现包裹被放在门口,也顺手拍个照。这在出现问题时,能证明包裹送达时的大致状态。
快递柜取件: 拿到包裹时,可以简单地对着快递柜和你的包裹拍个照,证明你是在该时间段取到了包裹。虽然有点麻烦,但在必要时能派上大用场。
检查外包装,如有问题及时沟通: 拿到快递后,简单检查一下外包装有没有破损、挤压等情况。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当场跟快递员沟通,或者在取件后立即拍照,并第一时间联系快递公司。这能帮你把责任界定在“送达时”还是“送达后”发生的问题。
对贵重物品,可以考虑保价或开箱验货: 如果你买的东西特别贵重,比如手机、电脑或者其他易碎品,除了上面说的常规操作,还可以考虑:
保价: 支付一定的保价费,这样即使货物丢失或损坏,也能得到相应的赔偿,这比自己承担风险要稳妥得多。
当面验货: 如果有条件,选择能当面验货的快递方式,或者约在代收点、小区门口等地方,在快递员还在场的情况下,打开包裹检查一下。一旦发现问题,立刻让快递员签字确认,或者直接拒收。

三、 如何应对已经发生的“取件麻烦”

万一真的遇到了快递被别人拿走,或者货物出了问题,我们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得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时间联系快递公司客服: 无论如何,发现问题后,第一步永远是联系快递公司的客服。告知你的订单号、物流信息以及具体情况,他们会有相应的处理流程。
提供证据: 如果有拍照留证,或者有邻居能作证,都要一并提供给快递公司。比如,你能证明包裹送达时在你家门口,但后来消失了,或者你知道是谁拿走了(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而且举证也难)。
查看监控: 如果包裹放在小区公共区域,可以尝试查看小区的监控录像,这可能是找到“罪魁祸首”的关键。不过,这需要和物业沟通,也不是所有小区都有完善的监控系统。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 和快递员、客服的电话、短信、在线聊天记录,都要保留好。这些都是日后处理纠纷的有效证据。
如果快递公司处理不当,考虑投诉或法律途径: 如果快递公司对你的诉求置之不理,或者处理结果让你无法接受,你可以向邮政管理部门投诉,甚至在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总而言之,咱们老百姓在面对快递这个事儿的时候,要记住“防患于未然”和“有理有据”。多花一点点心思在选择和接收环节,就能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这《民法典》虽然规定了“送达后风险自负”,但咱们通过自己的细心和方法,也能把这个风险给“稀释”掉,让网购更安心,生活更舒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懂了。


快递到了,快递员把快递往驿站一扔,这就算签收了。

如果长时间不取,丢了的话收件人自己承担损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生活节奏快,谁还没个“快递到家,但人不在”的窘境?好不容易盼来包裹,却因为种种原因耽搁了取件,结果却被告知“风险自负”,这滋味可不好受。咱们老百姓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买来的东西,总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消失”吧?其实,《民法典》在这事儿上也有说法,简单来说,就是快递送到指定地点,就代表送达了,如果.............
  • 回答
    民法典草案中关于未成年时遭性侵,十八岁后仍可提起诉讼的规定,无疑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进步。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增添,更是对那些遭受过难以言喻的痛苦,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寻求正义的受害者,一份迟到却重要的承诺。这项规定的意义首先体现在对受害者权利的充分保障。长久以来,由于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成熟,受侵犯.............
  • 回答
    学好用好《民法典》这本“生活百科全书”,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毕竟条条框框那么多,有时候读起来就有点打瞌睡。不过别担心,咱们有办法,而且是用咱们自己的方式,让这本大部头变成咱们生活中的“贴心管家”。首先,得调整心态,咱们别把它当成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就把它当成咱们生活的说明书。你想.............
  • 回答
    民法典继承新规即将施行,其中关于侄子侄女可以继承叔伯遗产的规定,无疑是这次修法中一个颇受关注的亮点。这项新规的出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基于对现实生活诸多情况的考量,旨在更全面地回应社会对遗产继承问题的期待。以往的继承法,对于旁系亲属的继承顺位有着更为明确的界定。在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 回答
    北京检察院就微信青少年模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发现,以及支持相关机关、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一事,透露出几个关键信息,值得我们深入关注。首先,检察院层面的介入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法律和舆论导向意义。 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的监督者,其对微信青少年模式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认定,意味着这不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或用.............
  • 回答
    拜登政府确实在公开场合频繁强调美国经济的韧性和增长,特别是与他上任之初相比。他经常拿就业数字、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以及GDP的增长来佐证美国经济的“更大了”和民众“腰包更鼓了”的说法。从数据上看,美国确实在拜登任内经历了一段相对强劲的经济复苏。就业市场表现抢眼,失业率处于历史低位,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
  • 回答
    当然,壮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传统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不仅是他们社会交往的基石,更是维系民族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壮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壮族人民,作为中国南方一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其传统道德规范深受历史、地理、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孝道与敬老: 这是中.............
  • 回答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而且问得非常到位。你提到的这些领域,随便拎出一个都是数学界(乃至理论物理学界)的金字塔尖。而“数学民科”(以下简称民科)的特点,恰恰是他们很少会去“触碰”这些高山。要深入解释为什么,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一、知识门槛的碾压:这不是“一点点”难,是“完全不一样”的难首先,我们.............
  • 回答
    民法典草案中关于限制人肉搜索行为的规定,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这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网络言论自由以及社会治理等多个层面。总的来说,我支持民法典草案限制人肉搜索行为的规定。我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力保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我的看法:一、 理解“.............
  • 回答
    《民法典》的诞生与施行,无疑是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社会价值和历史影响深远,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全展现。要深入理解这份厚重的法典,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民法典》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以一套完整的体系,将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明确。这就像为社会生活.............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反映了咱们国家在法律层面对于家庭内部贡献认识的一个新变化。简单来说,就是之前可能大家觉得家务劳动是“应该的”,是妻子对家庭的付出,没那么多说法的。但现在,《民法典》明确了,离婚时,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承担了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是应该给予补偿的。北京这位全职太太能拿到.............
  • 回答
    民法典生效后,福建连城法院发出了首张离婚冷静期通知书,其中一句“谁愿看到自己的孩子缺失父爱或母爱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句话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如何平衡当事人离婚自由与子女利益保护之间的复杂考量。从这句话本身来看,它无疑触及了公众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
  • 回答
    民法典“离婚冷静期”的通过,确实引发了关于“结婚是否需要设置冷静期”的广泛讨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它。首先,我们得明白“离婚冷静期”的初衷是什么。它主要是为了给冲动离婚的夫妻一个反思和挽回的机会,避免因为一时情绪或者误会而草率做出决定,从而减少家庭的破碎.............
  • 回答
    您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因此,您提到的“6月1日民法典全文发布”可能存在一些时间上的误解。但民法典的颁布和施行无疑是中国法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中有许多非常重要的亮点和值得关注的内容。我将以民法典正式施行(2021年1月1.............
  • 回答
    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是中国婚姻家庭法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变化,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项制度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审视和评价。一、 什么是“离婚冷静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的规定,“离婚冷静期”是指:> “夫妻双方同意离婚的.............
  • 回答
    《民法典》的出台,绝对是中国法治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它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我国民事法律体系进行了一次系统性、整体性的重塑,其中蕴含了许多令人瞩目的创新点。下面我来掰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详细说说,力求讲得透彻,也尽量让大家听着顺耳,别有机器味儿。一、 体系化与科学化:告别“单兵作战”,拥.............
  • 回答
    上海首例适用《民法典》撤销婚姻关系案宣判,男方婚前患艾滋病未告知,导致婚姻关系被撤销,这无疑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它不仅是法律条文落地的生动实践,更蕴含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这是《民法典》关于撤销婚姻制度的有力践行,彰显了法律的严肃性和保护力。《民法典》在婚姻家庭编中明确.............
  • 回答
    关于中国编纂民法典的时机是否成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中牵涉到历史、社会、法律以及现实运作等诸多层面。在我看来,从法律体系的完备性、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国际惯例的角度来看,中国编纂民法典的时机可以说是相当成熟的。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细致地分析:一、 法律体系的内在需求与发展逻辑: 分散.............
  • 回答
    中国的民法典出台历程确实漫长而复杂,这背后蕴含着多方面的原因。要理解为何如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中国法治建设的特殊性以及制定统一民法典所面临的挑战。同时,探讨其意义,也是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中国民法典出台的漫长之路中国的民法典并非一夜之间出现的设想,其酝酿和推进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 回答
    高空抛物入民法典,建筑管理人责任明确,这事儿在咱老百姓日子里,可不是小事,意义老大了。咱就掰扯掰扯,这事儿到底咋回事,又跟咱有啥关系。一、 咱老百姓为啥这么恨高空抛物?说起高空抛物,咱心里都有杆秤。以前吧,谁家扔个烟头、扔个瓜子壳,顶多也就影响楼下晾的衣服,或者砸个花盆。但现在不一样了,楼盖得越来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